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澤蕓
剪刀是媽媽的得力助手。這把剪刀鋒利異常,閃著寒光,總在媽媽的指尖跳躍,裁剪出生活的細膩與溫暖。
多少個冬天的夜里,媽媽為一家人趕做新年的棉衣和棉鞋,那把剪刀就在媽媽的手邊靜靜地趴著,等待著主人隨時調(diào)遣。我趴在媽媽旁邊的小木桌上,就著十五瓦燈泡的昏黃光亮,做作業(yè)或看小人書。
后來不知道怎么回事,這把剪刀不見了,媽媽找遍了家里家外都沒有找到,媽媽經(jīng)常嘆息著說:“賒了手哦?!边@是老家話,意思是“某樣用慣了的東西突然丟了不習慣”。
兩年之后翻蓋新房,那把剪刀竟然在床底下出現(xiàn)了,重見天日。媽媽不禁喜出望外。可是那把剪刀已經(jīng)銹跡斑駁,連一塊薄薄的布條都剪不動了。
媽媽找來磨刀石,磨了好久,終于把剪刀表面的銹跡磨得差不多了,剪刀重新閃出了寒光。
我高興地對媽媽說:“這下媽媽又有好剪刀用了?!?/p>
媽媽說:“現(xiàn)在不行,還是
不快,起碼要勤勤地用上一年才能快起來?!笨焓抢霞以?,是鋒利的意思。
于是媽媽有事沒事就用這把剪刀剪剪這個,剪剪那個,一年之后,它果然又恢復了從前的鋒利無比和寒光四射。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直不斷潺潺流動的溪水就不會成為臭氣熏天、蚊蚋滋生的腐水溝;每天不斷開開合合的門閂,就不可能被蛀蟲蛀掉。我就記得家里的木頭門閂,是爺爺那輩用下來的,幾十年了,不僅沒有一個蟲眼,反而光亮潤澤,幽光沉靜。那滑熟可喜的光澤是歲月的沉淀,顯露出一種溫存的舊氣。
能力是越做越增長的,技術(shù)是越做越熟練的。這不僅是被賞識的基礎,而且極有助于你在工作中得到沉潛的機會。
有些人在工作中有一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只做分內(nèi)事”的心態(tài)。只做分內(nèi)事,你的眼界會因視野的局限而愈加狹小,你的能力會因為經(jīng)受鍛煉有限而愈加有限,你的心胸會因區(qū)區(qū)小事上的狹窄而愈加狹窄。
我十幾年前在一家港資企業(yè)里做人事工作,以一種“多做事不吃虧”的心態(tài),兩年后就從人力資源部普通員工升任董事長助理。
在平常與人交往過程中也是一樣,以這種心態(tài)對待朋友,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日常生活中,朋友遇到困難,我都會盡力相助。我有一些微信群,有時候會有群友在群里求助,只要我能夠幫得上的,我都會回應并盡力相幫。
大多數(shù)人是懂得投桃報李的,這樣時間久了,我就收獲了很多好朋友。當我遇到急事難事的時候,也會有很多朋友鼎力相助。這樣一方面自己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層次;另一方面多多地使用自己的能力,不僅可以開闊心胸體會不一樣的人生,得到不一樣的鍛煉,還可以給別人帶來幫助,讓大家都更快樂,更受益。
時間久了,我們在大家的心里就是那把光芒閃閃的剪刀,既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也照亮了他人的人生。
(編輯 兔咪/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