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宇
提到恐龍時代,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已經滅絕的過去”。雖然那段時間內曾經存在的生物,大都和恐龍一樣難逃滅絕的命運,早已淪為化石。但事實上,從恐龍時代“原汁原味”生存到現代的“活化石”物種并不少見,而且就生活在我們身邊。
植物“活化石”:桫欏、銀杏
如果你平時常去花卉市場的話,很容易發(fā)現一些綠色的、適合種植在水邊的細長植物。它們雖然名叫木賊,但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草”,也不是樹木——這是一種曾經高度繁盛的蕨類植物。許多喜歡在水邊活動的恐龍都曾經大量食用過它柔軟的莖稈。在進入新生代后,這些柔軟、容易被食草動物吃掉的蕨類植物的生存空間被擠壓,逐漸淪為生態(tài)圈的邊緣角色,但仍舊存活了下來,今天成為一種頗受歡迎的裝飾植物。
與木賊類似的蕨類“小草”,在溫帶、熱帶的山林中并不難見到,真正罕見的,是恐龍時代的“樹”。雖然古生代的第一批蕨類大樹,比如鱗木、封印木等,已經從歷史的長河中退出,但在這個世界上,確實還存在著一些足以被稱為參天大樹的蕨類植物,那就是桫欏。作為木賊的親戚,一些較高的桫欏可以長到近十米高,與現存的柔弱、矮小的蕨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除此之外,另外一種恐龍也許會感到熟悉的植物,是大名鼎鼎的“獨苗”物種——銀杏。銀杏的親戚們在中生代曾高度繁盛,但目前只剩下了銀杏這根獨苗。今天的銀杏樹,不僅是秋天里一道金黃色的風景,它的果仁(白果)還是一種極具藥用價值的干果。
動物“老壽星”:鱟、腔棘魚、喙頭蜥
在恐龍滅絕之后,地球上的高等動物幾乎被重新洗牌,雖然絕大多數物種都已經面目全非,但仍然有一些“老家伙”幾乎毫無變化地生存了下來。
其中,最常見的是鱟(hòu),它們出現的時間甚至比恐龍更早,在中生代時期,它們定期返回海岸產卵的習慣,為許多喜歡“趕?!钡闹行⌒涂铸?zhí)峁┝瞬簧佟凹硬汀薄,F在,這些古老的動物仍然追隨著潮水一次次返回海岸,重復著數億年不變的生活。
除此之外,腔棘魚也是古老種群的孑遺。在中生代,這些肉鰭魚類相當繁盛,許多生活在淺海附近的“漁夫”型恐龍,比如棘龍,就以捕捉白堊紀時期長達5~6米的巨型腔棘魚為生。時過境遷,巨大的“漁夫”已然消亡,而最后殘存的腔棘魚則躲在印度洋西部的深淵之中,悠然地度過漫長歲月,直到二十世紀末才再次被人類發(fā)現。
另外,雖然在現代,鳥類才是恐龍真正的后代,但總有一些爬行動物被人誤會成“恐龍”。喙頭蜥就因為“長相清奇”而被強行和恐龍拉上關系,這些生存于新西蘭的小家伙,最大的特點是它位于顱頂、可以感光的松果體,這也是典型的原始特征。在恐龍繁盛的時代,這些小家伙只是爬行動物內部競爭中上不了臺面的“配角”,多虧大洋洲與世隔絕的地理環(huán)境,使得它們可以在世界的一角保存下來,如今成為比恐龍長壽的“老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