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1900年的巴黎奧運會是歷史上第二屆奧運會。除傳統(tǒng)體育項目外,還不乏令現(xiàn)代人大跌眼鏡的奇特項目。
1900年6月17日下午,巴黎上空電閃雷鳴,暴風雨即將來襲。然而,第一只熱氣球仍按計劃冉冉升起,贏得了數(shù)千名圍觀群眾的熱烈喝彩。為了這場比賽,主辦方在萬塞訥森林騰出了一塊三公頃的空地。那個年代,人們的野心是征服廣闊的天空,因此熱氣球被視作奧運會不可或缺的王牌項目,評分要素包括飛行距離、時長、高度及準度。項目賽程從6月持續(xù)至10月,吸引了323名選手參加。熱氣球不僅是一項運動、一門科學、一種武器,更是一次瘋狂的冒險。
這一天,在熱氣球自由飛行賽上(飛行時間最長的為獲勝方),部分參賽選手經歷了人生中的至暗時刻。下午4點15分,直徑兩米的“圣路易”號熱氣球緩緩升空,駕駛員是讓蒂中尉。起飛后不久,天空即涌起濃霧。晚上8點,烏云籠罩了天際線,暴風雨襲來?!拔沂裁匆部床灰?,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弊尩僦形驹诼涞睾笳f道。
“圣路易”號在暴風雨中飛行了六個多小時。讓蒂這樣描述道:“電流流過我的身體,我喘不上氣,頭發(fā)和胡子都豎了起來,皮膚刺痛?!苯K于,清晨時分,風暴平息,熱氣球在距離巴黎300公里的克勒茲省安全著陸。一位平民選手也記錄下了可怕的參賽經歷,其文字猶如《荷馬史詩》般氣勢磅礴:“凌晨1點30分,大地猛地披上了一件厚重的云層大衣,天火熊熊燃燒,金黃色的海洋如同熔爐中的金屬液體不斷翻滾,天地之力傾瀉而出。雷聲也變得不同,是干脆的轟鳴聲,就像布料被扯碎的聲音?!睅酌腌姾?,他墜落在森林中,但很幸運,他毫發(fā)無傷。
10月舉行的熱氣球距離賽則更加瘋狂。規(guī)則很簡單:飛得離巴黎越遠,分數(shù)越高。經過一天的飛行,環(huán)球探險家雅克·巴爾桑上升到了7000米高空。他在越過了德國邊境線后開始下降。即將著陸時,突然傳來陣陣巨響。原來是當?shù)剞r民將他認作了入侵國土的敵人,正朝他開槍呢。最終,他降落在華沙以南100公里的波蘭小鎮(zhèn)奧波奇諾,以1345公里的飛行里程完成了這場比賽。巴爾桑成績優(yōu)異,但另一位選手更勝一籌。亨利·德拉沃克斯伯爵駕駛“人馬”號熱氣球飛行35小時,跨越1925公里,最終降落在基輔附近的科斯季切夫,創(chuàng)下了當時的紀錄。
| 違反體育精神的項目 |
1900年的馬拉松比賽或許是奧運會歷史上最瘋狂的一次比賽。那時,馬拉松尚未列為奧運會正式項目。法國體育協(xié)會聯(lián)盟認為,這項運動對體力要求過高,會導致運動員過度疲勞,“違反了體育精神”。如果不是美國代表團堅持要比,歷史上就不會有這場比賽了。賽事環(huán)繞巴黎進行,賽道即如今的巴黎環(huán)城公路。體育媒體對此極不看好,因為選手需與行人、自行車、敞篷馬車、有軌電車以及最早的汽車共用道路。此外,當天溫度高達40攝氏度。有媒體稱,“這天氣熱得就好像到了塞內加爾”。
起跑線設于布洛涅森林,參賽勇士共19名:6名法國人、4名英國人、3名美國人、2名瑞典人、2名意大利人、1名加拿大人及1名捷克人。槍聲剛落,19歲的瑞典電工恩斯特·法斯特便一馬當先地沖了出去。然而在比賽過程中,當他準備跑向馬約門時,卻不小心迷了路。他大喊著問路旁的警察:“馬約門怎么走?”誰料這名警察剛從馬賽調至巴黎,為法斯特指了一個錯誤方向。就這樣,這位年輕的瑞典選手跑了一條冤枉路,眼見奪冠無望,只能悻悻退賽。據傳言稱,這名警察為此愧疚不已,后來自殺身亡。
瑞典選手退出后,比賽繼續(xù)。法國種子選手喬治·圖凱–多尼斯跑至12公里時暫居第一。但突然間,他口渴得厲害,便在一家咖啡館停下喝了兩瓶啤酒,準備再次出發(fā)時卻怎么也跑不動了。原來他中暑了。那天酷熱難當,選手們一個接一個倒下,很快就只剩下七人。在維萊特門附近,一群牛羊擋在了路上,選手只能穿行其間。接近終點時,一直跑在隊伍末尾的法國木工米歇爾·泰阿圖瞬間發(fā)力,超越了前排選手,以2小時59分完成比賽,勇奪冠軍。
這是法國隊在那一屆奧運會上摘得的首枚田徑比賽項目獎牌。美國選手阿瑟·牛頓質疑泰阿圖熟悉巴黎街道,走了捷徑,但奧委會否認了這一指控。加拿大選手迪克·格蘭特賽后對成績提出申訴,稱自己在比賽中被一名騎行者撞倒在地。他固執(zhí)地申訴了60年,直到1960年才被奧委會最終駁回。更不可思議的是,盧森堡大公國也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泰阿圖生于盧森堡市,理應算作盧森堡人。2004年,奧委會駁回了這一訴求。
| 荒唐的比賽項目 |
1900年7月22日,塞納河上出現(xiàn)了一幕“奇異景象”。一艘船突然沉入河中,船上的50個柳條假人紛紛落水。有的漂于河面,有的負了重物沒入水中。與此同時,救援比賽的選手們乘著快艇向河中央駛去,爭先恐后地打撈柳條假人,并將它們帶到岸邊。如果今天我們在奧運會賽場上看到這樣的項目,一定覺得十分荒唐。但在那個年代,會游泳的法國人并不多見。賽事主辦方認為,該項目可以考驗選手的身體素質,測試救援設備是否可靠。兒童救生員協(xié)會會長愛德華·蒂茹在報告中寫道:“救援艇設計得很好,但用起來一無是處。不過,能擁有這樣的救生員,國家前景一片光明?!边@個項目比的是速度。選手們首先需游300米到假人身邊,然后帶著假人再游50米回到岸邊,過程中需讓假人口鼻露于水面之上。最終,法國人奪得該項目冠軍。
還有一個更奇怪的水上項目——著裝游泳,第一名是英國選手。賽后接受采訪時,法國主辦方的話似乎有些酸溜溜的:“英國選手準備充分,穿的是白色絲綢套裝和十分輕便的鞋子。而其他選手穿的是粗布或呢絨服飾,衣服上還有口袋,速度自然就慢了?!?/p>
釣魚算是一項運動嗎?這個看似毫無討論價值的問題卻在1900年奧運會前夕引發(fā)了激烈爭論。保守人士認為,只有紳士的運動才是運動。而巴黎漁民工會主席埃米爾·埃雷則提出,垂釣是平日毫無閑暇時間的工人能從事的少數(shù)運動之一,社會生態(tài)因素也應納入考量。20世紀初,法國河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堪入目?!盎謴秃恿魃鷻C,讓數(shù)十萬法國人重操捕魚舊業(yè)是當務之急。”埃雷說,“此外,河流治理妥當后,還能創(chuàng)造額外的經濟財富?!?p>
漁民們據理力爭,甚至動員了數(shù)位眾議員,最終成功地讓垂釣項目登上了奧運會賽場。這場賽事吸引了600名選手參加,觀戰(zhàn)群眾多達2萬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大賽前夕,塞納河發(fā)生了嚴重的水污染事件,用于比賽的30噸魚死傷慘重。不過,比賽仍按計劃進行。賽程第一天,選手們僅釣上了17條魚,這個成績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在接下來的幾天中,上鉤的魚漸漸多了起來。決賽時,57名選手共釣上了885條魚。來自亞眠的埃利·樂敘厄爾斬獲“最大魚獎”。時任法國總統(tǒng)埃米勒·盧貝親自為他頒發(fā)了獎牌。
編輯: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