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青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蓖曛挥幸淮危⒆拥娜松矡o法逆轉。在童年這條沒有回頭路的旅程中,一個孩子最大的幸福,也許就是能夠被允許做這幾件事……
每個孩子天生就具有想象力,也很享受自己的想象時刻。只是有時因大人的干預,折斷了他們想象的翅膀。
那個站在陽光下抬頭仰望天空的孩子看似無所事事,卻可能在思考宇宙運行的奧秘;那個趴在桌邊瞎玩瞎畫的孩子看似漫無目的,但或許在構建自己獨特的世界……
在自己的生活里天馬行空幻想的孩子,他們擁有永無休止的好奇心,這將是他們未來探索世界的動力,有利于他們未來產生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而這種力量,必須在幼兒期萌發(fā)、生長,否則就容易萎縮。
教育,并不只有規(guī)范和監(jiān)督,有時也需要“放縱”。允許孩子胡思亂想,看似消極,實則積極。
為了讓孩子未來有一個好的前景,很多父母早早就為孩子設計好人生賽道,在孩子還踉踉蹌蹌的年紀里,助力他們向前奔跑。那些在童年不曾盡情玩耍的孩子,終究會因生命時光中的這段缺憾,而無法瀟灑得面對未來的人生。精神病學家斯圖爾特·布朗經過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時代沒有無拘無束玩耍的孩子,長大后可能會不快樂,相對難以適應新環(huán)境。 玩耍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童年被允許玩著長大的孩子,才能成為一個擁有幸福感的孩子。
因為正是那隨心所欲地玩耍,滋養(yǎng)了孩子的生命,幫助孩子用健康的身心來應對未來錯綜復雜的人生。
網絡上經??吹礁改競兺虏郏杭矣泻闷嫱蓿撊绾螒??
其中一條評論卻特別打動人心:孩子的每一個問題都能被認真回答,何嘗不是一種童年的幸福?是??!追溯童年,年幼的我們不也是這樣“糾纏”著我們的父母,希望從他們口中了解這個五彩的世界。每一次,當我們能夠從父母的口中得到或真或假的答案,那就是一種被滿足的幸福感。
積極回答問題的父母,會讓孩子感受到原來提問是一件好事,由此不斷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知識面不斷豐富。相反,如果父母對于孩子的問題消極回答、拒絕回答,甚至斥責孩子,那么無形之中就會讓孩子覺得提問是會麻煩別人的,久而久之,孩子的好奇心被壓抑,面對任何事情,他們都漠不關心,對于不明白的事情,也漸漸地不再想提問。
孩子的每一個問題都需要被認真對待,即便很多問題本身就沒有答案,但父母至少要給孩子一個回應,幫助他們走上積極向上的人生道路。
有一種孤單,不是沒人陪,而是沒有人陪著說話。
陪孩子說話,不是關心孩子是否吃飽穿暖,也不是詢問孩子作業(yè)是否寫完。陪孩子說話,需要父母走進孩子內心,用富含感情的聲音與孩子實現(xiàn)心靈交匯。悲孩子所悲,喜孩子所喜,讓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的心始終與他們在一起。 陪孩子說話,需要父母蹲下身,以平視孩子的角度與他對話。聽孩子說,不是施舍;與孩子講,是一種自然的言語交流,或者是情感互動。 陪孩子說話,看似簡單,卻常常被父母忽視。
你有多久沒有陪孩子說說貼心話了?那就從今天開始,抽出點時間,多陪孩子說說話吧!
責編/季守芳
E-mail:14835819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