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夢晗
龜茲(Qiū cí),又稱丘慈,屈支。龜茲由漢而始,歷經唐宋,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十字路口,也是古代西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傳播交流中心。在東西方文化的共同孕育下,這里形成了古代西域極具地域特色的“龜茲文化”。讓我們跟隨圖畫書作家查璇,揭開絲路要地龜茲的神秘面紗,探尋一個綠洲古國命運多舛而又風光無限的傳奇歷史。
揭開絲路要地龜茲的神秘面紗
您為什么會以龜茲為創(chuàng)作題材呢?
查璇:目前,國內外學者研究與介紹龜茲文化的書籍與文章數(shù)量眾多,但還沒有一本專為孩子量身定制的關于龜茲的入門級圖畫書。我希望通過繪本《這里是新疆·龜茲奇妙之旅》,讓你們對龜茲產生興趣,愿意了解更多關于龜茲的知識。如果你們有機會尋根溯源去新疆實地探訪石窟,并因此對龜茲文化產生興趣,那真是太棒了。
您在構思本書時,如何讓“遙遠”的龜茲更具親切感?
查璇:本書通過代入感滿滿的“旅行與科普”故事,陪伴你們身臨其境地游覽龜茲,在奇妙的探險中拉近與龜茲文化的距離。
故事從爸爸書桌上的一本神秘的旅行手賬開始講起,這上面記錄了爸爸在龜茲探險的奇遇。跟隨爸爸的腳步,我們意外地在戈壁灘上,解救了因為缺水而虛脫的唐代戍邊戰(zhàn)士張小敬,在他的介紹下我們一起游覽龜茲故城,觀看當時龜茲奇特的地貌、神秘的遺跡、古老的城池,在穿越時空的旅行中見證古龜茲文明的繁榮。
您在書中如何用畫筆重現(xiàn)古龜茲的繁華?
查璇:在正式創(chuàng)作之前,我前往龜茲故城如今的所在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克蘇地區(qū)庫車縣進行了實地探訪,參觀了龜茲石窟。同時,我也在當?shù)夭┪镳^瀏覽了修復好的文物,觀摩通過沙盤模型復原的城市街道等。此外,我也翻閱了大量關于龜茲的書籍,甚至對部分影視作品也進行了一定的參考, 比如《長安十二時辰》。
經過大量的素材積累,我從龜茲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入手,在貼近龜茲石窟藝術風格的基礎之上,盡可能地發(fā)揮想象“復原”古龜茲景觀。你們可以跟隨我的腳步,在書中體驗龜茲人的生活,觀摩龜茲最大的石窟——克孜爾石窟,鑒賞輝煌的石窟壁畫,沉浸式欣賞動人的龜茲樂舞,獲取來自千年藝術寶庫的精神養(yǎng)分。
走進多姿多彩的壁畫世界
為什么稱龜茲石窟是“藝術的寶庫”?
查璇:龜茲石窟壁畫作為龜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靜靜地記錄著東西方文化的交融與碰撞。
來自世界各地的畫師帶著多元化的繪畫技藝在這里兼容并蓄,使龜茲石窟藝術成為中國巖彩繪畫的原點(早于敦煌石窟近百年)。
其中,克孜爾石窟是龜茲石窟藝術的典型代表。目前,克孜爾石窟尚存洞窟345 個、壁畫近4000 平方米,是研究西域歷史文化的珍貴資料。此外,菱格狀的構圖尤其獨特、新穎,成了龜茲壁畫藝術的獨特風格。書中,我也臨摹了來自克孜爾石窟第38 窟的天宮伎樂,展現(xiàn)了歡快的樂舞表演現(xiàn)場。
聞名世界的龜茲石窟壁畫中,包含了怎樣動人的故事?
查璇:龜茲石窟壁畫題材和內容極為豐富,動物故事也是其中的題材之一。這些動物形象栩栩如生,被穿插到故事情節(jié)里,具有引人向善的意義。我在書中重現(xiàn)了克孜爾石窟第17 窟的兩個關于猴王的故事:猴王智斗水妖和獼猴王舍身救群猴。
“猴王智斗水妖”講的是森林里唯一的水源被水妖占據(jù),猴子們口渴想找水喝,卻害怕被妖怪吃掉。于是,聰明的猴王拔了一根蘆葦稈,將其內部打通后,把蘆葦稈伸進水池中吸水喝。群猴紛紛效仿,它們用這種方法不但喝上了水,還沒有被水妖捉住。
“獼猴王舍身救群猴”講的是猴王因帶群猴去御花園吃果子而遭到國王的追殺,逃到一處深澗邊,群猴因無法過去而一籌莫展時,猴王以身做橋解救了大家。
唐玄奘在“西天取經”的途中路過龜茲,在這里發(fā)生了哪些故事?
查璇:你們或許聽過唐玄奘西天取經途中在女兒國發(fā)生的故事。蘇巴什故城是古龜茲留下的文化遺跡,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民間傳說中,這里是《西游記》的“女兒國”,從這里流過的庫車河就是“子母河”。
歷史上,唐玄奘真的途經此地并停留了兩個月。在這里,唐玄奘與住在奇特廟的龜茲高僧木叉毱多發(fā)生了一場著名的佛學理論辯論。木叉毱多是個恃才傲物的人,對于玄奘的拜訪,只以一般禮節(jié)相待。玄奘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和木叉毱多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經,最后木叉毱多啞口無言,玄奘大獲全勝,從此名揚西域。關于這場佛學理論辯論,《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有詳細記載。
重現(xiàn)龜茲的昔日繁華
在現(xiàn)代生活中,我們是否能找到龜茲文化遺留的蹤跡?
查璇:在新疆,尤其是在南疆地區(qū)民眾的文化生活中,你們依然能夠看到龜茲文化的傳承。
龜茲石窟頂部的建筑類型包括縱券頂、穹隆頂、套斗頂和平棋頂?shù)?。這些頂部形制在南疆民居中也常能發(fā)現(xiàn)。
龜茲人擅長音樂,龜茲樂舞發(fā)源于此。樂舞的許多元素在現(xiàn)代舞蹈中仍然可以看到其存在的蹤跡,比如克孜爾石窟的托盤飛天與現(xiàn)代少數(shù)民族的頂碗舞。此外,我在書中臨摹了克孜爾石窟第175 窟的供養(yǎng)人像,這些人像的手勢各不相同,如翻掌、繞腕等動作在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等少數(shù)民族舞蹈中均有出現(xiàn)。
如何從我做起,保護以龜茲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民族寶貴遺產?
查璇:首先,你們可以從了解龜茲文化、對龜茲文化產生興趣開始,無論是民居建筑、服裝鞋帽,還是裝飾紋樣、歌舞樂器……都能夠激發(fā)你們對中華民族寶貴文化遺產的珍視之心與呵護之情。
其次,一次博物館里的觀摩,一場古龜茲的實地考察,或許都能激發(fā)你們對文化傳承的自覺。曾經,龜茲石窟一直處于無人看管的荒蕪狀態(tài),石窟建筑與壁畫受到自然、人為等各種因素的嚴重破壞。從20 世紀50 年代初期開始,當?shù)厝嗣裾嗬^成立了文物保護管理機構,開始對轄區(qū)內的石窟進行有效的看護和管理。但龜茲石窟的保護與研究依然任重而道遠,需要你們在不斷接力與堅守中,讓古老的龜茲重新展現(xiàn)昔日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