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泓人
“你知道耶路撒冷的橄欖山上有位老爺爺免費為旅行者們提供食宿嗎?”
在約旦時,一位中國背包客小伙對我說。
“那兒叫‘易卜拉欣之家。”他說,“老爺爺是位非常和善的人。”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
來此之前,我只知道易卜拉欣之家的主人是一位名叫易卜拉欣的巴勒斯坦老爺爺。在耶路撒冷的橄欖山,當?shù)厝藶槲抑嘎?,幾乎沒費工夫就找到了傳說中的易卜拉欣之家:這是一棟巴勒斯坦社區(qū)的簡居,一走進客廳,墻上、門上貼滿了各國雜志對老爺爺?shù)牟稍L報道。
“歡迎!”隨著一聲響亮的問候,一位身著阿拉伯長袍、面容慈祥的老者出現(xiàn)在客廳。這正是易卜拉欣爺爺。
一位長期在此居住,并為易卜拉欣之家?guī)兔Φ拿绹蟛畾g迎我的到來,并為我介紹易卜拉欣之家為旅行者提供的設(shè)施。
這里幾乎為旅行者考慮到了一切,包括住宿、飲食、熱水澡、洗衣機、手機卡、無線網(wǎng)絡(luò),冰箱里有瓶裝飲用水供旅行者外出時攜帶,以及果汁和新鮮水果隨時可供食用;老爺爺每天會為旅行者準備好午飯和晚飯,葷素搭配,味道不錯;衛(wèi)生間里有備好的香皂和卷紙。
易卜拉欣之家沒有強制收費,掛在墻上的捐款箱接受房客們的自愿捐贈。我拿著干干凈凈的床單和枕巾坐在床上,仍覺得不可思議。
易卜拉欣之家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在神學(xué)院學(xué)習(xí)的韓國青年,在美國讀書的華人大學(xué)生,長住以色列的美國大伯,獨自旅行卻處處能抱成團的日本背包客們。
有一位自學(xué)中文的日本小伙會用標準的發(fā)音唱許多中文老歌,得知我來自中國,這小子張口就來:“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
人多的時候,易卜拉欣之家比熱門旅館還要熱鬧。床位睡滿,地下室沙發(fā)也睡滿,隨遇而安的年輕旅者們干脆打起地鋪,用舊床墊解決住宿問題。
“歡迎!快來吃飯!多吃點兒!”——這幾句話是易卜拉欣爺爺?shù)目陬^禪,幾乎每天都可以聽到。
在易卜拉欣之家留宿期間,一位同住的日本阿姨出了車禍,左腳骨折。于是,易卜拉欣爺爺讓日本阿姨安心住在這里養(yǎng)傷,期間還多次送她去醫(yī)院。
阿姨返回日本時,老爺爺堅持送阿姨去機場,我也一塊去了。
日本阿姨英語不利索,只有握住老爺爺?shù)氖?,反反?fù)復(fù)地說著謝謝。過登機口時,阿姨的眼眶紅了。
我問易卜拉欣爺爺何時創(chuàng)建易卜拉欣之家,爺爺回答:“50年前?!?/p>
我看著眼前這位老人家,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這個為世界各地旅行者們建立的愛心小屋竟然經(jīng)過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細心呵護!
然而,這棟愛心小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政府向易卜拉欣之家征稅,老爺爺手里握著厚厚一疊稅單,看著上面那些白花花的數(shù)字,嘆著氣。
“我的身體也一年不如一年,忙不動了?!崩蠣敔敓o奈地說。
如果有機會再來耶路撒冷,我真希望易卜拉欣之家還在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