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佳
出生地:四川廣元
小 學(xué):廣元市實驗小學(xué)
中 學(xué):綿陽中學(xué)英才學(xué)校(初中)、四川省綿陽實驗高級中學(xué)(高中)
高等院校:河北美術(shù)學(xué)院(本科)、四川師范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
藝術(shù)實踐:作品入展四川省第四屆婦女書法篆刻作品展,四川省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四川省第二屆行草書大展,河北省第十屆婦女書法展,甘肅省第六屆婦女書法展,第六屆“翰墨天府”書法作品年度展等。
在那段被歲月雕琢的高中時光里,我與歷史老師李老師之間編織的故事,猶如一卷塵封的古籍,每當翻閱,便有一股淡淡的墨香與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
那是一個冬日的午后,陽光熹微,卻恰好灑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給這冰冷的季節(jié)添上一抹不易察覺的溫柔。李老師,一位仿佛從古代走來的學(xué)者,身著長衫,銀發(fā)蒼蒼,立于講臺之上,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壯志,引領(lǐng)我們穿梭于千年歷史的長河之中。我,一個對歷史抱有無限憧憬卻又時常迷失方向的學(xué)生,坐在課桌旁,望著那密密麻麻的時間軸,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漣漪?!笆耪呷缢狗?,不舍晝夜”,而我似乎仍在原地徘徊,無法觸及歷史的真諦。李老師似乎總能洞察人心,他注意到我眼中的迷茫,于是在課后邀我至其書房。書房內(nèi),古木書架林立,線裝古籍錯落有致,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松香與墨香,仿佛能瞬間將人帶入那個風云變幻的年代。李老師輕撫著一冊泛黃的古籍,眼神中透露出對知識的敬畏與熱愛。他緩緩言道:“歷史,非但記載過往之煙云,更蘊含治國平天下之大道。你需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之志,方能洞察其深邃?!苯又?,李老師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為例,闡述學(xué)習歷史需循序漸進,不可急功近利。他引經(jīng)據(jù)典,從《史記》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談到《資治通鑒》的“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每一句話都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我干涸的心田。
在李老師的悉心指導(dǎo)下,我開始嘗試著用古人的眼光去審視歷史,用文言文的韻味去感受那些塵封的故事。我沉醉于《左傳》的“多行不義必自斃”,感嘆于《戰(zhàn)國策》的“士為知己者死”,更在《史記》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中找到了激勵自己前行的力量。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轉(zhuǎn)眼間我已離開了那所高中,但李老師與我的師生情誼卻如同那些古老的文字一般,歷久彌新。每當我回想起那段時光,心中總是充滿感激與懷念。因為我知道,正是那段與李老師共度的日子,讓我學(xué)會了如何“以古為鑒,以史為鏡”,更讓我明白“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