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司法謙抑視角下擴大輕罪治理范圍的建議

2024-07-08 09:19賀恒揚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24年5期
關鍵詞:刑罰

賀恒揚

摘 要:輕罪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國刑事法治體系和刑事法治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內(nèi)涵。當前輕罪種類數(shù)量增多、輕罪案件占比增加、犯罪結構發(fā)生明顯變化。擴大輕罪治理范圍是輕罪治理法治化、現(xiàn)代化、系統(tǒng)化的必然,但擴大輕罪治理范圍并非簡單的減輕刑罰,而是要采取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對策,主要措施包括修改逮捕條件、降低監(jiān)禁刑比例、規(guī)范輕罪附隨后果、擴大不起訴的范圍、實行輕罪前科消滅制度等。

關鍵詞:輕罪 司法謙抑 刑罰 前科消滅

近些年來,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司法實踐中輕罪案件呈現(xiàn)上升趨勢,這一現(xiàn)象已引起廣泛關注。輕罪案件增多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司法資源配備嚴重不足、案件處理效率不高以及社會秩序受到負面影響等。此外,輕罪案件增多還可能對司法公信力產(chǎn)生一定影響,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引發(fā)公眾的不滿和信任危機。因此,必須正確認識輕罪治理的必要性,對輕罪治理采取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對策,以更好促進法治建設和實現(xiàn)法治現(xiàn)代化。

一、輕罪案件的現(xiàn)狀

當前,重罪案件大幅度下降,輕罪犯罪相對增加,輕罪案件持續(xù)上升。輕罪犯罪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

(一)輕罪的種類數(shù)量不斷增多

學界認為,輕罪是與重罪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出現(xiàn)的時間要晚于重罪。輕罪的基本含義是指嚴重程度低于重罪但要高于行政違法的犯罪行為。雖然被稱之為輕罪,但其依然屬于犯罪的范疇,只不過刑罰普遍較輕。[1]輕罪,一般是指法定最高刑3年有期徒刑及以下刑罰的犯罪,相應的罪名也被稱為輕罪罪名。自1997年以來,輕罪罪名在整個罪名體系中占比上升。據(jù)統(tǒng)計,1997年刑法中法定最高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輕罪有79個,占當時413個罪名的19.13%。之后的11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中有6部涉及到輕刑犯罪的規(guī)定。截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法定最高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輕罪有106個,占全部486個罪名的21.18%。[2]立法機關通過新增犯罪類型、修改已有罪名等方式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將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或其他法律規(guī)范調整規(guī)制的行為納入刑法的調整范圍,如危險駕駛罪、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以下簡稱“幫信罪”)、高空拋物罪、妨害安全駕駛罪等,輕罪的種類數(shù)量大大增加。

(二)輕罪案件占比增加

在刑事案件數(shù)量大幅增長背景下,實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占比從1999年的不到55%至近年來已超過85%。[3]刑事案件不捕率從2019年的22%上升至2023年的41%;不訴率從2019年的10%上升至2023年的26%。[4]根據(jù)2024年最高檢工作報告,對涉嫌犯罪但無逮捕必要的,決定不批捕26.6萬人;對犯罪情節(jié)輕微,依法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決定不起訴49.8萬人,同比分別上升22.5%和12.6%。[5]2024年最高法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全國法院結案數(shù)量排名前十的案件中,法定刑輕罪(危險駕駛罪和幫信罪)案件就有43.5萬件,占比達35.4%。從法院判決認定犯罪并給予刑事處罰的犯罪情況看,實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犯罪人數(shù)占比高達85%以上;宣告緩刑和判處刑罰不滿1年的犯罪人數(shù),占比超過60%。而實際判處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人數(shù)僅占8%左右。[6]

(三)犯罪結構發(fā)生變化

根據(jù)最高檢發(fā)布的《刑事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全國檢察機關起訴嚴重暴力犯罪從1999年16.2萬人下降至2023年6.1萬人,占比從25.1%下降至3.6%。與此同時,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輕罪案件人數(shù)占比從1999年的54.4%上升至2023年的82.3%。其中,審查逮捕案件中盜竊罪,詐騙罪,幫信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下簡稱“掩隱罪”),開設賭場罪合計占48.4%。審查起訴案件中危險駕駛罪、盜竊罪、幫信罪、掩隱罪、詐騙罪合計占53.7%。[7]由此不難看出,增量的犯罪案件中,輕刑犯罪案件的占比快速上升。

從以上三個方面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國當前輕罪犯罪總量持續(xù)遞增,重罪比例明顯下降,輕罪占比不斷提升。這說明我國犯罪治理已進入輕罪治理時代,輕罪治理已成為我國犯罪治理的主要內(nèi)涵。

二、擴大輕罪治理范圍的必要性

一段時間以來,尤其是“酒駕入刑”以來,輕罪發(fā)案數(shù)增加迅猛,出現(xiàn)這一問題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刑法輕罪設置的總量或比例增加,而是由于少數(shù)個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在科學性、合理性上存在不足所導致。從刑法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的角度看,依據(jù)我國國情和現(xiàn)實需要,擴大輕罪治理的范圍是必要選擇,但如何科學界定罪與罰的邊界則是立法技術和司法實踐必須面對和解決好的問題。

為了深入研究輕罪治理問題,有必要對輕罪的概念做進一步界定。關于輕罪的分類,學界歷來都有爭論,不同的國家也有不同的分法:有重罪和輕罪的“二分法”,有重罪、輕罪和違警罪的“三分法”,也有重罪、輕罪、微罪和違警罪的“四分法”。將所有犯罪劃分為重罪、輕罪、違警罪的三分法分類模式,可以追溯到1791年《法國刑法典》。[8]域外不少國家通常都將犯罪劃分為重罪、輕罪、違警罪三個層次。[9]少數(shù)國家將保安處分也納入刑法典,從而構建了本國相對完善的犯罪分層體系。也有不少國家如美國在借鑒法國犯罪分類制度的基礎上,采用將犯罪劃分為重罪、輕罪、微罪和違警罪的“四分法”。

在我國,長期以來傳統(tǒng)刑法理論采取“二分法”,即以3年為“分水嶺”將犯罪體系分為重罪和輕罪。在輕罪的內(nèi)涵界定上,也有不同的觀點,主要有法定刑界定和宣告刑界定兩種不同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輕罪應當以法定刑作為認定標準。主要理由是法定刑的設立已經(jīng)考慮了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是刑法對某個犯罪行為預設的刑罰,具有統(tǒng)一簡便的特點,沒有必要在法定刑之外再論證其他所謂標準。[10]第二種觀點認為:輕罪應當以宣告刑作為界定標準。因為宣告刑是法官根據(jù)個案具體情節(jié),并結合被告人主觀惡性和社會危害性等作出的已經(jīng)確定的刑罰,這樣認定輕罪與重罪更加符合實際。近年來“兩高”所采取的司法統(tǒng)計口徑,也均以宣告刑作為界定標準。[11]也有觀點主張:以法定刑3年有期徒刑作為輕罪、重罪的分水嶺雖簡便易行,但是難以反映犯罪的主客觀情形,也人為限制了輕罪案件的實際范圍,因而實踐中通常以檢察建議刑或法院宣告刑為標準進行區(qū)分。近年來,隨著犯罪治理形勢的好轉,犯罪整體趨輕,以宣告刑的3年有期徒刑作為新標準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就檢察辦案而言,輕罪案件應當包括提出量刑建議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附加刑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的案件。筆者認為上述兩種觀點各有合理之處,從與時俱進的角度看,應對輕罪范圍作出擴大解釋。應表述為:無論是法定刑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還是宣告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屬于輕罪。同時,也應包括重罪中的輕型條款。筆者之所以特別強調擴大輕型犯罪的范圍,主要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擴大范圍是實現(xiàn)輕罪治理法治化的必然趨勢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必瀼芈鋵嶞h中央部署,最高檢提出要適應刑事犯罪結構變化,重視和加強輕罪治理體系的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探索。如何更好適應犯罪結構變化,深入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推進輕罪治理體系的法治化已經(jīng)擺上了重要日程。正確區(qū)分和合理界定重罪和輕罪已經(jīng)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刑法理論問題,而是輕罪治理的政策性問題和思想觀念問題。要注重從更高層面認識和區(qū)分重罪與輕罪的界定,從有利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正確處置輕罪出發(fā),把法定刑和宣告刑其中一項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罰金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的犯罪,均視為輕罪,從而降低重罪打擊面,減少從重處罰面,有利社會大局穩(wěn)定。

(二)擴大輕罪范圍是法治現(xiàn)代化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隨著立法的不斷進步,特別是刑法的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對有效打擊犯罪、懲罰犯罪、維護社會穩(wěn)定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犯罪圈不斷擴大的立法事實表明,我國刑法的犯罪化立場正在由消極、謙抑向積極擴張轉變,并將是今后一個時期的立法趨勢。[12]輕罪時代和法定犯時代的到來,對刑法傳統(tǒng)治理模式提出挑戰(zhàn)。在犯罪主要形態(tài)逐漸由重罪向輕罪、自然犯向法定犯過渡的過程中,用輕重失衡的重刑主義刑罰觀匹配輕罪占比增多的大趨勢是不適當?shù)?。我們既要發(fā)揮刑法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作用,又要防止刑法過度擴張,重罪重罰,輕罪輕罰,輕輕重重,該重則重,該輕則輕,輕重適當,寬嚴適當,既是刑事司法現(xiàn)代化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刑法治理模式轉變的時代課題,更是推進輕罪治理現(xiàn)代化的必然選擇。

(三)擴大輕罪范圍促進輕罪治理系統(tǒng)化的必然要求

輕罪治理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司法機關協(xié)調配合,需要立法、司法同步配套,否則難以實現(xiàn)輕罪治理的系統(tǒng)化。無論是立法還是實踐,都應當關注。輕罪區(qū)分標準是輕罪治理體系構建的主題,理論研究不能夠脫離實踐,應當回歸司法實踐,回應對輕罪區(qū)分標準的困惑,司法部門要積極開展輕罪治理的實證研究,探索輕罪案件辦理的程序和方法,從而共同應對實體和程序的困境。形成清晰的、明確的輕重罪區(qū)分標準,有利于建立輕罪的系統(tǒng)化治理體系。危險駕駛罪的治理就是輕罪系統(tǒng)化治理的典范,體現(xiàn)了輕罪治理理念的系統(tǒng)化貫徹。

三、優(yōu)化輕罪治理的司法建議

(一)修改逮捕條件,降低監(jiān)禁刑比例

刑事訴訟法第81條第3款規(guī)定:“對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jīng)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惫P者認為此款前半部分設定的逮捕條件“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對于打擊犯罪、保障偵查、確保訴訟是完全有必要的,但輕罪時代犯罪治理的需要和法治的完善,要求刑事法治更進一步體現(xiàn)謙抑原則,因此建議將此款后半部分修改為“或有證據(jù)證實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曾經(jīng)故意犯罪或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理由有三:一是對“曾經(jīng)故意犯罪”后,可能再次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予以徑行逮捕,主要基于“推論”此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較強的人身危險性,因而“認定”其具有羈押必要性,這一判斷過于僵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前科固然需要考慮,從司法實踐來看,其再次涉嫌犯罪有諸多可能性,特別是一部分再次涉嫌犯罪可能判處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主觀惡性尚不大,且沒有逃跑、自殺、阻撓刑事訴訟等情形,如果一律予以逮捕,與無逮捕必要推定原則不相符。二是把逮捕條件由“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改為“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與輕罪治理相匹配,有利于輕罪治理和非羈押訴訟制度的推行。三是有利于緩刑刑罰的執(zhí)行。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對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可能判處緩期執(zhí)行。如果逮捕條件單純強調“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勢必會造成“偵查時羈押、判決后放人”的情況。實踐中發(fā)現(xiàn),有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雖然曾經(jīng)故意犯罪,即使再次涉嫌犯罪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甚至緩刑,因此款之規(guī)定不得不逮捕,造成逮捕率過高,有違強制措施適用的初衷,不僅占用羈押場所,且浪費司法資源。

對罪行較輕,可能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單處附加刑或免予刑事處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特殊情況的,應當適用非羈押強制措施,比如未成年人、在校學生或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盲人,聾啞人或身體不適合羈押的殘疾人;嚴重疾病患者;正在懷孕或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等等。對于無上述特殊情況,但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特別是1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只要不影響正常的訴訟,應當適用非羈押措施,這樣可以降低監(jiān)禁比例。

(二)規(guī)范輕罪的附隨后果適用

我國犯罪附隨后果的刑事立法,主要體現(xiàn)在刑法第37條之一的職業(yè)禁止和第100條的前科報告制度。此外還有其他涉及犯罪人犯罪附隨后果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制度、行業(yè)規(guī)定等。這些規(guī)定對有前科者的就業(yè)資格進行嚴厲的限制,除公職人員外,有前科者還不得從事特定職業(yè),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破產(chǎn)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等均將“因故意受刑事處罰”作為限制從業(yè)的條件。[13]除就業(yè)限制外,犯罪附隨后果還包括禁止或限制考試資格、限制落戶、限制信譽或榮譽的獲得、排斥社會保障、限制有關風險性作業(yè)或收養(yǎng)等行為、一定時間內(nèi)不予簽發(fā)護照等限制。必要的限制措施是應該的,如果不加區(qū)別地對所有犯罪人施加同樣的附隨后果會嚴重違反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筆者認為,對涉及職業(yè)禁止、資格喪失、戶籍限制、開除公職、解除合同、降低信譽等方面的附隨后果應嚴格規(guī)范,防止出現(xiàn)輕罪處罰不重但附隨后果不輕的情況。比如對“酒駕”類輕罪案件,什么情況下開除公職,什么情況下保留公職,都要有明確的規(guī)定,不能一律附隨開除公職、解除合同等。

(三)擴大不起訴的范圍和放寬適用條件

應勇檢察長提出:讓“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成為新時代新征程檢察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追求。[14]將不需要定罪量刑的案件,依法作不起訴處理,避免輕罪案件進入漫長的審判程序,實現(xiàn)更好的司法效果和最快的訴訟效率,是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應有之義。檢察機關的自由裁量權主要體現(xiàn)為裁量不起訴與附條件不起訴。裁量不起訴在1996年確立之時,立法機關對檢察機關裁量不起訴的空間就給予了嚴格限制,“犯罪情節(jié)輕微”作為裁量不起訴的第一個要件,使得絕大多數(shù)輕型犯罪案件無法通過裁量不起訴這道閘門。在輕罪治理的訴訟制度改造中,需要將裁量不起訴的第一個要件“犯罪情節(jié)輕微”修改為“犯罪情節(jié)較輕”,以滿足輕罪治理中司法機關的實際需要。另外,2012年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新增的附條件不起訴,規(guī)定只適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無法適用于成年人輕罪案件。未來也需要將其適用范圍加以擴大。司法實踐中試行的企業(yè)合規(guī)不起訴很有意義,條件成熟時應適當推開。也就是說未來的不起訴,應包括法定不起訴、微罪不起訴、存疑不起訴、核準不起訴、附條件不起訴、合規(guī)不起訴六種。當然附條件不起訴、企業(yè)合規(guī)不起訴也可以列入微罪不起訴之中,并且范圍和條件要適當放寬。

(四)實行并完善輕罪案件前科消滅制度

1997年我國刑法增設了前科報告制度,“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yè)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對該條做出修改,增設第2款:“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guī)定的報告義務?!?012年刑事訴訟法第275條相應規(guī)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边@些規(guī)定雖然對前科消滅制度確定了相應的法律依據(jù),但執(zhí)行起來還是有一些困難。筆者建議,對判處免刑、緩刑、拘役、管制或者單處罰金刑以及1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輕罪案件,可有條件地實行前科消滅制度。公安部《關于印發(fā)〈公安機關辦理犯罪記錄查詢工作規(guī)定〉的通知》已經(jīng)有了規(guī)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受理單位應當出具《無犯罪記錄證明》”“犯罪記錄必須是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書確認的罪行,其他均應當視為無罪”。該規(guī)定明確了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也屬于無犯罪記錄。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法律依據(jù)。希望犯罪記錄一旦消除以后,不再成為一般的從業(yè)限制。特別是不能夠因為有輕罪犯罪記錄而影響升學、就業(yè)等,當然個別特殊崗位除外。

猜你喜歡
刑罰
刑罰威懾力的刑法學分析
村民砍伐租賃地樹木受刑罰,為啥?
代運為名行詐騙 構成犯罪獲刑罰
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矯治刑罰觀變遷及其啟示
權利人同意的限縮:刑罰根據(jù)、要素與體系
金代職官犯罪與刑罰述論
斷鹽也是一種刑罰
從俗從宜,各安其習——《理藩院則例》對《大清律例》刑罰規(guī)定之變通
價值維度下刑罰目的之探
刑罰的證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