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向軍 李貴龍 吳愛君
摘 要 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為新上市的稻飛虱防治藥劑,為驗證其與當前稻飛虱防治中使用較廣泛的吡蚜酮、烯啶蟲胺和吡蟲啉的防治效果,于2022年在湖南省韶山市開展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在韶山市晚稻生產中,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處理組在施藥后30 d蟲口減退率均呈正數,對稻飛虱的控制時間比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50%烯啶蟲胺水分散粒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更長;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處理組藥后5 d、14 d、21 d、30 d的校正防效明顯高于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處理、50%烯啶蟲胺水分散粒劑處理、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處理;各藥劑均對水稻沒有藥害,對田間蜘蛛數量也沒有明顯影響。總的來說,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對稻飛虱防效顯著,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對水稻和其他生物安全,是一種高效防控稻飛虱、對環(huán)境友好的藥劑,具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前景。
關鍵詞 三氟苯嘧啶;晚稻;稻飛虱;藥效評價;湖南省韶山市
中圖分類號:S435.1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05
湖南省韶山市地處湘中地區(qū),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溫、光、水資源豐富,常年以雙季稻種植為主。韶山市氣候條件有利于水稻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稻瘟病等病蟲害發(fā)生,其中稻飛虱是韶山市水稻生產中的主要害蟲之一,特別是中、晚稻常年發(fā)生嚴重[1-4]。由于當地長期使用吡蚜酮、烯啶蟲胺和吡蟲啉等藥劑防治稻飛虱,稻飛虱抗藥性明顯增強,防治效果不理想,急需選擇一種新的藥劑用于有效防治稻飛虱[5-6]。基于此,筆者于2022年在韶山市銀田鎮(zhèn)銀田村開展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防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并用吡蚜酮、烯啶蟲胺、吡蟲啉等藥劑進行對比,以驗證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同時考察其對水稻的安全性和田間生物的影響,從而為指導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參考和借鑒。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試驗所用藥劑如表1所示。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銀田鎮(zhèn)銀田村,地勢開闊,四周向陽,排灌方便,土質為河流沖積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水平,pH值5.4,有機質含量38.7 g·kg-1,堿解氮含量195 mg·kg-1,有效磷含量30.5 mg·kg-1,緩效鉀含量160 mg·kg-1,速效鉀含量123 mg·kg-1。前茬作物為早稻,供試水稻為晚稻,水稻品種為盛泰優(yōu)9712,禾苗長勢好,生長均勻。晚稻育秧方式為盤育拋秧,2022年6月20日播種,7月18日拋栽,施藥前田間稻飛虱發(fā)生量達防治指標。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7個處理(見表2),每處理3次重復,共21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面積30 m2,小區(qū)隨機排列,小區(qū)間作田埂隔開,田埂覆蓋地膜保護,小區(qū)之間設排水溝,防止雨水及灌溉水相互竄灌。
1.4 施藥時間及方法
在田間稻飛虱達防治指標時(2022年8月18日)施藥。施藥時天氣晴朗,氣溫32 ℃,東北風3級,相對濕度60%。于16:00后用濛花牌NH-D16-3型智能電動噴霧器噴細霧,每667 m2藥液量為30 kg。每噴施完一個小區(qū)都將噴霧器沖洗干凈后再噴施下一個小區(qū)。各處理藥劑在晚稻全生育期只施1次,對照處理噴清水。
1.5 調查方法
分別在施藥前(2022年8月17日)和施藥后5 d、14 d、21 d、30 d進行調查,每小區(qū)采用五點取樣法用白瓷盤拍取10蔸禾,分別記載稻飛虱的成蟲數及若蟲數,并計算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同時記載水稻生長情況和田間蜘蛛的數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處理稻飛虱防治效果
由表3可知,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處理組在施藥后30 d蟲口減退率均呈正數,說明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在該段時間內對稻飛虱一直具有控制作用,且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用量越大,對稻飛虱的控制作用越強;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處理在施藥后21 d蟲口減退率呈負數,說明該處理區(qū)稻飛虱在前次調查后開始反彈,即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對稻飛虱的控制時間為14~21 d;50%烯啶蟲胺水分散粒劑處理和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處理在施藥后14 d蟲口減退率呈負數,說明這2種藥劑對稻飛虱的控制時間更短,控制時間為5~14 d。
藥后5 d,三氟苯嘧啶處理組的校正防效均大于90%,且隨著商品用量的增加而增大;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和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的校正防效均低于80%,與三氟苯嘧啶處理組差異極顯著;50%烯啶蟲胺水分散粒劑處理防效為85.44%,與三氧苯嘧啶處理組差異顯著。
藥后14 d,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處理組的校正防效均大于98%,且隨著用量的增加而增大;50%烯啶蟲胺水分散粒劑處理和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處理的校正防效均低于80%,與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處理組差異極顯著。
藥后21 d,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處理組的校正防效均大于98%,且隨著用量的增加而增大;50%烯啶蟲胺水分散粒劑處理和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處理的校正防效均低于70%,與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處理組差異極顯著。
藥后30 d,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處理組的校正防效均大于98%,且隨著用量的增加而增大;50%烯啶蟲胺水分散粒劑處理和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處理的校正防效均低于50%,與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處理組差異極顯著。
2.2 各處理水稻生長情況
各處理施用藥劑后,水稻未見藥害,生長正常。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處理組整個水稻生育期稻飛虱蟲口密度都極低,水稻能安全生長,收割時水稻黃絲亮稈,結實率高。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處理、50%烯啶蟲胺水分散粒劑處理和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處理水稻乳熟期稻飛虱數量反彈快,田間水稻雖未死稈,但在水稻蠟熟期出現“黑腳”現象。對照處理在水稻生育期稻飛虱蟲口持續(xù)上升,田間水稻在2022年9月20日前后出現“黃塘”,9月底至10月初出現死稈倒伏。
2.3 各處理對田間蜘蛛的影響
由表4可知,施藥后,各處理田間蜘蛛數量消長情況差異不明顯。由此可見,各處理對田間蜘蛛的數量沒有顯著影響。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在韶山市晚稻生產中,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處理組在施藥后30 d蟲口減退率均呈正數,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處理在施藥后21 d蟲口減退率呈負數,50%烯啶蟲胺水分散粒劑處理和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處理在施藥后14 d蟲口減退率呈負數,說明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對稻飛虱的控制時間更長。同時,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處理組藥后5 d、14 d、21 d、30 d的校正防效明顯高于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處理、50%烯啶蟲胺水分散粒劑處理、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處理,說明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對稻飛虱的防效更好。此外,根據水稻生長情況和田間蜘蛛數量消長情況來看,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50%烯啶蟲胺水分散粒劑和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在防治稻飛虱時,對水稻沒有藥害,對田間蜘蛛數量也沒有明顯影響,說明各藥劑的安全性均達到要求。
總的來說,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對稻飛虱防效顯著,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適宜時機施用1次即可以控制水稻整個生育期的稻飛虱危害,且對水稻和其他生物安全,是一種高效防控稻飛虱、對環(huán)境友好的藥劑,具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前景。結合韶山市近年來稻飛虱為害早稻輕于晚稻的現狀,考慮藥劑的交替使用、延緩抗藥性、延長新藥劑使用周期等問題,從環(huán)保、綠色的防控理念出發(fā),建議在中、晚稻分蘗末期每667 m2施用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8 mL防治稻飛虱,達到一季作物一次用藥全程控害保豐收的防控效果,從而實現化學農藥減量增效的環(huán)保要求。特別是施用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后,可以有效減少農戶在中、晚稻生長后期施用敵敵畏、毒死蜱等速效藥劑防治稻飛虱的行為,從而有效改善農田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提高稻米品質。
參考文獻:
[1] 周愛萍.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防治水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5):69-70.
[2] 孫慧,楊春河.新型殺蟲劑烯啶蟲胺[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09,17(11):16-18.
[3] 劉鳳沂,李慧陵,邱建友,等.惠州地區(qū)褐飛虱對幾種藥劑的抗藥性監(jiān)測[J].昆蟲知識,2010,47(5):991-993.
[4] 農業(yè)部農藥檢定所.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3.
[5] 張國,于居龍,莊義慶,等.三氟苯嘧啶對稻飛虱的控制效果與應用技術研究[J].農學學報,2019,9(4):32-38.
[6] 李廣澤,黃柯程,朱衛(wèi)鋒,等.11%阿維菌素·三氟苯嘧啶懸浮劑防治廣東稻區(qū)稻飛虱和稻縱卷葉螟的藥效試驗評價[J].世界農藥,2021,43(8):26-32.
(責任編輯:劉寧寧)
收稿日期:2024-01-15
作者簡介:龍向軍(1971—),本科,農藝師,主要從事植物保護技術推廣。E-mail:11846596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