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劉邦命丞相蕭何制定新法,蕭何在《法經(jīng)》基礎上制定《九章律》,被譽為“律令之宗”。漢朝以后,歷代王朝的法律大部分都以《九章律》為藍本進行編訂,成為中華法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傳承法律傳統(tǒng),重構中華法系,是每一位新時代檢察官面臨的問卷。
作為漢高祖劉邦的故鄉(xiāng),江蘇省徐州市沛縣不僅傳唱著《大風歌》,還保有泗水亭、歌風臺、漢高祖原廟、漢畫像石等古跡,傳承沛縣歌謠、沛筑等漢文化。沛縣檢察院則結合兩漢“德法互補”“法情允協(xié)”的司法原則,吸納漢代“循守成法”“安民惠民”的法律思想精華,以及“生子免徭”“收恤孤獨”等未成年人保護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創(chuàng)立“歌風·勵志”未成年人檢察文化品牌,在被害人多元綜合救助、家庭教育指導、罪錯少年幫教、犯罪預防等領域取得明顯成效。相關做法被第十七屆長三角法學論壇評為長三角區(qū)域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法治保障創(chuàng)新實例、徐州市十佳“誰執(zhí)法誰普法”創(chuàng)新項目和江蘇省法治建設創(chuàng)新項目。
2020年9月,沛縣檢察院與沛縣婦聯(lián)共同制定《關于聯(lián)合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工作辦法》,與徐州市華夏心理咨詢中心簽訂《實施合作協(xié)議》,購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同時,創(chuàng)設了春芽家庭教育指導基地,內設課堂、心理咨詢室、沙盤游戲室、情緒宣泄室、團體輔導室等功能區(qū)域,每周均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活動。
第一起案例是輔導一個被害人的家庭。
13歲的小含坐在春芽家庭教育指導基地的心理咨詢室里,長久沉默。旁邊的父親一直不耐煩地催她說話,并扭頭對旁邊的兩名專職咨詢師抱怨道:“她就是一塊木頭,上次公安局問她到底是誰侵犯她的,她一句話都不肯說,氣得我回家狠打了她一頓,她才說出犯罪嫌疑人的名字,這才查清到底是誰讓她懷孕的?!?/p>
一名咨詢師請小含的父親到隔壁房間面談,并在面談過程中完成了調查問卷。另一名咨詢師使用徐州春芽親職教育網(wǎng)站對小含進行了人格量表(EPQ少年版)、父母養(yǎng)育方式量表(EMBU)、癥狀自評量表(SCL-90)等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小含有一些精神病性的輕微表現(xiàn):失眠、食欲不振、頭疼;恐懼、抑郁,有厭世思想和自殺念頭。
全面了解小含被強奸案、去小含家實地走訪調查后,咨詢師們發(fā)現(xiàn),造成小含當前狀況的原因除了遭受性侵創(chuàng)傷外,更多的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父母對小含缺少關愛和陪伴,甚至在她遭受性侵后懷孕5個月時仍未發(fā)覺,平時教育方式以打罵為主。這些行為造成她性格內向、自信心不足、習慣性情緒壓抑。據(jù)此,咨詢師對小含和她父母開展一對一家庭教育輔導,每周末與她們面談,讓小含父母登錄“徐州父母”微信公眾號觀看線上課程。
小含家庭的改變,是從父親的自我反省開始的?!翱吹胶⒆臃浅T愀獾男睦頎顟B(tài),我非常擔心,原來總是怪侵害她的壞人,現(xiàn)在意識到自己也有很大的問題。”
在每次面談后,小含的父親都會接到一項任務,從最簡單的每晚跟小含聊天半小時開始,到一起討論未來的生活規(guī)劃,再到后來父女之間相互寫信、寫小卡片。隨著時間的推移,父女關系明顯親密了不少。心理咨詢中心一方面輔導小含爸爸強化教養(yǎng)責任,讓他認識到自己在家庭教育方式上的不足,學會用正確的方式關愛孩子,另一方面,以一對一面詢的方式對小含開展心理輔導,包括創(chuàng)傷事件造成的恐懼、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的心理修復,人際溝通訓練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社工們還向小含提供了西點培訓課程,她非常喜歡,學習裱花上手特別快,經(jīng)過3個月的輔導,小含與父母的關系親密了很多。
第一起案件的順利辦理,為后續(xù)沛縣檢察院開展未成年人檢察工作開了一個好頭。3年來,沛縣檢察院已舉辦家長講座36次,對186個涉案家庭開展單獨或集體輔導,挽救4名試圖自殺的少年,促使83名未成年人返學或就業(yè),為29名未成年人提供獎學金5.8萬元。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相關經(jīng)驗做法入選江蘇省家庭教育指導十大案事例,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未檢???、《檢察日報》等刊載。
依托“歌風·勵志”未檢文化品牌,沛縣檢察院以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為核心,不斷搜集、改編兩漢法律歷史故事,運用現(xiàn)代傳播方式融入法治宣講和教育引導中。在預防犯罪方面,該院一方面開展分級矯治工作,建立嚴重不良行為人信息庫,通過定期開展參觀大學、團建游戲、到特殊教育學校做公益等活動,有效改善嚴重不良未成年人的行為模式。另一方面,針對在校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活動,組建由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琦帶隊的宣講團,走進沛縣中小學講授防范校園欺凌、電信網(wǎng)絡詐騙、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各種主題的法治課,同時線上普法宣傳覆蓋112所小學、37所初中、7所高中。
除了法治進校園,沛縣檢察院還聯(lián)合教育、法院等部門開展模擬法庭、中職院校法律實務競賽等活動,推動法治教育全覆蓋。在2023年12月舉辦的沛縣第一屆“天平杯”模擬法庭競賽中,21所中學參加比賽,比賽案例由真實的校園欺凌案例改編。沛縣檢察院還選派21名法治副校長擔任參賽隊伍的輔導員,進入學校講授法治課、選拔隊伍、輔導比賽。法治副校長們與學生共同討論案例,帶領他們學習法律知識和審判流程,協(xié)助學生撰寫起訴書、公訴意見書、示證預案、辯護詞,組織學生一遍遍排演。比賽時,有的學校在庭審調查時設計了證據(jù)交換質證環(huán)節(jié),有的學校在法庭教育環(huán)節(jié)由3名審判員從不同角度剖析校園欺凌的危害,有的學校隊員們配合流暢,脫稿比賽,氣場很強……這次競賽大大提升了學生們的法律素養(yǎng)和學法熱情。沛縣檢察院將不斷推動法治教育的多樣化、專業(yè)化、常態(tài)化,實現(xiàn)縣域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全覆蓋,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接受專業(yè)有效的法治教育。
擊筑高歌復前行,以法護童保安寧。過去3年來,沛縣檢察院在推動家庭教育指導專業(yè)化、常態(tài)化工作中不斷探索,未來將持續(xù)立足法治建設需要,不斷傳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地方優(yōu)秀文化,進一步唱響法治“歌風·勵志”,護佑未成年人在法治藍天下,踏歌前行譜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