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榮
在各地市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中,選擇題是基本題型,分值一般占總分1/3以上。雖然選擇題與非選擇題相比較為簡單,但如果在考試過程中做選擇題用時過長,則會直接影響后面非選擇題的作答。準確快速地解答選擇題,掌握方法很重要。
一、直選法
直選法也稱直接法,就是不逐一審查各個備選項,而是直接根據(jù)題干要求確定正確選項的解題方法。一般情況下,難度較小,側(cè)重于考查教材基礎(chǔ)知識、基本觀點,題干設問指向性較強,備選項迷惑性比較小的題目,適合采用直選法。
例1.(2022·山西)下列選項中的行為屬于履行公民基本義務的是(? )
A.李叔叔潛心創(chuàng)作小說,并在刊物上公開發(fā)表
B.小劉應征入伍,穿上軍裝到邊疆,保衛(wèi)祖國
C.王叔叔每月都能從單位按時足額領(lǐng)到月工資
D.小趙針對交通擁堵問題給政府熱線打電話提建議
解析: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公民基本義務的掌握情況。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必須履行或完成的義務,是公民的基本義務。解答本題時,學生只要掌握公民應該履行的基本義務,就可直接確定正確選項。本題選B。
二、排除法
排除法也稱篩選法,是指在不能直接確定正確選項或?qū)疾橹R模糊不清的情況下,先排除一些較易判定的不合題意的備選項,以縮小選擇范圍,再從剩余的備選項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最終確定正確選項的解題方法。排除法是解答選擇題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用排除法解答選擇題時要依據(jù)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依次排除知識或觀點錯誤的選項和與題干沒有邏輯關(guān)系的選項。
(一)排除知識或觀點錯誤的選項
例2.(2022·湖北武漢)某縣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齊某某犯非法采礦罪,依據(jù)刑法判處有期徒刑和罰金。這告訴我們(? )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zhì)特征
D.一切違法行為都要追究刑事責任
解析:本題考查了犯罪的有關(guān)知識。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選項錯誤,可排除。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zhì)特征,C選項錯誤,可排除。嚴重違法行為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D選項錯誤,可排除。齊某某因犯罪受到刑罰處罰,說明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B選項正確,符合題意。就此題而言,A、C、D三個選項即屬于知識或觀點錯誤的選項。
(二)排除本身沒有錯誤,但與題干沒有任何邏輯關(guān)系的選項
例3.(2022·江蘇連云港)近年來,關(guān)注我國“兩會”的外國媒體、外國記者數(shù)量越來越多,用漢語提問的外國記者越來越多,外國記者可以采訪的對象越來越多。這些“多”充分說明(? )
A.中華文明得到了世界各國一致認同
B.中國國際影響力逐漸提升
C.中國的發(fā)展面臨各種風險與挑戰(zhàn)
D.中國成為世界經(jīng)濟的引擎
解析:A選項說法絕對,D項不符合事實,均不符合題意,可排除。C選項雖然本身沒有問題,但題干中沒有顯現(xiàn),故不選。近年來關(guān)注中國“兩會”的外國記者、外國媒體越來越多,說明中國的發(fā)展引起世界的關(guān)注,中國國際影響力逐漸提升,B選項正確。本題選B。
三、驗證法
驗證法是指通過對試題的觀察分析,將各個選項與材料內(nèi)容、設問的規(guī)定性相對照,判斷哪個選項符合材料和設問要求,以此來確定正確選項的解題方法。中考中,一些需要滿足特定要求的選擇題,更適合利用驗證法解答。
例4.(2020·江蘇南京)課程知識中蘊含的智慧可以讓生活更美好。以下同學的行為同時體現(xiàn)“正確與老師交往”和“養(yǎng)護精神”的是(? )
A.語文老師點贊小紅所寫的作文
B.小玲根據(jù)老師建議收看央視《新聞聯(lián)播》
C.小敏按班主任要求積極鍛煉身體
D.生病的小麗對老師說“今天我不吃午飯了”
解析:本題考查了學會與老師交往等知識點。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與老師交流、交往,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與表揚,建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針對此題的設問特點,用驗證法解答更合適,即根據(jù)題干設問要求,一一對照選項,看哪個選項符合題意。A選項描述的是老師的行為而不是同學的行為,不符合題意。B選項中,小玲聽從老師建議體現(xiàn)了正確與老師交往,小玲收看央視《新聞聯(lián)播》屬于滿足精神需求,故B選項符合題意。小敏按班主任要求積極鍛煉身體,雖然體現(xiàn)了正確與老師交往,但是鍛煉身體屬于“養(yǎng)護身體”而不是“養(yǎng)護精神”,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安怀晕顼垺笔遣粣圩o身體的表現(xiàn),與“養(yǎng)護精神”無關(guān),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
在解答選擇題時,驗證法也可以和排除法結(jié)合使用,尤其是確定正確選項后可以把它代入題干進行驗證,以進一步檢查所選答案的準確性。
四、猜測法
猜測法是指不能準確確定答案時,根據(jù)材料特點,利用所學知識在比較中推測,從而選擇最佳答案的方法。事實上,無論學生在平時準備得多么充分,在考場上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個別無法明確斷定答案的題目?!安聹y”與“隨便去蒙”是截然不同的?!安聹y”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chǔ)上,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行大膽而謹慎的推理和判斷,而“隨便去蒙”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jù)的,其準確性也大打折扣。
例5.(2020·江蘇揚州)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guān)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zhí)行機制的決定》,包括香港同胞在內(nèi)的中國公民都應遵守本法??梢姡? )
①憲法是其他法律的具體化 ②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立法機關(guān) ③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④維護國家安全是法定義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此題中比較容易看出①說法錯誤,因為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③④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問題在②。②說法正確,不過材料是否體現(xiàn)不好確定。從材料可以看出,全國人大通過的是《關(guān)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zhí)行機制的決定》,“全國人大是最高立法機關(guān)”似乎不符合材料的主旨。但是相對于①來說,其錯誤的幾率要低一些。題目要求從四個題肢中選出三個正確題肢,那么我們只能把明顯錯誤的①排除,即選C。
既然是猜測,就有一定的風險性。所以,同學們還是應以牢固掌握基礎(chǔ)知識并增加練習為本。
以上所列舉的解答選擇題的四種方法,不僅僅適用于道德與法治學科,其他學科如歷史、地理等也適用。希望同學們能把它們應用于解題實踐,在準確理解和把握課本知識的基礎(chǔ)上勤加訓練,不斷提高解答選擇題的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