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未在一部作品中這樣直接、開放、斷然,從未這樣從身體到心靈到靈魂全然打開,釋放本心。《剎那》以斷句面目呈現(xiàn)的詩集之于我個人的價值超出一切文字,這可能也是生命的隱喻。畢竟,藏在評論之后的文字多思、猶豫、沉郁而懷疑,當(dāng)生命中的一些事物猝不及防,推至面前時,你所能使出的應(yīng)對可能只會是詩。
“剎那”本是我第二部詩集的書名,或許起初,這個“剎那”就已有某種轉(zhuǎn)折或須直面的巨大隱喻,只是我未曾意識。我想說,在此最艱澀最陰霾時刻,是詩救了我,那些詩句,如一只只援手,拉我從地獄的門口走了出去。
一行行幾乎不曾細(xì)想而是紛至沓來的句子,如長長隧道的一束束亮光,讓我看到的不只是隧道中長的暗的現(xiàn)實,更是暗黑隧道外不時閃現(xiàn)的光芒與明媚的召喚。我想,這就是病痛中的一種引體向上的力量。我從未如此強有力地感受到詩意的強勁之美,以前我只是迷戀于它低吟的柔弱的美,它纖弱的樣子曾是多么吸引我呵,而今我見識了它抵抗的美,如此不一樣的精神,在詩中完整地呈現(xiàn),以致我有時在寫作過程中對病痛能保有一種復(fù)雜的感激的心緒。
也許這正是一種“作為隱喻的疾病”,而這正是與我同病的蘇珊·桑塔格在上個世紀(jì)寫下的對抗之書的書名。在那部書中,她講:“每個降臨世間的人都擁有雙重公民身份,其一屬于健康王國、另一則屬于疾病王國。盡管我們都只樂于使用健康王國的護(hù)照,但或遲或早,至少會有那么一段時間,我們每個人都被迫承認(rèn)我們也是另一王國的公民?!薄膊?,以剎那的方式呈現(xiàn),而與之對面的人,則須通過探索去找到本心之藥。詩集見證尋找,獲得重生,是我重新得到另一個王國護(hù)照的一種方式。愛爾蘭詩人謝默斯·希尼在評論沃爾科特詩歌時曾講,他的詩“已超越了自我置疑、自我探索、自我診治的階段而變成了一種公共的資源。他不是鼓動家,他所能鼓動起來的是寬宏大量和勇氣。我相信他會贊同霍普金斯的觀點:感情,尤其是愛,是詩歌的偉大的動力和源泉?!蔽倚蕾p這個評語,它確切地說明了詩必然要超越一己的“自我質(zhì)疑、自我探索、自我診治的階段”,而變成一種“公共資源”。詩集的印制正想還原這一動機(jī),而成為“公共資源”的目的不是為了某種鼓動,而是保有一種先于文字的樸素信念,感情的,“尤其是愛”的信念,認(rèn)同它必將超越病與恨,是“詩歌的偉大的動力和源泉”。那一張張面孔上的關(guān)切、焦慮、不安與期待也是這些詩句產(chǎn)生并牽引我回到你們中去的強有力的動因。記得數(shù)年前與先生在法國,常聽當(dāng)?shù)厝酥v到一句諺語,“C'est la vie”,中文譯為“這就是生活”。無論好壞,生活就是生活、承認(rèn)它也好,改變它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中的快樂,快樂才是生活的目的,同時也是詩的目的。
C'est la vie! 法國人認(rèn)同它也許是在諸多煩惱之上還承認(rèn)生活有其喜感的一面。生活的本質(zhì)就是多種多樣的,一樣不能少,但是最重要的在于從中找到生活中最本真的我。無時無刻,這個找到,便是快樂。這就是生活。生活給予我們的愛的體驗,無論其充盈、豐裕還是缺失與教訓(xùn),都是詩的,是詩的重要源泉。
作者系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