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格
汽車在山道上盤行,窗外白茫茫一片,狂風(fēng)裹起雪粒時不時地咬著玻璃,挺立在曠野中的烽火臺倒像憨實的壯漢在歡迎著我們的到來。
得勝堡在大同的正北方,距市區(qū)四十千米。汽車剛駛下208國道,往東僅里許,就看見雪原上矗立著一座土黃色的城堡?!氨し蕉?,高三仞,厚二仞余”。這座城堡就是史書上赫赫有名的“得勝堡”。當(dāng)年這里戰(zhàn)則“南北交鋒,烈馬嘶鳴”;和則“貢使絡(luò)繹,商隊接踵”。如今雖然墻體剝落,垛口突兀,但依然透射著往昔的莊重和威嚴(yán)。
堡門前,一幅雕刻精美的磚飾畫映入眼簾,它通體用磚塊磨接對縫平貼在門洞上方。磚飾呈垂花門庭狀,幔下嵌著荷(花)、梅(花)、菊(花)、蘭(花),象征和美安寧。其下飾有方形的“奔兔彎月”、“瑞日祥月”、“和合如意”和“海晏河清”四組圖案,寓意國泰民安。圖案下方的墻體里嵌著一塊長約四尺,寬二尺的麻色石匾,匾中央鐫刻“保障”兩字,側(cè)書“萬歷丙子秋立”,字體撇如匕首、豎似利劍,剛健勁烈。距今已有四百二十五年的歷史。走出門洞,回過身即可看見鐫有“得勝”二字的石匾。這二字鐫刻在堡門內(nèi)側(cè),我估計是朝廷為告誡守兵們要保境安民、早日得勝還朝。得勝堡也因此而得名。
有幾個“紅領(lǐng)巾”正在附近掃雪,沿著孩子們掃開的一條之字形小徑上了堡墻,向北望去,眼前的壯觀景象讓人陶醉。你看,那萬里長城逶迤于峻嶺之間,得勝雄關(guān)屹立于河道丘巒,馬市樓、控軍臺威武挺拔,市場堡、鎮(zhèn)羌堡靜靜地守候在那里,那望不斷的烽候亭障,數(shù)不清的城堡雉堞,像巨型浮雕涌入眼簾。面南閣高臺鐘鼓齊鳴,聲聲悠揚,南北致遠(yuǎn)店客商輻輳、駝鈴陣陣,“南來煙酒糖布茶,北來牛羊駱駝馬”,那是一派多么繁榮的場景啊。雪不停地下著,不停下著的雪給眼前的景物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將現(xiàn)實和歷史交織在一起。
“東邊還有晾馬臺”,一個小男孩怯怯地提醒著。我們大夢方醒,立刻問道:“晾馬臺?就是當(dāng)年俺答受封的地方?走,去看看?!绷礼R臺,就在村邊,看上去只是個高出地面兩三尺的土臺子。當(dāng)年,就在這個土臺演出了蒙漢民族化干戈為玉帛的動人一幕。
明代的正統(tǒng)、成化年間,韃靼崛起。土默特部首領(lǐng)俺答練兵習(xí)武,屢屢南下,所過之處,“邑?zé)o守雉,堡盡血染”。后因俺答家庭失和,其孫拔汗那吉逃到大同,當(dāng)時的大同巡撫方逢時和宣大總督王崇古卓識過人,非但未殺拔汗那吉,反而上奏朝廷保薦他為都指揮使。俺答聞訊后且喜且愧,主動提出與明庭通貢互市。隆慶五年(1571年)三月明王朝冊封俺答為順義王。五月,俺答率其部屬在晾馬臺受封。從而使長城內(nèi)外“四十余年無用兵之患,沿邊曠土皆得耕種”,“民老死不識兵革”。明進(jìn)士鄭洛記其事,曾賦詩贊曰:“一尊酒盡乾坤大,萬里風(fēng)清氣色開?!?/p>
“外邊天冷,到我家暖和暖和吧”,又是那個小男孩招呼著。我們來到了小男孩的家,他家就住在種著鮮菜的日光溫室里,溫室的后墻緊貼著長城,外間有一條火炕,房里暖烘烘的。小男孩的母親見家里來了客人,馬上給我們張羅著做飯。農(nóng)村的婦女真能干,不出一個小時,飯菜就端上桌子。綠的棒打黃瓜、紅的西紅柿炒雞蛋、白的糖拌蘿卜絲、鮮的生菜蘸醬,還有沙棘飲料。秀色可餐,美得讓人饞涎欲滴。
門外雪片紛揚,室內(nèi)春意盎然。好客的主人使我們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樣。與女主人拉著家常,是那樣親切、融洽。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小男孩的家,在車上搖下玻璃不停地招著手,直到望不見了那個日光溫室和那家人……得勝堡的鄉(xiāng)親們真好。
回望萬里長城,我們感嘆,遠(yuǎn)離戰(zhàn)爭的人們真好!
選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