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
我的一個遠(yuǎn)房外甥小許,數(shù)年前進(jìn)城,白天在快遞站當(dāng)分揀員,晚上六點半后,在秦淮河畔的夜市上賣水果。那是一個自發(fā)的小夜市,每遇晴天,都會有水果販子蹬著大三輪車,車斗上擱一塊巨大的木板,自帶氣燈、電子秤、開水果的小彎刀,在習(xí)習(xí)的晚風(fēng)中等候顧客。跟風(fēng)賣了一陣子便宜水果,小許覺察到,板車上就該賣便宜貨的觀念應(yīng)該扭轉(zhuǎn)了:越是稀罕珍貴的水果,才越應(yīng)該放在板車上賣。省了房租、讓渡利潤,沿著秦淮河散步的人,才能有新奇的收獲。
小許后來做生意,就秉持這個原則,大大降低了與其他攤販的同質(zhì)化競爭。山竹剛普及的時候,他賣山竹;紅心火龍果剛走紅時,他會帶著一大瓶牛奶和一個電動攪拌機(jī),現(xiàn)場挖出火龍果的果肉,打成深紅色的奶昔分送給路人喝?;瘕埞墓馔诔鰜碇螅ひ膊粫拥?,而是用鐵絲給它加個框子,果皮中間點一根蠟燭,讓懸吊起來的果皮猶如一盞小燈籠。顧客一看就明白:這火龍果熟透了,瞧,若不是果皮薄如紙,這燈籠也不會這么亮。
小許賣得最多的還是榴梿。金枕、竹腳、金鳳、干堯、牛奶貓山等品種,他都賣過。一般來說,一整顆可以開出五房肉的中等個頭的榴梿,在精品水果超市要賣150塊錢以上,而在板車上,只要一半價錢。
做榴梿生意,小許琢磨出挑選時的“望聞問切”之術(shù),還要細(xì)問顧客回家打算怎么吃。甜品愛好者迫不及待準(zhǔn)備回去做榴梿蛋撻或者榴梿千層酥,小許就告訴對方,得挑果皮黃、幾乎呈圓球形的榴梿才行,小許戴上粗布手套,拎起一顆榴梿,讓顧客貼近果實的底部聞一聞,有濃烈的榴梿香氣,而且肉眼可見底部的五星形長紋已經(jīng)快要裂開了,這種榴梿做成甜品才會有肥腴的爆漿效果。有的顧客,家里只有一個人吃榴梿,小許便主張?zhí)暨x那種底部聞上去剛剛出味兒的榴梿,便于放上兩三天。八分熟的榴梿開出飽滿的榴梿肉來,是淡黃色的。
有散步的老夫妻買榴梿時,是要捏緊鼻子的,他們叮囑小許:“不忙著打開榴梿,等周末兒子媳婦回來再說。”小許便幫他們挑七分熟的,又有意識地把馬燈拉近,讓老先生仔細(xì)打量,他如何使出巧勁,把小刀插入果實的天然長紋中,為別人的榴梿開出果肉。
買了好幾回榴梿的老夫妻,對榴梿散發(fā)的臭臭的香氣也逐漸脫敏了。看到這樣的熟面孔,小許有時候會狡黠地遞過一塊夾心餅干,笑道:“您嘗嘗這個。”嘗了才知道,那是小許把過熟的榴梿肉挑出來,削成一片片,成為蘇打餅干純天然的夾餡。老夫妻分享餅干,微笑點頭,老大姐就說:“看來,咱們也得學(xué)著接受新生事物,這榴梿的味道,又香又濃,比那些加糖加香料的餅干餡心,可好吃多了。想來榴梿肉涂面包、做酸奶拌料,也是美味的?!?/p>
小許也很開心,因為過熟的榴梿如果留到次日,就會被扔掉,趁著它還算新鮮飽滿,免費送給大家嘗嘗,倒可以培育一些未來的客戶。
就這樣,板車上的榴梿也逐漸擁有了一批鐵桿回頭客,小許也實現(xiàn)了他樸素的愿望:之所以在板車上賣這些新奇水果,是為了讓那些總是為兒孫著想的中老年夫妻,那些節(jié)儉了一輩子的人,也能時常為自己奢侈一回,做到心中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