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边@句話你聽過嗎?它說出了很多大人的心聲。其實,在魏晉時期早就有一個人這樣做了。下面我們要講的,就是他的故事。
迷茫不是現(xiàn)代人專有的情緒或狀態(tài),古人同樣會有。曹魏時期的名士阮籍,有時就會帶上一壺酒,駕著馬車,漫無目的地四處游蕩。不管是荒僻小徑還是崎嶇山路,他一直走到道路的盡頭,忽然就放聲大哭起來,然后驅(qū)著馬車走向另一條路,到了盡頭,又放聲大哭。
“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阮籍這樣放達的名士,卻在道路的盡頭號啕慟哭。可惜終其一生,阮籍都沒有找到那條真正可走的路。
而100多年以后,有一位叫陶淵明的士人似乎找到了這條路。
公元405年,陶淵明辭去只當(dāng)了80多天的彭澤縣令一職,決心永不再做官。他乘著小船駛向家鄉(xiāng),江風(fēng)吹拂著他的衣裳,飄揚輕舞,就像他輕松舒暢的心情一樣。到了晚上,在停下住宿的間隙,他都要急著問過路人前面的路還有多遠,又感嘆晨光曚昽,不能早些出發(fā)——“舟遙遙以輕飏,風(fēng)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終于回到自己的家園,仆人和孩子已經(jīng)高興地在門口迎候,庭院里的小路雖然已經(jīng)荒蕪,但松樹、菊花還生機勃勃。陶淵明牽著幼子的手,快步走進家門,一桌豐盛的酒席正等著他入座——“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
從此,陶淵明開始了他的田園生活。
“開荒南野際”,他背起農(nóng)具,開墾了南邊那些荒廢的野地。每天早早起來勞作,月亮升起才扛著鋤頭回家——“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他很清楚自己的務(wù)農(nóng)水平不高,于是自嘲式地吟出:“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ㄔ谀仙较路N豆,豆苗稀疏,野草卻長勢喜人)”。勞作累了,他抬眼看那遠處若隱若現(xiàn)的村莊,依依升起的裊裊炊煙,狗吠、雞鳴都顯得那么恬靜又溫暖——“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他看在眼里,也都寫進了詩里。
一天早晨,一位老農(nóng)拎著酒壺叩響了詩人的柴門。老農(nóng)誠懇地說:“衣衫襤褸,茅檐低矮,這樣的生活實在不適合您這樣的人啊,世間人都渾渾噩噩,您為什么不隨波逐流呢?”(“襤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保?/p>
詩人感懷于老農(nóng)的好心,也決然地回答了他的勸告:“紆轡誠可學(xué),違己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保ā笆前。倩仡^去當(dāng)官可能會過上優(yōu)裕的生活,可違背了自己的意愿,那不是又回到迷途上了嗎?還是快樂地喝酒吧,我是不可能回轉(zhuǎn)的!”)
站在歷史的高度看,陶淵明也許并不孤獨。
50年前,王羲之因為看不慣頂頭上司的頤指氣使,稱病棄官,隱居剡縣金庭。和陶淵明不同的是,王羲之出身名門,又身處東晉時期最為安逸的階段,因此他無須依賴種田來過隱居生活,反而可以盡情地與名士們詩酬唱和。盡管選擇隱居,悠游山水之間卻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
這一天,王羲之和好友謝安同登冶城,謝安看著蒼茫江山,凝神遐想,怡然自得。王羲之不客氣地指責(zé)他:“當(dāng)年禹王忙得手腳都生了繭子,周文王忙得連飯都來不及吃?,F(xiàn)在我們四周強敵環(huán)伺,你更應(yīng)該務(wù)實勤政?!奔磳⑸先呜┫唷⑴c司馬皇室“共天下”的名士謝安,就這樣挨了批,而批評他的還是這個一言不合就辭官的王羲之。
王羲之的這番話,是王羲之真實的人生抱負,也是途窮而哭的阮籍的人生抱負,更是詩人陶淵明的人生抱負。當(dāng)年,“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的陶淵明懷著兼濟天下、報效國家的壯志,最后卻被殘酷的現(xiàn)實和黑暗的政治打敗。
于是,當(dāng)陶淵明的頂頭上司派督郵來彭澤督察時,陶縣令看不慣督郵的做派,留下一句名言:“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他又寫下一篇史上最有文采的辭職信——《歸去來兮辭》,便毅然轉(zhuǎn)身離去。
老農(nóng)無法理解他的選擇,卻有不少身居顯位者對他很欣賞。大名士王弘就是其中之一。
王弘是王導(dǎo)的曾孫,東晉末年擔(dān)任江州刺史時,曾數(shù)次登門拜訪陶淵明,陶淵明卻總是稱病不見。
終于有一次,王弘得知陶淵明要前往廬山,便請?zhí)諟Y明的朋友備上好酒在半道等著,陶淵明遇到好友還有酒,便欣然就座。這時王弘“碰巧”路過,三人相飲甚歡。臨近結(jié)束,王弘才邀請?zhí)諟Y明同去州府聚談,并問他要坐什么交通工具。陶淵明笑道:“我的腳有毛病,就坐來時的竹轎好了。”王弘便讓一個門生和陶淵明的兒子共同把他抬到了府中。
幾年之后,東晉的江山成了劉宋的天下。新任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前往陶淵明的茅舍探訪,陶淵明卻毫不留情地揮了揮衣袖,將他趕了出去。
陶淵明成了“魏晉風(fēng)骨”的另一種代表,代表著那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中“極自由、極解放”的精神?!帮L(fēng)骨”雖存,魏晉卻已不在。公元420年,劉裕廢晉恭帝而自立,即宋武帝。次年,陶淵明寫下了《桃花源記》。
在桃花源里,有良田、美池、桑竹,“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人們見到來客“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桃花源里沒有帝王,沒有動亂,沒有朝代更替,只有美麗的田園和淳樸的民風(fēng)。只可惜,后人再去尋找,卻“不復(fù)得路”。
那么,在那個混亂的年代,理想的“路”就是走向桃花源的那條“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路嗎?如果是,這條路到底在哪里呢?桃花源是真實存在的,還僅僅只是詩人的一個美麗的夢呢?或許,桃花源曾出現(xiàn)在每一個醉倒后的名士的夢中吧。
關(guān)于陶淵明,有的人說他職場不順就歸隱,人生態(tài)度消極;也有人羨慕他能遵從心中所想,淡泊名利。你怎么評價他呢?
[選自《歷史學(xué)家爸爸講中國史》(第四卷),譚木聲主編,安徽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