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姜夔與吳文英乃南宋詞壇上熠熠生輝的兩大明珠。姜夔詞風(fēng)清空古雅,吳文英詞風(fēng)質(zhì)實(shí)晦澀,其二人經(jīng)歷與性格各不相同,使得其所作情詞在所選意象、表現(xiàn)手法、情感寄托等方面也各有異同。通過對姜夔與吳文英情詞比較研究,梳理詞人的心路歷程,有助于豐富對詞人情感經(jīng)歷的認(rèn)識,加深對其詞風(fēng)及行文思路的理解。
【關(guān)鍵詞】姜夔;吳文英;情詞比較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22-005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2.018
男女之情是文學(xué)表現(xiàn)的永恒主題[1]9。相比莊重的詩,詞更適合表達(dá)男女的愛戀歡情。作為南宋詞壇上的兩大代表人物,姜夔和吳文英留下了不少關(guān)乎男女愛戀的情詞。這些情詞反俗為雅,突破狎玩賞愛之弊,流露出高雅的意趣。二人的情詞或寄托對戀人的懷念,或承載詞人的失意和苦痛,或蘊(yùn)含著深遠(yuǎn)的寓意,曲終奏雅,柔而不媚。
一、詩人及其情事介紹
(一)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姜夔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現(xiàn)存詞八十多首。夏承燾先生于《姜白石詞編年箋?!分辛薪资瘧涯詈戏是槭碌脑~有二十一首,其中《醉吟商小品》《水龍吟》及《玲瓏四犯》三首存疑,尚得十八首,約占其存詞的四分之一[2]332。除夏先生所列的情詞,姜夔詞集中還有一些流露懷人之情的作品,如《凄涼犯》的“人歸甚處”“舊游在否”“怕匆匆、不肯寄予誤后約”等[3]213,抒發(fā)身世之感的同時(shí),也表現(xiàn)出對合肥戀人的懷念。
據(jù)《姜白石詞編年箋校》考證,姜夔于淳熙三年至十三年間的行跡缺略不詳,其時(shí)姜夔不過二十幾歲,其合肥情事當(dāng)發(fā)生于此段時(shí)間內(nèi)。姜夔在合肥與一名琵琶妓相戀,分別多年仍是念念不忘[2]3。此后姜夔屢次來往合肥,留下不少感舊憶人之作。
姜夔最早的情詞是作于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的《一萼紅》,此乃姜夔客居長沙而游岳麓山之作。姜夔有關(guān)合肥情事的詞多寄興梅柳,如“斜橫花樹小,浸愁漪”(《小重山令》),“千萬縷、藏鴉細(xì)柳”(《琵琶仙》)。姜夔最后一首情詞是作于慶元三年丁巳(1197)的《鷓鴣天》,“鷓鴣天”又名“思越人”“思佳客”,時(shí)年元日至十六,姜夔連作五首《鷓鴣天》,可見其懷人之深切,思念之沉痛。
(二)猶恨繡籠,無端誤放鶯飛——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其存詞三百四十一首,情詞近百首,約占存詞的四分之一。除了感舊懷人的愛情詞,夢窗還將情事隱晦地融入詠物詞、詠節(jié)序詞、應(yīng)酬詞等,使得其情詞的準(zhǔn)確數(shù)目難以統(tǒng)計(jì)[4]127。
夢窗終身布衣,《宋史》未為其立傳,生平朦朧迷離。但夢窗的情事經(jīng)多家考證,有較為清晰的脈絡(luò)。夏承燾先生的《吳夢窗系年》云:“夢窗在蘇州曾納一妾,后遭遣去。在杭州亦納一妾,后則亡歿?!盵5]455夢窗重游蘇杭兩地時(shí),時(shí)常回想起與蘇杭兩位姬妾的過往,作詞以悼念。
夢窗情詞多以明確的地點(diǎn)來指代蘇杭兩位姬妾,如《鶯啼序》“十載西湖”“六橋無信”,“西湖”“六橋”即杭州著名的景點(diǎn),可知《鶯啼序》是懷念杭妾之作。又如《瑞鶴仙》“垂楊暗吳苑,正旗亭煙冷,河橋風(fēng)暖”,“吳苑”即吳王之苑,指代蘇州,“河橋”即姑蘇河橋,故《瑞鶴仙》乃懷念蘇妾之作。
夏承燾先生認(rèn)為吳文英之詞“隱辭幽思,陳喻多歧”[6],陳廷焯卻認(rèn)為“夢窗才情超逸,何嘗沉晦。夢窗長處,正在超逸之中見沉郁之意?!盵7]一生未仕,生平朦朧,詞風(fēng)幽約,皆為吳夢窗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而與蘇杭兩位姬妾的情事,又為夢窗詞添了幾分旖旎哀婉的氣息。
二、兩位詞人情詞比較
(一)所選意象
1.情緒載體對比
正如弗洛伊德所說:“夢是欲望的滿足。”[8]在青春逝去、佳人香消玉殞之后,詞人只能將滿腔沉痛與相思寄寓夢境。姜夔二十一首情詞中,“夢”字便出現(xiàn)了十二次(包括序),如《小重山令》“遙憐花可可,夢依依”,《鷓鴣天》序云“元夕有所夢”,詞云“夢中未比丹青見”。夢虛無縹緲,卻反映詞人內(nèi)心深處最真實(shí)最深刻的情感,似真似幻,迷離朦朧。
在夢窗難以計(jì)數(shù)的情詞中,亦有不少與“夢”相關(guān)的詞句:《風(fēng)入松》“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齊天樂》“清尊未洗,夢不濕行云”,《新雁過妝樓》“夢醒芙蓉”等。陶爾夫先生指出:“夢窗詞之所以撲朔迷離、與眾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他不是一般地、直接地描寫或反映客觀現(xiàn)實(shí),也不是一般地、直接地去書寫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善于通過夢境或環(huán)境來反映他的內(nèi)在情思和審美體驗(yàn)?!盵9]夢窗以夢為載體,神思飛揚(yáng),如騰天潛淵,構(gòu)造出虛幻迷離的藝術(shù)境界。其情詞以情感為脈絡(luò),在時(shí)間和空間的安排上跳躍錯(cuò)落,更加真實(shí)凝練地表達(dá)出自己的感情。
2.抒情對象喻體對比
姜夔與吳文英皆是以夢為載體,來表達(dá)對戀人的懷念,但他們二人情詞中對戀人的刻畫卻不盡相同。姜夔的戀人善彈琵琶,詞中凡是提及“琵琶”“四弦”等意象,大多與合肥戀情有關(guān)[10]13。如《浣溪沙》“恨入四弦人欲老,夢尋千驛意難通”。此外戀人居于合肥,“合肥巷陌皆種柳”(《凄涼犯》),且“白石客合肥,嘗屢來屢往,其最后之別在光宗紹熙二年辛亥(1191),辛亥一年間亦嘗數(shù)次往返,兩次離別皆在梅花時(shí)候”[2],故而姜夔情詞中常借詠柳、梅來表達(dá)情思。如《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
人繞湘皋月墜時(shí)。斜橫花樹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誰知?東風(fēng)冷,香遠(yuǎn)茜裙歸。
鷗去昔游非。遙憐花可可,夢依依。九疑云杳斷魂啼。相思血,都沁綠筠枝。
此詞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詞名為詠梅,實(shí)為懷人,抒發(fā)自己的離愁別恨[11]。姜夔在詞中并未明確提及合肥情事,卻將自己的“一春幽事”賦予紅梅?!皷|風(fēng)冷,香遠(yuǎn)茜裙歸”,寒冷的東風(fēng)吹起,紅梅很快就花落香消。情人同樣如此:無情的東風(fēng)吹走如梅花的美人,香消魂遠(yuǎn),如何讓人不相思斷腸?
夢窗也以花喻人。其多首詠花詞題為詠花,實(shí)是懷人,將人與花融為一體[12]。如《瑣窗寒·玉蘭》:
紺縷堆云,清腮潤玉,汜人初見。蠻腥未洗,??鸵粦哑嗤?。渺征槎、去乘閬風(fēng),占香上國幽心展。□遺芳掩色,真恣凝澹,返魂騷畹。
一盼。千金換。又笑伴鴟夷,共歸吳苑。離煙恨水,夢杳南天秋晚。比來時(shí)、瘦肌更銷,冷薰沁骨悲鄉(xiāng)遠(yuǎn)。最傷情、送客咸陽,佩結(jié)西風(fēng)怨。
本詞寫蘇州情事。楊鐵夫《夢窗詞箋釋》中說:“題標(biāo)‘玉蘭,實(shí)指去姬,詩之比體;上闋映合花,下闋直說人,又詩之興體?!薄皦舸耙簧奘氯?。”[13]“紺縷”三句寫天青色的玉蘭葉重重疊疊似美人的鬢發(fā),白玉般的玉蘭花透著瑩潤的光澤,又似美人潔白的臉頰,即便是夢窗這樣四處羈游、見多識廣之人也是初次見識。此句寫初見玉蘭之美,也暗喻自己初見蘇妾時(shí)的驚艷?!靶U腥”寫玉蘭花香撲鼻,令“海客”即作者自己聞香生感,勾起了感傷惆悵的情緒。
除了以花喻人,姜夔及吳文英還以燕、鶯等鳥雀暗喻情人。如姜夔的《踏莎行》,首句“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寫戀人像燕子身姿輕盈,又像黃鶯聲語嬌軟。“燕燕”和“鶯鶯”也意指合肥戀人,這里化用了蘇軾的詩句:“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眽舸耙嘤小稌冨\堂》“難忘處,猶恨繡籠,無端誤放鶯飛”一句,他難忘當(dāng)年與杭妾同居時(shí)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卻無端地放她離開?!苞L飛”指杭妾離他遠(yuǎn)去,夢窗以一“恨”字,表現(xiàn)自己痛心疾首,無限悔恨。
“詞為艷科”,但姜夔與吳文英的情詞不落俗套,反而蘊(yùn)含著纏綿的深情和高雅的意趣,不僅因?yàn)樗麄兯x意象高潔出塵,更因?yàn)樗麄兊那檎媸抡妫患有揎?。年少時(shí)那位輕盈嬌軟的美人,那段甜蜜纏綿的時(shí)光,總于夢中忽現(xiàn),總是被燕舞鶯啼喚醒,總是在冬梅初綻、春柳纏綿之時(shí),令詞人徘徊嘆息,悵然不已。
(二)表現(xiàn)手法
姜夔與吳文英皆以夢為載體來描寫情事,故他們的情詞多用想象聯(lián)想,營造出凄冷迷離的意境。此外他們的情詞還多用典故,虛實(shí)結(jié)合,打破時(shí)間和空間的界限,進(jìn)行縱橫交錯(cuò)的描寫。如姜夔的《踏莎行》:
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后書辭,別時(shí)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yuǎn)。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詞序已道明是感夢之作,“華胥”也指夢境,出自《列子》:“黃帝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盵14]“夜長”二句是詞人設(shè)想情人對自己的相思埋怨,實(shí)則是詞人自己內(nèi)心的抒懷。下片寫夢醒后睹物思人,“離魂”一句引用唐陳玄佑傳奇小說《離魂記》,寫出情人夢魂隨郎千里,癡心一片。末兩句想象情人魂魄在深夜獨(dú)自歸去的情景,就連一向不喜歡姜夔的王國維也贊嘆:“白石之詞,余所最愛者,亦僅二語?!盵15]這首詞意境凄冷,情深動人,余韻悠長,既體現(xiàn)詞人綿綿不絕的情意,也給人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
再來看夢窗情詞。沈義父評:“夢窗深得清真之妙,其失在用事下語大晦處,人不可曉?!盵16]夢窗情詞亦善用聯(lián)想想象,且多引用典故,如《齊天樂》:
煙波桃葉西陵路,十年斷魂潮尾。古柳重攀,輕鷗聚別,陳跡危亭獨(dú)倚。涼颼乍起,渺煙磧飛帆,暮山橫翠。但有江花,共臨秋鏡照憔悴。
華堂燭暗送客,眼波回盼處,芳艷流水。素骨凝冰,柔蔥蘸雪,猶憶分瓜深意。清尊未洗,夢不濕行云,漫沾殘淚??上锵瑏y蛩疏雨里。
此詞為懷念杭妾之作。首句的“桃葉”指杭妾,桃葉即王獻(xiàn)之的妾室,化用王獻(xiàn)之的《桃葉歌》[4]135。夢窗重游杭州,獨(dú)倚高亭,想起昔日戀人。下片追憶與戀人分別之時(shí),“華堂燭暗送客”引用《史記·滑稽列傳》中淳于髠語:“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盵17]“華堂”點(diǎn)出分別時(shí)的地點(diǎn),“燭暗”點(diǎn)明分別時(shí)的時(shí)間,當(dāng)年夢窗與杭妾分別,至今她的“眼波”“素骨”“柔蔥”卻依舊鮮明,也表現(xiàn)夢窗對杭妾用情至深?!皦舨粷裥性啤背鲎运斡瘛陡咛瀑x》,楚王與巫山神女情意綿綿,神女臨走時(shí)告訴楚王:“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辭暮,陽臺之下?!盵18]875夢窗詞中的“不濕行云”,即指自己與戀人再無相見的可能,故而也只能“漫沾殘淚”,在秋宵疏雨中黯然悲戚。
(三)情感寄托
“詩莊詞媚”,詞本是抒發(fā)男女艷情之文體??v觀北宋情詞,無外乎以下幾個(gè)特點(diǎn):一是高官貴族對平民歌妓的賜愛;二是色藝的欣賞且有泛愛傾向;三是補(bǔ)償心理機(jī)制[3]231-233。姜夔與吳文英一生未仕,其戀情是布衣之士與姬妾之間平等的愛情。他們二人皆以己身抒己情,抒情對象明確,情事真實(shí),情感更真實(shí)。
姜夔終身布衣,也曾追求過仕途。慶元五年,他上《圣宋鐃歌鼓吹曲》十二章,得“免解”,但考進(jìn)士未中。之后他常年靠他人接濟(jì),先后依靠蕭德藻、范成大、張鑑等人,蕭德藻還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姜夔求仕而不得,婚姻又身不由己,一生寄人籬下,漂泊羈旅,故而姜夔的情詞中還滲透著對時(shí)光老去的感嘆與無奈。如《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dāng)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此詞作于慶元三年丁巳(1197)的元宵節(jié),首句“肥水”指代合肥,“無盡期”意喻相思之無窮無盡。“相思”即“相思樹”,《搜神記》記載,韓憑夫婦被宋康王逼得自盡,二人墳?zāi)怪仙龃箬髂?,有鴛鴦棲息在樹間,交頸悲鳴,“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19]。故“相思”指代忠貞不渝的愛情。在這個(gè)熱鬧的元宵佳節(jié),姜夔夢見少時(shí)戀人,夢中的他是何等年輕,何等快樂!醒來卻是滿鬢斑白,歲華不再,佳人芳魂難覓,他也只能黯然咀嚼這種失落苦悶,無法與人訴說。他于詞中嘆相思無盡,嘆冬去春來,嘆愛情失意之痛苦和時(shí)光易逝之悲哀。這也使得姜夔的情詞于情愛之中,更多了一層感傷時(shí)光和身世的悲愴色彩。
相比之下,夢窗情詞更為純粹。他的情詞歌詠的不是戀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的歡樂,而是失去之后的惋惜、悔恨和追憶[4]74。如《浪淘沙》:
燈火雨中船??退季d綿。離亭春草又秋煙。似與輕鷗盟未了,來去年年。
往事一潸然。莫過西園。凌波香斷綠苔錢。燕子不知春事改,時(shí)立秋千。
此為夢窗悼念杭州亡妾之作,夢窗羈旅漂泊中重到臨安,回想起往事忍不住潸然淚下。當(dāng)年佳人曾踏過的西園臺階,如今已經(jīng)長滿綠苔,燕子好像還不知道春事已改,仍是立于佳人的秋千之上。春草秋煙交替,詞人的相思卻綿綿不盡,此詞訴說了夢窗心中無法排解的沉痛與難以釋懷的哀傷。夢窗之所以于情詞中專訴情事情感,或許與其身世性格有關(guān)。他出身低微,長期作為門客寄人籬下,為了逢迎權(quán)貴還有不少酬酢之作。習(xí)慣了虛與委蛇,夢窗內(nèi)心真正的情意,也只能在情詞中淋漓盡致、不加修飾地表達(dá)出來。
三、總結(jié)
姜夔與吳文英將情詞反俗為雅,用高雅的意象指代情人,弱化情詞的俗媚,并融典故入詞,加深詞的意境,達(dá)到高妙的藝術(shù)效果。但兩位詞人在情詞中的寄托又有所不同,姜夔是清貧寒士,追求功名利祿而不得,只能靠著權(quán)貴的資助生存,漂泊一生,又不肯折下文人傲骨,使得他的情詞中多了對人生的嘆惋與強(qiáng)烈的生命意識。吳文英同樣是終生未仕,比起姜夔的清高,他為人更加圓滑,但他的情詞沒有那些虛無的奉承與繁瑣的修飾,懷念情人之深切,令人動容。正如周爾墉云:“于逼塞中見空靈,于渾樸中見勾勒,于刻畫中見天然?!盵20]通過對姜夔和吳文英情詞的比較,不僅能夠深化對兩位詞人情詞及其背后蘊(yùn)含的深刻寓意的理解,也得以窺見南宋情詞的審美特色。
參考文獻(xiàn):
[1]蔣曉城.流變與審美視閾中的唐宋艷情詞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2]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
[3]趙曉嵐.姜夔與南宋文化[M].北京:學(xué)苑出版社,2001.
[4]錢鴻瑛.夢窗詞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吳夢窗系年[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
[6]夏承燾.吳夢窗詞箋釋序[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
[7]陳廷焯.白雨齋詞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8](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夢的解析[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17.
[9]陶爾夫,劉敬圻.南宋詞史[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
[10]姜夔.姜夔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1]唐圭璋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695-1697.
[12]陶文鵬,阮愛東.論夢窗詞氣味描寫的藝術(shù)[J].文學(xué)評論,2006,(5):134-140.
[13]楊鐵夫.吳夢窗詞箋釋[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
[14]葉蓓卿注.列子[M].北京:中華書局,2016.
[15]王國維.人間詞話[M].上海: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
2013.
[16]沈義父.樂府指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2018.
[17]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7.
[18]蕭統(tǒng).昭明文選·高唐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19]干寶.搜神記[M].北京:中華書局,2020.
[20]周密.絕妙好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
作者簡介:
湯斯琪,女,福建云霄人,閩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