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飛的汽車未來生活的好幫手
孫雪晴 阮嘉虹
與科學大咖面對面訪談,你想來嗎?4月13日上午,一群“ 廣青融媒”紅領巾小記者興致勃勃地來到廣州青年運動史研究和青少年融媒體中心,與廣汽研究院飛行汽車研發(fā)負責人蘇慶鵬博士現(xiàn)場交流。這場“廣青融媒”實踐活動既是為廣大青少年提供近距離了解廣州汽車產(chǎn)業(yè)最新科技成果的契機,也是小記者們?yōu)椤?英雄花開英雄城”2024廣州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系列活動的科技獻禮。
飛行汽車的“翅膀”可以收起來嗎?飛行汽車飛行時遇到小鳥怎么辦?飛行汽車平時停放在哪里?小記者們早早準備好了采訪的問題,圍繞“ 我們愛科學”主題,與蘇博士進行了熱烈的交流與討論。
蘇博士向小記者們分享了許多研發(fā)飛行汽車的有趣故事,還深入淺出地向大家介紹了飛行汽車的分類、功能以及應用場景。在熱鬧的氣氛中,在思維迸發(fā)中,蘇博士講解了集立體化、一體化以及無感化于一體的智慧城市交通解決方案,并和小記者們共同暢想人們未來生活的新藍圖。
蘇慶鵬 廣汽研究院智慧交通載具創(chuàng)新工作站負責人,僅用一年半的時間,便帶領團隊成功研發(fā)了兩代飛行汽車。2024年1月,他榮獲敬業(yè)奉獻類“廣州好人”稱號。
童 “話” 飛行汽車
小記者們對飛行汽車產(chǎn)生了極大的好奇與興趣。為此,他們與蘇博士展開了熱烈的交流與討論。下面,讓我們一起跟著小記者們,揭開由廣汽集團推出的首款飛行汽車——GOV E的神秘面紗吧!
“會飛的汽車” 有“導航”
荔灣區(qū)林鳳娥小學 寧梓晴
我對飛行汽車如何去到目的地充滿了好奇。今天我有幸作為小記者,親自采訪了蘇博士,他告訴我,GOVE會根據(jù)乘客的目的地提前規(guī)劃航線。GOV E還會注意避開生態(tài)區(qū)和人流密集的區(qū)域。導航系統(tǒng)會保證GOVE一直沿著正確的航線走,就像在一條隱形的管道中移動,不會偏離航線。
“會飛的汽車” 很安全
荔灣區(qū)林鳳娥小學 危晗予
我喜歡天空,但我一直害怕很高的地方,我連坐飛機也會感到害怕。我問蘇博士:“飛行汽車安全嗎?”蘇博士告訴我,研發(fā)團隊在設計時,將安全放在了首要位置。研發(fā)團隊為了保障安全,專門為GOVE設置了雙備份多旋翼的動力系統(tǒng),即使在單套動力單元出現(xiàn)異常的情況下,GOVE仍然能在天上繼續(xù)飛行,將乘客安全送達目的地。另外,蘇博士告訴我不用擔心會有小鳥撞上COV E,因為它有一個特別的識別功能,能迅速地識別、躲避飛行過程中遇到的小鳥等其他飛行物,乘客可以完全放心地享受空中之旅。蘇博士的解答讓我感到很安心!
無須駕照就能“開車”
荔灣區(qū)培真小學 袁子銘
爸爸曾經(jīng)跟我說,我要在成年時考取駕照,才能駕駛汽車。飛行汽車不僅能跑,還會飛,所以我很好奇操控它是否需要接受特殊訓練、考取特定的資格證書。蘇博士笑著回答我說是不需要的。飛行汽車預設好了飛行程序,它會根據(jù)乘客的目的地提前規(guī)劃航線,自動執(zhí)行程序指令。因此,飛行汽車不需要人工駕駛,駕駛員更無須另外接受駕駛培訓。這對我來說,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會飛的汽車” 很輕
天河區(qū)體育東路小學 何瑞予
蘇博士告訴我,他在研發(fā)的過程中曾經(jīng)遇到了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普通的汽車要克服一倍的重力,而飛行汽車為了保證安全,要克服兩倍的重力,并且還需要克服滾動阻力和風阻。另外,因為汽車是要飛起來的,所以要選擇特別輕的材料來制造。正常來說,普通汽車是用金屬做的,但是飛行汽車是由一些很輕的碳纖維材料制造而成的。研發(fā)團隊做了很多的設計,嘗試了很多的材料,最后才成功研發(fā)出了“會飛的汽車”。
學習是實現(xiàn)夢想的關鍵
天河區(qū)體育東路小學 黃海音
我想成為像蘇博士那樣的,能給大家制造出便捷科研產(chǎn)品的人。我特地向蘇博士請教了經(jīng)驗。蘇博士告訴我,要好好學習。首先我要學好數(shù)學,因為數(shù)學對研究者來說最重要。其次,就是要學好語文,因為語文可以鍛煉我的表達能力。再來就要學好英語,英語能讓我更好地與人交流、更好地獲取外界的知識。蘇博士還建議我要鍛煉好身體,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更有精力去學習。我會牢牢記住蘇博士的建議,實現(xiàn)夢想!
進一步認識“會飛的汽車”
小身材 大本領
看一看我的結(jié)構(gòu)
你們看我長得那么酷,一定對我很好奇吧?我主要由兩大部分構(gòu)成,分別是上面的飛行艙和下面的滑板底盤。
我還有“翅膀”哦!是不是很酷?這三雙“翅膀”有一個酷炫的名字——“風馳電掣”,它能幫助我實現(xiàn)垂直起降。不飛行的時候,“翅膀”能收起來,一點都不會妨礙空間。
當我收到指令起飛時,我的飛行艙會在極短時間內(nèi)上升、飛行,而滑板底盤則會通過自動駕駛的方式到達目的地。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滑板底盤一時無法找到飛行艙并與其結(jié)合,程序系統(tǒng)便會為飛行艙找到附近可匹配的共享底盤進行著陸和充電。
講一講我的本領
什么?你們問我有什么本領?我的本領可大著呢!
首先,我可以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我能跑會飛,可以將地面交通與空中交通連接在一起。有了我,大家的出行方式就有了更多樣化的選擇。
其次,我還能連接島嶼、飛越江面。以前,人們要過江或過河,總是需要建起一座橋或依靠船只。但有了我,你們就可以快速地通過江、河、湖泊等水域。
還有,別以為我干不了大事。在緊急情況時,我能參與消防應急救援,飛到高層住宅外投射消防彈,迅速控制火情,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與財產(chǎn)安全。
改變生活的“黑科技”
大家好,我是科學小博士,我將帶大家認識最新、最炫酷的前沿科技。
全息投影
同學們或許對“全息投影”這個詞不太熟悉,但是大家應該在觀看舞臺表演或參觀展覽會時見過這項技術。
全息投影技術,又稱為虛擬成像技術,屬于3 D 技術的一種,是指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并再現(xiàn)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若全息投影技術成熟,人們可以在沒有任何輔助設備的情況下看到逼真的、立體的圖像。
目前,全息投影技術正逐步應用在文旅行業(yè)中。比如,甘肅敦煌打造的大型演出《樂動敦煌》,便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復活”敦煌壁畫,再現(xiàn)古樂文化,給游客帶來沉浸式的視聽體驗。
另外,全息投影技術還可以讓博物館里的文物“活”起來,向觀眾“訴說”自己的故事,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歷史和各種文化。
可惜的是,目前的全息投影技術還存在技術不夠完善、只能在室內(nèi)實現(xiàn)、使用成本高昂等問題。
但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在未來,科學家們一定能突破研究瓶頸,讓全息投影技術得以廣泛應用,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好幫手!
你最想用全息投影技術做什么呢?
智能鏡子
照鏡子是一件平常事,但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可以與鏡子互動呢?
在2020年,法國初創(chuàng)公司Ca reOS推出了一款名為Posei d o n的智能浴室鏡。這面浴室鏡可不是普通的鏡子,它更像是一部帶有鏡像功能的電腦。
這面鏡子延伸了鏡子的功能,可通過面部識別,為愛美人士提供跟蹤體重、分析皮膚健康狀況以及視力檢查等體驗。
當然,有同學可能會問,這面鏡子連接了攝像頭,會不會有泄露隱私的風險?不用擔心,攝像頭隨時可以手動關閉,保存的資料也不會被上傳到網(wǎng)絡云端。
在2022年,意大利布雷西亞大學的研究人員也開發(fā)了一種應用于智能鏡子的計算機視覺系統(tǒng),可通過攝像頭與AI應用程序評估人的運動情況、糾正簡單的健身動作,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健康鍛煉。
以上研究成果表明,研究人員正在圍繞智能鏡子不斷地進行研發(fā),在不久的將來,具備多種功能的智能鏡子或許真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哦!
如果你也有一面智能鏡子,你會不會每天都想與它互動一下呢?
電子繃帶
同學們有聽說過電子繃帶嗎?世界上已經(jīng)生產(chǎn)出了可向傷口提供電療的生物可吸收繃帶,它有什么神奇的療效呢?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23年首創(chuàng)了一種小而靈活的、可伸展的電子繃帶。電子繃帶可以柔和地包裹著受傷的部位,對傷口提供電療,加速其愈合。另外,電子繃帶還會使用傳感器主動監(jiān)測傷口愈合的過程。在傷口愈合后,電極和所有材料會被無害地溶解到人體內(nèi),從而避免對人體組織造成任何損害。
電子繃帶對小傷口來說,或許沒有特別大的用處。但是,對于創(chuàng)傷面積較大的傷口,電子繃帶便可以發(fā)揮出其獨特優(yōu)勢。
這一研究可謂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糖尿病患者病情惡化會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電子繃帶性價比高、使用方便、貼合性好、舒適,能有效地促進傷口愈合,阻止感染并發(fā)癥,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個了強大的治療工具。
你覺得未來還可能出現(xiàn)哪些神奇的醫(yī)療用品呢?
柔性電池
電池可以彎曲和伸縮嗎?柔性電池可以!
顧名思義,柔性電池與傳統(tǒng)的剛性電池在性能上是相對的,這種電池由可以伸縮且容易恢復的材料制成,具有可彎曲性和可折疊性。這兩種特性有助于提高移動設備和可穿戴設備的靈活性和便攜性。
另外,柔性電池還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這意味著什么呢?就是相較于相同重量的傳統(tǒng)電池,柔性電池能夠儲存更多的電能,不易受到外力的損害,降低了電池燃燒或爆炸的風險。
柔性電池的出現(xiàn)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寬廣的想象空間,推動著科技的進步與創(chuàng)新。若將柔性電池與衣物結(jié)合,便可實現(xiàn)衣物的加熱功能,比如廣受好評的發(fā)熱雪地運動鞋;若將柔性電池應用到智能手環(huán)等生物醫(yī)學傳感器領域中,則可以實時監(jiān)測和記錄人體內(nèi)的生理變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研發(fā)出一種像人類角膜一樣薄的柔性電池。它可在鹽溶液甚至淚液中儲存電能,未來可為智能的隱形眼鏡供電。
2023年,柔性電池被世界經(jīng)濟論壇評選為第一大新興技術。
不妨構(gòu)想一下,柔性電池還能應用在哪些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