徐曉玲
解題技巧
文學上的戲劇,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chuàng)作的腳本,即劇本。劇本是一種以人物臺詞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沖突的文學體裁,包含舞臺說明、人物臺詞、戲劇沖突三個要素。舞臺說明既是對舞臺背景的描繪、社會背景的展示,也包含對人物動作的說明。人物臺詞包含由人物直接說出的臺詞和沒有說出的潛臺詞,這些都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關鍵。戲劇沖突其實就是戲劇情節(jié)展開的過程,由矛盾的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局四個部分構成。而這三個要素,最終都服務于戲劇主題。簡單地說,可以概括為“三元一核”。高考對戲劇文本的考查,離不開這“三元一核”,一般考查戲劇舞臺的設置及作用、戲劇人物的特點與作用、戲劇語言的特點與效果、概括戲劇的矛盾沖突及作用,進而探究作品的主題(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解答這些題,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了解戲劇舞臺說明
舞臺說明,又叫舞臺提示,是劇本語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劇本里的一些說明性文字。舞臺說明包括劇中人物表,劇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對人物表情、動作、上下場的提示語等。這些說明對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戲劇情節(jié)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
2.抓住戲劇矛盾沖突
矛盾沖突是戲劇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推動戲劇發(fā)展的動力,也是戲劇吸引觀眾的關鍵。在一個戲劇中,矛盾沖突可以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例如人物之間的矛盾、人物內(nèi)心的矛盾、社會矛盾等。
矛盾沖突在戲劇中有以下作用:
(1)促進情節(jié)發(fā)展。
矛盾沖突是戲劇情節(jié)發(fā)展的關鍵點,它可以推動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使得劇情更加緊湊、有張力。
(2)增強戲劇的吸引力。
矛盾沖突是戲劇的魅力所在,它可以讓觀眾更加投入地參與到劇情中來,激發(fā)觀眾的情感共鳴,增加戲劇的吸引力。
(3)塑造人物形象。
矛盾沖突可以讓人物更加立體、豐滿,讓觀眾更好地理解和認識人物的性格、態(tài)度和行為,從而更好地認同、共鳴和感情投入。
(4)反映社會現(xiàn)實。
戲劇中的矛盾沖突可以反映當時社會的矛盾沖突,讓觀眾更好地認識社會現(xiàn)實、思考社會問題。
理清矛盾沖突的線索(如何產(chǎn)生矛盾沖突——產(chǎn)生了何種性質的矛盾沖突——矛盾沖突發(fā)展進程如何),就能掌握戲劇文學的主要情節(jié)。
3.鑒賞戲劇語言
戲劇語言是構建劇本的基礎,主要包括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鑒賞戲劇語言,主要是品味人物語言。品味人物語言,應注意以下三點:
(1)品味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因為個性化的語言能準確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2)品味富有動作性的人物語言,即戲劇沖突中人物之間的動作沖突或人物內(nèi)心活動。
(3)品味人物語言中蘊含的豐富的潛臺詞,也就是“言外之意”“話外之音”。
4.鑒賞戲劇人物
(1)關注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人物的性格是多面的,在分析人物形象時,首先要抓住其主要性格特征。
(2)仔細揣摩人物的語言。
戲劇中人物的語言是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最重要的載體。
(3)順著線索,理清人物的心路歷程。
順著劇情發(fā)展的線索,理清人物性格發(fā)展變化的心路歷程,才能對戲劇人物形象有比較全面的把握。
5.探究戲劇主題
戲劇往往通過個人的命運探求人類的命運,愛情、和平、愛國、生命、家庭倫理等都是其永恒的主題。高中階段,戲劇考查最多的是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模擬演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問題。
我們的荊軻(節(jié)選)
◎莫 言
荊軻 (飲酒畢)荊軻愿聽殿下吩咐。
太子 (示意燕姬揭開偶像遮布)先生識得此人否?
荊軻 (注目秦王偶像,良久,低頭)荊軻眼拙,不識此人。
太子 (匆匆膝行至偶像前,繞之兩圈,恨恨地)就是為了他,本宮才招荊卿至此,(一躍而起,手批偶像之頰)就是因為你,才斷送了田先生性命!荊卿啊,此人誕生在趙國,初名趙政。其時本宮在趙國為人質,與他是少年朋友,經(jīng)常一起上樹捉鳥,下河撈魚,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荊卿知道他是誰了吧?
荊軻 (低聲地)秦王。
太子 就是這個趙政,還秦之后,更名嬴政。十三歲繼承王位,二十二歲冠冕親政。以后數(shù)年,流放太后,逼死生父,兇狠殘暴,濫殺無辜。其時本宮正在秦國為人質,他未親政時,對我還算客氣,見面時稱兄道弟,送我名馬,贈我美姬。沒想到他親政之后,全不念當年情誼,將我逐出華屋,棄置陋室,沒收我財寶,斷絕我飲食,居所周圍,時時有暗探監(jiān)視。丹之性命,危在旦夕。我上書請求歸國,他托人傳話給我:“烏頭白,馬生角,方可歸!”烏鴉能白頭嗎?馬頭能生角嗎?他是想把我困死在秦國啊!幸虧天不滅丹,讓我巧計得逞,得還祖國。但我與這豎子的仇,是永世難以化解了!
荊軻 殿下金蟬脫殼,假道歸燕,已經(jīng)成為傳奇。(太子跪地,膝行回到荊軻面前)
太子 荊卿,嬴政野心勃勃,貪得無厭。不將天下土地納入秦國版圖,他的進攻就不會停止。不久前他俘虜了韓王,吞并了韓國。接著又分兵南下伐楚,北上攻趙。眼下,大將王翦率三十萬大兵逼近漳水、鄴城,上將李信已經(jīng)攻占了太原、云中。趙國滅亡,只是個時間問題。而趙國一旦覆滅,秦國的下一個攻擊目標,就是我燕國了。燕國弱小,雖全民皆兵,也難擋秦軍鋒芒。(捶地痛哭數(shù)聲)燕國之禍,就在眼前了,荊卿可有救燕之計教我?
荊軻 荊軻草莽之人,見識短淺,只有匹夫之勇,愿聽殿下差遣。
太子 此是天不滅我大燕也!(頓首)本宮代表燕國百姓感謝荊卿了。
荊軻 (頓首)荊軻不敢承受殿下如此大禮,請殿下直言。
太子 丹日前與田先生謀劃,想請荊卿偽做我的使者,持厚禮晉見秦王。荊卿借此機會,劫持秦王,逼他簽訂和約,返還侵占諸侯的土地,就像當年魯國的俠士曹沫挾持齊桓公那樣。這是最好的結果,如果實現(xiàn),荊卿不但有大功于燕國,而且有大功于天下。如果挾持不成,就在殿上將他刺死。秦國大將帶兵在外,個個驕橫專斷,聞朝中有變,必擁兵自立。趁此機會,我與諸侯聯(lián)合,破秦必矣!如此,則燕國百姓有福,天下百姓有福。望荊卿幸勿推辭?。ㄒ灶~觸席,不起)
荊軻 (跪在席上轉了幾個圈子,也以額觸席)殿下,非是荊軻推辭,實在是荊軻膽氣不足,劍術不精,難以擔當如此大任。
太子 田先生慧眼識英,言舉國上下,膽氣才識,無有出荊卿之右者,我不信田先生,還能信誰呢?望以燕國百姓為念,臨危受命。
荊軻 請殿下另尋高明。
太子 荊卿難道惜死嗎?
荊軻 (慨然地)殿下,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注目燕姬,太子看在眼里)荊軻受殿下如此禮遇,雖萬死不敢辭。反復推辭,是怕耽誤了殿下的大事。
太子 荊卿,您答應了?
荊軻 荊軻愿意充任副使,協(xié)助正使,去完成這件驚天動地的壯舉。
太子 副使可由荊卿自選,但正使非君莫屬。
荊軻 殿下,檐下的麻雀,飛行不過幾家瓦舍;田中的老鼠,活動不過幾道壟溝。荊軻小國寡民,一向寄人籬下,眼界狹窄,沒見過盛大場面,別說是進秦宮,就是在殿下這里,也讓我頭暈目眩。只怕我一進秦宮,就像出了地洞的鼴鼠,分不清南北西東。
太子 (對燕姬)進酒,為荊卿把盞。(燕姬持酒器,膝行至荊軻身邊,為之侍酒)
(選自《我們的荊軻》第二節(jié))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太子在荊軻的面前講述自己在秦國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旨在激發(fā)荊軻心中對秦王的仇恨。
B.括號中的文字為“舞臺說明”或“舞臺提示”,包括人物表、舞臺美術、環(huán)境、音響、人物上下場、人物的姿態(tài)、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等。
C.文中人物的對白是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任務是展開情節(jié)、提示人物性格、表現(xiàn)主題思想。
D.荊軻以“檐下的麻雀”“田中的老鼠”自喻,表明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并沒有自傲,也在說明自己前往不一定能夠成功。
2.尊重史實是歷史劇的重要原則。試從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兩個方面,談談《我們的荊軻》(節(jié)選)與《史記》記錄的荊軻有何相同之處。
答:
(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