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建于1980年代的住宅,狹小的客廳里擺放一個老式江南人家常見木質碗櫥和筷箸籠,壁櫥里豎著幾個醬醋瓶,沿窗的灶臺上雜亂放著幾個大小不一的電飯煲。房屋南面的臥室有幾件老式家具,儲藏室里則堆著幾個衣柜和皮箱……這是記者不久前走進江蘇省太倉市老城區(qū)實小弄13號看到的一番景象。這處老房子里,還藏著一個三兄弟多年無私照顧一位沒有血緣關系、無兒無女的聾啞老人楊師傅的感人故事。
2021年1月,楊師傅病故,其身后事都是由三兄弟辦理的。實際上,楊師傅的姐姐在離世前也曾得到三兄弟照顧,其身后事也是由三兄弟辦理的。如今,三兄弟照顧楊氏姐弟終老的故事,在這個江南小城已經(jīng)成為鄰里鄉(xiāng)親口耳相傳的佳話。
楊師傅去世后,其“沉睡”在坊間的遺產如何處理?在經(jīng)過多方了解,得知《民法典》設立了遺產管理制度后,2022年7月,三兄弟向法院申請指定太倉市民政局為楊師傅的遺產管理人。太倉市人民法院對該案進行審理后,根據(jù)特別程序作出民事判決。2023年秋,太倉市民政局積極履職管理,清點楊師傅遺產,并協(xié)助將這處房屋過戶登記至三兄弟名下。
這是“孝悌忠信”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代的淳樸再現(xiàn),更讓該案成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司法領域不斷弘揚的鮮活案例。
組織上給予安排照顧 三兄弟負責晚年生活
楊師傅出生于1930年,是一名聾啞殘疾人,命運多舛的他父母早亡,和姐姐相依為命共同居住在這處“舊公房”里,姐弟倆均未成家,膝下無兒無女。
10年前,楊師傅的姐姐因病去世,留下唯一的遺言是弟弟孤身一人,時時放心不下,盼望組織上給予安排照顧。令人欣慰的是,楊師傅的姐姐所在單位太倉市總工會,在她去世的當天就在社區(qū)召開座談會,討論安排楊師傅的日常起居事宜。當時,楊師傅兒時乳母的三個孫子——顧氏三兄弟,現(xiàn)場接受了楊師傅的選擇和指認,答應好好照顧他的晚年生活。
自那時起,“長一輩”的楊師傅被顧氏三兄弟當成了父親一樣照顧,直到他以90歲高齡去世。
“楊師傅身體還算好的那陣子,鄰里街坊都知道,只要他呆呆地站在弄堂口,就是在等老顧他們來送飯了?!焙陀浾哒f這番話的,是已經(jīng)在社區(qū)干了10多年的府東社區(qū)居委會副主任朱曄。
“我們社區(qū)專門將案件情況和楊師傅姐弟倆的材料整理了厚厚一本。楊師傅的姐姐楊碧梧,檔案里顯示的工作時間是1949年5月,是一名離休老干部?!备畺|社區(qū)黨委書記沈秋艷對記者說,楊師傅是一名聾啞人,聾啞人普遍對外人比較警惕,但他對老顧三兄弟完全信任。
社區(qū)干部口中所說的“老顧”,就是顧氏三兄弟中的老二顧某芳,得知記者來采訪,他早早在楊師傅生前的住宅門前等待,熱情地將記者迎進了家門。
記者發(fā)現(xiàn),家中的灶臺上有四五個電飯煲。“因為楊師傅是聾啞人,他姐姐擔心家中動火會發(fā)生危險,所以只讓他用電飯煲煮飯、煮菜?!崩项欀钢钆_上的電飯煲對記者說。
“他姐姐去世后,我們三兄弟就商定,讓他每周末坐公交車到我家吃飯;吃完飯,我開車送他回家,順便再帶點他喜歡吃的飯菜?!崩项櫼驗闀_車,成為了照顧楊師傅的“主力”。
“后來發(fā)生一件事,讓我們很擔心?!崩项櫥貞浾f,有一次,楊師傅因沒趕上公交車,就自己招手叫了輛出租車,因為交流不暢,司機走錯了方向,將他送到幾十里外的昆山市花橋鎮(zhèn)。無奈之下,司機把他送到派出所,民警想辦法聯(lián)系上老顧?!拔遗畠洪_車去昆山接他,他見到我女兒時都哭了出來。此事之后,我們考慮到他年齡大了,不讓他來回跑了,我們每周去看他?!?/p>
于是,每周日上午9點,顧氏兄弟風雨無阻去楊師傅家送菜送飯?!坝袝r候遲到一會兒,就能看到他站在弄堂口等我們,只要看到我的車,他立馬眉開眼笑。”
《民法典》新設遺產管理 法院據(jù)此指定管理人
2017年9月24日,老顧像往常一樣給楊師傅送飯菜,到家推門進去時卻發(fā)現(xiàn)楊師傅倒在了地上。老顧趕緊叫了120救護車,把楊師傅送到醫(yī)院搶救。經(jīng)診斷,楊師傅大面積腦梗塞,導致肢體活動不利,生活不能自理。于是,楊師傅出院后,三兄弟安排他住703517a8eb5a45824923ca5bc5874da1進了康復醫(yī)院治療。
“楊師傅在康復醫(yī)院整整住了38個月,雖然養(yǎng)老金每月有3000多元,醫(yī)保能報銷一部分治療費,長期護理險能報銷一部分,但實際上我們每個月都添進去不少錢?!崩项櫿f。
因為放心不下楊師傅,三兄弟中的老大、老二幾乎隔一天就去探望,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背地里都稱贊,親兒子也很難做到探望得這么勤快。記者采訪了解到,顧氏三兄弟家庭條件不錯,但都年事已高,老大顧某元78歲,老二顧某芳70歲,老三顧某其62歲。記者翻閱楊師傅的病例資料發(fā)現(xiàn),多年來的住院費預繳單據(jù)厚厚一沓,上面每一張都有顧氏兄弟的簽名。
顧氏三兄弟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是楊師傅最喜歡的。每年春節(jié)顧家拍“合家歡”照片,楊師傅幾乎都站在C位。對這個大家庭,楊師傅也倍感珍惜,他在每一張照片背面都歪歪扭扭地寫上了拍照的時間、地點和每個人的名字。
2021年1月,楊師傅在康復醫(yī)院病故,三兄弟按照當?shù)仫L俗為他辦理了喪葬事宜。每逢清明節(jié)等重要時節(jié),顧氏三兄弟都會去祭拜。
原本,顧氏三兄弟與楊師傅姐弟之間的故事就此畫上了句號,隨著時間而湮滅在塵世間。誰想到,隨著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民法典》,這段故事有了續(xù)篇……
2022年7月1日,在經(jīng)過多方了解,得知《民法典》新設立了遺產管理制度后,顧氏三兄弟向太倉市法院申請指定太倉市民政局為楊師傅的遺產管理人。申請書中認為,楊氏姐弟為孤寡老人,無遺產繼承人,因申請人與實小弄該套房產有利害關系,依據(jù)《民法典》第1145條之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沒有繼承人的,由被繼承人生前住所地民政部門或者村民委員會擔任遺產管理人。
“這個案件的特殊性在于,楊師傅去世后的一段時間,恰逢全社會都在積極學習和宣傳《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尤其是民事權利方面的百科全書,讓‘沉睡’在小巷子里的這套楊氏姐弟遺留下來的房子的歸屬問題有了新的解答方式?!背修k該案的太倉市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王坤說。
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多次前往楊師傅所在社區(qū)調查核實相關情況,顧氏三兄弟作為申請人,也向法院遞交了2014年7月11日楊師傅親筆書寫的委托書以及2018年太倉市總工會、府東社區(qū)居委會出具的楊氏姐弟相關情況說明等。
太倉市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民法典》第1146條規(guī)定,利害關系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遺產管理人,此處“利害關系人”應當指與遺產有利害關系的人。本案中,顧氏兄弟三人與楊師傅無血親和姻親關系,沒有贍養(yǎng)的法定義務,也不存在繼承關系,但多年來一直照顧楊師傅的晚年生活,對楊師傅的起居、醫(yī)療極盡照料,多年的陪伴也給了楊師傅精神上的慰藉。在楊師傅去世后,三人負責其全部喪葬事宜并按照風俗祭拜。
法院認為,顧氏兄弟三人對楊師傅進行了事實上的扶養(yǎng)(扶養(yǎng)指的是對社會關系中的“弱者”所產生的經(jīng)濟供養(yǎng)和生活扶助),屬于《民法典》第1131條規(guī)定的“對被繼承人扶養(yǎng)較多,可以分給適當?shù)倪z產”的人,也應當屬于《民法典》第1146條規(guī)定的有權申請遺產管理人的“利害關系人”。
2022年12月7日,太倉市法院作出民事判決,指定太倉市民政局作為楊師傅的遺產管理人。判決書中認為,準予三兄弟作為利害關系人申請指定遺產管理人,有利于弘揚文明、和諧、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摘自《法治日報》丁國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