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慧
恐龍雖然滅絕了,但關于恐龍的研究從未停止。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都認為恐龍是一種生活在陸地的物種。隨著棘龍化石被發(fā)現(xiàn),人們有了不同的看法??茖W家一致認同“棘龍靠捕食魚類為生”,但關于棘龍是否會游泳,一直存在爭議。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棘龍可以像海獅或企鵝一樣潛入水中捕食,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棘龍像灰熊一樣,是站在河流淺水處捕食的。
2024年3月6日,芝加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及其團隊(由前微軟首席技術官、業(yè)余古生物學家內(nèi)森·邁爾沃德與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雷諾領導),在《PLOS One》(《影響因子》)雜志發(fā)表論文,論文的觀點是棘龍可能不會游泳,只是一種適應水生環(huán)境的半水棲動物。
這一論文是在反駁2022年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篇認為棘龍會游泳的研究報告。2022年,美國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馬特奧·法布里和同事通過對比棘龍與其他水生動物的骨密度,如企鵝、鱷魚、河馬,發(fā)現(xiàn)棘龍骨密度與企鵝類似,據(jù)此推斷棘龍很可能是一種會游泳的動物。早在2020年,底特律默西大學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團隊在《自然》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認為棘龍會游泳的研究報告。該團隊找到一條棘龍側扁的大尾巴,經(jīng)過實驗數(shù)據(jù)測算得出結論,這條尾巴能產(chǎn)生巨大的推進力,而且棘龍尾巴的推進力高于其他陸生恐龍的推進力8倍,推進效率是它們的2.6倍。尼扎爾·易卜拉欣在早期的一份聲明中說:“有觀點認為,非鳥類恐龍從不侵入水生領域,但這一發(fā)現(xiàn)徹底推翻上述觀點。這種恐龍曾活躍于水流中進行捕獵,而不僅是站在淺水處等待魚類游過來?!?/p>
邁爾沃德與塞雷諾認為,早前論文中直接以骨密度下結論是“荒謬的”。首先,棘龍身體笨拙,背部巨大的鰭帆結構導致其上身過重,整體不夠穩(wěn)定,還很容易導致其在水中發(fā)生側翻,而且一旦在水中側翻,就很難讓鰭帆露出水面。其次,“用骨密度推測棘龍會游泳”的推測過于簡單,不夠周全。
關于棘龍的研究還在繼續(xù)。易卜拉欣正在摩洛哥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他表示,“我無法透露太多細節(jié),但我們有了新發(fā)現(xiàn)。我們正在開展多個非常令人振奮的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