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xué)目標】
1. 指導(dǎo)學(xué)生閱讀整本書,初步感受名著《城南舊事》講述的“光陰的故事”,發(fā)現(xiàn)“在別離中成長”的主題。
2. 掌握“捕捉關(guān)鍵信息,學(xué)會多元思維”的閱讀方法,賞析精彩片段,激發(fā)閱讀期待。
3. 學(xué)會與人分享自己的思考,傾聽別人的想法,辯證地去看待人和事。
【重點難點】
捕捉關(guān)鍵信息,多角度思考問題,辨析“好”與“壞”的復(fù)雜性,構(gòu)建多元評價體系,獲得心靈成長。
【教學(xué)過程】
一、光陰線軸,構(gòu)架全篇
1. (在黑板上畫一條較長的直線)同學(xué)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直線一端添加箭頭)這又是什么呢?我把它想象成光陰。光陰的起點是 1918年(標注),終點是2001年(標注)。在83年的光陰里,有一位女性曾經(jīng)來過,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你知道她是誰嗎?
她叫林海音。(板書)在長長的光陰軸上,有這樣一個點:時間是1960年(標注),地點是臺灣。43歲的林海音觸景生情,發(fā)出了深沉的慨嘆:
夏天過去了,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一去不還。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 《冬陽·童年·駱駝隊》(《城南舊事》后記 )
《城南舊事》就是那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是一本怎樣的書呢?請看本書的獲獎和翻譯記錄:
獲獎和翻譯記錄:
1. 《城南舊事》被《亞洲周刊》評選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2. 被譯為英、德、日、法、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國語言。
3. 獲瑞士青少年文學(xué)的最高榮譽“藍眼鏡蛇獎”。
4. 在新加坡政府舉辦的全民閱讀活動中獲選為三本華文必讀書之一。
閱讀上面的資料,你得到了哪些關(guān)鍵信息?(板書:關(guān)鍵信息)
著名作家葉圣陶曾說過:“今天看完《城南舊事》,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為何早先我不知道這是部如此精良的作品?”葉圣陶先生都如此盛贊,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二、光陰故事,初悟童年
(一)觀察封面,展開想象
1.走進一本書,從書的外部開始。請同學(xué)們拿起《城南舊事》這本書,觀察書的各個部分。先來聊一聊,你最關(guān)注哪一部分?
2. (出示圖片)這是書籍的常用部分名稱,對照它仔細觀察,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同時提取關(guān)鍵信息。
3.封面上的插圖和書的內(nèi)容息息相關(guān)。觀察一下封面的色彩,是冷色的還是暖色的?老師手里有幾個不同封面的《城南舊事》,不同封面體現(xiàn)了出版人對作品不同角度的理解,比照觀察,收獲更多。
4.總結(jié):關(guān)注書籍外部信息,邁出閱讀第一步。
(二)查看簡介,了解作者
作者是書籍信息中極為重要的一項。請學(xué)生思考:你捕捉到了哪些關(guān)鍵信息?教師出示: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國臺灣人。當(dāng)時,臺灣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父親林煥文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那時小英子只5歲。她先后就讀于北京城南廠甸小學(xué)、北京新聞??茖W(xué)校,畢業(yè)后任《世界日報》記者。1948年8月,林海音回到臺灣?!冻悄吓f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以其7歲到13歲的生活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集。
輕聲讀一讀作者的簡介,將書中前言部分林海音的介紹與老師出示的簡介進行比較閱讀。
(三)瀏覽目錄,細讀序言
1.林海音寫下了許多故事。目錄上共14個章節(jié),而前5個故事和后記《冬陽·童年·駱駝隊》是我們需要深入學(xué)習(xí)的。你們對哪個章節(jié)最感興趣?為什么?
2. 《冬陽·童年·駱駝隊》是小說的后記,介紹了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寫作緣由、經(jīng)過和特點,是打開這本書的鑰匙。后記里“駱駝”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高,明寫的就有19處,還有8處用“它們”指代。為什么總是提到駱駝?
3. 英子總是對什么都很好奇。僅僅是駱駝,英子就有太多的問題要問,老師想請你們找一找,英子有哪些問題?教師出示:
英子有哪些疑問,大人們是怎么回答的,英子又是如何想的?請同學(xué)們速讀全篇,準確找到關(guān)鍵段落,給出答案,在最短的時間舉手示意。
三、停駐光陰,解讀童心
1. 英子問的何止這些?《城南舊事》整本書里,英子用童稚的雙眼來看大人的世界,不清楚也不明白,因而一直在問:胡同口的水井轱轆、樹上垂下來的“吊死鬼” 蟲、放話匣子的小販……總之,大人視而不見的小玩意兒、小人物、小事件,英子都好奇,都想問。這就是童年的樣子吧。
2. 請學(xué)生回憶:你們曾經(jīng)問過哪些問題?讓我欣賞一下你們童年的樣子吧!
3. 童年最困惑的問題是: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大人們總說,壞人會把孩子拐跑的。英子也是我們其中的一個。讓我們將時光軸停駐在1926年,相遇那個“厚嘴唇男子”。小英子也有這樣的疑問:藏在茅草堆里的青年是不是壞人?教師出示:
“不是好人?”他瞪起眼,指著自己的鼻子。
我還是搖搖頭。
“不是壞人?”他笑了,眼淚從眼屎后面流出來。
要想知道他是好人還是壞人,請同學(xué)們閱讀《我們看海去》這個章節(jié),時間5分鐘。教師出示:
閱讀要求:
讀一讀:默讀67至69頁。
找一找:這句話是誰說的?
想一想:從這兩個問句中,你讀出了青年的什么心理?
辨一辨:你認為青年是好人還是壞人?在字里行間捕捉關(guān)鍵信息。
提問:“不是好人?不是壞人?”這句話是誰說的?你認為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觀點一:壞人
1.因為他畢竟偷過東西,想不勞而獲,而且他把偷的東西藏在茅草堆里。偷東西的人怎么可能是好人呢?
2. “溫良恭儉讓”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品質(zhì),可不是“偷盜賊匪竊”!
觀點二:好人
1.他要供弟弟讀書,迫不得已才這樣做的。
2.他對英子很好,而且他非常愿意和英子講他和弟弟的故事。當(dāng)他被英子發(fā)現(xiàn)后,他沒有去威脅英子,而是和她很要好,像真正的朋友一樣。
觀點三:中立
1.因為他小時候沒有學(xué)知識的機會,找不到工作,所以偷東西,偷東西是不好的行為;但他偷來的錢是供弟弟讀書的,說明良心未泯。
2.他受生活所迫,值得同情。但是他應(yīng)該用自己的勞動去掙錢,不應(yīng)該去偷。
3.當(dāng)你認識到一個人不能簡單地分成好人或者壞人的時候,你就學(xué)會了多元思維。(板書:多元思維)媽媽讓小英子長大后寫一寫這個賊,小英子卻寫成了《我們看海去》,這是為什么?(學(xué)生交流)
小結(jié):在小英子眼里,“我們看海去”也許是一件比區(qū)分好人與壞人更美好的事情。
4. 提問:“我們看海去”是英子和小偷的約定,他們?nèi)タ春A藛??請?4至76頁找一找答案。小偷被抓,英子很快就與小偷離別了。
四、別離光陰,童年永駐
1. 循著光陰軸,這樣的別離一次又一次:(音樂《送別》)
《惠安館》,1925年的春夏之交,在椿樹胡同,與秀貞和小桂子別離;
《我們看海去》,1926年的暑假開始,在新簾子胡同,與“小偷”別離;
《蘭姨娘》,1927年的中秋,在虎坊橋大街,與蘭姨娘和德先叔別離;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不再是小孩兒》,1930年的畢業(yè)典禮,在醫(yī)院,與爸爸別離……
至此,英子與童年別離……《城南舊事》既是光陰的故事,又是別離的挽歌。
2. 教師出示:
我們最終都要遠行,最終都要與稚嫩的自己告別。
——海子
別離,無論是主動地選擇,還是被動地面對,多少有些傷感與失落,但也蘊藏著成長與希望。
3. 1930年,13歲的英子別離童年;1948年,30歲的林海音別離城南;1957年,這別離的光陰在林海音的腦海里一一閃現(xiàn)。教師出示: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匆姸栂碌鸟橊勱犠哌^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
《城南舊事》在別離的光陰中留了下來,含著憂傷的文字讓我們又回到了童年。小說中的一切就是這樣有條不紊,訴說著光陰的故事: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光陰……愿今天的課堂,為你們開啟一段閱讀《城南舊事》的旅程,注意捕捉關(guān)鍵信息,點亮閱讀人生!
評析:
整本書閱讀指導(dǎo)課有一套完備的學(xué)習(xí)模式。如何在遵循讀封面、讀目錄、整體把握、欣賞精彩片段的基本程式中,給予學(xué)生閱讀驚喜,激起探索的欲望?在本課教學(xué)中,教者將“微調(diào)”運用到教學(xué)細節(jié)中,讓學(xué)生在細微之處遇見驚喜?!冻悄吓f事》是一本講述林海音童年故事的自傳體小說,循著別出心裁的光陰軸主線索,以兒童的視角,審視“光陰、別離、童年”,搭建書與現(xiàn)實世界的橋梁,在讀中尋找童年的樣子,尋覓思考的足跡,感悟“在別離中成長”的主題。
光陰:別具一格的時光軸,展現(xiàn)了作家的一生。聚焦作者寫下的那段光陰,其與眾不同的構(gòu)思,如杠桿一樣輕輕撬動起學(xué)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亦為本課“光陰的故事,別離的挽歌”主題定下基調(diào)。循著時光軸,相遇光陰里流逝的人和事,當(dāng)別離的挽歌伴著《送別》響起,留給學(xué)生的不僅僅是惆悵,悲歡離合的背后是歷練后的成長,這也許就是別離給予學(xué)生莫大的饋贈。
別離:教者透過“不是好人?不是壞人?”這一多向思維問題,品味小偷的語言,走進人物內(nèi)心,突破單一評價的禁錮,從多元思維的角度去認識、評價人物,構(gòu)建多維情感的評價體系。繼而扣緊“別離”主題,一次次與相識的人別離,直至別離童年,“《城南舊事》既是光陰的故事,又是別離的挽歌”這一主旨在淡淡的哀愁中凸顯。
童年:海子說:“我們最終都要遠行,最終都要與稚嫩的自己告別?!逼鋵?,我們告別的是生理的童年,而心靈的童年永存。教者摒除功利之心,遵循兒童視角,運用檢索閱讀的方法,解開文本的秘密,依據(jù)關(guān)鍵詞“駱駝”提取并整合信息,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發(fā)現(xiàn)舊時代社會底層人民身上所隱含的人性美,更在生活中尋覓童年應(yīng)有的樣子。
(作者單位:羅海云,江蘇省鹽城市鹽瀆實驗學(xué)校;吉建和,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小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