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fēng)
微光溫暖人心,平凡孕育不凡。阿勒瑪斯別克一家用愛心與奉獻(xiàn)繪就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他們的善舉成為一種精神的傳承,激勵著更多人去關(guān)愛他人、奉獻(xiàn)社會。
在新疆尼勒克縣喀拉托別鄉(xiāng)闊克托干村,有一家遠(yuǎn)近聞名的“神奇”超市—“愛心爸爸超市”。老板是一對“特別不懂做生意”的夫妻,阿勒瑪斯別克· 沙斗和克孜爾汗·開日木喀孜,他們賣東西從來不收錢,反而主動往外送。超市開了將近10年,年年虧錢,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這樣的‘傻事兒,他們這些年可沒少干?!眱鹤有χ掖└改傅摹罢婷婺俊?,神情中卻滿是欽佩驕傲。左鄰右舍對他們的“大方”無奈搖頭,卻也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自治區(qū)為阿勒瑪斯別克送來“自治區(qū)民族團(tuán)結(jié)進(jìn)步模范”“最美新疆人”“自治區(qū)文明家庭”等榮譽。2023年5月,阿勒瑪斯別克一家,更是獲得了全國“最美家庭”稱號。
阿勒瑪斯別克一家將“助人”深深烙印在心,將“行善”化為日常行動,他們無私的奉獻(xiàn)與堅守,早已超越了簡單的善舉,升華成一種精神的傳承。
貼心的家人,身邊的活雷鋒
走進(jìn)“愛心爸爸超市”,一排排擺滿商品的貨架映入眼簾。阿勒瑪斯別克和妻子正有條不紊地整理貨品。每逢節(jié)假日,別人休息,夫妻倆卻很忙碌。他們開小車?yán)浧纷呓执?,為貧困家庭送去生活必需品?!爸饕强紤]到很多困難戶是老人,自己來超市不方便。幫人幫到底,干脆為他們送貨上門。而且,親自到家里坐坐,才能了解老人們?nèi)笔裁矗梢葬槍π缘靥峁椭??!鼻岸螘r間,夫妻倆就為做了眼疾手術(shù)的80歲老人送去一臺收音機(jī),以方便他聽新聞。
夫妻倆扶貧濟(jì)困,從不問關(guān)系遠(yuǎn)近,也不分年齡。只要有誰在生活上遇到困難,來超市說一聲,想要什么免費拿走。有人擔(dān)心這么做太吃虧,阿勒瑪斯別克卻憨憨一笑,毫不在意:“遠(yuǎn)親不如近鄰,誰家沒個事兒,互相幫襯一下是應(yīng)該的?!逼拮痈B連點頭。
在闊克托干村,夫妻倆的超市是無人不知的存在。超市于2015年開張,花費1.5萬元,前身是兩間90平方米的門面房。剛開始,阿勒瑪斯別克的想法其實格外簡單:多賺點兒錢。
阿勒瑪斯別克是新疆尼勒克縣人,1984年退伍后,先后在尼勒克縣胡吉爾臺鄉(xiāng)、喀拉托別鄉(xiāng)政府從事基層工作。從那時起,他就開始自掏腰包默默為困難百姓獻(xiàn)愛心送溫暖。然而,他的工資不高,妻子在中心學(xué)校當(dāng)教師,收入也有限,家里還有兩個孩子要養(yǎng)。那時,全家人省吃儉用,但能拿出來做善事的資金還是非常有限。
于是,阿勒瑪斯別克賺起了外快。周末,他到處找活兒干,有時頂著火辣辣的太陽清理溝渠,有時上山放牧割草,弄得滿手血泡,一身酸疼。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卻沒有阻攔丈夫。因為丈夫一天忙下來能賺個百八十塊,可以給村里的老人們買幾個馕,給娃娃們添幾套文具。
2005年,夫妻倆相繼退休,但助人為樂的心沒有退休。為籌集更多資金,夫妻倆想到了蓋門面房做生意。阿勒瑪斯別克的眼光好,門面房位于村子的主街道上,一年房租至少能收入5000元,穩(wěn)賺不賠??墒?,鋪面建好后,阿勒瑪斯別克卻突然掉鏈子了。
“開店的人家里都很困難,怎么能收人家的錢?”阿勒瑪斯別克于心不忍。原本準(zhǔn)備靠租金賺錢的他,只象征性地每月收了二三十元。妻子笑笑,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幾年后,1.5萬元成本還沒收回,阿勒瑪斯別克再一次“犯了傻”:要收回門面,面向特殊困難群體開一間只送不賣的超市。一時間,質(zhì)疑聲不絕于耳。阿勒瑪斯別克充耳不聞,妻子更是用在超市忙前忙后的實際行動,表達(dá)對丈夫的大力支持。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妻子深知丈夫阿勒瑪斯別克舉善背后,是公公的影響。公公是孤兒,早年生活凄苦,多虧鄉(xiāng)親們一口飯一口湯的幫扶,才得以成長為棟梁之材。當(dāng)上鄉(xiāng)長后,他不斷回饋幫助過自己的淳樸鄉(xiāng)親。耳濡目染下,阿勒瑪斯別克從小就在心間種下了一顆知恩圖報的種子。他常說:“我想像雷鋒一樣,為人民做一輩子的好事?!闭煞虻男?,她最懂,所以必須支持。
漸漸地,阿勒瑪斯別克不再滿足于只是提供物資,他希望愛心超市能成為想群眾之想、解群眾之憂的橋梁。他在基層工作多年,深知瑣碎生活極易激化矛盾,在矛盾擴(kuò)大之前有效解除心結(jié),大家的生活才能更幸福。于是,他把超市的一間房改成了愛心調(diào)解室,誰遇到煩心事,都能來這里尋求幫助。
這天,調(diào)解室來了一位古稀老人和他的3個兒子。因為家產(chǎn)問題,孩子們跟老人鬧得不可開交。夫妻倆沒有急著講道理,而是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起了自己的家事。等對方情緒平穩(wěn)后,阿勒瑪斯別克順勢將老人多年來養(yǎng)家的艱辛娓娓道來,妻子則勸孩子們要多換位思考。而后,阿勒瑪斯別克又發(fā)揮基層工作優(yōu)勢,幫著他們算了一筆“家事賬”,找到了具體的解決方法?!案兄x啊!多年紛擾被你一下子解開了,我終于可以過個安穩(wěn)的晚年了?!迸R走前,老人握著阿勒瑪斯別克的手,淚花翻滾。
阿勒瑪斯別克的愛心調(diào)解室,不僅幫大家解決繁瑣事、操心事,還幫忙處理急難事。遇到法律問題怎么辦?不知去哪兒就醫(yī)怎么辦?老百姓只要來調(diào)解室一說,阿勒瑪斯別克立馬化身穿針引線人,為大家尋找解決途徑。
秉助人之心,行善良之舉
面對鄉(xiāng)鄰的盛贊,阿勒瑪斯別克不驕不躁:“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群眾有困難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這是應(yīng)該做的?!毙母是樵覆拍芾硭?dāng)然,理所當(dāng)然更會義無反顧。一直以來,阿勒瑪斯別克就是這樣悄無聲息又格外堅定地做著一件又一件好事。
1992年的一天,小兒子賽勒克站在門口等待歸家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跟在他身后的一個哥哥。父親給他介紹:“他叫艾爾肯,是個維吾爾族小伙兒。”艾爾肯是阿勒瑪斯別克在工作單位附近發(fā)現(xiàn)的。大雪天,他只穿了一雙單鞋,窩在墻腳瑟瑟發(fā)抖。經(jīng)過詢問得知,艾爾肯在一家餐館打工,被無良老板克扣工錢,掃地出門。身無分文的他只好四處流浪。
“看到別人有困難,他要不幫一把就渾身難受?!逼拮邮亲盍私庹煞虻娜?。阿勒瑪斯別克跟她商量想收養(yǎng)艾爾肯時,她立馬點頭同意。艾爾肯很感恩,在家里住下后,時常幫著打理家務(wù),做力所能及的事,一住就是3年。艾爾肯很聰明,有經(jīng)營頭腦,特別想做點兒什么,但苦于沒有資金。阿勒瑪斯別克得知他的想法后,掏出8000多元給他租店面、買設(shè)備。艾爾肯很努力,幾年光景就把餐館從鄉(xiāng)間開到了省會烏魯木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父親常說,不管哪個民族,我們都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哪有不互相幫助的道理?”耳濡目染中,小兒子賽勒克對于家里時不時多出的陌生面孔,非但不排斥,還總是熱情以待。大兒子更是做起了父親的助手,漢族爺爺余亞平就是他和父親一起接到家中的。
20多年前,余亞平從老家河南來到新疆打工。他踏實肯干,深受牧民喜歡,也和阿勒瑪斯別克的父親成了朋友,常來家里做客。后來,隨著工作變動,兩家人斷了聯(lián)系。誰知再重逢時,年事已高的余亞平落魄不堪地蝸居在一個快倒塌的小黑屋里??粗采嫌趾谟峙K的破被子,阿勒瑪斯別克的心像針扎一樣痛?!八俏腋赣H的朋友,和我的叔叔一樣?!卑⒗宅斔箘e克躊躇著開口,妻子早已心領(lǐng)神會:“我們不管,還有誰來管他?!碑?dāng)天,阿勒瑪斯別克就帶著大兒子去接余亞平。他們把老人領(lǐng)到縣城洗澡理發(fā),吃了一頓過油肉拌面。老人連續(xù)加了兩次面才說吃飽了。阿勒瑪斯別克又一次心里酸酸的。他發(fā)誓,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照顧好余亞平。
說到做到。阿勒瑪斯別克東奔西跑幫老人解決戶籍和社保問題,方便他有病可看、老有所依。老人吃不慣手抓飯,妻子就做兩鍋飯,吃飯時第一碗飯一定先端給老人。老人喜歡逛縣城,阿勒瑪斯別克每次都塞上幾百元錢讓他買東西。“真沒想到,老了老了,我還能有個溫暖的家,享到‘家人的福。”老人時常哽咽著傾訴對阿勒瑪斯別克一家的感激之情。
同樣的感激也涌動在阿拉西·阿布西的心間。父母很早去世,他無依無靠,心情郁結(jié)時常喝得爛醉如泥,遭到了很多人的白眼。阿勒瑪斯別克不嫌棄他,把他接回家,教授他養(yǎng)殖技術(shù),為他介紹工作,還幫著他說了門婚事,舉辦了一場熱鬧的婚禮,送給女方家的彩禮—一匹馬和兩頭牛,也是他們親手準(zhǔn)備的。
夫妻倆真心實意地把阿拉西夫婦當(dāng)成自家兒子和兒媳對待。小兩口有了矛盾,他們來調(diào)解;生了孩子,他們幫著伺候月子。直到近幾年,他們才讓阿拉西夫婦搬出去獨立生活,但仍會時刻關(guān)心,時不時把孩子們叫回家里吃頓飯,聊聊家常。
30年,做好一件事足矣
“有困難就找阿勒瑪斯別克!”在喀拉托別鄉(xiāng),很多人都這么說。克孜爾汗為丈夫驕傲,不過,她也有心塞的時候。面對別人的求助,阿勒瑪斯別克幾乎從不拒絕。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以心換心,克孜爾汗不止一次聽到有人在背后嘲笑丈夫太傻,甚至有人質(zhì)疑,他們打著做好事的幌子為自己謀名聲。
更讓人心寒的是,阿勒瑪斯別克曾被人利用過。那是2012年,有3個人焦急地找到阿勒瑪斯別克,哭訴貸款快要到期卻沒錢,希望他幫忙墊付,過幾天就還。阿勒瑪斯別克想都沒想就仗義地借了錢??烧l料,這3個人就像集體失憶一樣,再也不提還錢的事。
雖然煩惱事常有,但阿勒瑪斯別克覺得,既然選擇做好事,就不能被少量的煩惱影響。而且,這些不好的經(jīng)歷也可以讓自己思考,不斷調(diào)整?,F(xiàn)在,幫人前,他會核實求助者的真實情況,是不是真正有困難的人。而且,幫人也從簡單的捐款捐物變?yōu)槭谌艘詽O。
夫妻倆曾資助過一名叫巴哈西的女孩。得知女孩喜歡縫紉,他們就把她送進(jìn)裁縫店學(xué)手藝。女孩學(xué)成后,他們又拿出4000多元幫她開了裁縫鋪。村民達(dá)衛(wèi)曾是貧困戶,沒文化、沒技術(shù),一家五口靠低保勉強(qiáng)過活,連感冒藥都沒錢買。阿勒瑪斯別克得知后,主動以每月2800元的工資雇他到自家草場工作,并毫無保留地傳授飼養(yǎng)技術(shù)?,F(xiàn)在,達(dá)衛(wèi)一家已經(jīng)走上了致富道路。
做一件善事易,做十件也不難,難在30年如一日地做。究竟做了多少善事,阿勒瑪斯別克記不清,也沒去記過。有太多人好奇,他把大部分收入拿去做慈善,把全部關(guān)懷給他人,家人就沒有怨言嗎?
“只要我說幫助別人,她從來沒有怨言?!卑⒗宅斔箘e克欣慰地說。娶妻要娶賢,他慶幸有一個能隨時給自己托底的好妻子。他在前頭沖鋒陷陣,妻子在后面做好后勤,讓他沒有后顧之憂。
好的感情都是相互的。每一個賢惠妻子的身后,也必定站著一個對她知冷知熱的好丈夫。這些年,兩人一直形影不離,偶爾分開,阿勒瑪斯別克總會打去電話對妻子噓寒問暖。當(dāng)妻子為省錢虧欠自己時,他就佯裝生氣地“命令”她對自己好點兒。平日里悄悄出現(xiàn)在妻子床頭的一盒面霜、一條頭巾,都是他疼惜對方的見證。而且,阿勒瑪斯別克非常尊重妻子,每次做好事之前,一定要提前征得她同意。
彼此間的體諒和尊重,讓夫妻倆攜手走過30多個春秋。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之下,大兒子成長為優(yōu)秀基層民警,小兒子也在基層工作?!案赣H是我們的驕傲,我們也要像他一樣?!?/p>
阿勒瑪斯別克的愛心之舉如投向湖心的石子,在喀拉托別鄉(xiāng)群眾心中蕩起層層漣漪。2020年,在尼勒克縣喀拉托別鄉(xiāng)黨委的支持下,阿勒瑪斯別克組建了愛心協(xié)會,人間大愛從涓涓細(xì)流匯聚成了浩瀚江河。
捐助多了起來,但夫妻倆仍堅持每月從退休金中拿出三分之一貼補(bǔ)愛心超市的運營?!拔覀冇幸粋€夢想,就是幫助弱勢群體,讓他們感受到祖國的溫暖!”這就是一家人存善念、行善舉的初心,樸實無華又感天動地!
(感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婦聯(lián)和伊犁市婦聯(lián)對本次采訪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