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9 個梨品種在林芝市的果實品質表現(xiàn)

2024-09-29 00:00:00柳羽王秀韓艷英張西哲陶江葉彥輝杜偉豪李建霖
經(jīng)濟林研究 2024年2期

摘 要:【目的】篩選適合在林芝市栽培的梨品種,為林芝市的梨樹種植提供參考?!痉椒ā窟x擇了2016 年引種的9 個梨品種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單果質量、果形指數(shù)、果心比率、果柄長度、果實硬度、果肉密度等指標評估果實外觀品質,采用維生素C 含量、石細胞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標評估果實內(nèi)在品質,統(tǒng)計各品種的產(chǎn)量。【結果】9 個梨品種的單果質量為116.70 ~ 277.19 g,果形指數(shù)為0.75 ~ 0.93,果心比率為31.84% ~ 44.60%,果柄長度為15.57 ~ 31.20 mm,硬度為9.84 ~ 13.04 kg/cm2,果肉密度為0.96 ~ 1.07 g/mL,維生素C 含量為25.63 ~ 42.23 mg/kg,石細胞含量為0.23% ~ 0.8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0.23% ~ 12.13%,可溶性糖含量為3.79% ~ 8.84%,可滴定酸含量為0.17% ~ 0.32%,糖酸比為14.33 ~ 55.30,株產(chǎn)為4.91 ~ 14.86 kg,單位面積產(chǎn)量為4 094.17 ~ 12 379.91 kg/hm2?!窘Y論】南月、中梨一號、翠冠、晚秋黃、黃冠、黃金、華山和翠玉這8 個梨品種適合在林芝市栽培。其中,中梨一號和翠冠表現(xiàn)優(yōu)秀,南月、晚秋黃、黃冠、黃金和華山表現(xiàn)良好,而初夏綠品種總體表現(xiàn)較差。這些品種在果實品質方面表現(xiàn)出較好的綜合性能,能夠滿足林芝市居民對高品質梨果的需求。在梨樹種植中,可優(yōu)先考慮這些品種。

關鍵詞:梨品種;果實品質;林芝市;栽培

中圖分類號:S6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8981(2024)02—0302—07

梨屬于薔薇科Rosaceae 蘋果亞科Maloideae梨屬Pyrus 植物[1],栽培歷史悠久,其果實為世界性重要果品之一,深受消費者喜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梨產(chǎn)業(yè)發(fā)展迅速,梨的栽培面積和產(chǎn)量僅次于蘋果和柑橘,是我國第三大栽培果樹。

西藏自治區(qū)地處我國西南邊陲,是青藏高原的主體,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氣候獨特且復雜,總體上具有西北嚴寒干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特點。西藏氣候還具有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等特點,有利于果樹的生長、果實的著生及糖分積累。西藏梨的栽培歷史有230 余年,但因地理和人文條件限制,直到1951 年才開始緩慢發(fā)展。西藏栽培梨主要分布在藏東高山峽谷區(qū)和藏南谷地的林芝、昌都、山南等地海拔1 500 ~ 3 700 m、降水量200 ~ 800 mm 的溫暖半濕潤、溫暖半干旱氣候區(qū)[2],林芝的尼洋河區(qū)域是西藏主要的果樹生產(chǎn)基地[3]。2020 年,西藏梨的生產(chǎn)面積為0.03 萬hm2,占全國的0.03%,梨產(chǎn)量為0.14 萬t,占全國的0.01%[4-5]。西藏梨著名品種有烏梨、斯梨、蘋果梨、巴梨和茄梨[6],西藏梨產(chǎn)業(yè)存在品種單一、成熟期過于集中、競爭優(yōu)勢不明顯、銷售壓力大等問題。

目前,較多品種被陸續(xù)從各地引入西藏,一些適宜本地栽培的優(yōu)良品種也被篩選出來,但相對來說數(shù)量較少[3],而且缺乏優(yōu)良品種選擇的參考依據(jù)。在未對新品種適應性和果實品質等表現(xiàn)進行試驗研究的前提下進行大面積引種栽培,可能會給果農(nóng)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2016 年,筆者引進9 個梨品種進行引種試栽,以期篩選出適宜林芝市栽培的梨新品種,改善西藏梨品種結構,為今后梨樹在西藏地區(qū)的大面積推廣栽培提供理論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米林縣羌納鄉(xiāng)(94°43′E,29°36′N),海拔3 000 m,高原溫帶季風氣候。該地區(qū)全年平均溫度為8.6 ℃,極端最高氣溫為30.2 ℃,極端最低氣溫為-15.6 ℃,全年日平均氣溫不小于10 ℃有159.2 d,全年不小于10 ℃活動積溫為2 225.7 ℃;年平均降水量為634.2 mm,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全年降水時間不均勻,主要集中在夏季(6—9 月);最晚晚霜出現(xiàn)在5 月上旬,最早早霜出現(xiàn)在9 月下旬。土壤偏酸性。

1.2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是2016 年2 月從河南省鄭州果樹研究所引進9 個梨品種的嫁接植株,即初夏綠(西子綠× 翠冠)[7]、南月(越后× 新水)[8]、中梨一號(新世紀× 早酥)[9]、翠冠[ 幸水×(杭青×新世紀)][10]、晚秋黃(芽變品種)[11]、黃冠(雪花× 新世紀)[12]、黃金(新高×20 世紀)[13]、華山(豐水× 晚三吉)[14] 和翠玉(西子綠× 翠冠)[15]。引入后栽培于同一試驗地,總栽培面積2 hm2,株行距為3 m×4 m,共1 406 棵。試驗梨園于2018 年開始掛果,2020 年進入盛果期,試驗時梨樹株齡達5 a。

1.3 試驗方法

對不同品種的梨樹進行篩選,選取樹勢、地徑和負載度基本一致的具有代表性的植株,以單株為1 個處理,每個品種選取3 株作為樣樹。在果實成熟期,分別選取樣樹上、中、下3 個高度的內(nèi)膛和外圍共6 個果實,帶回實驗室進行果實品質指標的測定。

使用天平稱量單果質量;使用游標卡尺測定果實橫縱徑、果心橫徑、果柄長度;使用GY-3 型硬度計測定果實硬度,每個果實測3 面;采用排水法測定果肉密度;采用冷凍法測定石細胞含量;采用2,6- 二氯靛酚滴定法測定維生素C 含量;使用數(shù)顯糖度計測定果實陰、陽面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氫氧化鈉中和滴定法測定可滴定酸含量。每個指標重復測3 次。計算果形指數(shù)(果實縱徑與橫徑的比值)、果心比率(果心橫徑與果實橫徑的比值)、糖酸比(可溶性糖含量與可滴定酸含量的比值)。

1.4 數(shù)據(jù)處理

使用Excel 和SPASS 21.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Duncan’s 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品種果實的外在品質

在林芝市參試9 個梨品種的果實性狀及產(chǎn)量見表1,不同梨品種間果實性狀差異顯著。中梨一號和翠冠的單果質量較大,均在250 g 以上,顯著高于其他品種;其次是晚秋黃、黃冠、黃金、華山和南月,單果質量為150 ~ 200 g;初夏綠和翠玉的單果質量較小,為100 ~ 150 g。9 個梨品種的果形指數(shù)均在0.75 及以上,果形指數(shù)為0.75 ~ 0.80 的梨品種僅有晚秋黃;果形指數(shù)為0.80 ~ 0.85 的梨品種有3 個,分別是翠冠、華山和翠玉;果形指數(shù)大于0.85 的梨品種有5 個,分別是初夏綠、南月、中梨一號、黃冠和黃金。果心比率越大,果實可食用部分越少;反之,果心比率越小,果實可食用部分越多。9 個梨品種的果心比率為22.80% ~ 44.60%。中梨一號的果心比率最小,為22.80%;果心比率在30% ~ 35%的梨品種有3 個,分別為初夏綠、翠冠和翠玉;果心比率在35% ~ 40% 的梨品種有3 個,分別為晚秋黃、黃冠和華山;果心比率在40% 以上的梨品種有2 個,分別為南月和黃金。9 個梨品種的果柄長度差異較大。果柄長度在15 ~ 20 mm 的梨品種有4 個,分別為中梨一號、翠冠、晚秋黃和翠玉;果柄長度在20 ~ 25 mm 的梨品種有4 個,分別為初夏綠、黃冠、黃金和華山;果柄長度在30 mm 以上的梨品種僅有南月。初夏綠的果實硬度為9.84 kg/cm2,與其他8 個梨品種相比差異顯著,其他8 個梨品種的果實硬度無顯著差異,為11.56 ~ 13.04 kg/cm2。9 個梨品種的果肉密度為0.96 ~ 1.22 g/mL,彼此間無顯著差異。

宝鸡市| 清镇市| 永和县| 石首市| 阜南县| 镶黄旗| 宜都市| 托里县| 玉环县| 库车县| 怀集县| 班玛县| 阿拉善右旗| 横山县| 南皮县| 余姚市| 宁国市| 明溪县| 如皋市| 石楼县| 响水县| 奇台县| 泸州市| 枣庄市| 瑞安市| 杭锦后旗| 景谷| 通海县| 沙坪坝区| 广昌县| 卢龙县| 县级市| 文登市| 元谋县| 永吉县| 会同县| 育儿| 嘉荫县| 江西省| 朔州市|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