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靜 梁媛媛
睢寧縣是全國唯一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中國兒童畫之鄉(xiāng)”。睢寧縣實驗小學被譽為兒童畫之鄉(xiāng)一顆璀璨的明珠。學校少工委結合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將黨史故事與兒童畫的內容、少先隊員學習過程有機融合,用兒童畫的故事內容、美學形態(tài)和主旨精神,向少先隊員講好黨的偉大成就,特別是百年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
一、突出紅色主題,找準講好黨史與兒童畫的關聯(lián)點
1.兒童畫研學與紅色文化相融合。利用兒童畫資源,持續(xù)開展兒童畫紅色印記寫生活動。組織隊員走進身邊的紅色陣地,到小蘿卜頭紀念館、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等進行實踐體驗,開展尋訪“黨的女兒蘇同仁”“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等,領悟中國共產(chǎn)黨成功的精神密碼。組織隊員走進最美鄉(xiāng)村、沙集淘寶小鎮(zhèn)等,開展小課題研究、紅領巾尋訪等,看到家鄉(xiāng)建設的偉大成就,為隊員在黨的歷史百年“工筆畫”的基礎上,繪好成就“大寫意”積累素材。
2.兒童畫創(chuàng)作與紅色電影相融合。以“紅色觀影”為載體,帶領隊員在觀看紅色電影中獲得力量,積累素材。比如,在《開天辟地》《建黨偉業(yè)》《大決戰(zhàn)》中看懂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zhàn)、百折不撓,創(chuàng)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等。帶領隊員在兒童畫創(chuàng)作中深切體會,感悟精神力量。隊員們在學校、社區(qū)、青年學習社等地開展“我心中的小英雄”“我心中的偉大建黨精神”等主題兒童畫展,化身小講解員,講述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
3.兒童畫技法與紅色教材相融合。輔導隊員運用水墨畫、油畫棒畫、版畫、水粉畫、刮畫等手法,將了解到的、聽到的、看到的紅色人物和故事,以兒童畫為媒介,創(chuàng)造紅色兒童畫校本教材。推廣紅色兒童畫校本教材,組織隊員參與“看紅色校本、創(chuàng)紅色校本”活動,在仔細品讀紅色兒童畫校本教材的基礎上,帶領隊員們用心感受一個個紅色故事,讓往昔崢嶸歲月成為創(chuàng)作素材。
二、多方綜合發(fā)力,擴大講好黨史與兒童畫的影響面
1.多源融合培育生長力。成立紅色兒童畫研究會,邀請黨政部門領導、中小學校長、輔導教師、小畫童及其家長,圍繞紅色兒童畫創(chuàng)作談思路、提建議、謀良策。開設兒童畫紅色小劇場,鼓勵隊員以兒童畫為載體,聲情并茂地演繹兒童畫中的人物故事,感受革命先輩的心路歷程,傳遞黨的偉大成就。舉辦紅色兒童畫故事節(jié),用兒童畫展示中國共產(chǎn)黨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奮斗的故事。
2.多維協(xié)同提升凝聚力?!八彤嫛奔ぐl(fā)興趣,鼓勵隊員把紅色兒童畫送給父母,送給身邊的叔叔阿姨,激勵他們對紅色兒童畫創(chuàng)作的興趣和信心。開展紅色兒童畫校外義賣,鼓勵隊員們走進社區(qū)、街頭義賣紅色手工作品,讓更多的社會人士贊嘆黨的豐功偉績和偉大成就。
3.多方聯(lián)動增強保障力。建立紅色兒童畫創(chuàng)作基地,聘請知名專家學者,指導紅色兒童畫素材的挖掘、創(chuàng)作技法的提升以及紅領巾小課題的研究。成立校外輔導教師隊伍,鼓勵近年來退休的美術教師在周末、節(jié)假日走進創(chuàng)作基地,輔導隊員們繪制更多的紅色主題兒童畫,并邀請機關干部、英模人物定期為隊員們講述紅色故事、黨的故事,讓紅色精神始終在兒童畫社團中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