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中國現(xiàn)代建筑史研究對第二代建筑師的關注度并不高,但是,他們作為對中國現(xiàn)代建筑發(fā)展具有重要貢獻的一個群體,具有極高的關注和研究價值。文章以第二代建筑師沈元愷先生作為個案研究對象,試探尋沈先生及其所屬建筑師群體的建筑設計特點、思想與貢獻。方法:通過訪談、調研等方法收集并整理沈元愷先生的學習工作經歷及其設計作品資料,對其設計作品進行歸納分析。結果:在當前城市環(huán)境惡化與城市建筑同質化問題日益嚴重的時代背景下,探究沈元愷及第二代建筑師建筑設計作品的特點和時代特征,對于促進中國現(xiàn)代建筑發(fā)展、保護建筑遺產具有重要意義。結論:沈元愷強調的設計原則——適用性、經濟性以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美感的追求,不僅反映了他對建筑本質的深刻理解,還展示了他對國家建筑發(fā)展需求的響應。他的設計方法及理念對現(xiàn)代建筑設計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參考意義。
關鍵詞:沈元愷;中國第二代建筑師;建筑實踐;中國現(xiàn)代建筑
中圖分類號:TU-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8-0-03
0 引言
中國最早的建筑師大多是20世紀初出國留學的建筑學生,他們學成歸國后,不僅積極投入國家經濟建設中,還推動了建筑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在中國逐漸確立了建筑學的學術和職業(yè)體制,自此建筑師成為一類具有文化和技術地位的特定職業(yè),百年來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卓越的建筑師。
業(yè)內涉及中國建筑師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對于我國真正意義上自主培養(yǎng)出來的第一批建筑學子,即中國第二代建筑師未給予足夠的關注。這一階段的建筑師,在青少年時期先后經歷了日軍侵華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又受到“大躍進”“文革”和不穩(wěn)定政局的影響,建筑業(yè)停滯不前,直到改革開放之后,才迎來一個較好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從整體上看,雖然他們從事建筑設計和創(chuàng)作的時間并不長[1],但在條件極其艱難的情況下,仍然憑借自己的努力打下了扎實的建筑學基礎,完成不少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建筑項目。本文對第二代建筑師中的一位典型人物——沈元愷先生進行個案研究,探究其在20世紀后半葉的建筑創(chuàng)作及設計思想,總結中國第二代建筑師的創(chuàng)作特點與貢獻。
1 沈元愷的建筑學教育背景
1922年7月,沈元愷出生于浙江武康縣上柏鎮(zhèn)星橋村,受戰(zhàn)火影響,他的求學之路十分坎坷,經歷過數(shù)次停課流亡。1944年,沈元愷考入重慶國立中央大學建筑工程系,這是他正式踏入建筑學的開端。兩年后,因中央大學復址南京,在重慶度過了兩年大學時光的沈元愷隨遷至南京完成后兩年的學業(yè),于1948年畢業(yè)。國立中央大學建筑系的前身即蘇州工業(yè)專門學校建筑科,1923年9月,留日歸國的柳士英等人在蘇州工業(yè)專門學校開辦了建筑系,建筑學在中國正式作為一門學科確立。1927年,中政會將省內的8所高等院校合并組成“國立第四中山大學”,蘇州工業(yè)專門學校建筑科并入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建筑工程系。次年第四中山大學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從師資力量、科系設置、設備、資金投入等方面來看,此時其辦學規(guī)模位列全國首位[2]。
1944—1946年被譽為中央大學建筑系的“沙坪壩黃金時代”[3],這段時間楊廷寶、陸謙受、童寯、劉敦楨等建筑名士齊聚中大,他們擁有較高的古典美學修養(yǎng),接受過“學院派”教育下系統(tǒng)的繪圖基本功訓練,同時還將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形式與思想引入教學中,并將這些傳授給中大建筑系的學子們。沈元愷這一批學生接受的正是當時國內最先進和系統(tǒng)的建筑學教育,這也印證了中國第二代建筑師與第一代建筑師之間緊密的師承關系。
沈元愷的大學生活非常豐富,“布扎”體系的傳統(tǒng)建筑學教育中大量與美術、制圖相關的訓練使其繪畫創(chuàng)作能力精進不少。沈元愷在課余時間還去金龍廣告公司兼職,負責一些設計廣告和繪圖工作。南京玄武湖、逸仙橋等地的廣告牌以及中央日報、新民晚報的廣告都刊載過他的平面設計和繪畫作品。
2 沈元愷的建筑創(chuàng)作之路
沈元愷于1948年從國立中央大學建筑系畢業(yè)后便進入丹陽正則藝術??茖W校任教,此后也一直投身于建筑教育及建筑設計實踐工作,至1988年離世,建筑職業(yè)生涯長達40年。同大多數(shù)前兩代中國建筑師一樣,沈元愷也幾乎沒有停止過對建筑創(chuàng)作實踐的探索。
1951年,沈元愷進入無錫蘇南建筑公司,正式開始自己的建筑創(chuàng)作實踐。1953年,轉入位于南京的江蘇省建設工程局短暫工作了一年,主要負責一些文教建筑的設計工作。在江蘇的三年建筑實踐工作中,根據(jù)其檔案中的自述材料整理,這一時期沈元愷參與的作品僅有10件,雖少但不乏佳作,其中就包括被收錄于第六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的太湖工人療養(yǎng)院。1951年初,全國總工會華東辦事處決議在中犢山上建設華東工人太湖休養(yǎng)所,即太湖工人療養(yǎng)院,療養(yǎng)院第一、二期的遠山樓和宏遠樓的設計就由沈元愷負責。
隨蘇南工專遷至西安后,西安建筑工程學院于1958年為貫徹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成立了設計室(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的前身)。當時由建筑系領導,設計人員主要是建工系和建筑系的教師和學生,沈元愷被任命為總負責人之一。
設計室成立不久,便接到郵電部對西安市報話大樓的設計委托,由沈元愷任項目總設計師。據(jù)當時沈元愷的設計助手潘燕林回憶,“他既要完成報話大樓建筑部分的設計、繪圖任務,還要與有關部門協(xié)調。時間緊、任務重,沈老師通宵達旦、廢寢忘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沈元愷及設計小組成員的努力下,1963年竣工的報話大樓(見圖1)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現(xiàn)仍矗立在市中心,其作為新中國成立后修建的代表性建筑,先后被列入西安、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同太湖工人療養(yǎng)院一樣被收錄于“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單中。
1962年,由于設計任務量太大,時間周轉不開,對教學工作反而產生了負面影響,最后設計院建制取消,并入了建筑工程公司[5]。1975年恢復建筑設計室的建制,改革開放后設計室的規(guī)模又得到了進一步擴展,承接的項目也越來越多。據(jù)筆者統(tǒng)計,1977—1988年,沈元愷作為設計院的總設計師負責并參與了24個項目,數(shù)量較50年代相比增加了一倍,其中主要作品有:中國煤礦工人臨潼療養(yǎng)院、府谷賓館、渭陽飯店、關中旅社等。
3 沈元愷及中國第二代建筑師的創(chuàng)作特點
沈元愷的建筑創(chuàng)作周期在時間上跨度并不大,并且各種歷史原因導致建設工作停滯,其實踐歷程并不連續(xù),且留下的作品數(shù)量有限,設計時間集中于20世紀50—80年代。
50年代,由于經濟困難和政治形勢不穩(wěn)定,現(xiàn)代主義建筑受到了批判,但中國建筑界的現(xiàn)代主義建筑實踐和思想始終沒有中斷和泯滅?!懊褡逍问健背闪水敃r的主流設計風格。到了80年代,后現(xiàn)代主義出現(xiàn)在中國建筑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道路中,建筑設計風格百花齊放,大致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流派:一為“新古典主義”流派,這個派別在50年代中期被斥為“復古主義”,但此時又再度興起,這一類建筑的設計由后現(xiàn)代主義主導,強調建筑的民族性;二為地域主義派,他們批評現(xiàn)代主義建筑帶來的國際式,強調建筑所處環(huán)境賦予建筑的歷史文脈特征;三為從未停止發(fā)展的“現(xiàn)代主義”派,該派別遵循現(xiàn)代主義的原則,注重建筑形式與功能的關系,強調建筑的實用性和功能性。在創(chuàng)作方面,他們傾向于使用簡單、實用的結構模式,并以模塊組合等手法表現(xiàn)建筑的功能[6]。
沈元愷的建筑設計風格并不單一,梳理和分析現(xiàn)有的設計作品也無法得到一條明確的發(fā)展線索表明其對某種設計形式的探索。如顧大慶在一篇研究楊廷寶先生建筑設計手法的文章[7]中寫道:對于一名技藝高超的建筑師來說,古典主義或是現(xiàn)代主義的構圖方法都只是一個工具,沒有學一個新的就拋棄舊方法的必要。沈元愷師承于楊廷寶先生,在對建筑設計手法的運用上,也繼承了楊老先生“這樣可以,那樣也行”的態(tài)度:無論是古典主義構圖方式還是現(xiàn)代主義設計手法,只要能為建筑的實用性服務,并且不過度消耗建設成本,就都是可行的。這種態(tài)度直接影響了建筑設計手法,沈元愷的做法更接近于上述“現(xiàn)代主義”風格傾向,整理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
3.1 靈活多變的平面形制
沈元愷在平面設計上部分運用了古典主義的布扎構圖方式,如西安市報話大樓(1958年)和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病房樓(1977年),病房樓的設計采用“一”字形平面,由西、中、東三段組成,呈左右對稱結構(見圖2)。除此之外,不少作品也呈現(xiàn)出現(xiàn)代建筑自由的組織特點,如冶園賓館、煤療干部療養(yǎng)樓等,平面形式都是非對稱的,根據(jù)場地環(huán)境改變其整體形狀。多采用圍合、半包圍的開放空間,不遵循中軸對稱的設計思想。多采用簡單、有效的方法組織人群,反映出沈元愷講求實際、重功能的建筑設計理念。
還有一部分則是兩種手法的結合運用,代表作品即榆林星元圖書樓,圖書樓的平面中有一條非常明顯的中軸線,南半部更是明顯呈現(xiàn)出對稱布局,但整個平面并不是對稱結構,由于場地中原有建筑的限制,在平面上建筑的東北方形成一個“缺角”進行退讓,西側由此設計了一個天井以增強空間的通透性,使其尺度更加和諧,提供更宜人的使用體驗。
3.2 分段式的立面外觀
為了營造豐富的空間層次,沈元愷的建筑設計作品都采用了分段式的立面構圖方法。這樣的立面設計有兩種表現(xiàn)方式。
一種為由建筑形體本身產生的分段。在古典主義風格傾向的建筑上雖平面形制呈對稱的三分結構,縱向的構圖也通常以臺基為第一段,墻身為第二段,最后以檐口進行收尾形成三分。建筑形體大多中間稍顯突出,通過這種立面劃分,建筑整體層次豐富,表現(xiàn)出強烈的秩序感。
對于立面裝飾,沈元愷秉持理性和恰當使用的態(tài)度,用毫不費力且無須耗費過多建設成本的方式豐富建筑外觀。在具體的設計中,使用有秩序的“點”“線”“面”的點綴和分割手法:“點”多為結構上挑出的梁頭,沈元愷通過選擇使其外露在立面上形成一排點狀元素,組成立面的一部分,還使立面的分段方式更加有趣;“線”如墻裙、屋檐、梁等線性結構,以及窗臺、線腳等線狀形體,用線進行隔斷、分組來劃分立面;“面”即成面的墻體,或是實墻,或是不同材料的區(qū)分,都使建筑的立面造型在具有虛與實、繁與簡的整體對比的同時具有精致的美感。
4 結語
作為一位才華橫溢的建筑師,盡管沈元愷參與建筑實踐的時間并不長,但留下了豐富的近現(xiàn)代建筑佳作。雖受所處時代社會背景與經濟條件的制約,但其設計依然堅持重視建筑功能性與成本效益的原則。當前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城市環(huán)境的惡化與城市建筑的同質化問題受到更多關注,只追求速度不追求創(chuàng)新的建設模式引發(fā)了巨大的爭議。與20世紀的中國相比,當前的社會背景與建筑設計環(huán)境已發(fā)生了較大變化,許多改造、新建的建筑卻過度關注特立獨行的外在形式,忽視了建筑設計中基本的環(huán)境和諧性與功能需求。由此,沈元愷的設計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顯著的參考和借鑒價值。
從建筑遺產保護層面來看,對現(xiàn)存的許多近現(xiàn)代建筑遺產進行改造更新和保護利用,由于對當時設計者的思想內核缺乏思考,常出現(xiàn)為迎合現(xiàn)代功能的植入而破壞原有建筑設計理念和歷史特征的“毀滅性”改造策略。從歷史建筑保護研究的角度來看,探析沈元愷及其他中國第二代建筑師的設計理念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參考文獻:
[1] 楊永生.中國四代建筑師[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45-47.
[2] 潘谷西,單踴.關于蘇州工專與中央大學建筑科:中國建筑教育史散論之一[J].建筑師,1999(10):92.
[3] 陳晨,王柯.“沙坪壩時代”童寯建筑設計教育評述(1937—1946)[J].華中建筑,2019,37(3):118-127.
[4] 西安市報話大樓設計小組.西安市報話大樓設計[J].西安冶金學院學報(建筑工程版),1959(4): 1-6.
[5] 西安冶金建筑學院校史編寫組.西安冶金建筑學院校史1955—1984[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130-131.
[6] 張欽楠.八十年代中國建筑創(chuàng)作的回顧[J].世界建筑,1992(4):23-27.
[7] 顧大慶.楊廷寶建筑設計構圖方法初析:基于三個建筑的形式分析[J].建筑學報,2021(10):54-63.
作者簡介:蔣姝君(1998—),女,陜西漢中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建筑歷史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