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高職專業(yè)課程特點及高職學生學情,構建高職“三段九步”的線上教學模式。通過在專業(yè)課程中的應用實踐,證明該模式符合認知天性,遵循教育科學,在提高學生課程參與度、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績、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等方面均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線上教學;三段九步;教學模式
引言
2022年,各級各類學校仍然時不時需要將課堂搬到線上,實行線上教學,雖然經過了2020年的一場史無前例的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改革浪潮,但面對教學新技術、新場景的壓力以及學生長期線上學習的壓力,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不再適應,而新的教學策略仍然需要老師們進行探索和改革。
線上教學促進了教學模式改革,但在改革中,由于眾老師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線上教學與傳統(tǒng)線下教學差異明顯,專業(yè)課程與人文類課程教學側重不同,因此線上教學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問題?;诖耍P者構建三段九步教學模式,為實施穩(wěn)定、有序、高效的線上 教學提供借鑒。
一、線上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
(一)線上教學與傳統(tǒng)線下教學的區(qū)別
1.學習環(huán)境不同
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學生集中在教室,受紀律約束,有同伴激勵,可以形成較好的學習氛圍,而線上教學,學生均各自居家,電視、手機、游戲、網絡、紛雜事物都可能隨時打斷學習者的學習,這種影響對高職院校自主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尤其明顯。
2.有效教學時長不同
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專業(yè)課程教師在教室利用多媒體和黑板,可以輕松地進行公式推導、理論講解、習題訓練、師生之間的反饋及時、一節(jié)課40分鐘的教學時長充實且有效。而線上授課,一方面教師備課時間比線下長,另一方面由于師生通過屏幕、網絡交流,視覺疲勞問題、注意力缺乏及客觀條件限制,導致線上課堂的有效教學時間縮短。
3.師生交流強度不同
傳統(tǒng)線下教學,教師在課堂上可通過學生的表情、眼神、對話、肢體動作等判斷學習者的情況,但線上授課,教師只能通過文字、數據、連麥獲得反饋,一方面這些反饋是教師發(fā)布的教學活動后得到的,具有片面性,另一方面學生在互動中易盲目跟風,讓數據失去真實性。
(二)線上教學遇到的困難
1.學生主觀能動性不足
高職學生學習的基礎薄弱,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足,主觀能動性不強,而線上教學環(huán)境與線下明顯不同,缺乏約束,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動力是構建新教學模式的首要目標。
2.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專業(yè)課程具有縝密思維邏輯的特點,而縝密的思維邏輯限制了線上活動的發(fā)散性,表現出“是什么就是什么”的特點[1]。這個特點決定了專業(yè)課程線上活動的趣味性大大降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嚴重不足。因此如何設置教學互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欲望是構建新教學模式的第二目標。
3.教學效果不佳
課前學習的能動力不足,課中教學的有效時長縮短,課堂反饋真實性下降,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革線上教學方法,課后采取措施鞏固教學成果是構建新教學模式的第三目標。
二、高職專業(yè)線上課程三段九步教學模式的構建
針對上述線上教學問題,如何在課前激發(fā)學生學習內動力,如何在課中留住學生,如何提高學生參與教學互動的積極性,如何在課后采取措施鞏固教學效果,是解決線上教學問題的根本思路,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構建高職專業(yè)課程“三段九步”教學模式?!叭尉挪健笔浇虒W模式邏輯關系如圖1所示。
(一)課前階段
1.步驟1——發(fā)布課前任務
發(fā)布引導性材料,可能是一個概念、一條定律、一段說明文字,通俗易懂的語言或直觀形象的具體模型,構建新舊知識發(fā)生聯(lián)系的橋梁。由于新學問是以舊學問為基礎,所學越多則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就越多。布置課前任務可以是舊知識的討論,也可以是新知識的閱讀材料,難度不能太大,否則容易挫傷學生學習新知的信心。
2.步驟2——告知教學目標
有目標才有前進的方向,通過及時告知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本次課程與職業(yè)能力相關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動力。將教學目標區(qū)分為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課程目標是整門課程的宏觀目標,根據課程目標,教材會將內容按章節(jié)劃分。由于線上教學的特殊性,在理清課程目標后,應根據每周的教學時長,規(guī)劃線上教學內容,并進行簡單清晰的教學目標設計。一次教學的教學目標從知識、能力、情感三點出發(fā)進行設計。清晰的教學目標有助于教學方法的選擇,如知識類著重記憶、理解,能力類著重操作和訓練,情感類以討論互動方式進行反省提升。
(二)課中階段
1.步驟3——知識連接,刺激回憶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認為,教學活動是一種旨在影響學習者內部心理過程的外部刺激,因此教學程序應當與學習活動中學習者的內部心理過程相吻合。他將學習者的內部心理活動劃分成了9個階段,其中第3階段就是刺激回憶。課中步驟3中,教師介紹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布刺激性材料,建立新的知識檢索。
2.步驟4——內容講解,通俗易懂
專業(yè)課程的專業(yè)術語很多,課本也大多艱澀難懂,高職學生本身基礎弱,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采用很重要。對于術語,美國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說:不能使用術語。術語阻礙了初學者的理解,因此應該用學習者熟悉的語言,把知識表述成學習者能聽懂的話,例如,“錨固長度”,初學時不易理解,可將它與生活經驗相聯(lián)系,當朋友準備掉下去時,你拉住朋友的手、這個拉住的手就是一種錨固。美國當代著名認知科學家侯世達在《表象與本質:類比是思考之源與思維之火》書中提出人類有通過“類比”自行發(fā)現規(guī)律的本能,正是人類大腦多年來不知不覺形成的一長串類比,賦予每個概念生命,人們可以通過已知的舊事物來理解未知新事物。借助“類比”的方法,將學習者原有經驗和教學目標之間,搭起一個梯子,如知識點“主次梁相交處設附加箍筋或吊筋”,直接告知是低效的,但將主次梁相交同人與人踩踏類比,吊筋與皮鞋進行類比,就容易理解了。最后利用可視化建構專業(yè)課程知識之間的關系,制作可視化的PPT,表達各知識點的層次關系、空間關系。
3.步驟5——案例解析,必不可少
高職專業(yè)課程重在應用,案例解析必不可少。模仿,是社會學習的重要形式之一,通過教師案例解析—學生模仿練習—師生討論答疑,進行線上教學中技能訓練的主要手段,同時開展成果展示和成果互評。學生在互評的時候也可以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教師在討論答疑中得到教學反饋。
4.步驟6——討論反省,情感溝通
線上教學中學習者與講授者的情感溝通幾近于零,因此在線上授課中,對教學難點、熱點,設置討論、頭腦風暴等活動,教師對學生的問題或觀點及時給予反饋和肯定,增加情感溝通。學生在連麥、文字表達中得到關注,增強了聽課欲望。
(三)課后階段
1.步驟7——理清知識脈絡,繪制知識圖譜
在完成一個教學單元后,要求學生分析知識點間的關系,理清知識脈絡,總結知識結構,畫出知識圖譜。通過對知識點的梳理及知識圖譜(思維導圖、結構圖表、錨圖等)的繪制,加強記憶,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加學習成就感[2]。
2.步驟8——尊重認知規(guī)律,合理設置測試
在彼得·C·布朗、亨利·A·羅迪格三世、馬克·A·麥克丹尼爾合著的《認知天性》一書中介紹實證只需一次自測,一周后回憶率從28%躍遷為39%,同時頻繁的集中練習只會產生短期記憶,而間隔練習使知識存儲得更牢固,穿插練習有助于長期記憶,多樣化練習促進知識的活學活用,善用練習組合帶來成長性思維。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布置課后小測,通過小測,學生可以及時檢驗自己所學,明確知識缺陷。
3.步驟9——借助平臺,實時反饋
借助教學平臺強大的收集評定功能,實時對學生的小測、作業(yè)進行評定,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展,同樣地,這種作業(yè)和測驗能讓授課者發(fā)現差距與錯誤,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三、“三段九步”教學模式應用案例
(一)以《建筑施工圖平法識圖》課程為例
高職《建筑施工圖平法識圖》課程是建筑工程技術及工程造價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具有實踐性強、專業(yè)性強、責任重大等特點。結構施工圖中,鋼筋具有隱蔽性、同時節(jié)點構造平面化,難理解,因此本課程對學生基礎課程及空間想象力要求較高,是一門學習難度相對較大的課程。在線上教學中,筆者借助“智慧職教”教學軟件,采用“三段九步”教學模式。
“三段九步”教學模式在課前、課中、課后等3個教學階段,分9個步驟展開教學活動,與線下教學相比,課前階段多了“課前任務”,可以起到知識復習、新舊知識銜接作用,“告知教學目標”步驟則可以為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激發(fā)學習內動力。課中階段,為克服線上教學缺點,增加案例解析時長,創(chuàng)造理解知識原理的情境,設計多種線上討論、提問、搶答等教學互動,設置“情感溝通”步驟,緩解線上學習的焦慮。因為教學平臺的自動評定成績功能,課后階段的“課后小測”和“評定成績”,可方便地多次布置,間隔布置、穿插布置、多樣化布置,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能,“繪制知識圖譜”旨在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打通學習的任督二脈。
(二)實施效果
1.學生線上的學習效果逐步提升
線上教學第7周中,智慧職教平臺登錄教師371人,共計6104次,登錄學生12058人,共計626231次,課堂教學1338次,課堂活動3369次,課件學習408863次,批改作業(yè)(教師)30826次,批改考試(教師)11093 次,學生做題586721次。“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行為持續(xù)增加,共發(fā)布課前任務119次,課中的教學互動(包括投票、討論、測驗、頭腦風暴、提問、小組PK、問卷調查)共計1419次,課后安排110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進步,教學評價與教學互動安排成正比例關系。對于“畫知識圖表”環(huán)節(jié)的思維導圖總結知識點,學生更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80%的學生截圖上傳的導圖符合要求,20%的導圖則不僅漂亮、對知識的總結也非常全面,令人眼前一亮,通過問卷調查,83.51%的同學認為這樣的方式有助于自己對知識體系的理解,71.13%的同學認為在日后的學習中會主動利用這種方式進行復習或預習。
如是觀之,線上教學的“三段九步”教學模式,從“課前-課中-課后”進行9步驟的教學模式,規(guī)范了教師的教學行為,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維度,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提升
在線教學,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深化職業(yè)教育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3],在線教學對教師來講,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會。以建筑工程系為例,共54位教師參與了線上授課,占專職教師人數的91%,通過在線教學,教師積累了豐富的線上教學經驗,全方位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結語
線上教學其教學模式發(fā)生了變化,教學內容、流程、組織也相應有了改變,是新的教學模式的改革。經過線上教學實踐探索,“三段九步”教學模式符合認知天性,遵循教育科學,適合高職專業(yè)課程,線上教學效果顯著。同時這次的線上教學模式探索也為今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供了寶貴經驗,隨著5G網絡時代的到來,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必將日漸成熟,為我國的職業(yè)教育提供有效支撐。
本文系1.2021年度廣西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三教視野下的崗課證賽融合教學體系構建與研究——以工程造價(建筑)專業(yè)為例》(項目編號:GXGZJG2021B056);2.2021年廣西自治區(qū)高等職業(yè)學校課程思政示范課——《建筑力學與結構》(項目編號:桂教職成(2021)55 號)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蔡建永,劉曉海.國際中文智慧教育視域下“三段九步”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 世界漢語教學,2023,37(04):534-546.
[2]李巖,元建基.高職院?!靶蝿菖c政策”課“五位一體”立體化教學模式的路徑分析[J]. 世紀橋,2022,(10): 82-84.
[3]韓紅亮,王雪梅.高職工科類課程線上線下“四步法”教學模式探索[J].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31(02):80-83.
(作者單位: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