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之一,戶外游戲由于其環(huán)境氣候的多變、活動的強度等能夠提高幼兒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增強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要保證幼兒的戶外時間一般不少于兩小時。研究表明,經常進行戶外游戲的幼兒,對外界冷熱環(huán)境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比如換季時不容易生病,體質明顯增強,身體的成長發(fā)育更加良好。此外,孩子們在戶外能感受到新鮮的空氣,享受日光的沐浴,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一定強度的戶外活動還能培養(yǎng)幼兒堅韌、勇敢、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讓幼兒變得更加自信和快樂。
激發(fā)幼兒自由自主的天性
在廣闊的戶外空間中,幼兒可以更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媒介去探索,充分釋放自己活潑愛玩、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的天性。戶外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和支持幼兒表達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意愿。比如,小班的孩子們在玩輪胎這個器具時都表現得很感興趣,筆者就適時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各種玩法。有的幼兒把輪胎當作小汽車,滾動輪胎向前開、向后倒車、轉彎;有的幼兒把輪胎放倒,當作障礙物來跨越跳,有的則是幾個幼兒合作抬輪胎,練習走、爬,鍛煉了平衡能力。戶外活動中,通過幼兒自發(fā)地探索、學習、觀察、想象,寓學于樂,探究本性得到了極大發(fā)展。
培養(yǎng)幼兒安全保護意識
戶外活動中幼兒經常會奔跑、跳躍、鉆爬、攀登等,而幼兒身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發(fā)育還不完全,難免會有受傷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開展安全教育。《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有一條目標要求是: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能在運動時躲避危險。開展戶外活動時可以將安全教育融入其中,比如,在進入沙水區(qū)前,我們會反復給幼兒強調注意事項,不可以吃沙子,以免感染細菌、病毒,不可以揚沙以免傷害到其他小朋友,水池旁邊不可以互相推搡以免掉落水池,等等,讓幼兒在感受戶外游戲帶來的無窮快樂時,也能提高安全保護意識。
提升幼兒互助合作能力
互助合作能力是人際交往中一種非常重要的社交能力,戶外運動和游戲往往可以鍛煉幼兒的互助合作能力。比如,“搬運小氣球”的游戲需要幼兒選擇同伴一起夾球往前走,合作完成運球任務;通過“兩人三足”的游戲,幼兒知道必須和同伴共同走好每一步才能完成游戲。教師要多為幼兒創(chuàng)設戶外合作游戲,通過這個過程促進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友誼,培養(yǎng)互助合作能力。
我園一位老師說:“我們班上的孩子在一次戶外游戲時,不禁感嘆幼兒園好漂亮,就像一個大大的庭院?!焙⒆觽兊南敕槲覀內绾未蛟煊變簣@戶外環(huán)境帶來了靈感。因此我們決定打破班級界限、場地界限及年齡界限等,為幼兒打造一個能充分實現自由自主,適宜開展兒童自主活動的庭院戶外活動場所。
尊重孩子想要的
在打造游戲區(qū)之前,我們該如何設置游戲材料?玩什么游戲?怎么玩?這些由孩子們說了算。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實地考察,商量玩什么以及怎么玩,教師負責記錄幼兒的想法,班本課程由此生成。
府南幼兒園在充分尊重孩子意愿和需要的基礎上,打造了一個可以支持幼兒學習和發(fā)展的戶外庭院。在幼兒園的西北角,開辟“開心農場”這一自然教育環(huán)境,進而生發(fā)了游戲課程。將種植與飼養(yǎng)融為一體,讓幼兒和老師一起種植、收獲,感受季節(jié)的變化,體驗豐收的快樂?!伴_心農場”的小竹林是孩子們探索游戲的天地,孩子們可以隨時過來觀察、喂養(yǎng)飼養(yǎng)角的小雞、小鴨,孩子們還可以在娃娃廚房中烹飪自己種植的土豆、青椒等蔬菜。
由于幼兒園種植園地面積不大,我們充分挖掘校內空間,在幼兒園教學樓的南邊,孩子們發(fā)現了一塊狹長的空地,我們在這里布置了花箱,和孩子一起商量將這里打造成“秘密花園”。這里是孩子親近自然,探索、觀察,繼而生發(fā)課程的地方?;▓@里靜靜地躺著不少“小豆子”。孩子們出于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斑@個貌似龍眼的小果子叫什么名字?”“果子里面有什么呢?可以吃嗎?”一連串的問題一個接一個。
賦予教育所要實現的
戶外游戲場的建設首先要考慮幼兒在里面游戲時的安全問題。府南幼兒園創(chuàng)辦初期,在進門處有一整塊柏油路面,凹凸不平,孩子們由于平衡能力較差,走在上面特別容易摔倒。為杜絕此現象發(fā)生并能充分利用這片區(qū)域,我們利用這塊空地打造了足球場,將整塊區(qū)域鋪設了草坪,孩子們在草坪上可以奔跑嬉戲、玩耍、踢足球。
此外,我們還將庭院劃分成功能各不相同的區(qū)域,發(fā)展幼兒多方面的興趣。在幼兒園的西北角改造了沙水區(qū)。原有的沙池面積較小,不能滿足孩子游戲的需求,于是我們將沙池擴建、重挖,在原有的水池上設置了適合孩子高度的圍欄,并運用透明亞克力板圍擋在水池旁,透明的亞克力板正好可以成為幼兒的涂鴉墻,讓他們充分發(fā)揮想象打造自己的歡樂世界。
打破界限,讓幼兒自由交往
府南幼兒園庭院游戲場所的設置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更多的環(huán)境和游戲資源,讓幼兒在戶外活動時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我們的創(chuàng)設初衷是為了打破班級界限、場地界限及年齡界限等,充分實現孩子自由自主,開展適宜兒童自主活動的庭院游戲。每天至少給予幼兒2個小時的戶外自主活動時間,讓他們可以打破班級的界限,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到感興趣的庭院空間中自主活動。
混齡游戲時,年齡大點的幼兒能帶領低齡幼兒開發(fā)更多的游戲方式,低齡幼兒會感覺很有趣,而對年齡大的幼兒來說,在照顧弟弟妹妹的過程中,也更容易獲得自我認同感。這種打破班級、年齡、場地界限的全園性活動,讓幼兒實現了結伴自由、游戲方式自由,在自己作決定、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好地完成學習過程,學會分享與合作,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游戲挑戰(zhàn),讓幼兒自然學習
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杰指出,通過游戲,兒童可以聯系日常生活中學到的技巧,必要時甚至通過想象改變世界。庭院里的游戲更是充滿創(chuàng)造和想象的,在庭院游戲里,幼兒能從被動學習轉化為自主學習,讓學習成為一個自由的過程。
水池旁邊的透明亞克力板成為幼兒的涂鴉區(qū),在這里幼兒可以選取自己喜歡的顏色,運用不同的工具充分發(fā)揮想象,自由涂抹繪畫,表達自己對顏色搭配、繪畫線條等的獨特理解與認知,進而學習運用美術表達對周圍事物的認知和感受。開心農場里,幼兒可以是菜農、飼養(yǎng)員,菜地成熟后,甚至可以在庭院里搭建一個簡易廚房,利用自己種植的食材做一頓美味的野餐,讓幼兒感受勞動的樂趣,從而體會勞動、熱愛勞動。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每天觀察植物的變化,通過種植、觀察的過程培養(yǎng)了幼兒熱愛自然、樂于觀察的好習慣。
庭院里,還可以根據不同功能的場所創(chuàng)設不同的游戲情境,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在游戲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矛盾和沖突,教師可以適當放任幼兒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和沖突,讓幼兒在這個過程中鍛煉語言能力、交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庭院游戲項目的建設中,府南幼兒園始終以幼兒為中心,庭院的打造充分尊重幼兒的生活、需求和參與度,并以幼兒的反應為考量不斷調整和完善庭院的設計,后期我們還要打造戶外野餐區(qū)、休閑區(qū)等,讓幼兒在這個廣闊而充滿趣味的庭院中不斷探索,自主、快樂成長,讓庭院成為幼兒最自在、最向往的成長樂園。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qū)府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