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剛
數(shù)學是問題的學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解題的過程中往往起著關(guān)鍵作用,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架設(shè)起已知和未知之間的橋梁.同樣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聯(lián)想,建立不同的解題思路,會提出不同的問題,但落腳點都是解決問題.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展示思考的成果,教師和學生一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水平、表達能力,還豐富了學生解題體驗,拓寬了解決問題的內(nèi)涵,提升對數(shù)學問題的認知.本文以教學中處理一道習題的過程為例,談提出好的問題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
問題 (2022年全國高中數(shù)學聯(lián)賽四川預賽試題第5題)已知函數(shù)f:{1,2,…,10}→{1,2,3,4,5},且對一切k=1,2,…,9,有|f(k+1)-f(k)|≥3.則符合條件的函數(shù)f的個數(shù)為 .
分析:老師布置此題目作為課后思考題,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講解之初,由老師拋磚引玉.
一道看似很簡單考察函數(shù)的定義的題目,似乎用列舉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但實際操作起來卻發(fā)現(xiàn)很復雜,容易算錯.
講解之前教師提出三個問題:
(1)怎樣化繁為簡,研究出問題的本質(zhì),得到準確的答案?
(2)哪些數(shù)學解題思想在主導著解決問題的方向?
(3)此問題還可以怎樣變形?
首先,直接列舉:
雖然發(fā)現(xiàn)到了一些對解題有作用的性質(zhì):(1)f(x)≠3.若f(x)=3,f(x-1)或f(x+1)沒有解.(集合{1,2,3,4,5}中最大的元素為5,最小的元素為1,|3-1|=|5-3|=2<3)f(x)的可能取值只能是集合{1,2,4,5}中的4個元素;(2)函數(shù)值隨著自變量的改變呈現(xiàn)類似于周期性的性質(zhì);(3)考慮對題目做“退化”處理,研究f:{1,2,…,5}→{1,2,3,4,5},或者研究f:{1,2,…,4}→{1,2,3,4,5}.
其次,教師再次提出問題:退化處理后發(fā)現(xiàn)解決確定函數(shù)的過程就是確定定義域內(nèi)每個元素的象.但是題目要求并不是求出這些函數(shù),而是求出符合條件的函數(shù)的個數(shù),是否可以把這個周期性用得更寬泛?
這時想到的是從f(1)→f(5),f(5)→f(10)結(jié)果不夠理想.于是列出表格:
繼續(xù)進行討論:當f(1)=1時,f(4)有2種時候等于4,有3種時候等于5;
當f(1)=2時,f(4)有1種時候等于4,有2種時候等于5;當f(1)=4時,f(4)有2種時候等于1,有1種時候等于2;當f(1)=5時,f(4)有3種時候等于1,有2種時候等于2.
繼而得到: f(4)會出現(xiàn)5次1,3次2,3次4,5次5.對于f(7)而言,f(4)=1會產(chǎn)生5×2次4,5×3次5;f(4)=2會產(chǎn)生3×1次4,3×2次5;f(4)=4會產(chǎn)生3×2次1,3×1次2;f(4)=5會產(chǎn)生5×3次1,5×2次2.共有21次f(7)=1,13次f(7)=2,13次f(7)=4,21次f(7)=5.對于從f(7)到f(10),f(7)=1得到f(10)有21×5種情況,f(7)=2得到f(10)有13×2種情況,f(7)=4得到f(10)有13×3種情況,f(7)=5得到f(10)有21×5種情況.共計288種情況.
教師:這是本人的做法,解答比較繁雜,自己覺得成功之處在于分三步走,先退化到簡單情形,本來想兩步解決,但列舉時發(fā)現(xiàn)可以分三次走更輕松.個人覺得沒有把題目蘊含的本質(zhì)搞清楚,只看到了問題的一面.對題目的本質(zhì)局限在函數(shù)的定義,沒有找到更好的數(shù)學模型.
教師提出問題:本題還可以做什么樣的推廣和拓展?
學生甲:我先證明一個引理:從左至右m個位置(m≥2n+1),n個相同的元素放在m個位置,要求這n個元素互不相鄰,有Cnm-n+1種放法.
因為n個元素要占用n個位置且不相鄰,所以需要用m-n個座位來隔開這n個元素,于是出現(xiàn)m-n+1個空格(因為兩端各有1個,中間有m-n-1個),n個元素在這m-n+1個空格種選擇,因為不分彼此,所以有Cnm-n+1種放法.
這對于本題有什么作用呢?我們先來看一種特殊情形:5 1 5 1 5 1 5 1 5 1 .
現(xiàn)在5的位置可以用4替換,1的位置可以用2替換,但是相鄰的兩個數(shù)不能同時被替換,那樣就不滿足|f(k+1)-f(k)|≥3.而 1 5 1 5 1 5 1 5 1 5 的情況與之類似,故總的對應有2(C010-0+1+C110-1+1+C210-2+1+C310-3+1+C410-4+1+C510-5+1)=2(C011+C110+C29+C38+C47+C56)個.
教師:甲同學的解答重在建立了一種可靠的模型,比我的做法簡單很多,值得借鑒,把不熟悉的問題通過建立模型轉(zhuǎn)化到熟悉的場景下解決是常用的方法.給甲同學掌聲鼓勵.
教師再次提出問題:(1)可以用有限歸納的方法來討論嗎?(2)如果用有限歸納的方法討論是不是不嚴謹?(3)怎么處理這個不嚴謹?shù)膯栴}?
我發(fā)現(xiàn)乙同學的做法很有趣,他回答了問題(1),下面請乙同學在黑板上板書講解.
乙同學:我也是列舉了一個樹狀圖,不過是以對應的種數(shù)來列的,結(jié)果好象出現(xiàn)了斐波那契數(shù)列.首先:確立如右的對應,建立這樣的對應是基于1和5有相同的屬性,就是對應的元素可以有兩種情形,如f(k)=1,則f(k+1)=4或者5;f(k)=5,則f(k+1)=1或者2;而如果f(k)=2,則f(k+1)=5;f(k)=4,則f(k+1)=1.于是A→B或A,而B→A.
經(jīng)過有限歸納,我猜想:接下來是
當f(1)=1或者2時,情況一樣,也是144種,所以共有288個對應.如下所示.
教師:乙同學做得很棒,如果能夠給后面的推導有個更加嚴格的說明就好了.有沒有同學想好的?
丙同學:還是針對黑板上的情況,我們分析f(k)=ak,{an}滿足斐波那契數(shù)列,就是要滿足:①a1=a2=1,②n≥2時,an+1=an+an-1.顯然①滿足,對于②,f(k-1)出現(xiàn)了x個A,y個B,即an-1=x+y.則f(k)出現(xiàn)了x+y個A,x個B,即an=(x+y)+x;于是f(k+1)出現(xiàn)了x+(x+y)個A,x+y個B,即an+1=x+(x+y)+(x+y)=3x+2y=an-1+an.
教師:謝謝丙同學給出了相對嚴格的證明.乙同學借助斐波那契數(shù)列的模型解決了問題,丙同學的分析也很科學.本題的求解中對于條件的簡化與假設(shè)都是值得學習的,這就是去偽存真,抓住本質(zhì)的過程.希望同學多思考,多總結(jié),多交流,把學習數(shù)學、深化問題解決越做越好.感謝三位同學的精彩分析.
課后記:縱觀三種做法,乙同學的做法在得到丙同學的嚴格證明后不失為最接近本質(zhì)的做法,甲同學借助的排列組合知識值得肯定,只有老師的做法顯得不夠精巧,說明同學們的思維非常開放而又靈活,值得表揚.合理聯(lián)想,建立契合題目的數(shù)學模型,是今后解決問題中應該有意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