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神話是人類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凝聚了許多先輩們的智慧與想象,為人們認識世界和建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提供了范本,同時其世界觀為藝術創(chuàng)作帶來不盡的靈感。通過重述神話題材,創(chuàng)作出符合當下潮流發(fā)展的現(xiàn)代陶瓷,因此本文結合神話的起源和發(fā)展并將自身陶瓷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進行講述,來探究神話題材下陶瓷設計的內(nèi)涵,希望可以在“神話題材”和“陶瓷設計”兩者結合應用上帶來參考。
關鍵詞:神話題材;陶瓷設計;應用
1前言
在歷史悠久的長河中,陶瓷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形式流傳至今,其歷史悠久,工藝性強,可貯藏時間久受到許多人的熱愛。陶瓷同時是承載神話題材傳承和表達的重要媒介,中國將神話題材運用到陶瓷中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從新石器時期的神獸云氣到六朝時佛教興起具有宗教色彩的佛像出現(xiàn),唐三彩的四神十二時等。從古至今人們通過神話題材進行藝術加工,其成品是凝聚民族文化和藝術性的載體,將瑰麗的神話世界應用在陶瓷設計中,能夠為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源源動力。隨著現(xiàn)代的發(fā)展為了讓陶瓷更加符合當下的審美,在對歷史優(yōu)秀的作品吸收接納基礎上加入現(xiàn)代化理念,讓更多的人通過陶瓷深入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2追根溯源,了解神話
魯迅先生曾指出“昔者初民,見天地萬物,變異不常,其諸現(xiàn)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之上,則自造眾說以解釋之,凡所解釋,今謂之神話?!痹谠紩r代,生產(chǎn)力的低下,先民們對自然的認知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對于很多自然的現(xiàn)象開始慢慢認識到了自身能力的有限,但對探索自然的愿望和理想社會的追求,基于“萬物有靈”的思想,開始嘗試用文字以及想象對各種難以解釋的現(xiàn)象進行藝術加工。因此,神話題材的故事及傳說順應被創(chuàng)造出來。
受到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神話在世界各地有其不同的發(fā)展。在中國的神話題材分為創(chuàng)世神話,自然災害神話,英雄神話,傳奇神話四大種類。如創(chuàng)世神話中《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自然災害中的《后羿射日》《精衛(wèi)填?!返壬瞎派裨捁适露紡V為流傳,當時的人們將對自然災害的無力和對英雄人物的崇拜感融入了神話之中,將人物以神化,格外地重視人的力量。而在西方,神話更為系統(tǒng)地體現(xiàn)如古代歐洲的希臘和北歐神話兩大體系。其中希臘神話里的眾神之王宙斯,美神維納斯,海神波塞冬等奧林匹克斯眾神系列。北歐神話中的詭計之神及霜巨人洛基,北歐餓狼芬里爾等,相較中國神話更為體系化的描繪了光怪陸離的眾神時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神話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延伸出帶有民間、宗教等色彩的神話故事。雖然不同地區(qū)的神話有所差異,但都是人們基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積極向上的追求所創(chuàng)作,蘊含著寶貴的價值。
3陶瓷設計中的神話題材應用
陶瓷是在泥與火之間碰撞而生的藝術品,創(chuàng)作者在制作過程中與泥相互感受,拉坯時感受重心的把握,手捏成型的過程體會泥的塑性,施釉時賞析顏色的變換,燒窯中的期許。不同的工序里收獲別樣的體會,在設計出陶瓷的過程是一場不斷探尋自我的歷程,在其中領悟到自然和生命之美。神話作為重要的文化組成部分,以一種奇幻浪漫的藝術形式,吸引著各個時代背景下的人們對其探索研究,并在陶瓷、繪畫、雕塑、文學等領域上應用廣泛,賦予了藝術家們在創(chuàng)作中許多有趣生動的靈感。神話題材下的陶瓷作品在古代有很多相關的創(chuàng)作,在器皿的造型上進行創(chuàng)作變化,釉的繪制,陶瓷技法的運用等方式,讓我們可以跨越千年的歷史洪流感受遠古生命的想象。
3.1造型之美
神話題材中記載著許多鮮活的神仙精怪形象,以陶瓷造型的藝術形式重現(xiàn)其樣貌,能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借助神話之中文字描述的神靈異獸等形象,抑或加以創(chuàng)造運用神話元素對傳統(tǒng)陶瓷器物樣式上進行塑造變形,從而使神話題材下的陶瓷造型可以有更多的變幻。在中國北宋時期的白釉點彩仙人吹笙壺,取材于《列仙傳》中春秋時期道教仙人王子喬常游于伊洛之間,登臨嵩山之上,每當其吹笙學鳥鳴之時,便有鳳鳥從天而降,隨著笙樂起舞,吹笙鳳鳴的神話故事。造型上設計了頭戴冠身著長袍,面部表情安詳沉醉,雙手捧著笙放在胸前,壺身塑造為身體并加入簡練的衣紋雕刻,最為精妙的地方在于壺嘴的地方,不同于常規(guī)壺嘴的二彎流和鴨嘴流等形狀,而是把笙器中間挖空作為壺嘴,使器型的形象更為簡練,與人物狀態(tài)協(xié)調,保留壺的所有用途并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出了仙人吹笙的神話形象。
3.2色彩之飾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水平的發(fā)展,顏色與陶瓷結合的方式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在新石器時代工匠們通過金屬氧化物呈色的經(jīng)驗,開始利用氧化鐵、氧化錳、赭石等礦物顏料所顯出紅、黑、褐等顏色在坯體上進行繪制具有寓意的以幾何紋為主等紋樣。彩陶的出現(xiàn)開始使僅帶泥本色的“無紋之陶”,在既有實用性的基礎上用點畫元素在陶器上裝飾,由此開始發(fā)展了視覺的美感,創(chuàng)作的題材范圍得到擴大,神話題材的運用在此開始。隨著陶瓷裝飾手法的豐富,使瓷器有呈現(xiàn)色調瑩潤典雅的釉下彩和色彩鮮明的釉上彩,到了現(xiàn)代出現(xiàn)釉中彩,上色的位置被兩層釉料所覆蓋,能使器皿更為安全,表面更具玻璃感。在新石器時期出現(xiàn)的希臘陶瓶分為黑、紅、白底繪式三彩,在瓶身繪制神話題材故事,其中阿提卡黑陶瓶是早期黑像式代表陶瓶畫,陶瓶的瓶頸上繪制希臘神話中的酒神俄尼索斯,身側裝飾薩提爾山羊人和戰(zhàn)車,借用酒神形象創(chuàng)作者表達自身對萬物生長和新生的向往。清朝的青花釉里紅八仙碗,以神話故事《東游記》描繪了八位仙人過海,各顯其能的場景。每個人物結合了書中描繪其性格和外貌特點,逍遙閑散的群賢之首漢鐘離;手執(zhí)荷花不染塵,清婉動人的何仙姑;風度翩翩吹紫金蕭的湘子等神仙,用釉下彩青花和釉里紅為基調,筆觸細膩流暢,畫意精細,寓意吉祥。
3.3技法之美
陶瓷的制作歷史悠久,從中創(chuàng)生出了許多的工藝手段,是很多裝飾工藝的起點。如在器皿表面上利用工具在泥上做減法劃刻出形狀,做加法堆貼印花等技法。
新石器時代趙寶溝文化的神獸紋灰陶尊,尊口圓潤向里收口,腹部突起盤旋刻出鹿、鳥為首魚尾等于一體的神獸,經(jīng)相關學者所研究,其圖案是最早時期中國神話中龍的形象,刻畫的線條流暢,富有節(jié)奏感?,F(xiàn)代著名陶藝家王勝利老師以神話中山海經(jīng)出現(xiàn)的不咸山,用雕塑的手法塑性,以樹枝代筆,在坯體劃刻勾勒出造型的輪廓和山石樹木形狀,疏密之中的變化,氣勢連貫,將中國山水畫中的勾皴點染表現(xiàn)技法精妙的運用到陶瓷設計之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高山不語,自是巍峨,觀者在仰望不咸山時,感受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4神話題材應用在設計實踐中
筆者希望能通過陶瓷藝術的形式使神話歷史凝固在陶瓷中,重新點燃心中力量之火,用多元化的視角將神話題材中優(yōu)秀有趣的故事提煉出來,與當代元素一起和陶瓷設計結合。通過重述神話母題,加入當代元素以陶瓷的藝術手法表現(xiàn),尋找一個新的表述形式去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神話來表達內(nèi)心深處的情愫,使陶瓷設計可以有更多的表達空間和情感,賦予古老的神話題材新的意義。
4.1基本構思
前期查閱書籍以其中《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的記載,“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榖。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養(yǎng)之可以已憂?!睂F朏的形象作為本次創(chuàng)作的主體,結合書中記載的文字,轉化成心中的形象并賦予情感將它拉入到現(xiàn)實中來,變成實體陶瓷,使神仙精怪它的表現(xiàn)形態(tài)不僅僅是一個物件,而是一個有靈魂的載體。通過最開始的想法把山海經(jīng)中記載的形象擬人化并結合當代元素進行創(chuàng)作,身著半裙隨形體而起伏,肌理上分組塑造出毛流感。整體的場景以洞穴,坐騎,山石等來烘托氛圍,進一步地調整主體物之間的空間比例關系,以一種意象手法的方式呈現(xiàn)來表達作品的自由空間感。讓陶瓷形象不被寫實的表現(xiàn)手法制約,在整體上進行了抽象概括,細節(jié)裝飾化處理。使陶瓷作品本身來說話,通過主體物和場景的組合變化,來表現(xiàn)空間的虛實變化和對自然、生活和世界的認識與感悟。接下來開始制作小稿,這是平面到立體制作的重要一步,來確定畫稿是否可以用陶瓷形式來呈現(xiàn),也方便后面的制作成作品。在草稿的基礎上,將朏朏身體比例夸張化處理,姿態(tài)側身,使其形象更加生動有趣,拉近觀者和異獸的距離感。
4.2創(chuàng)作過程
通過前面的探索開始制作成稿,尺寸初步設想在60cm×27cm,比起一開始做出的泥稿要大出很多,相對難以控制,所以在泥料的選擇上沒有用易上色的高白泥,考慮到其易塌陷,較脆弱易裂的問題。選擇極具韌性的小剛泥,造型堅挺,不易裂,十分適合造型復雜的作品。切線分割下泥的一部分,預防后期燒窯時氣泡的出現(xiàn),會使作品出現(xiàn)損傷,利用菊花揉的方式排出泥中的氣泡。揉好的泥塊相對較厚重,利用圓形木棒將泥塊搟到一定厚度來做底板,通過泥條盤筑的形式將作品塑形。等到坯體完全干透,進行素燒來讓陶瓷更加結實,易上色,在素燒后用色劑加入透明釉料調和,白色色劑混色調出顏色的深淺,鐘乳石和洞穴利用同色漸變刷涂,人物和坐騎對高點進行打磨留白,使高點露出泥料的本色,使結構轉折鮮明。最后用還原燒成的方式,最高溫度燒到1200℃,經(jīng)過十多個小時的釉燒,作品呈現(xiàn)出釉色自然的變化和視覺美感。通過將神話題材再創(chuàng)造,用古老的陶瓷作為文化傳承的媒介,做出具有中國東方之美的作品來向更多人傳遞中國傳統(tǒng)文化。
5神話題材對我國現(xiàn)代陶瓷的啟示
神話對于人類有著非同尋常的重要作用,不同的歷史時期,神話如心靈湯藥給予人們不同時間所需要的精神慰藉,并指引著我們認識世界了解宇宙。正確的詮釋神話可以帶給人們心理療愈,健康平和的精神狀態(tài),同時也能夠為陶瓷設計提供很多的元素,如異獸,神仙,草木等元素。古老的神話題材貫穿陶瓷發(fā)展史,神話不僅可以為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張力,也能夠讓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得到傳承。如何用傳統(tǒng)的題材和技法進行創(chuàng)新,是現(xiàn)代陶瓷創(chuàng)作者思考的問題。
在當下3D打印技術日益成熟,其低收縮、精準度高的優(yōu)點,在實現(xiàn)陶瓷復雜造型中空結構和內(nèi)部通道等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隨著科技帶來的便利相應地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無法具有手工獨特的意韻感、耗材成本高等。合理地運用3D打印技術可以對現(xiàn)代創(chuàng)造者在陶瓷設計中起到輔助的作用和為陶瓷設計帶來創(chuàng)新性的改變??萍嫉倪M步推動著藝術的發(fā)展,從而結合優(yōu)秀神話題材內(nèi)涵賦予當代的審美觀念和情感來創(chuàng)新發(fā)展。當下多元化發(fā)展的社會中,文化藝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匯入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形式。中國現(xiàn)代陶藝家面對外來文化的沖擊,應時刻保持本心,不崇洋媚外,用中國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來設計陶瓷,增強本土的文化歸屬和認同感。
6結語
心理學大師羅洛·梅曾說“神話為這個本無意義的世界賦予了意義,神話是賦予我們存在以重要性的敘述方式”。神話作為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從中提煉出優(yōu)秀有價值的題材并傳承下去,可以更好的維護本土化的價值觀和對人們樹立正確的三觀起到引領的作用。用跨越千年先輩靈魂共鳴所凝結出的神話題材,在陶瓷設計中結合當下時代發(fā)展中的元素,以自身的所想所感所愿,創(chuàng)作出不同于古代器皿的陶藝作品,探索出新的藝術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神話,講好中國神話做出中國陶瓷,讓中華民族的瑰寶走進生活中。
參考文獻
[1]范金燕.神話題材陶瓷器賞鑒之神獸篇[J].東方收藏,2015(8)35-38
[2]劉春燕.論山西汾陽圣母廟壁畫動物形象的趣味性 [J].美術文獻,2022(05):2-4.
[3]宋惠昌.神話與思想-神話研究的哲學意義[J].學術界,2022(4)1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