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我為“頂流女明星”“花花”出了一本書。
別誤會,“花花”是一只大熊貓,大名成和花,曾擔任成都大運會宣傳大使、2024年春晚特邀嘉賓,前陣子剛被成都市文旅局特聘為榮譽局長。
我花費了10多個小時,拍攝“香香”的時間總共不到10分鐘,有3分鐘“香香”還在睡覺
我拍大熊貓30多年了,別人都親切地叫我“周熊貓”。除了“花花”,我還拍過另一個大明星:“香香”。
2023年2月21日,在日本生活了5年多的“香香”回到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基地。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適應(yīng),10月8日首次與公眾見面。在“香香”的圈舍外,我按下快門的同時,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時間要回到2019年。為紀念大熊貓科學發(fā)現(xiàn)150周年,我開啟了探訪旅居國外的大熊貓的旅程,每到一地同時舉辦《大熊貓和它的故鄉(xiāng)》攝影展。探訪的幾個國家中,我一直難以忘懷在日本探訪“香香”的情景。
2019年5月17日,一大早我就去了上野動物園,買票進園后又到熊貓館前依次等候,最后看到“香香”,一共花了近4個小時??础跋阆恪钡娜颂嗔耍F(xiàn)場工作人員不斷催促游客向前移動,我不得不邊按快門邊加快腳步。
動畫片《櫻桃小丸子》里,小丸子的奶奶回憶第一次看大熊貓的情景,也是排隊3小時,觀看10秒鐘。事實上我才拍了一兩分鐘,就不得不與近在咫尺的“香香”告別。
但我實在不甘心,為了多拍些鏡頭,一次又一次重新排隊。那天我花費了10多個小時,拍攝“香香”的時間總共不到10分鐘。其中,有3分鐘“香香”還在睡覺。
排隊4小時,看了30秒。出去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愁云散去,面帶笑容
我向上野動物園申請單獨拍攝。但他們說不行。后來,可能是我在東京舉辦的大熊貓攝影展起了作用,他們同意我在休園的時候進行拍攝。
2019年7月6日,我再次來到上野動物園,天空卻下起了大雨。我想糟了,人家好不容易給的機會,要是拍不到“香香”,該多么可惜。
沒想到,我和“香香”特別有緣分。它被管理員放到室外玩耍,看到我,竟打破了日常的習慣。一般大熊貓吃飽了就睡,可那天上午,“香香”在室外活動了整整3個半小時。
我穿著雨衣不停地拍。一天下來,我整整拍了8個小時,按了2000多次快門。腰也酸,腿也疼,雙肩已經(jīng)快背不動攝影包了。
我拜訪上野動物園福田豐園長的時候,向他提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日本人對大熊貓如此熱愛?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2011年日本大地震時,中國的大熊貓“真真”和“力力”剛運到日本。當時人們都充滿了對地震和海嘯的恐慌,可是依然有很多人來動物園看大熊貓,排隊4小時,看了30秒。出去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愁云散去,面帶笑容。
“香香”是“真真”和“力力”的孩子,日本人因此對它有特別的感情。
“大熊貓是一種能夠治愈所有人的迷人生物,非常感謝中國送大熊貓來日本!”福田豐先生向我道謝。
我第一次拍大熊貓,就感受到了大熊貓的“英雄本色”
1992年,為了紀念我國發(fā)起拯救大熊貓運動10周年,成都開始籌備首屆“國際熊貓節(jié)”。我有幸參與“大熊貓故鄉(xiāng)行”活動,到雅安臥龍大熊貓保護區(qū)拍攝。
6月的一天,我第一次去臥龍,在大熊貓基地專家的陪同下,經(jīng)過三道隔離門,我們二人進入成年大熊貓的獸舍里拍攝。距離一只成年大熊貓20多米遠,我們把相機架起來。
那只大熊貓溫馴地坐在草叢中吃著竹筍。我剛拍了幾張,它突然把臉轉(zhuǎn)過來,兩眼緊盯著我們,鏡頭里恬適的畫面變得充滿危險。
我剛把相機和三腳架扯起來,就看到它已經(jīng)停止進食,爬了起來,然后直朝我們奔過來。
我們轉(zhuǎn)身往回跑,一行人貓腰穿過第一道門,沖進第二道門,大熊貓已經(jīng)快追上來。來不及關(guān)那道門,我們跑到第三道門口,飼養(yǎng)員準備趕緊關(guān)門。我跑在最后面,緊隨身后的大熊貓用前爪狠狠地抓了我的褲腿一把,我嚇得一身冷汗。
我問專家:大熊貓為什么會突然發(fā)起襲擊?專家說,成年大熊貓的警惕性比較高,如果感到有危險,就會反擊。
那次在臥龍大熊貓保護區(qū),我還看到另外一幕,不少外國友人不遠萬里來四川看大熊貓。雖然大熊貓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或者背對著人吃東西,但那些外國人特別興奮,守在那里,舍不得走。
當時來四川的外國人是少數(shù),但他們那種“欣喜若狂”深深觸動了我:要是把大熊貓平時的千姿百態(tài)拍下來,今后編個畫冊,讓更多無緣來四川的人了解和認識大熊貓,應(yīng)該是很有意義的事。
照片上,兩只大熊貓親密互擁,妙趣橫生。評委說,《哥倆》太有人情味了
想法萌生以后,我開始拍攝大熊貓,且一發(fā)不可收。
我拍的大熊貓照片超過10萬張,被制作成了明信片和郵票,也出版了近20部大熊貓攝影集。我因此獲得了“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等榮譽。
2016年,G20峰會前夕,杭州舉辦國際攝影大賽,我挑選了4張大熊貓照片參賽。其中3張入選,《哥倆》獲自然類金獎。
《哥倆》拍攝于2003年。那次,我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幾只大熊貓幼崽正在玩耍,畫面特別和諧,我就一直關(guān)注著。
我們搞攝影的,眼睛不離取鏡框,時刻準備出擊??吹酱笮茇埖艿苊绺绲谋穷^時,我馬上抓拍了兩張。其中一張照片上,兩只大熊貓親密互擁,妙趣橫生。我到杭州領(lǐng)獎時,評委說,《哥倆》太有人情味了。
我拍熊貓32年,見證了大熊貓攻克繁育難關(guān),見證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的設(shè)立,見證了大熊貓從“瀕?!钡健耙孜!蔽锓N保護的突破。
剛開始拍大熊貓的時候,專門看熊貓的人還很少,現(xiàn)在到四川看大熊貓的人逐年暴增,連平時都是人山人海。我能夠生活在大熊貓的故鄉(xiāng);我能夠見證大熊貓的成功繁殖;我拍了32年大熊貓,作品能夠傳播到世界各地,這些都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