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4-01-04
作者簡介:趙冠軍(1987—),男,本科,工程師,從事路橋施工工作。
摘要 橋梁工程作為公路交通重要構成,主要適用于復雜地形地貌環(huán)境的交通通行中。橋梁基礎多采取鉆孔灌注樁進行地基加固,其具備施工造價低和適應性強等特點。鉆孔灌注樁施工隱蔽性較強,不合理的施工措施極易對橋梁造成安全隱患。文章依托新疆自治區(qū)內某橋梁工程進行樁基礎設計,并且對鉆孔灌注樁施工要點進行分析,采取低應變法對樁身完整性進行檢測。結果表明,鉆孔灌注樁的樁身完整性良好,不存在明顯缺陷。
關鍵詞 鉆孔灌注樁;基礎設計;完整性
中圖分類號 U445.55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09-0143-03
0 引言
鉆孔灌注樁具備抗震能力強、承載強度高和適應性強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復雜地形地質環(huán)境的橋梁建設中。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工序較多,現(xiàn)場施工操作不當,則容易造成坍孔和斷樁等嚴重事故,不僅造成施工成本增大,而且影響橋梁下部結構的穩(wěn)定性,威脅橋梁使用安全。為此,針對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應用分析具有重要的社會和經濟意義。
1 工程概況
新疆奎屯市某橋梁工程設計長度為85 m,設計寬度為31 m,左右幅結構布置,單幅設計寬度為15.5 m。橋梁全幅斷面設計如下:護欄(0.5 m)+人行道(3 m)+行車道(11.5 m)+分隔帶(1 m)+行車道(11.5 m)+人行道(3 m)+護欄(0.5 m)。橋梁人行道橫坡的坡度設計為1.5%,單幅橋面橫坡的坡度為2%。橋梁上部結構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簡支空心板,設計跨徑為30 m+
25 m+30 m,混凝土C30;下部結構橋墩為整體墻式構造,重力式橋臺,橋墩通過13個小排架墩柱與上部結構銜接,銜接處則采取擴大型柱頭,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橋梁設計基準使用年限為100年,設計安全等級為I級。
2 地質環(huán)境
2.1 地形地貌
橋梁建設場址位于市區(qū)南部,地形起伏相對較大,基礎位置鉆孔高程最大為198.5 m,最小為191.6 m,相對高差為6.9 m。地質勘察過程中未出現(xiàn)地下管道、洞穴和墳墓等情況。
2.2 場地地層巖性及分布特征
場地地層依據鉆孔資料揭露,由上至下分布如下:
(1)雜填土:雜色,人工堆填,內含碎石、磚塊、塑料等,均勻性較差,整體松散,分布較為廣泛,厚度為0.5~6.5 m。
(2)粉質黏土:灰褐色,內含豐富有機質,塑性較大,強度中等,主要為不連續(xù)分布,厚度為0.8~2.5 m。
(3)砂礫:第四系沖洪積層,灰色,顆粒級配較為一般,成分主要以長石和石英為主,內部夾雜黏性土和粉砂,呈飽和狀,中密,均勻性較好,厚度為0.5~1.1 m。
(4)粉砂巖,風化程度較高,呈可塑狀,軟化性明顯,分布較為均勻,實測標貫擊數為35.9,土質穩(wěn)定性較好,分布較為廣泛,厚度為2.2~3.5 m。
(5)泥砂巖,風化程度一般,成巖較好,具較大軟化性,巖芯樣完整性較高,單軸抗壓強度為3.5 MPa,場地內分布均勻,穩(wěn)定性良好,揭露厚度為23~27.9 m[1]。
經室內土工試驗,獲取地層承載力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地層承載力參數
序號 名稱 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0]/kPa 鉆孔標準值
qik/kPa
建議值 標貫值
1 雜填土 — — —
2 粉質黏土 80 — 20
3 砂礫 210 210 60
4 粉砂巖 — 250 110
5 泥砂巖 — 410 130
2.3 不良地質作用評價
經現(xiàn)場勘察,橋梁場址環(huán)境水主要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場地未出現(xiàn)沉陷、裂縫等明顯病害。橋梁建設場地不良地質發(fā)育不明顯,地層鉆孔勘察過程中未遇見管道管線、濱溝和洞穴等不利埋藏物。
3 樁基礎設計
3.1 方案分析
針對地質環(huán)境及施工技術儲備,該橋梁基礎擬采取鉆孔灌注樁的基礎形式?;A設計具體方案如下:依據橋梁關鍵結構荷載形式,采取第5層中風化泥砂巖作為持力層;泥砂巖層具備良好完整性,成巖狀況良好,不存在軟弱層及破碎帶,可作為鉆孔灌注樁持力層。樁長應深入泥砂巖層1~2 m。此外,受限于場地施工空間,鉆孔灌注樁主要采取旋挖鉆機進行機械成孔,成孔過程中需要利用沖擊鉆配合。通過前期灌注樁承載強度和變形等技術指標分析,樁基礎承臺埋深1.8 m,鉆孔灌注樁設計樁徑為1.2 m,樁長設計為16.5 m,樁間距為3 m,樁數為5根,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
3.2 施工部署
該橋梁下部樁基礎共設計20根灌注樁,樁徑均為1.2 m。旋挖鉆機施工成孔之前,需要在護筒埋設位置換填雜填土,并且進行分層壓實處理,確保鉆孔過程的穩(wěn)定性。建設區(qū)域采取4臺旋挖設備(型號為XR-350)進行鉆孔施工,相關設備機具及人員配置如表2所示。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流程如圖1所示。
表2 施工主要設備機具和人員配置
類別 數量 動力/kw(投入情況)
設備機具 XR-350旋挖機 4臺 —
挖掘機 2臺 —
汽車吊 2臺 —
電焊機 5臺 8
泥漿泵 2臺 12
人員分布 鋼筋工 15人 單天制備4個鋼筋籠
機械操作工 12人 2班制分組旋挖鉆孔
混凝土工 10人 2班制分組混凝土灌注
電工 2人 現(xiàn)場接線、設備運維
圖1 鉆孔灌注樁施工流程
4 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
4.1 護筒埋設
灌注樁鉆孔前需要進行護筒埋設,這有助于確保鉆孔的垂直度,避免出現(xiàn)塌孔病害。護筒埋設則需要事先采取挖機挖坑、旋挖鉆孔,護筒埋設長度需要依據孔位地質水文環(huán)境進行確定。護筒頂部高程需要略高,確保孔外水位低于泥漿面。護筒埋深3 m,銅質材料,厚度為10 mm,在護筒設置處進行砂土換填,并且夯實護筒周圍填土,護筒埋設誤差應小于5 cm。灌注混凝土強度滿足設計要求時才能夠拆除護筒。
4.2 泥漿制備
鉆孔過程中需要加強制備泥漿的質量控制,合理的泥漿性能有助于穩(wěn)定孔壁。泥漿配比需要經實驗確定,泥漿稠度需要滿足技術要求。泥漿制備采取的黏土塑性指數為26,粒徑小于0.075 mm,含量大于75%。配備泥漿黏土稠度為16~24 Pa·s,黏土層比重為1.05~1.1,pH為8~11,砂層稠度為20~25 Pa·s,含砂率在5%~9%之間,膠體率不小于95%。鉆孔階段需要合理處置廢棄泥漿,避免泥漿污染施工場地[2]。
4.3 鉆孔、清孔
4.3.1 鉆孔
鉆孔前需要確定鉆孔位置,明確鉆孔設備。依據實際建設環(huán)境,進行現(xiàn)場試鉆,優(yōu)化鉆孔參數,對試鉆設備運行狀況和孔壁穩(wěn)定性等進行分析。試鉆完成后,需要分析檢測曲線,對地層情況進行合理判斷。項目采取回旋鉆機成孔,鉆孔中需要注意鉆進的垂直度,避免鉆孔傾斜。在鉆進過程中遇見堅硬土層時,則需要適當調整鉆進速率,增大護壁泥漿供給;鉆孔地質較差時,則采取清水鉆孔形式,加強孔壁泥漿保護效果。場地鉆孔中依據實際土層情況調整鉆進壓力,控制鉆速在100~120 r/min的范圍內。
4.3.2 清孔
鉆孔完成之后則需要清孔處理,避免樁基承載力受到孔底沉渣的影響。清孔主要依賴泥漿較大的流動性,促使孔內砂礫、沉渣等雜質排出孔外??變瘸猎穸瓤刹扇〕暡ǚㄟM行測定。項目清孔主要采取正循環(huán)清孔方式,相較于泵吸反循環(huán)和氣舉反循環(huán),該方法的施工成本相對較低,且施工效率較高。旋挖樁鉆孔需要開展二次清孔,首次清空的沉渣厚度可放松控制要求,二次清孔則需要降低泥漿比重(1.05~1.1),二次清孔的沉渣厚度需要小于100 mm。清孔需采用直徑為300 mm、厚度為4 mm的無縫鋼管[3]。清孔之后需要對泥漿指標進行測定(含砂率3%,黏度為15~20 Pa·s),滿足技術要求后進行后續(xù)操作。
4.4 制作和吊放鋼筋籠
4.4.1 鋼筋籠制作
鋼筋籠制作前需要對材料進行外觀和性能檢測,如強度、長度、直徑和數量等。鋼筋籠長度和直徑均較大時,則可增設加強筋。為確保鋼筋籠吊放的穩(wěn)定性,鋼筋籠可采取分節(jié)制作,設置耳環(huán)。鋼筋籠制作偏差需要滿足以下基本要求:主筋間距偏差不大于10 mm,總長度偏差不大于100 mm,保護層厚度不大于10 mm。鋼筋籠采取機械連接,為確保鋼筋籠的制作質量,應通過臺架精準定位和拼裝,標記主筋,實現(xiàn)鋼筋對接的準確性。
4.4.2 鋼筋籠吊裝
鋼筋籠現(xiàn)場運輸吊裝階段,需要加強鋼筋籠的變形控制,鋼筋籠安裝要緩慢操作,安裝主要采用吊運設備進行吊裝,安裝需要準確對孔,避免對孔壁造成一定破壞,鋼筋籠放置到設計位置后要及時固定處理;鋼筋籠進入孔內后,則需要進行加固,避免在導管安裝和混凝土灌注階段出現(xiàn)一定的位置偏移。鋼筋籠吊裝主要采取雙吊點方法,吊裝前需要對吊筋數量進行計算分析,現(xiàn)場采取30 t吊車操作吊裝,吊筋需要和鋼筋籠的加強筋通過雙面焊進行銜接,吊筋另外一段應設計成圓環(huán)以方便鋼筋籠的運輸[4]。
4.5 混凝土灌注
清孔完成且沉渣厚度滿足技術規(guī)范之后,則可開展混凝土灌注工作。鉆孔灌注樁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在灌注之前,需要對混凝土坍落度進行檢測(180~220 mm)??椎缀涂變裙艿篱g距不能大于30 cm?;炷凉嘧⑦^程中需要動態(tài)觀測平衡閥參數,簡單計算混凝土的需求量。首批混凝土灌注中,導管需要經過水密性試驗,且導管布設深度不小于0.8 m,合理控制導管的提升速度。混凝土灌注需要連續(xù)進行,盡量控制混凝土灌注總時間在1 h內完成;導管拆除時間則不能超過15 min;最后成樁的樁頂標高需比設計標高超出1 m左右,并且對多余部分進行及時處理,保留0.1~0.2 m的露出高度;混凝土強度超過5 MPa后則要及時拔出護筒[5]。
5 樁基檢測
5.1 檢測方案
鉆孔灌注樁施工完成后,需要對樁身質量進行檢測。樁身完整性需考慮樁身尺寸和材料連續(xù)性的綜合指標,項目采取低應變法對樁身完整性進行測定。工程樁均為實心樁,樁檢測點位置均設置在距樁心2/3處,如圖2所示。測試設備為基樁動測儀,單根工程樁利用小錘敲擊樁頂的次數需大于10次。樁身阻抗變壓位置則可通過測定應力波傳播速度、初始激勵與阻抗反射時間差進行確定,阻抗變化強度則可通過速度曲線變化幅度進行判定[6]。
5.2 結果分析
選取8根工程樁進行樁身的完整性檢測,結果統(tǒng)計如表3所示。檢測波速設計為3 800 m/s,最終獲取的曲線較為平穩(wěn),不存在明顯突變位置,所檢測樁的完整性較好,均為Ⅰ類。
圖2 檢測布置示意圖
表3 樁身完整性檢測結果
樁徑/m 波速/(m/s) 樁等級 完整性
1.2 3 800 Ⅰ 完整
1.2 3 800 Ⅰ 完整
1.2 3 800 Ⅰ 完整
1.2 3 800 Ⅰ 完整
1.2 3 800 Ⅰ 完整
1.2 3 800 Ⅰ 完整
1.2 3 800 Ⅰ 完整
1.2 3 800 Ⅰ 完整
6 結論
橋梁工程多跨越復雜地形,其結構穩(wěn)定性受到橋梁基礎施工質量的影響。鉆孔灌注樁作為橋梁主要基礎結構,能夠有效提升橋梁承載強度,避免出現(xiàn)較大的沉降。該文結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奎屯市某三跨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的建設環(huán)境進行樁基礎方案設計,并且就鉆孔灌注樁施工關鍵流程進行分析,最后采取低應變法對樁身完整性進行抽樣檢測。結果表明,所施工鉆孔灌注樁的樁身完整性較好,均為Ⅰ類。該文所做研究能夠為類似項目建設提供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陜耀, 肖蔚雄, 馬偉叁, 等. 軟土地區(qū)鋼套管鉆孔灌注樁施工對臨近高鐵路基變形影響研究[J]. 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 2023(7): 2372-2384.
[2]趙純, 李厚杰, 王曉龍, 等. 貝殼碎屑巖環(huán)境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J]. 建筑結構, 2022(S1): 3113-3114.
[3]鄧林峰, 闕顯陽, 周浩文, 等. 超長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J]. 建筑技術, 2019(10): 1156-1159.
[4]姜鵬, 章劍青, 朱征平. 鉆孔灌注樁施工中泥漿比重控制研究[J]. 公路, 2019(7): 145-148.
[5]王勇, 羅長翔, 黃國劍, 等. 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J]. 建筑技術, 2020(10): 1199-1201.
[6]呂海濱. 泥漿比重在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 粘接, 2020(1): 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