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直到20世紀(jì)80年代,《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是“古典文學(xué)四大名著”的說法,才真正流行開。
不過,“四大名著”這個說法產(chǎn)生、流行得雖然晚,我倒是覺得,現(xiàn)在這個組合,也算實至名歸。
第一,四大名著這個說法,只和長篇小說有關(guān),和其他文學(xué)體裁無關(guān)。所以就不要問《聊齋》為什么不列入四大名著。第二,名列四大的作品,必須要影響大、讀者多,而且讀者認(rèn)可度高。
小說史研究者,往往會使用“六大長篇”這個說法,就是四大名著加上《金瓶梅》和《儒林外史》。比文學(xué)成就,這兩部未必遜色。但是《金瓶梅》寫得雖好,但太過赤裸裸,即使不被禁,傳播還是會受局限。而《儒林外史》關(guān)注的是文人,諷刺的是文人,它的很多俏皮、驚警、幽默,只戳文人的笑點,它的沉重、虛無、絕望,也只有文人才有共鳴,簡單說,脫離群眾了。第三,名列四大的作品,文學(xué)水平確實要在某條線以上。
就像現(xiàn)在有些文藝比賽,有專家評分,有觀眾評分,最后看綜合得分?,F(xiàn)在這個“四大名著”的說法,也是一個綜合考量的結(jié)果:《儒林外史》等等是被群眾打分淘汰掉的;《封神演義》等等是被專家打分淘汰掉的,最終勝出的就是這四部了。哪幾部作品代表中國傳統(tǒng)長篇小說的最高水平,每個人心里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但現(xiàn)在這個組合,確實差不多是最大公約數(shù)。
(摘自《南方周末》 劉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