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化基因、文化要素和文化場景

2024-08-20 00:00張野王偉程遂營
旅游學(xué)刊 2024年8期

[摘 要]國家文化公園是展現(xiàn)國家文化形象、彰顯國家文化價值、傳承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綜合體,是我國文化強國建設(shè)的應(yīng)有之義。文章嘗試從文化維度剖析國家文化公園的內(nèi)在邏輯,揭示國家文化公園建構(gòu)的文化邏輯框架。研究發(fā)現(xiàn),國家文化公園存在“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場景”的文化邏輯。1)文化基因是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內(nèi)核。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主題、文化事象、文化基因之間存在雙向文化互動的邏輯,既要從宏觀到微觀逐層進行研究闡釋,又要從微觀到宏觀逐層推動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2)文化要素是國家文化公園的基本文化單元。國家文化公園應(yīng)按照“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譜系→文化價值體系”的邏輯,以文化要素為起點開展文化分析,既要探尋文化基因,又要構(gòu)建文化譜系,進而構(gòu)筑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價值體系。3)文化場景是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價值載體。文化基因、文化要素與文化譜系,是文化場景的重要支撐。文化場景與文化資源、文化事象都體現(xiàn)著文化價值,共同建構(gòu)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價值體系。4)文化基因、文化要素和文化場景之間是由小到大、由內(nèi)而外、逐層遞進的關(guān)系,“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場景”文化邏輯框架在國家文化公園規(guī)劃和建設(shè)中不可忽視。把握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邏輯,有利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shè)和利用。

[關(guān)鍵詞]國家文化公園;文化邏輯;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場景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006(2024)08-0071-13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4.08.011

0 引言

近年來,我國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保護傳承弘揚文化和堅定文化自信。習(xí)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guān)國運興衰、事關(guān)文化安全、事關(guān)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繼承革命文化,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sh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在新時期民族復(fù)興和文化強國建設(shè)進程中,那些具有突出意義、重要影響、重大主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以及由其集聚而形成的帶狀文化空間,日益成為文化和旅游融合中的關(guān)注重點。在此背景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被逐漸提上日程1。國家文化公園是新時代產(chǎn)生的大尺度、高等級、高定位、高品質(zhì)的文化空間,是我國文化領(lǐng)域中新提出的戰(zhàn)略性文化工程[1]。2017年以來,國家文化公園研究逐漸興起,圍繞國家文化公園的概念屬性與特征[2-5]、理論與政策源流[6-9]、結(jié)構(gòu)功能與價值[10-13]、管理體制機制[14-15]、“央地”關(guān)系與區(qū)域協(xié)調(diào)[16-18]、遺產(chǎn)保護利用[19-21]、文旅融合與高質(zhì)量發(fā)展[1,22]、文化旅游權(quán)益與公共服務(wù)[23-24]、現(xiàn)實困境與路徑對策[25-26]等問題進行了有益探討,并就如何建設(sh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27-29]、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30-33]、長征國家文化公園[34-36]、黃河國家文化公園[37-41]、長江國家文化公園[42-44]等進行了具體探索。既往研究為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和政策依據(jù),也提供了部分可參考的案例和經(jīng)驗。然而,既有研究缺少對國家文化公園文化邏輯的深入探討。部分學(xué)者側(cè)重從文化認同的視角探尋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邏輯,梳理國家文化公園與文化主體、文化符號、文化自覺、文化圈層之間的關(guān)系[6],探討國家文化公園是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的空間載體、價值載體和符號載體[45],對進一步探究國家文化公園文化邏輯具有重要啟發(fā)意義。既有研究缺乏對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微觀單元的分析,未就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基因、文化要素與文化場景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剖析。有鑒于此,本研究嘗試從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微觀單元入手,進一步探討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邏輯,以期推進國家文化公園研究。

1 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基因

1.1 文化基因理論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隨著20世紀中葉以來結(jié)構(gòu)人類學(xué)與生物遺傳學(xué)的興起,有學(xué)者嘗試從基因的視角審視人類的文化現(xiàn)象。在20世紀50年代,有學(xué)者設(shè)想在不同文化中有類似生物基因的“文化基因”。20世紀60年代,有學(xué)者建議用“特征叢”(trait complex)或“行子”(actone)來描述可交流和傳遞的文化微觀單元。20世紀70年代,人類生物基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引發(fā)人們對基因工程的普遍關(guān)注。1976年,英國生物學(xué)家Richard Dawkins出版《自私的基因》(The Extended Selfish Gene),提出文化中有類似于生物基因那樣的復(fù)制,為示區(qū)別而將其命名為“meme”(中譯“覓母”“謎米”或“文化基因”)。該書出版后,meme概念及其研究迅速傳播,形成了一股全球性的熱潮。在國外,meme研究是傳播學(xué)意義上的學(xué)問,主要圍繞文化復(fù)制和傳播機制進行[46]。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自私的基因》一書在國內(nèi)翻譯出版,meme很快作為“文化基因”的代名詞而流行開,并逐漸成為我國哲學(xué)、民族學(xué)和文化人類學(xué)領(lǐng)域的熱點??傮w來看,在哲學(xué)學(xué)者的研究中,文化基因主要指向思維模式;而在民族學(xué)和文化人類學(xué)學(xué)者那里,文化基因則指向文化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至今,關(guān)于文化基因雖有不同界定(表1),但都認為,文化基因是文化的基本功能單元。

如果說,生物基因影響的是體質(zhì)意義上的人,那么,文化基因則影響的是文化意義上的人。文化基因作為文化的基本功能單元,攜帶著哪些信息并影響人的文化行為?對這一問題的思索,直接指向了文化基因的結(jié)構(gòu)層次。圍繞該問題的探討,形成了不同的學(xué)說,如文化基因三層次觀[59]、文化基因四堿基說[60]、社會-文化遺傳基因(S-cDNA)學(xué)說[61]、文化基因T-O-P-C堿基說等[62]。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基因T-O-P-C堿基說兼具理論性和應(yīng)用性,將理性作為文化基因的基礎(chǔ)。該學(xué)說在黑格爾、康德和哈貝馬斯關(guān)于理性的論說基礎(chǔ)上,提出文化基因“T-A-P-C”(theoretical rationality-aesthetic rationality-practical rationality-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四堿基,而后又融入了馬克思主義學(xué)說中的自由理性,認為唯有自由才能讓文化DNA堿基運作起來?;诖?,該學(xué)說進一步用自由理性(因哲學(xué)上“零存在”的經(jīng)驗直觀即“自由”,因而以字母“O”來指代)代替文化DNA基因中的審美理性“A”。于是,文化基因的四堿基確定為T-O-P-C(理論理性-自由理性-實踐理性-交往理性)。由此,形成文化基因堿基運算法則,并建構(gòu)適用于任何文化形態(tài)的文化基因解碼理論[62]。該文化基因解碼理論已應(yīng)用于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碼工程”,在實踐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不過,值得反思的是,文化基因的T-O-P-C結(jié)構(gòu)可能更適合解釋文化基因的穩(wěn)定性,未能更好解釋文化基因的變異性。為何有些文化易于發(fā)生“基因變異”?僅僅是文化基因T-O-P-C結(jié)構(gòu)中的信息決定的嗎?是否存在結(jié)構(gòu)不完善的問題?文化基因T-O-P-C結(jié)構(gòu)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礎(chǔ)上,但對人的創(chuàng)造性有所忽視。人作為文化生物,具有鮮明的創(chuàng)造性。一方面,人能夠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另一方面,人能通過創(chuàng)造產(chǎn)生豐富的個體存在樣式。不用任何模式,按照自己的原則構(gòu)成自己的生活[63]。文化是人的創(chuàng)造物,在文化基因中理應(yīng)有創(chuàng)造性的出場?;诖?,文化基因T-O-P-C結(jié)構(gòu)可增加創(chuàng)新性維度(innovation,I),進而形成文化基因I-TOPC結(jié)構(gòu)(圖1)。在該結(jié)構(gòu)中,創(chuàng)新性居于中心位置,決定了文化的自我更新能力。創(chuàng)新性與理論理性、自由理性、實踐理性、交往理性共同作用,推動文化在原態(tài)環(huán)境中流變和在新環(huán)境中突變。

1.2 國家文化公園探尋文化基因的邏輯

文化基因是當下重要議題。習(xí)近平總書記多次運用“基因”“文化基因”“精神基因”等概念語匯,高度肯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形成了文化基因相關(guān)論說[55]。習(xí)近平總書記認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1;“古詩文經(jīng)典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2;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最核心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1;“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yīng)、與現(xiàn)代社會相協(xié)調(diào)……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2。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華傳統(tǒng)文化、文化傳統(tǒng)、文化基因,新時期的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一定要與此呼應(yīng),凸顯國家文化公園的國家文化屬性。

集中展示具有國家象征意義的重要文物和文化資源及其所轉(zhuǎn)化的文化產(chǎn)品,使國家文化公園成為文化基因的集聚之地,由此而成為“中華文化基因庫的倉儲區(qū)”[1]。然而,文化基因并不會自動“呈現(xiàn)”和“倉儲”。國家文化公園具有非常宏大的文化主題,各類主題文化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地位,都是中華民族文化中極重要的組成部分,從中如何挖掘、如何展示、如何轉(zhuǎn)化、如何創(chuàng)新發(fā)展,面臨極大的挑戰(zhàn)。而探尋這些宏大文化主題中所蘊藏的文化基因,從中識別和解碼優(yōu)秀文化基因,是表達宏大文化主題和實現(xiàn)價值引領(lǐng)的關(guān)鍵手段。

國家文化公園既有宏大而抽象的文化主題作統(tǒng)領(lǐng),又有豐富而具體的文化事象作支撐。無論是國家文化公園暫定的4個功能區(qū)(管控保護區(qū)、主題展示區(qū)、文旅融合區(qū)、傳統(tǒng)利用區(qū)),還是計劃實施的5個重點工程(保護傳承、研究發(fā)掘、環(huán)境配套、文旅融合、數(shù)字再現(xiàn)),都涉及一系列具體的文化事象,如遺址、建筑、聚落、文藝、民俗、典籍、圖像等。與文化主題相比,這些具體文化事象看似更容易把握,但選擇什么來保護展示利用?哪些具有突出意義和價值?哪些適合用來確立文化標識?哪些適合對外展示國家文化形象?哪些更能促進培育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顯然這都是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中面臨的困惑。而解析活躍在文化事象中的文化基因,是國家文化公園把握文化事象的關(guān)鍵手段。

基于如上認識,可做出以下判斷:國家文化公園應(yīng)遵循“文化主題→文化事象→文化基因”的文化邏輯(圖2),從宏觀到微觀逐層深入,開展文化基因的研究闡釋。而后,再按照“文化基因→文化事象→文化主題”的文化邏輯,從微觀到宏觀逐層拓展,創(chuàng)新文化內(nèi)容和形式,推動文化保護傳承弘揚。

2 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要素

2.1 文化要素分析的理論方法

國家文化公園是一個由眾多極其復(fù)雜的文化現(xiàn)象所構(gòu)成的大型文化空間。篩選、確認、研究、闡釋、傳播國家文化公園中的種種文化事象,離不開對其文化要素(文化基本單元)的分析。綜合來看,可以從3個視角分為3種方法具體分析文化要素(文化基本單元)。

2.1.1 文化要素分析法

文化是一個連續(xù)統(tǒng)一體,由若干文化要素交織構(gòu)成。各文化要素之間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它們共同作用于文化,影響著文化的存在和發(fā)展?!爱斢龅揭粋€比較復(fù)雜的問題時,正確的途徑是把它分解成為它的各個最簡單的元素,依靠直覺確信每一個這種元素,然后從他們出發(fā)進行演繹推理”[64]。Du Ergan說:“每當我們著手說明一件發(fā)生在一定時間的人類事物……應(yīng)從追溯其最原始最簡單的形式開始,盡力闡明它在哪個時代獲得的特征,然后使大家看到它怎樣發(fā)展并逐漸復(fù)雜化,又怎樣變?yōu)楸豢疾鞎r的狀態(tài)的。”[65]White研究指出,“決定文化的因素就存在于文化流程自身之中”“文化要素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綜合,并將某些要素當作陳腐之物剔除出去”,文化現(xiàn)象“是以特定方式組合起來的生物現(xiàn)象(人類)和非生物現(xiàn)象的一種顯現(xiàn)?!盵66]常金倉明確提出,用文化要素分析方法來研究文化現(xiàn)象?!耙粋€現(xiàn)象往往是由若干更簡單的文化因素組成的。因而當一個現(xiàn)象被確定下來以后,緊接著就要對這個現(xiàn)象加以分解”,而弄清“現(xiàn)象由哪些因素綜合而成,以及這些因素在綜合體中分別發(fā)揮什么作用”,是現(xiàn)象分解的首要任務(wù)[67]。他主張用文化來解釋文化,即把一種文化現(xiàn)象分解為若干相對單純的文化要素。在歷史進程中,有些文化要素漸漸消失,也會有些文化要素逐步產(chǎn)生,這種文化要素的新陳代謝便引起了文化面貌的改變?!爱斘覀儼盐幕纸獬伤慕M成要素后,這些要素就會在任何文化系統(tǒng)中被發(fā)現(xiàn),在同一個文化系統(tǒng)中也會發(fā)現(xiàn)它們彼此頻繁地結(jié)合和分離,因此,它們就不再是獨特的而是普遍的,不再是一次發(fā)生的而是重復(fù)出現(xiàn)的?!盵68]

基于文化要素分析法的研究表明,文化是由若干交織在一起的文化要素組成,文化要素的固有屬性和相互間組合的結(jié)構(gòu)影響著文化面貌。在考察一種文化現(xiàn)象(尤其是復(fù)雜文化現(xiàn)象)時,要將其分解為若干相對單純的文化要素進行分析。

2.1.2 文化因素分析法

與“文化要素分析法”表述類似,考古學(xué)研究中有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文化因素分析法。在考古學(xué)研究中,運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可以剖析考古遺存內(nèi)部不同文化因素的構(gòu)成,確定各文化因素在文化譜系中的位置,從而明確考古學(xué)意義上的文化歸屬問題。自1980年代文化因素分析方法被明確提出以后[69],該方法在考古學(xué)界得到了廣泛應(yīng)用。

考古學(xué)研究中的文化因素分析法以微觀分析為基礎(chǔ),對不同文化因素進行解構(gòu)分析。把集合態(tài)的文化事項解構(gòu)到“原子態(tài)”[70],這是文化因素分析最本質(zhì)的特征。文化因素分析法的另一個主要特征是統(tǒng)計文化因素量,區(qū)分各類文化因素的主從地位,強調(diào)主導(dǎo)性文化因素決定考古遺存的文化性質(zhì)[71]。

通過運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對考古學(xué)文化進行分析,可以探索文化的起源,梳理文化的發(fā)展脈絡(luò),把握文化的時代特點,探究文化的發(fā)展規(guī)律??脊艑W(xué)研究中的文化因素分析法強調(diào)對文化因素進行分組,判定文化因素的歸屬。而與此不同的是,文化現(xiàn)象或文化史研究中的文化要素分析法強調(diào)文化要素與文化系統(tǒng)之間的關(guān)系,注重考察文化要素的固有屬性和文化要素之間的組合方式。

2.1.3 觀念單元分析法

人類在認識自我和世界的長期過程中形成了諸多觀念,這構(gòu)成了人類思維的基本要素,也構(gòu)成了人類文化的基本根底?!坝^念”一詞可追溯到柏拉圖的“理念”。15世紀,西方知識界用“觀念”來描述人們對于事物形態(tài)外觀的認識。自17世紀后,“觀念”開始涉及構(gòu)思的過程?!坝^念”作為現(xiàn)代術(shù)語,是經(jīng)日本翻譯后引入中國的外來詞[72]。“觀念”一詞具有多義性,日常與“概念”“意念”等詞經(jīng)?;煊?,但也存有一定的差別[73]。表達“觀念”的詞匯非常豐富,涵蓋范圍非常廣泛,往往并非專屬于某個學(xué)科領(lǐng)域。因此,“觀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往往并不明晰[74]。

作為觀念史研究范疇中的“觀念”,往往指普遍存在且起著支配作用的基本觀念。觀念可視為“未思之物”,它既包括人們頭腦中模糊的想法,也包括人們可能從未實際思考過的想法(但這些想法卻對人們?nèi)绾慰创@個世界和如何在這個世界中行動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75]。觀念具有普遍性、內(nèi)在性和連續(xù)性,長期以來浸淫在人們心靈深處[56]。倘若不做嚴格的區(qū)分,觀念史研究可追溯到18世紀下半葉,“是歷史主義、多元主義、相對主義以及以史學(xué)為基礎(chǔ)的各種比較性學(xué)科——人類學(xué)、語用學(xué)、語言學(xué)、詞源學(xué)、美學(xué)、法理學(xué)、社會學(xué)、人種學(xué)——的一門近親”[76]。在20世紀初,觀念史成為獨立的學(xué)術(shù)研究領(lǐng)域。1936年,Lovejoy出版《存在巨鏈》(The Great Chain of Being)一書。后來,他逐漸推動觀念史研究明確自己的研究對象和方法[77],形成了觀念史研究范式。借助“觀念單元”的跨學(xué)科特性和跨民族特性,觀念史逐漸成為一門提倡綜合研究的新學(xué)科。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以Skinner為代表的語境主義者的批評下,以及此后新興的社會史和文化史研究的沖擊下,觀念史研究日漸式微。但近年來,觀念史研究又重新回歸[78]。

與以往研究只是簡單地追蹤思想體系的演變有所不同,Lovejoy的觀念史研究聚焦“觀念單元”,即思想傳統(tǒng)中那些基本的和經(jīng)久不變的觀念。作為思想觀念復(fù)合體的基本單位,觀念單元體現(xiàn)在支配與制約著人類的各種行為中,并具體化解在各個領(lǐng)域之中。以觀念單元為中心的觀念史研究范式強調(diào),觀念單元是一種不變的恒量,類似于分析化學(xué)中的元素[77]。

觀念單元分析方法還重視從傳播與接受的視角考察觀念的流動,“試圖理解新的信仰和理智風(fēng)格是如何被引進和傳播的,并試圖說明在觀念的時尚和影響中的變化得以產(chǎn)生的過程的心理學(xué)特征,如果可能的話,則弄清楚那些占支配地位或廣泛流行的思想是如何在一代人中放棄了對人們思想的控制而讓位于別的思想的”[79]。觀念單元分析方法強調(diào)觀念在空間中的傳播與接受,這對于理解和分析文化交流互動中的觀念具有重要意義。

2.2 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要素分析

上述文化要素分析法、文化因素分析法和觀念單元分析法,為解讀國家文化公園中的文化現(xiàn)象提供了方法借鑒(圖3)。無論是國家文化公園中的一般文化現(xiàn)象,還是考古遺址和文物,抑或文化中潛藏的思想觀念,都需要從微觀層面進行研究闡釋。這3種方法在本質(zhì)上都屬于微觀分析,適用于將文化事象拆解成若干文化要素(或稱“文化因素”“文化成分”“文化基本單元”等)進行深度解析,揭示不同要素的特性,梳理各要素之間的關(guān)系,探尋要素組合及其作用規(guī)律,進而幫助人們認識各層級、各類型的文化事象。當然,這些方法不應(yīng)囿于原來的視域和領(lǐng)域,應(yīng)在國家文化公園這個更大的文化空間中,針對更多的文化現(xiàn)象來發(fā)揮理論方法的作用。

按照“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譜系→文化價值體系”的邏輯,國家文化公園應(yīng)綜合運用上述3種方法以及其他方法,圍繞文化要素展開分析,一方面向文化深層邁進,探尋文化基因;另一方面,構(gòu)建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譜系,進而構(gòu)筑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價值體系(圖4)。

3 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場景

3.1 文化場景理論

隨著后工業(yè)社會的來臨,城市形態(tài)開始由生產(chǎn)型向消費型轉(zhuǎn)變。在以生產(chǎn)為基礎(chǔ)的傳統(tǒng)社會理論不能有效解釋城市更新發(fā)展的背景下,以Clark和Silver為代表的美國新芝加哥學(xué)派提出了場景理論(the theory of scenes)[80]。場景可以由區(qū)域、空間及網(wǎng)絡(luò)要素組成,但其中最核心的是文化,特別是美學(xué)的影響[81]。作為城市研究的新范式,場景理論指出,都市場景由娛樂休閑設(shè)施和各種市民組織的不同組合而形成,蘊含著特定的文化價值取向,并吸引著不同的群體進行文化實踐[82]。文化舒適物是場景理論中空間文化的基礎(chǔ)承載物,主要包括空間中能夠為人們帶來愉悅感受且具有較高文化和商業(yè)價值的有關(guān)設(shè)施。在場景理論體系中,場景不僅是各種舒適物的組合,更是體驗、意義和情感的載體。在主觀維度上,場景具有真實性、合法性和戲劇性。真實性是指認同所帶來的樂趣,即真;合法性是指因符合道德和信仰所得到的快樂,即善;戲劇性是指令人快樂的呈現(xiàn)方式,即美[83]。文化場景由若干文化要素交織而成,通過文化要素的集體“出場”來呈現(xiàn)場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戲劇性,具有追求真、善、美的價值取向。

中國學(xué)者基于客觀載體(即文化舒適物)和主觀認知,圍繞城市與鄉(xiāng)村兩大主線,對場景理論的本土化闡釋和應(yīng)用做了大量研究,以解構(gòu)人地共生所營造出的文化空間。若將場景視為一種實證分析工具,可用于分析區(qū)域文化舒適物的最佳組合,破解模型化發(fā)展困局;若將場景視為一種思維導(dǎo)向,場景將成為統(tǒng)合文化生產(chǎn)與消費、激活多方主體參與的動力機制[84]。

當下,在文化旅游發(fā)展實踐中,人們越來越注重營造和體驗各種文化場景。旅游體系中的文化場景,需要“用群眾看得懂的、可以感受到的、愿意參與和分享的方式,找到最恰當和最貼切的表達方式,形成一個具有完整意義脈絡(luò)的故事情節(jié)”[85],讓文化場景富有故事內(nèi)容和生活氣息,讓文化價值體驗變得輕松而愉悅。

3.2 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場景的建構(gòu)

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場景是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文化公園的建構(gòu),離不開一系列文化場景的支撐。這些文化場景既包括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單體遺產(chǎn)和群體遺產(chǎn)、世界文化遺產(chǎn)和非世界文化遺產(chǎn)等真實性場景,也包括運用各種文化元素、文化符號、文化資源等營造的新場景,還包括各種線下和線上的多元化場景。國家文化公園的若干場景是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價值載體,而文化場景又是由若干文化要素構(gòu)成,文化要素的文化價值豐度影響著文化場景的整體文化價值,進而影響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價值的呈現(xiàn)。

相關(guān)研究指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可分為自然生態(tài)型、便捷參與型和傳統(tǒng)賡續(xù)型3種文化場景模式,各場景模式內(nèi)部亦形成了不同的維度組態(tài)。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應(yīng)增強原真性、保護度、活態(tài)化和多樣性等維度舒適物的供給,通過場景營造進一步強化文化認同[84]。但需要注意的是,令人舒適的場景未必攜帶優(yōu)秀的文化基因,也未必能夠強化文化認同。

從文化基因到文化要素,再到文化譜系,是一個文化體系化建構(gòu)的過程。文化基因、文化要素與文化譜系,是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場景的重要支撐。各種文化場景與各類文化資源的交叉共存,既包含了具體的文化事象,也構(gòu)建了整體的文化事象,共同體現(xiàn)文化價值并支撐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價值體系(圖5)。只有緊扣文化基因來選取文化要素,繼而排列出文化譜系,才能更好營造出彰顯文化價值的文化場景。

4 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場景”文化邏輯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選取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從“根和魂”這個意義上來說,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無疑在國家文化公園體系中最為重要。開封地處黃河中下游,是黃河南岸的文化富集區(qū)。開封黃河文化擁有重要的歷史地位,體現(xiàn)在黃河腹地安瀾的樞紐、大河古都文化的高地和大河治理精神的典范;開封黃河文化具有突出的特色,表現(xiàn)為黃河景觀的奇特性、地下遺產(chǎn)的豐富性、水城共生共融的典型性、城市文化的先進性和治理精神的引領(lǐng)性[86]。因此,選取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開封段)作為典型案例,分析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邏輯。

4.2 案例分析

本研究基于“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場景”的框架,嘗試分析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開封段)的文化邏輯建構(gòu)。筆者于2021年9月—2023年4月期間,先后參與《開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guī)劃》《開封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規(guī)劃》《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開封段)建設(shè)保護規(guī)劃》編制工作,親身經(jīng)歷了對開封黃河文化進行梳理和對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開封段)進行規(guī)劃建構(gòu)的全過程。在規(guī)劃編制實踐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劃建設(shè)中的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開封段)涉及黃河懸河、黃河決口遺址、黃河堤壩、黃河險工、黃河控導(dǎo)工程、黃河調(diào)蓄水庫、黃河防洪設(shè)施、黃河浮橋、黃河造船廠、黃河古都、黃河灘區(qū)民居、黃河祭祀建筑、元首視察黃河處、黃河沿線名人陵墓、黃河典籍、黃河記事碑刻、治河名人、黃河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黃河特產(chǎn)等一系列黃河文化事象和文化要素。確定該段的黃河文化主題不能簡單地以該流域的高級別文物保護單位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為標準進行“裁定”,確定該段的黃河文化IP(intellectual property)也不能簡單地就圍繞現(xiàn)有的黃河文化品牌進行提煉。

編制組借鑒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碼工程”,依據(jù)前述文化基因I-TOPC結(jié)構(gòu)進行分析,提取了黃河文化中蘊含的優(yōu)秀文化基因——百折不撓精神和刻苦奮進精神;確立了黃河治理文化的主題,既包括體現(xiàn)刻苦奮進精神的黃河懸河治理文化——于謙治河文化、林則徐治河文化、焦裕祿治“三害”文化(焦裕祿精神)等,也包括體現(xiàn)百折不撓精神的“城摞城”文化,即古今立體疊壓型城市(黃河古都)文化。基于文化基因解讀和文化主題確認,規(guī)劃初步確立了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開封段)的4個一流黃河文化IP,即開封懸河(黃河懸河的最典型代表)、城摞城(黃河塑造城市的最典型代表)、北宋東京城(汴京城,黃河繁華古都的最典型代表)、焦裕祿精神(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人民治理黃河的最典型代表)。規(guī)劃提出圍繞4個一流黃河文化IP和若干著名黃河文化IP,營造一系列黃河文化場景,推進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

國家文化公園規(guī)劃是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的前提,是國家文化公園建構(gòu)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以傳承優(yōu)秀文化基因為導(dǎo)向規(guī)劃和建設(shè)國家文化公園,聚焦文化基因確立國家文化公園各分支文化主題,進而面向旅游休閑者的具體文化場景,可以避免因急于整合文化內(nèi)容和包裝文化項目而造成的文化錯位與經(jīng)濟浪費,這是從實踐中探索出的一條國家文化公園規(guī)劃和建設(shè)的可行之路。

5 結(jié)論與展望

5.1 結(jié)論

第一,文化基因是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內(nèi)核。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主題、文化事象、文化基因之間存在雙向互動的邏輯,既要從宏觀到微觀逐層進行研究闡釋,又要從微觀到宏觀逐層推動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應(yīng)高度重視識別文化基因,圍繞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等重大文化主題,開展深入細致的文化基因解碼工作,明確何為優(yōu)秀文化基因,繼而確立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內(nèi)容。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應(yīng)強化傳承優(yōu)秀文化基因的導(dǎo)向,避免急于整合文化內(nèi)容和包裝文化項目。

第二,文化要素是國家文化公園的基本文化單元。國家文化公園應(yīng)按照“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譜系→文化價值體系”的邏輯,以文化要素為起點開展文化分析,既要探尋文化基因,又要構(gòu)建文化譜系,進而構(gòu)筑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價值體系。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應(yīng)重視文化要素分析,對國家文化公園中文化現(xiàn)象所涉及的思想觀念、考古遺跡與文物以及一般文化現(xiàn)象采取不同的文化分析方法,做好文化要素的闡釋和傳播,實現(xiàn)文化要素的最優(yōu)組合。

第三,文化場景是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價值載體。文化基因、文化要素與文化譜系是文化場景的重要支撐。文化場景與文化資源、文化事象都體現(xiàn)著文化價值,共同建構(gòu)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價值體系。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場景營造應(yīng)以優(yōu)秀文化基因為內(nèi)核,以豐富的文化要素為支撐,進而彰顯獨特的文化價值。

第四,“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場景”是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邏輯,是國家文化公園規(guī)劃和建設(shè)中不可忽視的框架。在“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場景”邏輯框架中,文化基因、文化要素和文化場景三者之間是由小到大、由內(nèi)而外、逐層遞進的關(guān)系。一方面,該文化邏輯適用于分析各種文化空間建構(gòu),顯示出文化空間建構(gòu)的共性;另一方面,國家文化公園具有鮮明的國家文化屬性,是存儲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空間,在文化基因根源性、文化要素豐富性、文化場景多樣性等方面顯示出了特殊文化空間的地位,這就決定了“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場景”邏輯框架極具國家文化公園建構(gòu)的個性。

5.2 研究不足

第一,由于國家文化公園是正在生成中的新事物,其空間范圍劃定、文化主題選取、標志性景觀擇定、遺產(chǎn)保護對象管理等尚處于探索之中,本研究沒有針對十分明確的國家文化公園對象進行實證研究,僅對“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場景”邏輯框架進行了理論推理,有待于進一步實證檢驗。

第二,本研究針對規(guī)劃和部分建設(shè)中的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開封段)進行案例分析,盡管在規(guī)劃編制實踐工作中運用了“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場景”邏輯框架,但仍不可避免受到研究對象情境特殊性的影響,未免存在“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場景”邏輯框架探索的“漏洞”,有待于結(jié)合不同類型案例進行系統(tǒng)研究。

5.3 展望

國家文化公園作為新型的文化空間,是新時期展現(xiàn)國家文化形象、彰顯國家文化價值、傳承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綜合體。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和發(fā)展存在政治邏輯、文化邏輯、旅游邏輯、經(jīng)濟邏輯、管理邏輯等多重邏輯,而其中的文化邏輯非常關(guān)鍵,只有深入研究和反思文化邏輯,才能真正建好和用好國家文化公園。國家文化公園的研究需要兼顧宏觀與微觀、整體與部分、共性與個性間的關(guān)系,以呈現(xiàn)國家文化公園建構(gòu)的文化邏輯。研究以“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場景”邏輯框架來建構(gòu)國家文化公園,將有利于筑牢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助推建構(gòu)國家文化公園的理論體系。在今后的研究中,學(xué)界既要審視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遺產(chǎn)本體、文化類型、文化保護邊界、文化保護利用模式等重要內(nèi)容,也要探索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基因、文化要素、文化場景等關(guān)鍵問題,進而在中國式現(xiàn)代化進程中保護傳承弘揚民族文化。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程遂營, 張野. 國家文化公園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關(guān)鍵[J]. 旅游學(xué)刊, 2022, 37(2): 8-10. [CHENG Suiying, ZHANG Ye. The key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parks[J]. Tourism Tribune, 2022, 37(2): 8-10.]

[2] 孫華. 國家文化公園初論: 概念、類型、特征與建設(shè)[J]. 中國文化遺產(chǎn), 2021(5): 4-14. [SUN Hua. On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Concepts, type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J].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2021(5): 4-14.]

[3] 王學(xué)斌. 什么是“國家文化公園”[N]. 學(xué)習(xí)時報, 2021-08-16(02). [WANG Xuebin. What is a “national cultural park”[N]. Study Times, 2021-08-16(02).]

[4] 龔道德. 國家文化公園概念的緣起與特質(zhì)解讀[J]. 中國園林, 2021, 37(6): 38-42. [GONG Daode.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21, 37(6): 38-42.]

[5] 彭兆榮. 文化公園: 一種工具理性的實踐與實驗[J]. 民族藝術(shù), 2021(3): 107-116. [PENG Zhaorong. Cultural park: An instrumentally rational practice and experiment[J]. National Arts, 2021(3): 107-116.]

[6] 李飛, 鄒統(tǒng)釬. 論國家文化公園: 邏輯、源流、意蘊[J]. 旅游學(xué)刊, 2021, 36(1): 14-26. [LI Fei, ZOU Tongqian.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Logic, origins and implications[J]. Tourism Tribune, 2021, 36(1): 14-26.]

[7] 王克嶺. 國家文化公園的理論探索與實踐思考[J]. 企業(yè)經(jīng)濟, 2021(4): 5-12. [WANG Keling.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J]. Enterprise Economy, 2021(4): 5-12.]

[8] 鄒統(tǒng)釬, 韓全, 李穎. 國家文化公園: 理論溯源、現(xiàn)實問題與制度探索[J]. 東南文化, 2022(1): 8-15. [ZOU Tongqian, HAN Quan, LI Ying.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practical issues and institutional exploration[J]. Southeast Culture, 2022(1): 8-15.]

[9] ZOU T, QIU Z, HUANG X. The origin and vis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management policy in China[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22, 13(4): 720-733.

[10] 柏貴喜. 系統(tǒng)論視域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 結(jié)構(gòu)、功能、機制[J]. 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2021(5): 4-14. [BAI Guixi.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Structure, function and mechanism[J]. 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021(5): 4-14.]

[11] 趙云, 趙榮. 中國國家文化公園價值研究: 實現(xiàn)過程與評估框架[J]. 東南文化, 2020(4): 6-12; 190-191. [ZHAO Yun, ZHAO Rong. The value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Fulfillment and assessment [J]. Southeast Culture, 2020(4): 6-12; 190-191.]

[12] 劉慶柱, 湯羽揚, 張朝枝, 等. 筆談: 國家文化公園的概念定位、價值挖掘、傳承展示及實現(xiàn)途徑[J]. 中國文化遺產(chǎn), 2021(5): 15-27. [LIU Qingzhu, TANG Yuyang, ZH26e1dc4eb610339ef3fd4dd1c873f012ANG Chaozhi, et al. The conceptual positioning, value excavation, heritage display and realiza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J].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2021(5): 15-27.]

[13] 胡一峰. 充分發(fā)掘三大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的藝術(shù)價值和精神內(nèi)涵[N]. 中國藝術(shù)報, 2019-12-09(02). [HU Yifeng. Fully exploring the artistic value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national cultural parks[N]. China Art Daily, 2019-12-09(02).]

[14] 鄒統(tǒng)釬, 常夢倩, 賴夢麗. 國家文化公園管理模式的國際經(jīng)驗借鑒[N]. 中國旅游報, 2019-11-05(03). [ZOU Tongqian, CHANG Mengqian, LAI Mengli.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model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N]. China Tourism News, 2019-11-05(03).]

[15] 吳麗云, 鄒統(tǒng)釬, 王欣, 等. 國家文化公園管理體制機制建設(shè)成效分析[J]. 開發(fā)研究, 2022(1): 10-19. [WU Liyun, ZOU Tongqian, WANG Xin, et al. Effect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formul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J].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2022(1): 10-19.]

[16] 傅才武.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中的地方激勵問題[J]. 探索與爭鳴, 2022(6): 12-14. [FU Caiwu. Local incentive issu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J].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2022(6): 12-14.]

[17] 劉敏, 張曉莉. 國家文化公園: 從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到區(qū)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J]. 開發(fā)研究, 2022(3): 1-10. [LIU Min, ZHANG Xiaoli.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From cultural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utilization to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J].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2022(3): 1-10.]

[18] 吳承忠.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中的區(qū)域不平衡及發(fā)展路徑問題[J]. 探索與爭鳴, 2022(6): 15-17. [WU Chengzhong. Regional imbalance and development path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J].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2022(6): 15-17.]

[19] 冷志明. 國家文化公園: 線性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利用的創(chuàng)新性探索[J]. 中國旅游報, 2021-06-02(03). [LENG Zhiming.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Innovative exploration of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utilization[J]. China Tourism News, 2021-06-02(03).]

[20] 安倬霖, 周尚意. 基于地理學(xué)尺度轉(zhuǎn)換的國家文化公園文化遺產(chǎn)保護機制[J]. 開發(fā)研究, 2022(1): 20-30. [AN Zhuolin, ZHOU Shangyi. The mechanism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based on geographical scale-transformation[J].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2022(1): 20-30.]

[21] 鄒統(tǒng)釬. 國家文化公園的整體性保護與融合性發(fā)展[J]. 探索與爭鳴, 2022(6): 8-11. [ZOU Tongqian. Holistic conservation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J].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2022(6): 8-11.]

[22] 孫世芳. 高質(zhì)量建設(shè)國家文化公園——促進文化和旅游產(chǎn)業(yè)深度融合(下)[N]. 經(jīng)濟日報, 2021-09-02(10). [SUN Shifang. High quality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Ⅱ)[N]. Economic Daily, 2021-09-02(10).]

[23] 唐曉云. 國家文化公園: 更加彰顯的國民文化權(quán)益和旅游權(quán)利[J]. 中外文化交流, 2022(4): 18-20. [TANG Xiaoyun.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More prominent national cultural rights and tourism rights[J]. China and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22(4): 18-20.]

[24] 范周.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塑造公共文化服務(wù)新標識[N]. 中國文化報, 2018-06-26(03). [FAN Zhou.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shapes new identity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N]. China Culture News, 2018-06-26(03).]

[25] 吳殿廷, 劉宏紅, 王彬.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中的現(xiàn)實誤區(qū)及改進途徑[J]. 開發(fā)研究, 2021(3): 1-7. [WU Dianting, LIU Honghong, WANG Bin. Realistic misunderstandings and improvement approach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J].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2021(3): 1-7.]

[26] 祁述裕. 國家文化公園: 效果如何符合初衷[J]. 探索與爭鳴, 2022(6): 5-7. [QI Shuyu.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How the effect meets the original intention[J].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2022(6): 5-7.]

[27] 厲新建, 范周, 李大偉.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怎么建[N]. 光明日報, 2019-10-09(07). [LI Xinjian, FAN Zhou, LI Dawei. How to construct the Great Wall national cultural park[N]. Guangming Daily, 2019-10-09(07).]

[28] 吳麗云.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應(yīng)強化五項內(nèi)容[N]. 中國旅游報, 2020-01-13(01). [WU Liyun. Five elemen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Wall national cultural park[N]. China Tourism News, 2020-01-13(01).]

[29] 鄒統(tǒng)釬.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精神價值的錨定與具化機制探索[J]. 河南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22, 62(6): 27-34; 153. [ZOU Tongqian.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anchoring and objectifying mechanism of the spiritual values of the Great Wall national cultural park[J].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2, 62(6): 27-34; 153.]

[30] 王健, 王明德, 孫煜.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的理論與實踐[J]. 江南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 2019(5): 42-52. [WANG Jian, WANG Mingde, SUN Yu. Construction of Grand Canal national cultural park: Theory and practice[J]. 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9(5): 42-52.]

[31] 吳殿廷, 劉鋒, 盧亞, 等.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旅游開發(fā)和文化傳承研究[J]. 中國軟科學(xué), 2021(12): 84-91. [WU Dianting, LIU Feng, LU Ya, et al. Study o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of Grand Canal national cultural park[J]. China Soft Science, 2021(12): 84-91.]

[32] 秦宗財.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系統(tǒng)性建設(shè)的五個維度[J]. 南京社會科學(xué), 2022(3): 162-170. [QIN Zongcai. Five dimensions of the Grand Canal national cultural park systematic construction[J].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22(3): 162-170.]

[33] 向云駒. 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層級及其呈現(xiàn)[J]. 中原文化研究, 2022, 10(2): 84-92. [XIANG Yunju. On the level and present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Grand Canal national cultural park[J].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earch, 2022, 10(2): 84-92.]

[34] 鄒統(tǒng)釬, 黃鑫, 陳歆瑜.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發(fā)展要把握的五對關(guān)系[N]. 中國旅游報, 2019-12-31(03). [ZOU Tongqian, HUANG Xin, CHEN Xinyu. Five pairs of relationships to be graspe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ng March national cultural park[N]. China Tourism News, 2019-12-31(03).]

[35] 李磊, 陶卓民, 賴志誠, 等.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紅色旅游資源網(wǎng)絡(luò)關(guān)注度及其旅游流網(wǎng)絡(luò)結(jié)構(gòu)分析[J]. 自然資源學(xué)報, 2021, 36(7): 1811-1824. [LI Lei, TAO Zhuomin, LAI Zhicheng, et al. Analysis of the internet attention and tourism flow network structure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Long March national cultural park[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1, 36(7): 1811-1824.]

[36] 趙心憲. 民族區(qū)域紅色文化之構(gòu)建: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在地化建設(shè)[J]. 民族學(xué)刊, 2021, 12(11): 37-43; 124. [ZHAO Xinxian. Construction of a red culture in ethnic regions: Localized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park for the Long March[J]. Journal of Ethnology, 2021, 12(11): 37-43; 124.]

[37] 張凌云.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創(chuàng)建的幾點思考[N]. 中國旅游報, 2021-07-20(08). [ZHANG Lingyun. Several thought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national cultural park[N]. China Tourism News, 2021-07-20(08).]

[38] 張玫. 建設(shè)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弘揚黃河文化[N]. 中國旅游報, 2021-08-27(03). [ZHANG Mei. Constructing the Yellow River national cultural park to promote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N]. China Tourism News, 2021-08-27(03).]

[39] 張祝平.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 時代價值、基本原則與實現(xiàn)路徑[J]. 南京社會科學(xué), 2022(3): 154-161. [ZHANG Zhuping. Building the Yellow River national cultural park: Value, principle and path choice[J].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22(3): 154-161.]

[40] 程遂營, 王偉, 王笑天.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的理論與實踐探索[M]//苗長虹. 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19輯). 鄭州: 河南大學(xué)出版社, 2022: 18-25. [CHENG Suiying, WANG Wei, WANG Xiaotia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national cultural park[M]//MIAO Changhong.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19th Edition): Zhengzhou: Henan University Press, 2022: 18-25.]

[41] 張野, 李紫薇, 程遂營.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發(fā)展定位[M]// 苗長虹. 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19輯). 鄭州: 河南大學(xué)出版社, 2022: 40-46. [ZHANG Ye, LI Ziwei, CHENG Suiying.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national cultural park[M]//MIAO Changhong.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19th Edition). Zhengzhou: Henan University Press, 2022: 40-46.]

[42] 傅才武.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中的國家目標、區(qū)域特色及規(guī)劃建議[J]. 決策與信息, 2022(8): 5-9. [FU Caiwu. National objective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lanning sugges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national cultural park[J]. Decision and Information, 2022(8): 5-9.]

[43] 梅長青, 尹峻, 趙興, 等. 基于產(chǎn)品差異化視角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研究[J]. 文化軟實力研究, 2022, 7(1): 41-50. [MEI Changqing, YIN Jun, ZHAO Xi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national cultural pa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J]. Studies on Cultural Soft Power, 2022, 7(1): 41-50.]

[44] 傅才武, 程玉梅. 論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構(gòu)建的歷史邏輯[J]. 文化軟實力研究, 2022, 7(2): 41-53. [FU Caiwu, CHENG Yumei. Cultural Yangtze River: The logic of super IP’s cultural tourism construction[J]. Studies On Cultural Soft Power, 2022, 7(2): 41-53.]

[45] 鐘晟. 文化共同體、文化認同與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J]. 江漢論壇, 2022(3): 139-144. [ZHONG Sheng. Cultural community, cultur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construction[J]. Jianghan Forum, 2022(3): 139-144.]

[46] 吳秋林. 文化基因新論:文化人類學(xué)的一種可能表達路徑[J]. 民族研究, 2013(6): 63-69. [WU Qiulin. The new discussion about cultural gene: A possible path for cultural anthropology[J]. Ethno-National Studies, 2013(6): 63-69.]

[47] R·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M]. 盧允中, 張岱云, 譯. 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 1981: 26; 48. [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 LU Yunzhong, ZHANG Daiyun, trans.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1: 26; 48.]

[48] 蘇珊·布萊克摩爾. 謎米機器: 文化之社會傳遞過程的“基因?qū)W”[M]. 高申春, 譯. 長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12-14. [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 The “Genetics” of the Social Transmission Process of Culture[M]. GAO Shenchun, trans. Changchun: Jil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1: 12-14.]

[49] 劉長林. 宇宙基因·社會基因·文化基因[J]. 哲學(xué)動態(tài), 1988(1): 29-32. [LIU Changlin. Cosmic genes, social genes and cultural genes[J]. Philosophical Dynamics, 1988(1): 29-32.]

[50] 劉植惠. 知識基因探索(一)[J]. 情報理論與實踐, 1998, 21(1): 62-64. [LIU Zhihui. Exploration of knowledge genes (1)[J].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 Application, 1998, 21(1): 62-64.]

[51] 畢文波. 當代中國新文化基因若干問題思考提綱[J]. 南京政治學(xué)院學(xué)報, 2001, 17(2): 27-31. [BI Wenbo. An outline on the new culture gene in contemporary China[J]. Journal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2001, 17(2): 27-31.]

[52] 王東. 中華文明的五次輝煌與文化基因中的五大核心理念[J]. 河北學(xué)刊, 2003, 23(5): 130-134. [WANG Dong. The five glori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five core concepts in cultural genes[J]. Hebei Academic Journal, 2003, 23(5): 130-134.]

[53] 徐杰舜. 文化基因: 五論中華民族從多元走向一體[J]. 湖北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2008, 26(3): 9-14. [XU Jieshun. Cultural gene: On the Chinese nation’s experience from diversity to unification[J].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for Ethnic Minor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 26(3): 9-14.]

[54] 吳秋林. 原始文化基因論[J]. 貴州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2008(4): 5-10. [WU Qiulin. On the theory of primitive cultural gene[J].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for Ethnic Minor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4): 5-10.]

[55] 耿識博. 習(xí)近平“文化基因”論的內(nèi)涵探析[J]. 中共中央黨校學(xué)報, 2016, 20(3): 5-12. [GENG Shib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of Xi Jinping’s “Cultural Gene” theory[J].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2016, 20(3): 5-12.]

[56] 桓占偉. 研究民族文化基因應(yīng)重視核心觀念[J]. 史學(xué)月刊, 2017(11): 12-16. [HUAN Zhanwei. Core concepts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study of national cultural genes[J]. Historiography Monthly, 2017(11): 12-16.]

[57] 吳福平, 李亞楠. 文化基因概念、理論及學(xué)術(shù)史批判[J]. 深圳社會科學(xué), 2020(6): 96-103. [WU Fuping, LI Yanan. Critique of the concept, theory, and academic history of cultural genes[J]. Shenzhen Social Sciences, 2020(6): 96-103.]

[58] 徐黎. 如何理解中國文化基因理念體系?[N]. 學(xué)習(xí)時報, 2020-11-09(04). [XU Li. How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system of Chinese cultural genes?[N]. Learning Times, 2020-11-09(04).]

[59] 尚樂林. 文化基因三層觀——“超循環(huán)發(fā)展觀”思考札記之六[J]. 發(fā)展, 1998(5): 7-8. [SHANG Lelin. The three-layer view of cultural gene: Notes on thinking about “super cycle development view” (6)[J]. Development, 1998(5): 7-8.]

[60] 徐才. 文化基因的內(nèi)在機制與社會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的歷史演變[J]. 理論探討, 2006(3): 141-144. [XU CAI.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cultural gene a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social power structure[J]. Theoretical Discussion, 2006(3): 141-144.]

[61] 閔家胤. 社會-文化遺傳基因(S-cDNA)學(xué)說[M]. 桂林: 漓江出版社, 2012: 1-5. [MIN Jiayin. S-cDNA Theory of Social and Cultural Genetic Genes[M]. Guilin: Lijiang Publishing House, 2012: 1-5.]

[62] 李亞楠, 吳福平. 文化基因解碼: 原理與方法[M]. 杭州: 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 2021: 1-69. [LI Yanan, WU Fuping. Cultural Gene Decod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M].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21: 1-69.]

[63] M. 蘭德曼. 哲學(xué)人類學(xué)[M]. 閻嘉, 譯. 貴陽: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6: 8. [DE LANDMAN M.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M]. YAN Jia, trans. Guiyang: Guizho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6: 8.]

[64] 亞·沃爾夫. 十六、十七世紀科學(xué)、技術(shù)和哲學(xué)史[M]. 周昌忠, 等, 譯. 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 1984: 721-722. [WOLF Y. Histo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Philosophy in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M]. ZHOU Changzhong, et al, trans.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1984: 721-722.]

[65] E. 杜爾干. 宗教生活的初級形式[M]. 林宗錦, 彭守義, 譯.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xué)出版社, 1999: 3. [DU ERGAN E. The Primary Form of Religious Life[M]. LIN Zongjin, PENG Shouyi, trans. Beijing: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ess, 1999: 3.]

[66] L·懷特. 文化的科學(xué)——人類與文明研究[M]. 沈原, 等, 譯. 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1988: 15; 193. [WHITE L. The Science of Culture: A Study of Human Beings and Civilization[M]. SHEN Yuan, et al, trans. Jinan: Shando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8: 15; 193.]

[67] 常金倉. 論現(xiàn)象史學(xué)[J]. 寶雞文理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01, 21(3): 60-67. [CHANG Jincang. On phenomenal history[J]. Journal of Baoji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1, 21(3): 60-67.]

[68] 常金倉. 窮變通久——文化史學(xué)的理論與實踐[M]. 沈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8: 48-49; 66. [CHANG Jincang. Endless Adap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ultural History[M]. Shenyang: Liaon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8: 48-49; 66.]

[69] 李伯謙. 論文化因素分析方法[N]. 中國文物報, 1988-11-04(03). [LI Boqian. On the analysis method of cultural factors[N]. China Cultural Relics Daily, 1988-11-04(03).]

[70] 賀云翱. 具有解構(gòu)思維特征的“文化因素分析法”: 考古學(xué)者的“利器”之四[J]. 大眾考古, 2013(5): 26-28. [HE Yun’ao. “Cultural factor analysis method” with deconstructive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The fourth “sharp weapon” of archaeologists[J]. Popular Archaeology, 2013(5): 26-28.]

[71] 種建榮. 關(guān)于考古學(xué)“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的幾點思考[J]. 唐都學(xué)刊, 2008, 24(3): 86-89. [ZHONG Jianrong. Some thoughts on the “cultural factor analysis method” of archaeology[J]. Tangdu Journal, 2008, 24(3): 86-89.]

[72] 馮天瑜. 新語探源: 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漢字術(shù)語生成[M].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 482. [FENG Tianyu. Exploring the Origin of New Language: Cultural Interaction of China, West and Japan and Rendering in Modern Chinese Terminology[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4: 482.]

[73] 高瑞泉. 平等觀念史論略[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21-22. [GAO Ruiquan. A Brief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Equality[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1: 21-22.]

[74] 方金奇. 觀念史研究的幾個問題[J].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 2017(4): 42-47. [FANG Jinqi. On some issues in the study of conceptual history[J]. Journal of Ji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2017(4): 42-47.]

[75] 阿蘭·梅吉爾, 張旭鵬. 什么是觀念史——對話弗吉尼亞大學(xué)歷史系阿蘭·梅吉爾教授[J]. 史學(xué)理論研究, 2012(2): 108-119. [MEIJILL A, ZHANG Xupeng. What is the history of ideas: A dialogue with Professor Allan Meijill, from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J]. Historical Theory Research, 2012(2): 108-119.]

[76] 以賽亞·柏林. 反潮流: 觀念史論文集[C]. 馮克利, 譯. 南京: 譯林出版社, 2011: 13. [BERLIN I. Against the Tide: Anthology of Historical Theories of Ideas[C]. FENG Keli, trans. Nanjing: Yilin Press, 2011: 13.]

[77] 李宏圖. 觀念史研究的回歸——觀念史研究范式演進的考察[J]. 史學(xué)集刊, 2018(1): 29-39. [LI Hongtu. A revival of history of ideas: The evolution of paradigms[J]. 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2018(1): 29-39.]

[78] 張旭鵬. 觀念史的過去與未來: 價值與批判[J]. 武漢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2018, 71(2): 65-72. [ZHANG Xupeng. The past and future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alue and criticism[J].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8, 71(2): 65-72.]

[79] 諾夫喬伊. 存在巨鏈——對一個觀念的歷史研究[M]. 張傳有, 高秉江, 譯.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 20. [LOVEJOY A O. The Giant Chain of Existence: A Historical Study of an Idea[M]. ZHANG Chuanyou, GAO Bingjiang, trans. Nanchang: Jiangxi Education Press, 2002: 20.]

[80] 吳軍. 城市社會學(xué)研究前沿: 場景理論述評[J]. 社會學(xué)評論, 2014, 2(2): 90-95. [WU Jun. The latest theoretical paradigm of urban sociology: The theory of scenes[J]. Sociological Review of China, 2014, 2(2): 90-95.]

[81] 特里·N. 克拉克, 李鷺. 場景理論的概念與分析: 多國研究對中國的啟示[J]. 東岳論叢, 2017, 38(1): 16-24. [CLARK T N, LI Lu. The concept and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scenes: Implications for China from multinational studies[J]. Dongyue Tribune, 2017, 38(1): 16-24.]

[82] 吳軍, 特里·N.克拉克. 場景理論與城市公共政策——芝加哥學(xué)派城市研究最新動態(tài)[J]. 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 2014(1): 205-212. [WU Jun, CLARK T N. The theory of scenes and urban public policy: The latest trends of urban studies of the Chicago school[J]. Social Science Front, 2014(1): 205-212.]

[83] SILVERD, CLARK T N, YANEZ C J N. Scenes: Social context in an age of contingency[J]. Social Forces, 2010, 88(5): 2299-2301.

[84] 陳波, 龐亞婷.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空間生產(chǎn)機理及其場景表達研究[J]. 武漢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2022, 75(5): 66-80. [CHEN Bo, PANG Yating. Space production and scene manifest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national cultural park[J].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2, 75(5): 66-80.]

[85] 肖建勇. 論目的地優(yōu)質(zhì)旅游產(chǎn)品開發(fā)的場景、內(nèi)容與生活[J]. 旅游學(xué)刊, 2018, 33(12): 9-11. [XIAO Jianyong. On the scene, content and lif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tourism products in destinations[J]. Tourism Tribune, 2018, 33(12): 9-11.]

[86] 張野, 李涵聞. 開封黃河文化的精神力量與價值轉(zhuǎn)化[N]. 中國旅游報, 2021-11-26(03). [ZHANG Ye, LI Hanwen. The spiritual power and value transformation of Kaifeng Yellow River culture[N]. China Tourism Daily, 2021-11-26(03).]

Cultural Genes, Cultural Elements and Cultural Scenes—The Cultural

Logic of Constructing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ZHANG Ye1,2, WANG Wei1,2, CHENG Suiying1,2

(1. School of Cultural Tourism,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2. Research Base for the Cultural Tourism of China Tourism Academy,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Abstract: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are the cultural complex that display national cultural image, highlights national cultural value, and inherits national cultural genes in the new era. I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China’s cultural power construction.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logic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and reveal the cultural logic framewor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have the cultural logic of “cultural genes cultural elements cultural scenes”. 1) Cultural genes are the cultural core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There is a bidirectional cultural interaction logic among the cultural themes, cultural events, and cultural genes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It is not only necessary to study and explain from macro to micro, but also to promote cultural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layer by layer from micro to macro. 2) Cultural elements are the basic cultural units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should follow the logic of “cultural genes ← cultural elements → cultural pedigree → cultural value system” and conduct cultural analysis starting from “cultural elements”.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cultural genes and construct cultural pedigrees, and then construct the cultural value system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3) Cultural scenes are the cultural value carriers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Cultural genes, cultural elements and cultural pedigrees are important supports for cultural scenes. Cultural scenes, cultur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events all reflect cultural values, jointly constructing the cultural value system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4)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ultural genes, cultural elements, and cultural scenes is progressive from small to large, from inside out, and layer by layer. The cultural logical framework of “cultural genes-cultural elements-cultural scenes”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Mastering the cultural logic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is beneficial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parks.

Keywords: national cultural park; cultural logic; cultural genes; cultural elements; cultural scenes

[責(zé)任編輯:王 婧;責(zé)任校對:吳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