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巨大的齒輪里,每個人都不敢懈怠,仿佛稍慢一點,就要被這個呼嘯向前的時代拋棄,甚至碾壓。發(fā)條擰得越來越緊,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內心那個呼喊的聲音也就越來越尖銳——慢一點吧,靈魂快喘不上氣了!
如果說,“太快”是時代的病,那么慢或許就是它的緩解藥。一張一弛,文武之道,該慢的時候,就慢一點。也許,那些在快里被忽略的生活內核,會在慢中一點點浮出,用它的耐心慢慢安撫你焦躁難安的心。
“大家都在拼命向前奔跑,你叫我慢一點?”
每次談到“慢”這個話題,身邊的朋友就一臉怒氣。一方面,身體承受快節(jié)奏生活,內心強烈想慢下來喘口氣;另一方面,宏大的時代與細碎的生活攆在身后,又根本不敢慢下來。于是,“慢”這個溫和的字眼,就成了烈性火藥,一碰就炸。
直到今年年初,與一位做玉雕的朋友閑聊,聽他講了自己的故事,我才突然明白:或許,是我們對“慢”有什么誤解。
這位朋友突然迷上玉雕,于是辭職,離開忙碌的生活,離開繁華的城市,在河南南陽的農村租了一間破房子。剛畢業(yè)不久,也沒什么積蓄,每天定量一塊二毛錢的饅頭咸菜,一邊研讀宋元繪畫,一邊精進自己的玉雕創(chuàng)作,一咬牙就是四五年。四五年后,終于在一次國家級展覽中嶄露頭角。有位大藏家看中他的作品,連夜請他到北京,并專門租了一套四合院,為他提供最好的和田玉料,供他安心創(chuàng)作。
“你看我現(xiàn)在跟你悠閑喝茶,周末陪愛人出門逛街,但我每天夜里雕玉到十一二點,甚至更晚。竹子長起來之前,都是在扎根,跟你們上班族相比,我似乎慢慢悠悠,但我每天工作的時間比你們只多不少。慢不是懈怠,更不是止步不前,慢是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啊?!?/p>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恍然大悟: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從容篤定地走下去,并且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而不是被時代的洪流所裹挾,被動地忙碌到暈頭轉向。這大概才是“慢”的真諦。
從那位朋友家回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想,為什么在這個講求速度至上的時代,他敢于慢?除了對玉的矢志不渝,除了內心的淡泊從容,我想更多的是他有一種“相信”,他相信玉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也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沒有錯的。
敢于慢的人,都心懷“相信”。因為相信,所以敢慢,敢于把自己的時間和心血傾注于作品之中,只有那些傾注了時間和心血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文化瑰寶,才會在大浪淘沙中留存下來。
時至今日,即使時代飛速發(fā)展,即使信息飛快傳播,閑下來的時候,我們依然愿意相信那些“慢的東西”,愿意為它付出自己的寶貴時間:
旅行的時候,我們更愿意去慢悠悠的古鎮(zhèn)、鄉(xiāng)野,而不是急匆匆的都市,因為那里有時間沉淀的故事,有我們向往的生活。
閱讀的時候,我們更愿意把心靈交付用心完成的名著,而不是那些一天幾千幾萬字用手碼出的網(wǎng)文,因為那些慢慢完成的名著里,有讓我們沉靜的力量。
敢于相信慢的人和敢于慢的人,內心是一樣的。因為他們深知,慢,才是生活原來的樣子;慢,才是對生命的不辜負;慢,才是讓自己內心篤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