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國的教育體系中,為大學選拔人才的“高考”,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透過各具特色的選拔模式,可以管窺其選拔人才的理念。在許多國家,學生的“高考”比拼也是相當激烈的—
韓國高考全稱為“大學修學能力考試”,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旬舉行。考生需要在一天內考完5門科目,曾有韓國學生形容這一考試是一場“核戰(zhàn)役”。
法國的“高考”在每年的6月舉行,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哲學是法國高中生的必修課,也是“高考”的第一道關卡,考生要在4小時里完成一篇哲學話題的文章。
NCEA(Nation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是新西蘭教育部推行的國家教育成績證書,素有“新西蘭高考”之稱。NCEA兼具升學與就業(yè)的雙重效力,是新西蘭高中生的畢業(yè)證明和高等院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
A-Level即英國高中課程,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程。對于英國大學課程的學習和銜接,A-Level課程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除了英國,全球有超過16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1000所大學認可A-Level課程成績。
…………
高考改變命運,這是人們對高考的樸素認識。進入7月,2024年的中國高考招生錄取工作已經進程過半。就高考而言,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試之一,是一段懷揣夢想努力奔跑的時光,也注定會成為學子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經歷。
不論是進入國內大學,還是攻讀國外高校,對于學生來說最大的價值和意義莫過于—在學習中培育新的思維方式、氣質格局、生活態(tài)度和人生價值;在校園里學習知識、增長見識、提升膽識、提高認識,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進而實現人生的華麗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