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是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包括了巴丹吉林沙漠分布最為集中的高大沙山、丘間湖泊等風沙地貌特色景觀,展示了地球上典型風成地貌長期的形成過程。
黃(渤)海沿岸是全球人口分布最為密集、經濟迅速發(fā)展的區(qū)域之一,也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關鍵區(qū)域。2019年7月,江蘇鹽城的南部和北部候鳥棲息地作為第一期率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次作為第二期新列入的五個棲息地是:上海崇明東灘;山東東營黃河口;河北滄州南大港;遼寧大連蛇島—老鐵山和遼寧丹東鴨綠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