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利基博士得到了一筆野生黑猩猩研究經費,他想選擇一位不帶有學術偏見的人進行這項研究,而他的秘書珍·古道爾因為熱愛動物、沒有動物學相關的學術訓練和相應的學位而成為最佳人選。這是一件足以讓很多熱愛動物、喜好冒險的人羨慕到尖叫的事情,但實際上,這只是事情的一面,而另一面,是質疑和偏見。年輕女性、無學術背景、無學術地位,這些都成為許多男性學者對珍·古道爾持質疑態(tài)度的理由……
紀錄片《珍·古道爾的傳奇一生》講述了英國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傳奇的一生——只身前往非洲研究黑猩猩,為熱愛放棄婚姻,終身致力于保護自然。
全片以珍·古道爾在非洲的研究生活為背景,以其前夫雨果的攝影片段和她本人的自述為主要內容,聚焦珍·古道爾的傳奇人生,著力思考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以及人與大自然的關系,既充滿大自然的輕松柔和氣息,又呈現出名人紀錄片勵志與啟迪的特點,看完讓人舒心又暖心。
質疑者認為,珍·古道爾作為一個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科學訓練的年輕女性,無法勝任在非洲開展黑猩猩研究的工作。在這個深受“男性以事業(yè)為主,女性以家庭為主”觀念的社會里,對女性而言,追求自己的事業(yè)是一件奢侈甚至是被質疑的事情。人們習慣性地認為,從事科學研究是男性的事情,女性就該在家里相夫教子,而對珍·古道爾來說,她想“做男人在做而女人沒有做的事”。在以后的歲月里,珍·古道爾用行動證明,她不僅能做男人在做的事情,還能做男人沒有做到的事情。
當珍·古道爾的事業(yè)走上正軌且取得一定成績時,丈夫想讓她離開非洲原始森林,去給自己當助理,協(xié)助拍攝動物影片。這意味著珍·古道爾需要在婚姻和事業(yè)上作出選擇,一邊是放棄自己熱愛的動物研究,維持婚姻,成為丈夫的助手;一邊是放棄愛人和婚姻,堅持自己的熱愛與事業(yè)。這讓珍·古道爾陷入了兩難境地。幸運的是,她對自己的熱愛與事業(yè)有著堅定的執(zhí)著,更有來自母親給予的力量與支持,二者讓珍·古道爾毅然放棄婚姻,堅守事業(yè)。
事實上,不止是珍·古道爾所處的時代,即便是現在,事業(yè)和婚姻二選一的問題似乎經常會丟給女性,卻很少有人會去問一位男性:“你如何平衡事業(yè)和家庭?”或者,讓男性在兩者之間作出選擇。這里的潛臺詞無非就是:男性不需要平衡二者,即便他為了事業(yè)毫不顧家也是被默許的,甚至會被認為是“成功的男人”。而當一名女性想要追求自己的事業(yè)時,人們或許會變得警覺,因為這意味著她可能會把照顧家庭的精力分散到事業(yè)當中。正如珍的母親所言,“對男人來說,工作和夢想總是第一位,女人不過是他們的附屬”。
珍·古道爾用自己的一生向世人表明了一件事情:婚姻并非女性的枷鎖,她既不是誰的附屬,也不需要附屬于誰,精彩的人生不需要通過一個男人來定義。
觀眾們不難發(fā)現,珍·古道爾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堅持熱愛、遵從內心與保持獨立的靈魂是她追求人生價值的關鍵。珍·古道爾從小就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為了能夠堅持自己的熱愛,她成為利基博士的秘書,并得到機會前往非洲研究黑猩猩。她在非洲貢布對黑猩猩的研究持續(xù)至今,她是迄今為止開展該領域研究時間最長的研究者,被稱為“黑猩猩之母”。她的熱愛和堅持換來了事業(yè)的成就,在黑猩猩研究領域取得了卓越成績,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的動物研究者。
珍·古道爾對黑猩猩展開的研究,為人類更好地理解動物行為、保護野生動物提供了科學依據。1977年,珍·古道爾成立了珍·古道爾研究會,致力于推動保護野生動物。1984年,她又主持成立了動物庇護所和黑猩猩動物園。她長期投身于保護地球環(huán)境的事業(yè)中,呼吁人們保護野生動植物和生態(tài)環(huán)境。
人們常說,如果愛好與工作一致,那是人生幸事。珍·古道爾做到了。在珍·古道爾身上,既有純粹的熱愛和堅韌的執(zhí)著,又有無數的光環(huán)和榮耀,更有歷經萬難后的平靜和坦然。反觀蕓蕓眾生的我們,多少人在現實面前妥協(xié),多少女性在事業(yè)和家庭之間,無奈地選擇了放棄事業(yè)?,F實生活的種種困難成為追逐理想的桎梏,這不禁讓人思考:人要如何堅持理想?如何面對現實的困境?
我們都曾有過熱愛的事情,但是隨著歲月流逝,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熱愛僅僅是喜歡,歷經生活的一地雞毛后漸漸棄之腦后。所以,珍·古道爾傳奇的一生喚醒的不僅僅是我們對把熱愛做到極致的渴望,更是對熱愛的堅持。
很多時候,我們得不到一些東西,是我們自己束縛了自己,忽視了內心的聲音,把太多外界的聲音放在首要位置,并給自己設置諸多條條框框。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聽一聽自己的內心。
在非洲原始森林生活的前期,珍·古道爾面臨著重重困難。她需要適應非洲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應對黑猩猩的警惕性、提防黑猩猩的攻擊以及研究長時間無進展等問題。她在影片中自述:“我不是失敗主義者,失敗只會讓我更加堅定想成功的決心,我從沒想過放棄,如果放棄,我會一輩子看不起自己。”反觀同樣處于重重困難的我們,理想被困難壓制,在迷惘中逐漸喪失內在驅動力,最后歸結于社會和時代的原因。到底是時代讓人迷惘,還是內心缺少定力?在浮躁且追名逐利的時代,去做一些需要長期投入的事情時,人們很容易就失去興趣、懷疑自我,進而放棄,這個時候,方向、定力與執(zhí)著都顯得尤為可貴。
我們常常會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一邊憧憬豐盈的人生,一邊懷疑自己、踟躕不前。須知自帶光環(huán)出生的人終究是少數,更多的人是在荊棘與玫瑰并存的道路上,升級打怪,在廣闊的天空中灑下滿天的光輝。
影片主角是在世界上擁有極高聲譽的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她20多歲時前往非洲的原始森林,為了觀察黑猩猩,在那里度過了38年的野外生涯,后來常年奔走于世界各地,呼吁人們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地球環(huán)境。
導演布萊特·摩根尤其擅長人物刻畫,他從100多個小時從未公布過的珍·古道爾在野外考察和訪談的影像資料中選材剪輯,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珍·古道爾年輕時在非洲研究黑猩猩的故事。伴隨菲利普·格拉斯的迷人配樂,讓觀眾感受到在那個仍由男性主導野外科研的年代,一個女人如何通過激情、奉獻和毅力改變世界。影片還把人類的命運與動物交織在一起,大大強化了人與自然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