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解放戰(zhàn)爭時期山東解放區(qū)南下干部動員工作研究

2024-10-24 00:00:00劉志鵬李健魁
中共黨史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華東南下干部縱隊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共中央和華東局為接管新解放區(qū)而從山東解放區(qū)抽調干部組建而成,是當時規(guī)模最大的南下干部隊伍。山東解放區(qū)既要保證原有工作正常進行,又要為干部南下做準備。在面臨諸多困難的情況下,山東解放區(qū)通過調整地方干部政策為動員工作提供基礎保障,并從打通南下干部思想和解決實際問題兩個方面著手,消除傳統(tǒng)鄉(xiāng)土社會秩序對于動員工作的影響。這種南下動員機制在華東南下干部縱隊到達新區(qū)后依然發(fā)揮著作用,并為之后西南服務團等南下干部動員工作提供了經驗參照。

〔關鍵詞〕華東局;山東解放區(qū);政治動員;干部南下

〔中圖分類號〕D231;K2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3-3815(2024)-04-0090-14

A Study of the Mobilization of the Southward Cadres in the Shandong Liberated Area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Focusing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outhward Cadres

Column to East China

Liu Zhipeng & Li Jiankui

Abstract: The Southward Cadres Column to East China, the largest southward cadre team formed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was created by the CPC’s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East China Bureau by transferring cadres from the Shandong Liberated Area to take over the newly liberated regions. The Shandong Liberated Area had to maintain its existing operations as well as prepare for the cadre southward movement. Despite numerous challenges, the Shandong Liberated Area provided fundamental support for mobilization by adjusting local cadre policies, and it mi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rural social order by addressing ideolog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The mobilization mechanism developed in Shandong continued to be effective after the Southward Cadres Column to East China arrived in the new areas and it served as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cadre mobilization efforts, such as those for the Southwest Service Corps.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九月會議),決定迅速地、有計劃地訓練大批能夠管理軍事、政治、經濟、黨務、文化教育等工作的干部隨軍前進接管新開辟的解放區(qū),這是解放戰(zhàn)爭開始后中共最大規(guī)模的干部抽調計劃。1949年3月,來自山東解放區(qū)的魯中南區(qū)、華東局直屬機關、渤海區(qū)、膠東區(qū)的兩萬多名南下干部分兩期在山東臨城集中①,成為所有南下干部隊伍中人數最多的一支,被正式整編為“華東南下干部縱隊”,下轄4個支隊。其中,魯中南區(qū)干部組成第一支隊,負責接管浙江地區(qū);華東局直屬機關干部組成第二支隊,負責接管上海地區(qū);渤海區(qū)干部組成第三支隊,負責接管浙江和上海部分地區(qū);膠東區(qū)干部組成第四支隊,負責接管蘇南地區(qū),部分抽調到福建和大西南。此次干部南下,與1945年北上東北和1948年南下中原有

①臨城,舊縣名,主要指現在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所不同,需要提前組織成建制的干部隊伍隨軍南下。組建如此大規(guī)模的干部隊伍,如果不進行深入的政治動員,僅僅依靠組織調動是不可想象的。目前學界尚無關于華東南下干部縱隊動員工作的專門研究,相關研究主要分散在對山東南下干部的整體考察中目前關于華東南下干部縱隊動員研究的主要成果有包晨嵐的《從老區(qū)到新區(qū):中共入浙南下干部研究(1948—1956)》(華齡出版社,2021年)、James Z.Gao的The Communist Takeover of Hang Zhou :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ty and Cadre, 1949-1954(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對入浙的華東南下干部縱隊尤其是魯中南區(qū)干部作了重點剖析。黃昊在《1949年山東干部南下及其社會影響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年)中考察了華東局在山東解放區(qū)所進行的華東南下干部縱隊動員工作。劉大可的《解放戰(zhàn)爭時期山東干部南下的組織調配與派遣》(《東岳論叢》2014年第6期)、岳宗福的《政權接管:中共大批干部下江南——“華東南下干部縱隊”的組建與南下》(《黨史博覽》2007年第4期)均對華東南下干部縱隊的動員工作有所涉及。與華東南下干部縱隊相關的其他南下干部動員研究,則有代雅潔的《“組織”的力量:1949年華北解放區(qū)南下干部的政治動員實踐研究》(《民國檔案》2022年第1期),焦帥帥、張侃的《解放戰(zhàn)爭時期太行太岳區(qū)南下干部的抉擇與調適》(《黨史研究與教學》2022年第1期)等,分別對華北尤其是太行地區(qū)的南下動員工作進行了梳理和考察。,這些研究未能充分反映政策的階段性和區(qū)域的獨特性,如對于山東解放區(qū)的地方干部政策調整與南下動員工作的聯(lián)系關注不夠。事實上,不解決山東解放區(qū)部分干部的思想顧慮,將對華東南下干部縱隊的組建產生消極影響。鑒于此,本文擬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利用山東省檔案館館藏檔案和相關資料,系統(tǒng)考察組建華東南下干部縱隊時的動員工作及遇到的困難,深刻理解革命理想與傳統(tǒng)鄉(xiāng)土社會秩序之間的矛盾對于動員工作的影響,從而廓清山東解放區(qū)動員工作中的干部政策調整與高效動員機制。

一、中共中央“干部南下”政策與山東解放區(qū)的因應

1948年8月24日,鄧小平在總結大別山新區(qū)工作經驗的基礎上說明了隨軍南下干部的重要性,表示“南進時就是缺乏準備,所以吃了很大的虧”,強調“在組織上,要有足夠數目的干部隨軍行動,這些干部都須經過任務、政策和作風的訓練”。他指出,中原解放區(qū)的開辟對隨軍干部數量和質量提出新要求,“不過這批干部以村級為最多,質量不算高”,“我們總感到干部補充甚不及時,影響工作甚巨”,“按中原區(qū)需用干部的標準,如在江南開辟一萬萬人口的區(qū)域,所需合格干部當在三四萬之間,應請中央預為準備”。 《關于今后進入新區(qū)的幾點意見》(1948年8月24日),《鄧小平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4、129頁。鄧小平建議中央在接管新區(qū)時要健全隨軍的行政機構,且必須有完善的縱向組織結構。他從組織形式、干部類型和數量等方面對未來接管新區(qū)工作的干部所提建議,成為中央制定干部南下政策的重要參考。

9月8日至13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著重討論了“奪取全國政權所需要的干部的準備工作問題” 《中共中央關于準備五萬三千個干部的決議》(1948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7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第426頁。24日,濟南戰(zhàn)役取得勝利,這是“人民解放軍大規(guī)模圍殲國民黨軍隊主力和解放重兵防守的大城市的開始” 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著:《中共山東編年史》第6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11頁。,同時也標志著國民黨重點防御策略開始崩潰,其依托大城市所建立的政權迅速瓦解,逐步奪取全國政權并接手各大小城市成為中共的主要任務。華東局學習濟南城市接管經驗,“需要我們在攻城的戰(zhàn)役還沒有發(fā)起之前,就抓緊時間集中干部,大力進行各種準備工作”,“在重要機關企業(yè),物資、倉庫的接收不僅要集中使用干部,而且要有得力干部緊跟攻城部隊前進,隨時接收” 中共華東中央局政研室:《關于濟南、濰坊兩市接管工作經驗總結(草稿)》(1948年),山東省檔案館、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院編:《山東革命歷史檔案匯編》第16輯,新華出版社,2021年,第7168、7169頁。如果中共不能有序接管新解放城市,勢必會荒廢城中百業(yè),造成混亂,并嚴重影響社會穩(wěn)定。毛澤東也指出:“戰(zhàn)爭的第三年內,必須準備好三萬至四萬下級、中級和高級干部,以便第四年內軍隊前進的時候,這些干部能夠隨軍前進,能夠有秩序地管理大約五千萬至一萬萬人口的新開辟的解放區(qū)。” 《中共中央關于九月會議的通知》(1948年10月10日),《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47頁。

10月28日,中共中央通過《關于準備五萬三千個干部的決議》,預計在1948年7月至1950年6月間,解放軍將從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域奪取“大約將包含有一萬萬六千萬左右的人口,五百個左右的縣及許多中等的和大的城市,并在這些新的區(qū)域建立政權”。根據過去的經驗,估算這些新地區(qū)的接管需要53000名干部,中央將其中15000名干部的指標分配給了華東局,規(guī)定必須包括擔負各項工作主要責任的干部,分別是中央局一級48人、區(qū)黨委一級75人、地委一級300人、縣級1050人,于1949年6月和12月分兩次完成。對于各地在動員干部時可能出現的困難,中央特別提出“為了照顧調往新區(qū)工作的干部的家庭的困難,減少干部的顧慮,凡過去及今后調往新區(qū)工作的地方干部,其家庭一律按軍屬待遇。各地政府應明文公布,并立即對已經外調的地方干部的家庭實行按軍屬待遇”。 《中共中央關于準備五萬三千個干部的決議》(1948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7冊,第426—431頁。此外,根據中央的要求與鄧小平的建議,隨軍的南下干部需要成建制抽調,并進行集中訓練,加之本次隨軍南下的干部規(guī)模空前,為方便行軍與統(tǒng)一管理,提前組建一支干部隊伍勢在必行。華東南下干部縱隊正是華東局遵從中央干部南下決策,分兩期從山東解放區(qū)迅速動員抽調組建的,計劃魯中南區(qū)配備1套區(qū)黨委、10套地委、40套縣委,3680名干部;膠東區(qū)配備1套區(qū)黨委、7套地委、42套縣委,3650名干部;渤海區(qū)配備1套區(qū)黨委、5套地委、41套縣委,3456名干部;濟南市配備1套區(qū)黨委、2套地委、5套縣委,576名干部;昌濰特區(qū)配備半套地委、5套縣委,404名干部;濰坊市配備3套縣委,225名干部;華東局直屬機關配備1套中央局、1套區(qū)黨委、5套半地委、15套縣委,3009名干部 中共華東中央局:《關于執(zhí)行中共中央準備五萬三千干部決議的指示》(1948年12月25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匯編》第16輯,第7146—7147頁。;共計1套中央局、5套區(qū)黨委、30套地委、151套縣委,15000名干部。

華東南下干部縱隊的抽調與組建,主要緣于山東解放區(qū)的地理位置、干部基礎和政局考量等幾大要素。中央抽調干部隨軍南下,那么部隊的編制安排和南下路線對干部輸出地的選擇便產生了重要影響。如果南下干部與南下部隊在位置上南轅北轍,將不利于人員的集結,進而影響整個部隊南下的步伐。山東解放區(qū)恰好處于絕佳的地理位置,所抽調的干部能夠因勢跟隨由山東野戰(zhàn)軍、華中野戰(zhàn)軍和山東軍區(qū)部隊組成的華東野戰(zhàn)軍南下工作。

作為老區(qū),山東解放區(qū)還有著較好的干部基礎和輸送經驗。1945年9月19日,為鞏固華北解放區(qū)并搶占東北來建設全國戰(zhàn)略總后方,中央制定了“向北發(fā)展,向南防御”的方針 《中共中央關于目前任務和戰(zhàn)略部署的指示》(1945年9月19日),《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2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686頁。,并作出山東主力部隊和大批干部北上東北的重大決策。20日,劉少奇代表中央致電山東分局,指出發(fā)展東北、進而控制東北,“中央是完全依靠你們及山東的部隊和干部,原則上以山東全部力量去完成這個任務” 《中央致山東分局并羅榮桓、黎玉轉林彪電》(1945年9月20日),常連霆主編:《山東黨的革命歷史文獻選編(1920—1949)》第9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7—18頁。10月5日,山東分局指示各戰(zhàn)略區(qū),不僅要“迅速完成指定調集干部之數量,并很好照顧到質量”,還要注意到不管如何抽調,都應“注意各級領導核心的樹立與配備” 《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關于目前干部使用問題的指示》(1945年10月5日),常連霆主編:《山東黨的革命歷史文獻選編(1920—1949)》第9卷,第72頁。截至12月底,“山東先后抽調6000余名干部赴東北工作,占赴東北干部總數的近30%” 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著:《中共山東編年史》第5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83頁。1947年9月,為打破國民黨軍隊對山東的重點進攻和配合劉鄧大軍,由陳毅、粟裕率領的西線兵團南下豫、皖、蘇進行外線作戰(zhàn),中共中央要求華東局負責抽調一部分干部隨軍行進。1948年6月,在河南濮陽集中的南下支援中原的5400余名山東干部被編為中原支隊,下設6個大隊,為中原解放區(qū)的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鄧小平稱贊其“勝過十萬大軍” 山東省檔案局編著:《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南下”》,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頁??箲?zhàn)勝利后,山東解放區(qū)先后完成了北上東北、支援中原的干部輸送,實現了從全民族抗戰(zhàn)初期向中央要干部,到抗戰(zhàn)中后期自給自足地培養(yǎng)干部,再到解放戰(zhàn)爭時期向全國輸送干部的轉變,山東解放區(qū)組織干部支援新區(qū)的能力得到了中央的認可。因此,在中共中央和華東局看來,此時從山東解放區(qū)抽調南下干部最為合適。

此外,華東局對這批南下干部的抽調也有著自身的考量。1945年9月,中央決定“將山東局改為華東局,陳毅、饒漱石到山東工作。現在的華中局改為分局,受華東局指揮” 《中共中央關于目前任務和戰(zhàn)略部署的指示》(1945年9月19日),《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2冊,第686頁。根據戰(zhàn)爭形勢發(fā)展,國民黨基本控制了華中地區(qū),山東的戰(zhàn)略地位提升,新成立的華東局直接控制原山東分局的渤海區(qū)、膠東區(qū)和魯中南區(qū)等,直到1949年3月華東局駐地由山東遷往上海。所以華東局在1948年12月表示,“華中的干部(尤其中級和高級干部)特別缺乏,因此準備一萬五千干部規(guī)定完全由山東來負責” 中共華東中央局:《關于執(zhí)行中共中央準備五萬三千干部決議的指示》(1948年12月25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匯編》第16輯,第7146頁。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解放區(qū)黨組織和干部隊伍在1947年下半年至1948年經歷了一段相對困難的時期,這也直接影響了南下干部的準備。1947年9月,全國土地會議結束之后,中央結合土地改革進行整黨,目的在于解決基層黨組織特別是農村黨組織中存在的成分不純、作風不正等問題,純潔黨的干部隊伍,保證土地改革和其他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由于國民黨對于山東解放區(qū)的重點進攻,遷到渤海區(qū)的華東局在中央指導下制定了地方干部政策。10月30日,華東局召開駐渤海區(qū)各機關部門的高級干部會議,就“財政嚴重困難、人民負擔過重”問題,討論制定了“精簡編制”“供給標準”“清理資財”三大方案,并要求在落實“三大方案”的同時開展思想斗爭,清理黨員干部的富農思想根源 《中共華東局關于貫徹高干會精神及具體執(zhí)行三大方案的決定》(1947年10月30日),山東省檔案館、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山東革命歷史檔案資料選編》第19輯,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18—419頁。華東軍區(qū)政治部主任舒同在會上表示,實施干部精簡方案,要兼顧“前方與后方、部隊與地方”精簡的干部比例,“本地與外來”干部也要有所區(qū)別,并要求改變工作作風,“能把一個人的事分成幾個人去做,為什么不能把幾個人的事合攏為一個人做呢”,“打通思想要和具體細致的組織工作結合起來”,“務求在這次精簡之后各得其所,各安其業(yè)”。 舒同:《貫徹大會的精神與方針》(1947年10月30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資料選編》第19輯,第457—459頁。“三大方案”的制定,是華東局為解決山東解放區(qū)面臨的財政經濟問題所進行的嘗試,其出發(fā)點自然是在應對財政困難的同時提升干部群體的工作效率。然而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差,盡管舒同期望最終能夠“各安其業(yè)”,但這樣的落實標準對各級黨組織來說是非常高的。

華東局在執(zhí)行“三大方案”的同時,還制定《精簡編制實施方案》,規(guī)定干部家屬中非工作干部者一律護送回原籍,無家可歸者就組織其生產自給自足,如必須由公家負擔時,其待遇不應過高 《精簡編制實施方案》(1947年10月30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資料選編》第19輯,第423頁。在第二年春季大生產運動期間,為了落實“三大方案”以減輕人民負擔,并且取消軍工屬的依賴思想,華東局指示干部家屬不代耕 海陽縣委組織部:《組織工作幾個問題的總結報告》(1948年12月2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1-005。于是,在家庭生活遇到困難的情況下,有些干部出現了革命理想與家庭責任的矛盾,有了更多的顧慮,甚至因此離職回家 牟平縣委組織部:《干部工作情況匯報》(1948年12月2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1-004。軍工屬也因為待遇調整而面臨生活困難,這一點從魯中南黨組織動員一名張姓干部南下的報告中得到了印證。因家中只剩下妻子一人和十幾畝地,這名干部怕南下后無法照顧,動員他的領導干部說家屬會按照軍屬待遇安排 參見魯中南區(qū)黨委組織部:《魯中南區(qū)第一批南下干部初步總結報告》(1949年1月21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0-01-0059-001。

與此同時,個別基層黨組織在落實反對官僚主義、糾正富農路線和進行土地復查時也出現了偏差,有的支部存在雇貧農成分的黨員和非雇貧農成分的黨員“分幫”的現象,個別地區(qū)黨組織一度走上“雇貧農路線”,給工作帶來一定損失。華東局為順利地“清理資財”,還組織干部進行物資登記。為了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有的干部“將自己之物資全部拿出”,影響了正常生活,導致學習和工作積極性不高 威海市委組織部:《關于這次去華東局學習的干部情況匯報》(1948年12月24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2-001。華東局在山東解放區(qū)以“三大方案”為代表的整風、整黨活動,由于某些地區(qū)落實上的偏差,對南下干部的準備產生了消極影響,部分干部害怕整黨,這種情況甚至在個別地區(qū)成了村干部的主要顧慮 東海地委組織部:《地縣干部會議以后區(qū)村干部思想情況》(1948年12月7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67-002。對此,海陽縣委組織部表示,一年來由于組織工作的被動使干部黨員思想產生很大波動,“不僅不能迎接將來新的勝利形勢而且即使目前一般工作的貫徹,如不加以迅速整理,也很難順利” 海陽縣委組織部:《組織工作幾個問題的總結報告》(1948年12月2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1-005。

從華東局的角度來看,精簡和抽調干部南下中原后的山東解放區(qū),“經過戰(zhàn)爭和工作考驗的干部已經十分缺乏”,“各級政府機構極不完備”,而且經過兩年多的激烈戰(zhàn)斗后,“基層政權任務特別繁重”,以至于對區(qū)村干部的檢查教育也不夠《中共山東編年史》第6卷,第279頁;《饒漱石關于山東各方面情形給毛主席的綜合報告》(1948年9月3日),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山東省中共黨史學會編:《山東黨史資料文庫》第25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6頁。再加上參軍、支前、大生產等眾多任務,干部問題十分突出。正如毛澤東所說:“中國地方甚大,人口甚多,革命戰(zhàn)爭發(fā)展甚快,而我們的干部供應甚感不足,這是一個很大的困難?!?《中共中央關于九月會議的通知》(1948年10月10日),《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347頁。1948年11月,山東解放區(qū)各地陸續(xù)召開組織會議,討論干部提拔問題。以膠東區(qū)為例,總計缺少1萬人左右,再承擔將來開辟新區(qū)的任務,弱缺的數量則更大 膠東區(qū)黨委組織部:《關于提拔與培養(yǎng)干部的計劃》(1948年11月26日)、《關于大量提拔干部和培養(yǎng)干部的意見》(1948年12月4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60-003、G024-01-0259-020。雖然各級主要干部“一般尚算健全”,但多數副職未設或空缺,“至于按新的編制全面看則缺額就相當大了”,一般區(qū)的干部缺額能達到1/2,1948年下半年干部儲備不足的問題確實比較嚴重 西海地委組織部:《干部工作總結》(1949年4月22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07。

盡管存在諸多困難,1948年9月10日,華東局卻有預見性地于中央九月會議召開之際就發(fā)出抽調干部南下的通知,并指出“抽調干部應從說明形勢特點,我軍戰(zhàn)略方針及南下任務之思想動員著手,說服被調干部服從整個戰(zhàn)爭需要,拋棄個人打算,打破一切顧慮,勇敢向前” 華東局組織部、華東軍區(qū)政治部:《關于抽調南下干部的通知》(1948年9月1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46-01-0072-014。同時,華東局也認識到“要完成一萬五千干部的任務雖有困難”,但“華東現有約一百萬黨員,約有二十萬干部,有許多干部長期在一個崗位上而尚未提拔,在許多新的城市中,吸收了一些產業(yè)工人和青年知識分子參加工作,各地各部門均舉辦了一些學校和訓練班,同時中等學校亦大大的增加了等等,因此我們干部的數量仍是雄厚,我們不僅可以準備好中央所要求于華東的一萬五千名干部,而且還可以提拔大批干部補充本區(qū),使華東解放區(qū)本身的工作仍能繼續(xù)發(fā)展和鞏固” 中共華東中央局:《關于執(zhí)行中共中央準備五萬三千干部決議的指示》(1948年12月25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匯編》第16輯,第7146頁。

總之,山東解放區(qū)在被確定為南下干部抽調的重點地區(qū)后,盡管自身面臨各種困難,但各級黨組織仍堅決執(zhí)行中央決策,持續(xù)調整地方干部政策,積極推動南下動員的開展。

二、地方干部政策的調整與南下動員

華東局所領導的山東解放區(qū)承受雙重壓力,既需要大量干部鞏固和發(fā)展本區(qū)工作,又要抽調大批干部南下支援新區(qū)。面對如此大規(guī)模干部缺額的情況,各級黨組織按照中央“有計劃地大量培養(yǎng)、訓練和提拔干部”的指示,通過增設副職和從鄉(xiāng)村提拔脫產干部等方式大力培養(yǎng)干部 《中共中央關于準備五萬三千個干部的決議》(1948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7冊,第426—431頁;牟平縣委組織部:《干部工作情況匯報》(1948年12月2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1-004。

南下動員首先要解決的突出問題,是調整黨的地方干部政策,消除部分干部對于整黨的顧慮。山東解放區(qū)以“三大方案”為代表的整黨工作取得很大成績,大多數農村基層黨組織得到精簡和鞏固,黨同群眾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3fdbbcab16017fa75f3264bade109ad86cf03ef70b0641450c3f0e3ae823632c,為爭取土地改革和解放戰(zhàn)爭的順利進行提供了重要保障。與此同時,整黨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有干部因“工屬不代耕”,“家中鬧災荒生活困難” 牟平縣委組織部:《干部工作情況匯報》(1948年12月2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1-004。而離職回家,由此產生了一部分賦閑在家或只從事農業(yè)生產的離職干部,這些干部通常具備一定的革命和工作經驗,動員他們回來工作是充實干部隊伍的可行之策。更有甚者,一些本來就對政策有顧慮的干部,雖然沒有離職回家,但因害怕將來可能會被抽調南下,便開始考慮回家 昆崳縣委組織部:《組織工作與干部情況簡單匯報》(1948年12月23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1-010。而且,由于受一年來華東局“精簡編制”的影響,有些干部產生了現在主動回家,組織“將來精編不用費事”的想法 海陽縣委組織部:《組織工作幾個問題的總結報告》(1948年12月2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1-005。解放區(qū)干部的消極態(tài)度使動員南下更加困難。

這一時期部分干部對于精編或不代耕的顧慮,多源自對整黨中地方干部政策的不理解。海陽縣委組織部表示:“這個時期對整黨怎樣整?什么時候整?個人是否能被整和整后怎么辦?……一連串的問題在干部思想上交織著,幾乎成了每個同志的嚴重思想包袱?!?海陽縣委組織部:《組織工作幾個問題的總結報告》(1948年12月2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1-005。實際上,整黨應當不是“每個同志”的顧慮,前述案例中的問題基本集中在縣級以下的分區(qū)級、村級基層黨組織。中央的政策、指示經過華東局、區(qū)黨委、地委、縣委、分區(qū)委、村委的逐級傳達,容易形成上級領導意圖和下級基層組織實際執(zhí)行上的偏差。換言之,隨著信息傳遞路線的延長,越是下級的基層組織單位,產生的偏差往往越明顯。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消除干部的思想顧慮,南下動員準備工作將難以開展。早在1948年3月,華東軍區(qū)政治部就整理了《三查三整工作的幾個原則問題》,指出“在三查三整中由于把‘以雇貧農為骨干’(應該是以工農為骨干)誤會為以雇貧農為領導,因而忽視了或取消了黨的領導和無產階級思想建設,是不對的” 《三查三整工作的幾個原則問題》(1948年3月15日),山東省檔案館、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山東革命歷史檔案資料選編》第20輯,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6頁。舒同也指出:“發(fā)揚民主反對軍閥主義、官僚主義這是對的,但提‘翻身斗爭’或‘為雇貧農撐腰’的口號就不對了?!?舒同:《關于新式整軍(三查三整)運動經驗的總結》(1948年8月),《山東革命歷史檔案資料選編》第20輯,第436頁。華東戰(zhàn)事和生產救災工作的緊張也迫使華東局不得不調整地方干部政策。9月1日,華東局發(fā)出《關于推遲土改整黨全力進行生產救災和支前的指示》,提出為集中力量進行戰(zhàn)爭支前與生產救災工作,推遲華東的土改和整黨任務 《中共華東中央局關于推遲土改整黨全力進行生產救災和支前的指示》(1948年9月1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資料選編》第21輯,第3頁。隨后,華東局根據中央指示開展黨的支部組織整理工作,并以“團結愛護教育”為指導方針,實行了正確的整黨政策。這項工作開始后,根據海陽縣委組織部反映,曾經對整黨有所顧慮的干部逐漸轉變了態(tài)度,表示整黨是應該的,“有毛病就應該整”,并對“團結愛護教育”的方針極為擁護,“保證自己好好改進并教育改造其他同志” 海陽縣委組織部:《組織工作幾個問題的總結報告》(1948年12月2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1-005。在這一方針指導下,山東解放區(qū)不僅打消了在職干部的思想顧慮,還動員了大批離職干部回來工作。例如,牟平縣曾有64名干部離職回家,經過組織努力,有36人或是回來工作,或是參加培訓學習 牟平縣委組織部:《干部工作情況匯報》(1948年12月2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1-004。

12月25日,華東局發(fā)出《關于執(zhí)行中共中央準備五萬三千干部決議的指示》,決定于1948年12月底、1949年2月底分別抽調3000名和12000名干部集結,并要求“各級黨委,應該發(fā)揮高度的負責精神,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動員起來,克服一切困難,為完成此項任務而努力” 中共華東中央局:《關于執(zhí)行中共中央準備五萬三千干部決議的指示》(1948年12月25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匯編》第16輯,第7146頁。由于在該指示發(fā)出之前的9月10日,華東局已按照《關于抽調南下干部的通知》,要求各區(qū)黨委選送黨員干部到華東局黨校學習 華東局組織部、華東軍區(qū)政治部:《關于抽調南下干部的通知》(1948年9月1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46-01-0072-014。,因此不少地區(qū)在該指示發(fā)出之前就已完成了第一期的抽調任務。魯中南區(qū)黨委組織部表示,“當時中央指示還未有下達,第一批調集干部的任務即分派了,待召集組織會議后,聽調的干部已開始集中了” 魯中南區(qū)黨委組織部:《魯中南區(qū)第一批南下干部初步總結報告》(1949年1月21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0-01-0059-001??赡苡捎跁r間緊迫,報告中沒有反映系統(tǒng)規(guī)模的南下動員舉措,但可以肯定的是,同期進行的支前、參軍等以整體觀念、勝利觀念為主的思想動員在此輪抽調中同樣發(fā)揮了作用。例如,文登縣在動員第一期干部赴華東局黨校學習時,召開了縣區(qū)擴大干部會,先進行時局教育再詳細布置,號召干部“應當準備在這勝利形勢下對新地區(qū)擔任新的革命任務”,要“樹立整體觀念,為全國勝利作打算” 文登縣委組織部:《關于調華東局學習的干部簡單匯報》(1948年12月26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1-008。有的地區(qū)動員干部時還采用與動員參軍、支前民工對比教育的方式,激發(fā)干部的積極性,如“咱是干部!怎么也好像和動員參軍一樣呢?咱還不如一個新戰(zhàn)士嗎”,“比比民夫支前!民夫在最寒冷的冰天雪地中艱苦奮斗,我們干部在屋里學習,還有火爐子”,樹立南下干部到新區(qū)工作的勇氣和決心。魯中南區(qū)還介紹了新區(qū)情況和工作經驗,幫助干部“打破顧慮,提高信心”,并表示對南下干部要“從開始調動到集中,到行軍到各級黨委,直到校址,都要不斷地、一連串地進行動員教育”,要有統(tǒng)一的教育內容與動員口號,讓干部高興愉快、自覺自愿到新區(qū)工作。 魯中南區(qū)黨委組織部:《魯中南區(qū)第一批南下干部初步總結報告》(1949年1月21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0-01-0059-001。由于提前做了準備,所以華東局發(fā)出指示后,計劃抽調的魯中南區(qū)600人、渤海區(qū)700人、膠東區(qū)1000人、華東局直屬機關干部700人,共3000人很快就在華東局黨校集結完畢,并于1949年1月中旬在王崗村舉行開學典禮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南下”》,第32頁。盡管時間倉促,但第一期抽調任務基本做到了迅速且圓滿地完成,干部“一般都很愉快” 北海地委組織部:《關于干部工作報告》(1948年12月16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95-006。

第一期的動員抽調,基本采用“公開動員—自報公議—組織批準”以及組織討論確定名單兩種方法 魯中南區(qū)黨委組織部:《魯中南區(qū)第一批南下干部初步總結報告》(1949年1月21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0-01-0059-001。前者可以提高思想認識,讓干部自愿南下,缺點是需要較長的時間;后者能夠在短時間內滿足抽調指標,但容易造成動員不成熟,不了解干部的具體情況 昆??h委組織部:《組織工作與干部情況簡單匯報》(1948年12月23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1-010。即便提前接到了抽調任務,但各地在完成時間上還是局促的。例如,魯中南六地委某區(qū)11日發(fā)出通知,要求干部13日就要報到。由此可見,第一期的抽調工作中后一種方法所占比例更大,雖然“絕大多數黨員干部均服從組織分配調動” 魯中南區(qū)黨委組織部:《魯中南區(qū)第一批南下干部初步總結報告》(1949年1月21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0-01-0059-001。,但也暴露出這一階段動員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一是動員方式不夠細致靈活。有的黨組織動員時采用“單純任務觀點”,只求湊夠人數 魯中南區(qū)黨委組織部:《魯中南區(qū)第一批南下干部初步總結報告》(1949年1月21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0-01-0059-001。;有的黨組織對干部思想狀況了解不夠清楚就直接抽調,如威海市“僅市委各部門開了個會議,提出名單,同時調各區(qū)之干部沒有事先與各分區(qū)委負責同志很好研究,就在大會提出,結果有幾個回家被其父母扯住堅決不去,這樣給另確定之干部去也增加阻力,給未去之干部造成不好之影響” 威海市委組織部:《關于這次去華東局學習的干部情況匯報》(1948年12月24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2-001。二是在當時的情況下難以清晰解釋南下任務。據魯中南區(qū)三地委的一位干部反映,“起初說上郯城以南,后又到徐州,以后又說到江北,又說到江南” 魯中南區(qū)黨委組織部:《魯中南區(qū)第一批南下干部初步總結報告》(1949年1月21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0-01-0059-001。其實,許多負責動員的干部并不知道此時的“南下”到底“南”到哪里,可能是緊鄰山東的徐州,也可能是長江以北,隨著淮海戰(zhàn)役戰(zhàn)局愈發(fā)明朗,渡過長江也極有可能。如此一來,這些干部在講解新區(qū)情況時大都是模糊的,動員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三是不能及時解決抽調干部的具體問題。例如,有的干部在前往華東局黨校集中時擔心自己的供給還在以前的工作崗位沒有領取,“出發(fā)走的時候才給發(fā)了” 昆崳縣委組織部:《組織工作與干部情況簡單匯報》(1948年12月23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1-010。四是個別新干部需要疏通思想。為準備干部南下,山東解放區(qū)培養(yǎng)和提拔了大量新干部,這是滿足抽調干部時要新區(qū)老區(qū)兼顧的必然要求 文登縣委組織部:《關于南下干部思想情況匯報》(1949年2月21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46-005。雖然這3000名赴華東局黨校集中的南下干部中新干部很少,但個別新干部已經出現較為嚴重的思想顧慮。例如,東海地委表示,雖然有新干部認識到“咱得學習一個時期,現在上級還不會調咱的”,但有人聽說到新區(qū)工作后離家很遠,很難經?;丶铱纯?,便因此情緒消沉 東海地委組織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份工作情況匯報》(1949年1月6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67-005。按:解放戰(zhàn)爭時期,山東解放區(qū)的膠東戰(zhàn)略區(qū)有東海、北海、西海、南海、濱北5個專區(qū),分別設置地委和專署。

華東局對南下干部的要求是“都很健全,都能稱職,都自覺自愿的到新區(qū)去工作” 中共華東中央局:《關于執(zhí)行中共中央準備五萬三千干部決議的指示》(1948年12月25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匯編》第16輯,第7146頁。全面了解干部思想狀況是指導工作、進行動員的前提 榮成縣委組織部:《南下干部思想情況簡單匯報》(1949年2月28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41-010。,結合第一期抽調工作的經驗與教訓,各級黨組織在第二期抽調時更加注重先動員后抽調,即使采取選調的方式,也會在公布名單后進行深入的思想工作。第二期抽調開始前,山東解放區(qū)在圍繞干部對南下工作的認識作普遍調查后發(fā)現,問題基本表現在干部思想復雜、親情顧慮和鄉(xiāng)情影響三個方面。

一是部分干部存在具體的思想問題 魯中南區(qū)黨委組織部:《魯中南區(qū)第一批南下干部初步總結報告》(1949年1月21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0-01-0059-001。在大量提干的環(huán)境下,有的干部希望以南下為契機得到組織提拔或更換崗位;有的干部對南下的重大意義認識不清,認為后方工作任務繁重,沒法干好,“新區(qū)工作好干” 《海陽縣政府鑒定工作及南下干部思想總結》(1949年2月2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9-01-0649-014。甚至還有少數干部將南下視為躲避其他任務的手段,如西海平北的一名副書記聽說要南調時表示,這次可好了,不用參軍了 西海地委組織部:《干部工作總結》(1949年4月22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07。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zhàn)役取得勝利,解放了長江北岸。戰(zhàn)爭的日漸遠離,使個別干部開始產生享受成果、過幸福日子的期盼,認為“淮海戰(zhàn)役結束,覺得仗打遠了,不用咱支援” 東海地委組織部:《南下干部簡單情況匯報》(1949年2月25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03。二是以家庭責任為核心的親情顧慮。1948年大生產運動期間,山東解放區(qū)部分地區(qū)沒有給工屬代耕,對軍屬也是如此 中共牟平縣委組織部:《動員南下干部情況匯報》(1949年2月22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47-006。代耕問題不解決,即便執(zhí)行華東局的要求——“凡過去及今后調往新區(qū)工作的地方干部,其家庭一律按軍屬待遇” 中共華東中央局:《關于執(zhí)行中共中央準備五萬三千名干部決議的指示》(1948年12月25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匯編》第16輯,第7148頁。,動員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在魯中南區(qū),當大家得知南下干部家屬按軍屬待遇政策后,有干部反映“不管算什么屬,辦不到也白搭……誰無勞動力誰做難” 魯中南區(qū)黨委組織部:《魯中南區(qū)第一批南下干部初步總結報告》(1949年1月21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0-01-0059-001。也有干部表示南下后長時間無法回家,“只指著助耕、代耕是解決不了問題” 東海地委組織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份工作情況匯報》(1949年1月6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67-005。,擔心黨組織對其家庭照顧不夠周全,自己走遠了家里有困難沒法解決。此外,干部的婚姻問題也比較突出,表現為要求離婚、帶家屬和找對象,甚至有的干部聽說愛人夠條件可以帶著南下,連夜去找對象 東海地委組織部:《南下干部簡單情況匯報》(1949年2月25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03。,怕“當地找不到”“江南無法找” 牟平縣政府:《動員南下干部情況匯報》(1949年2月24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1-01-0649-006。三是傳統(tǒng)安土重遷鄉(xiāng)情觀念的影響。干部由北到南自然要經歷明顯的文化差異,擔心“南方人地兩生,風俗習慣不相融洽,生活也不習慣” 南海區(qū)地委組織部:《關于幾個縣的干部思想情況匯報》(1949年3月18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73-003。,“去怕說話不懂,工作無法進行” 西海地委組織部:《干部工作總結》(1949年4月22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07。,“南方環(huán)境惡化……恐到那里艱苦” 東海地委組織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份工作情況匯報》(1949年1月6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267-005。等問題。

解放戰(zhàn)爭開始后,山東解放區(qū)開展了訴苦、抗災救荒、土地改革、支援前線等運動,“每一次每一項革命運動中都生長了大量優(yōu)秀的干部” 《提拔和培養(yǎng)大批干部迎接全國革命勝利!》,《大眾日報》1949年1月24日。動員這群土生土長的干部遠離故土南下革命,無疑是對以血緣、地緣為紐帶,親情、鄉(xiāng)情為依托的鄉(xiāng)土社會秩序的挑戰(zhàn),特別是在深受安土重遷、傳宗接代等傳統(tǒng)思想影響的山東地區(qū),鄉(xiāng)土社會秩序的束縛更加明顯。正如膠東區(qū)黨委所言:“由于干部是生長于農村里面,也長時間是在農村工作,因此其思想意識與生活習慣情感是習慣于農村的一套,形成了鞏固與濃厚的鄉(xiāng)村觀念,因而要從干部思想上轉變這一觀念,這是不易的,是個艱苦教育過程?!?膠東區(qū)黨委組織部:《關于今后組織工作布置(四月初旬在各地委書記會上布置)情況報告》(1949年4月17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05-009。

山東解放區(qū)遵從中央南下決策開展的第一期動員,因為時間緊、任務重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卻迅速按時完成華東局的既定目標,并為第二期動員奠定了基礎和積累了經驗。

三、打通南下思想與解決實際問題

1949年1月淮海戰(zhàn)役取得勝利,局勢的發(fā)展好于1948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干部南下決策時的預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計劃將渡江作戰(zhàn)的行動時間從4月提前至3月。就在山東解放區(qū)第二期動員工作陸續(xù)啟動之時,1949年2月3日,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軍事形勢和準備渡江南進干部的指示》,要求解放軍準備3月“即行渡江”,占領鎮(zhèn)江、蕪湖之后即去占領南京。原定6月完成第一次全國南下干部抽調計劃已經不能滿足新形勢的需要,因此中央重新要求華東“調動集中及訓練一萬五千干部的工作,應立即動手去做,并于二月底在徐州集中待命” 《中共中央關于軍事形勢和準備渡江南進干部的指示》(1949年2月3日),《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6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106頁。而華東局1948年12月本就要求各地抽調的第二期南下干部于1949年2月底集合,所以山東解放區(qū)南下動員工作仍可穩(wěn)步推進。在總結第一期抽調工作經驗教訓基礎上,山東解放區(qū)不斷完善動員機制,充分了解和掌握南下干部的思想問題,從樹立、堅定干部接管天下的革命理想和重塑“南方”形象、分擔干部家庭責任等方面入手,在第二期動員過程中比較好地解決了南下干部革命理想和鄉(xiāng)土社會秩序間的矛盾。

為了讓抽調干部形成南下思想共識,山東解放區(qū)采取“大會與小會相結合,報告與討論相結合,以求達到思想認識上的完全一致” 夏征農:《思想教育舉例》,光華書店,1949年,第7頁?!伴_大會”指的是召開干部擴大會議,有的地區(qū)還結合思想整理大會或年關鑒定會等其他會議召開干部大會。會議一般由地委布置后在縣一級召開,縣級黨組織采用報告的形式,“結合布置當前工作,進行深入的廣泛的政治動員與戰(zhàn)爭動員,使調動與留任干部均能作到愉快接受到新區(qū)工作和安心在原地工作” 東海地委:《關于完成南下干部集結的決定》(1949年2月7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02。大部分區(qū)黨委和地委還在第二期抽調之前召開各縣和分區(qū)主要干部會議,在大多數干部“服從組織調動,調就去不調也不活動”的思想基礎上,研究如何在動員工作中提高干部的認識水平 東海地委組織部:《南下干部簡單情況匯報》(1949年2月25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03。各級黨組織主要干部是動員工作的主體,也是發(fā)揮帶頭作用的核心,因此主要干部會議特別強調各級黨委的負責人要“親自動手,深入動員,組織學習”韓慶偉、李海衛(wèi):《泰安南下干部紀實》,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年,第425頁。

作為正式動員的第一步,大會的嚴肅氛圍與強烈儀式感更容易激發(fā)干部的家國情懷與革命熱忱,樹立他們“提高現有水平,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意識 博山縣委:《博山縣委擴大縣區(qū)干部會議的經過及整理思想的回報》(1949年3月14日),淄博市檔案館藏,檔案號001-002-42-002。,號召他們“敢于勝利接管天下” 《海陽縣政府鑒定工作及南下干部思想總結》(1949年2月2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9-01-0649-014。而干部會議之后的小組座談、漫談會,則可以營造相對放松的討論氛圍,讓干部吐露真實想法。已經被抽調的準南下干部也會安排小組座談 東海地委組織部:《南下干部簡單情況匯報》(1949年2月25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03。,有著相似經歷與擔心的干部之間更容易產生共鳴。座談的基本方式是“按各單位的干部的思想情況作適當的劃組” 博山縣委:《博山縣委擴大縣區(qū)干部會議的經過及整理思想的回報》(1949年3月14日),淄博市檔案館藏,檔案號001-002-42-002。,并設定與南下相關的主題,如怎樣做一名好黨員與好的革命戰(zhàn)士等 《海陽縣政府鑒定工作及南下干部思想總結》(1949年2月2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9-01-0649-014。

會議和座談能夠通過教育解決思想問題,黨組織在政治動員時詳細說明南下的有利條件和可能遇到的困難,既啟發(fā)干部自覺自愿,又要求干部服從組織安排,做到“既不勉強南下,又不放任自流” 中共中央山東分局組織部:《關于抽調一萬五千干部隨軍南下任務執(zhí)行情況的補充報告》(1949年4月29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46-01-0200-009。,同時讓干部“明確南下解放江南二萬萬人民偉大任務的意義,及共產黨員的光榮任務是解放全中國,因此目前的光榮崗位在江南” 西海地委組織部:《干部工作總結》(1949年4月22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07。將革命理想與“南方”相聯(lián)系,并不能完全消除南下干部的顧慮。魯中南區(qū)在第一期動員后深有體會,所以第二期動員時專門請南方的同志介紹江南情況,如氣候溫和、山清水秀、工作基礎好,有不少地方還是老根據地,或是革命發(fā)源地,有群眾基礎等。有些干部擔心自己文化程度低、語言不通,黨組織就動員他們好好學習,“到南方去有黨的領導,只要虛心學習,有老地區(qū)的革命經驗,工作是可以做好的”。經過教育,就有干部在座談中表示“一月不懂,三月就懂了,只要好好學習,哪有不會的事,只要好好的注意,慢慢的就習慣了,江南山清水秀,比北方好”。 魯中南區(qū)黨委組織部:《魯中南區(qū)第一批南下干部初步總結報告》(1949年1月21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0-01-0059-001。

在第二期動員過程中,華東局還特別重視吸收大批知識青年、舊職員和技術人才到各地學?;蛴柧毎鄬W習,經過革命教育和思想改造后分配到新解放區(qū)工作。同時要求下屬的華東大學、華東軍政大學、山東商業(yè)??茖W校、山東衛(wèi)生干校、山東糧政干校、山東交通??茖W校、華東工商干校、華東警官學校等院校加強政治與組織領導,以便更快地培養(yǎng)人才,并從中動員一批學員到新區(qū)工作 中共華東中央局:《關于執(zhí)行中共中央準備五萬三千干部決議的指示》(1948年12月25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匯編》第16輯,第7148頁。1948年11月,華東大學由濰坊遷至濟南,該校學生本就對南下有著高度的熱情,經過形勢報告和思想動員后,最終全校3000多名學生中報名南下的超過95%。自1949年2月22日開始,經過審核甄選,華東大學陸續(xù)抽調了2000余名學生參加南下干部隊伍 余修:《華東大學始末》,山東省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山東文史資料選輯》第23輯,山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7—109頁。

年輕學生革命熱情高漲,南下之后顧慮也少,經過動員易于達成思想共識。而在職干部則不同,他們對家庭有著較多的顧慮,所以優(yōu)屬政策的落實就成為干部會議和座談的重要內容。華東局指示各地動員時,“必須關心干部,具體解決干部的困難問題” 中共華東中央局:《關于執(zhí)行中共中央準備五萬三千名干部決議的指示》(1948年12月25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匯編》第16輯,第7148頁。,只有如此才能更加迅速地消除顧慮,普遍提高干部南下的自覺性與服從性 中共中央山東分局組織部:《關于抽調一萬五千干部隨軍南下任務執(zhí)行情況的補充報告》(1949年4月29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46-01-0200-009。1949年2月,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南下干部“其家庭一律按軍屬待遇”和“各地政府應明文公布”的規(guī)定,膠東區(qū)行政公署發(fā)出《關于南下干部調動注意事項的指示》,特別強調在動員過程中對于干部家屬生產生活的幫助,對華東局所提“必須精干簡便,暫不帶愛人孩子”的規(guī)定也作了適當放松 中共華東中央局:《關于執(zhí)行中共中央準備五萬三千干部決議的指示》(1948年12月25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匯編》第16輯,第7148頁。該文件明確提出,凡調往新區(qū)工作之干部家屬一律享受軍屬待遇,政府對被調走之干部家屬生活生產等問題,應幫助解決困難,并與軍屬同等看待。已婚或已有愛人的干部,若其愛人系工作干部、身體好或孩子能放下,本人能堅持新區(qū)工作者,可以一同調走;有病或孩子不能放下者可暫不去,在地方分配適當工作;不能工作者可撫養(yǎng)孩子,等以后交通便利時再去;南下干部家庭生活生產困難由原任職部門負責解決。 膠東行署:《關于南下干部調動注意事項的指示》(1949年2月8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1-01-0631-005。

在各種會議和座談中,黨組織承諾“生產代耕問題,在開展大生產中可以由群眾幫助解決”,“家屬的工作和學習問題,組織上必然會做到照顧” 東海地委組織部:《南下干部簡單情況匯報》(1949年2月25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03。對于干部的婚姻包袱,黨組織也表示男女雙方多年感情不好或結合自舊式婚姻的可以批準離婚;干部配偶或戀愛對象符合工作條件的可以安排工作一同南下;已經訂婚或要求訂婚的可保持關系,黨組織同樣在工作和學習等方面予以照顧 東海地委:《關于完成南下干部集結的決定》(1949年2月7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02。黨組織還強調干部害怕南下一去不回是不正確的,“我們勝利了,交通便利了,你坐什么車都有很快的,就可來家看看” 榮成縣委組織部:《南下干部思想情況簡單匯報》(1949年2月28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41-010。此外,各縣在動員南下時也對本區(qū)工作進行了部署,其中就要求留下來的干部在未來的優(yōu)屬工作中做到“先軍烈屬,后工屬;先主力,后地方”等 《魯中南各地培養(yǎng)教育新干部的經驗》,《大眾日報》1949年2月12日。這些措施讓干部們真實感受到了組織的關心,革命熱情有了空前的提高,不僅許多領導干部帶頭報名去新區(qū)工作 中共青州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共青州地方史》第1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第460—461頁。,也有南下干部中的積極分子表示,“這個新形勢下,解放了大塊的新地區(qū),那里有好多工作要我們去做,咱不能呆著,快出來干!” 《安丘縣委在廿二天中培養(yǎng)提拔干部三百余主要經驗是加強經常教育》,《大眾日報》1949年1月8日。在榮成,經過動員會的干部“情緒都很高,響應上級號召去接管天下執(zhí)掌全中國,都表示積極的勇敢的提高階級覺悟,認清勝利形勢服從整體,順利的南下,達到了自覺自愿的目的”。不在名單中的干部也表示,集合的時候“哪個同志如果不能去我就去,什么都現成”,甚至有炊事員也主動要求南下。 榮成縣委組織部:《南下干部思想情況簡單匯報》(1949年2月28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41-010。

此外,山東解放區(qū)并不拘泥于會議動員,如西海地委為了南下與參軍工作均能順利開展,采用“分別抽調,集體教育”的方式,將6個縣準備動員南下的目標干部調集到黨校,“通過學習教育提高了思想,勝利組織了南下”,并表示這種方式有利于在工作任務繁重情況下完成抽調任務 西海地委組織部:《干部工作總結》(1949年4月22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07。

經過普遍動員并確定抽調名單后,絕大部分干部都能聽從組織安排,但也會出現極個別干部回家后又反悔的情況。因此,各地在公布名單后會確定干部回家準備以及集合的時間、地點,并將回家準備的干部組成臨時小組,以便個別干部出現拖拉及意外情況時小組成員可以幫助解決 牟平縣政府:《動員南下干部情況匯報》(1949年3月24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31-01-0649-006。身處革命集體中,被動員的干部往往能在短時間內提升革命熱情,但個別人回家后態(tài)度會變得消極起來 文登縣委組織部:《關于南下干部思想情況匯報》(1949年2月21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46-005。例如,東海有17名干部經過動員后“愉快接受”了南下任務,但回到家看到家人“大哭小叫,老婆扯腿”,結果就一去不返了 東海地委組織部:《南下干部簡單情況匯報》(1949年2月25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03。文登一位李姓干部,反復向組織強調地委指示中“南下不通的不能強(迫抽)調南下”“家庭負擔過重的也不能強(迫抽)調”的內容,并列舉自己的家庭困難與各種負擔,隨后甚至一病不起 文登縣委組織部:《關于南下干部思想情況匯報》(1949年2月21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46-005。

面對此類情況,進行個人談話能夠起到一定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地方黨組織對于干部實際困難的解決仍有不足之處,這與一年多來降低軍工屬的待遇密切相關。況且華東局要求第二期南下干部集結的2月底3月初,正值驚蟄前后,以春耕為代表的田間工作比較繁重,此時將家庭主要勞動力調走,家屬自然難以接受。在南下干部家屬得到組織實際幫助之前,優(yōu)屬政策很難完全發(fā)揮動員效果。為此,山東解放區(qū)再三要求各地黨組織將相關政策傳達到干部家屬及所屬村莊 東海地委:《關于完成南下干部集結的決定》(1949年2月7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02。部分地區(qū)如南海專署還印制《南下干部家屬證明信》,要求南下干部個人親自填寫,由專署按級轉送到家 南海地委組織部:《組織工作總結》(1949年4月3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29-001。

為更好地照顧南下干部家屬,華東局要求“必須迅速以地委為單位設立新區(qū)干部家屬管理處,以照顧其生活、教育與將來集中行動” 中共華東中央局:《關于執(zhí)行中共中央準備五萬三千干部決議的指示》(1948年12月25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匯編》第16輯,第7148頁。,第二期動員中各地迅速以地委組織部為主、吸收其他部門參加,組成南下干部家屬管理委員會,由委員會與各級組織一起負責對南下干部家屬的優(yōu)待工作進行督促檢查 北海地委:《北海地委關于南下干部家屬照顧情況》(1949年6月25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01-014。,并要求各縣經常與委員會聯(lián)系,了解對于家屬的照顧情況。在各地家屬管理委員會督促下,南下干部家屬得到了相應照料。此外,家屬管理委員會和各地政府還重視育兒所建設與干部子女入學工作。例如,北海地委加強育兒所建設,接收南下干部子女入托 北海地委組織部:《南調干部工作總結》(1949年2月27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12。;淄川城區(qū)張克忠家在接受組織幫助的40斤糧食后,打了“長譜的計劃”,紡線織網、副業(yè)生產、代耕多管齊下,在生活問題得到解決后,其子女也被送到學校讀書 《淄川南下干雜家屬總結》,淄博市檔案館藏,檔案號001-002-0053-015。

山東解放區(qū)還發(fā)動廣泛的群眾運動,在即將到來的春季大生產中幫助南下干部家屬代耕。1949年2月,魯中南區(qū)二地委提出,要動員與發(fā)動群眾進行生產,并特別吸收勞動婦女參加并幫助解決軍烈工屬、支前民工及到新區(qū)工作干部家屬生產困難問題 《1949年生產計劃》(1949年4月17日),臨沂市檔案館藏,檔案號0001-01-0019-002。淄川縣在安排代耕時延續(xù)救災期間“不荒一畝地,不餓死一口人”的口號,從縣區(qū)干部著手,要求落實對南下干部家屬的代耕政策 《淄川南下干雜家屬總結》,淄博市檔案館藏,檔案號001-002-0053-015。

根據渤海區(qū)對南下脫產干部成分統(tǒng)計,4526人中成分為貧農、中農、富農、地主的分別有2121人、2081人、157人和92人,其他則是工人、手工業(yè)者、自由職業(yè)者、資本家等 渤海區(qū)黨委:《渤海區(qū)南下脫產干部統(tǒng)計表》(1949年3月10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6-01-0300-004。由此可以看出,并非所有干部家屬都靠土地生活,不同層次、不同家庭背景的南下干部對于家屬待遇的訴求也不一樣,山東解放區(qū)針對不同訴求的干部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法。例如,淄博在調查城區(qū)南下干部家屬情況時注意到城市有地軍屬僅占總人數的49%強,以代耕為主的優(yōu)屬政策在城區(qū)行不通,因此城區(qū)主要采用發(fā)救濟糧、銀行貸款、區(qū)內調劑米糧救濟、幫助軍屬生產及介紹工作等方式 《城區(qū)對軍烈工屬南調干部工作情況》(1949年6月8日),淄博市檔案館館藏,檔案號001-002-0040-015。再如,龍泉區(qū)一位牛姓干部家中無勞動力,當地黨組織協(xié)助其將家屬安置在淄川城中并發(fā)放貸款開了一間鋪子;佛村區(qū)一位杜姓干部的弟弟被介紹到洪山煤礦做工,每月能分糧150斤 《淄川南下干雜家屬總結》,淄博市檔案館藏,檔案號001-002-0053-015。在各地黨組織落實家屬優(yōu)待政策的同時,被抽調的干部也開始從村到縣、地委、區(qū)黨委逐級集合,集合后各地區(qū)黨委或地委組織歡送會并致歡送詞,群眾表演節(jié)目,出發(fā)時鳴炮、獻花,前有秧歌鼓樂隊,后有干部群眾攜帶物品夾道歡呼,“口號聲響成一片”,讓南下干部深切感受到黨組織的關心 北海地委組織部:《南調干部工作總結》(1949年2月27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32-012;王經文:《墾利縣干部南下紀實》,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墾利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墾利文史資料》第3輯,1989年印行,第28—29頁;中共牟平縣委組織部:《動員南下干部情況匯報》(1949年2月22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47-006。

各級黨組織是在承擔生產救災、支前、參軍等繁重任務的情況下解決南下干部家屬優(yōu)待問題的,無法做到盡善盡美,以致有個別干部在經歷了一系列動員后還有抵觸情緒,但各地黨組織仍能找到“思想最通”的干部代替南下 榮成縣委組織部:《南下干部思想情況簡單匯報》(1949年2月28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41-010??偟膩碚f,絕大多數人對南下干部政策感到滿意,乳山一名干部表示,“家庭按軍屬待遇,老婆孩子以后還給送去,走路還雇著大車拉行李……真是照顧得無微不至,比起前方戰(zhàn)士來,人家受那樣的苦,還沒有像咱這樣的照顧,再強調別的思想不通就不對了” 乳山縣委組織部:《乳山調往新區(qū)干部情況總結》(1949年2月),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24-01-0342-007。

不可否認,打通南下思想和解決實際問題并重的動員模式在第二期抽調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山東解放區(qū)以此樹立并堅定了干部接管江南的革命理想,又減緩了親情和鄉(xiāng)情關系對干部南下的束縛,實現了革命理想和鄉(xiāng)土社會秩序的平衡。

四、余論

1949年2月8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提出《把軍隊變?yōu)楣ぷ麝牎?,指示華東局前往戰(zhàn)爭前線與軍隊一同工作,集中精力布置南進,而山東解放區(qū)的工作交由新成立的山東分局負責 《把軍隊變?yōu)楣ぷ麝牎罚?949年2月8日),《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07頁。19日至21日,從山東解放區(qū)動員抽調的第一期3000名南下干部經過一個多月的集中學習和華東局黨校一起轉移到位于山東臨城的新駐地。自3月初開始,從山東解放區(qū)抽調的第二期南下干部也陸續(xù)到達臨城。此時,集中于臨城的華東南下干部縱隊在華東局黨校的集訓已不再以南下政治動員為主,而是學習配合軍隊征糧、征夫、征船以及接管新區(qū)農村建設等相關政策 中共臨沂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著:《沂蒙南下干部》,濟南出版社,2017年,第220—221頁。同時,為了保障南下干部順利完成任務,圍繞他們的生活、管理、教育、供給、衛(wèi)生等事項也都建立了嚴密的組織機構 山東省檔案局編著:《山東干部南下》,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第15頁。在中共中央作出《關于軍事形勢和準備渡江南進干部的指示》后,原定抽調1萬名以上干部的華北局、華東局和東北局,僅有華東局的抽調指標與年前無異,華北局、東北局均有所減少《中共中央關于軍事形勢和準備渡江南進干部的指示》(1949年2月3日),《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6冊,第106頁。此時如果華東局不能按時按量完成南下干部的準備,勢必會影響中共解放江南的步伐。最終,華東局動員抽調的由22968人組成的華東南下干部縱隊,成為規(guī)模最大的南下干部隊伍,超額完成原計劃15000人的53.12%,而且在這批南下干部動員中“貫徹照顧新區(qū)發(fā)展為主”,“其質量一般比留職者為強” 中共中央山東分局組織部:《關于抽調一萬五千干部隨軍南下任務執(zhí)行情況的補充報告》(1949年4月29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46-01-0200-009。至此,山東解放區(qū)實現了從向中央要干部,到自給自足地培養(yǎng)干部,再到向全國輸送干部的轉變,完成了對東北、中原、江南等地區(qū)的干部多向支援與軍隊、民工、干部的多重輸出。

山東解放區(qū)在組建華東南下干部縱隊中形成的動員模式和機制,在本區(qū)發(fā)展及后期南下中再次發(fā)揮了重大作用。抽調南下干部后,雖然山東解放區(qū)“各級組織變動很大”,但很快又把干部配備起來。根據山東分局統(tǒng)計,南下前山東共有96968名干部,經過提拔與培養(yǎng),南下后尚有102913名 中共中央山東分局組織部:《關于抽調一萬五千干部隨軍南下任務執(zhí)行情況的補充報告》(1949年4月29日),山東省檔案館藏,檔案號G046-01-0200-009。山東解放區(qū)在南下干部動員中建立的家屬保障體系則在干部南下的全過程持續(xù)發(fā)力,直接影響南下干部在江南工作的積極性。1949年5月27日,華東南下干部縱隊南下已近兩月,山東人民政府重申南下干部家屬按軍屬待遇的命令,要求各地“認真執(zhí)行,徹底檢查,向群眾進行教育,適當的幫助遠調新區(qū)干部家屬解決生產、生活之困難,以解除遠調干部對家庭之顧慮為要”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遠調新區(qū)工作干部之家屬按軍屬待遇的通令》(1949年5月27日),《山東革命歷史檔案資料選編》第22輯,第494—495頁。由此可見,在南下動員過程中發(fā)揮巨大作用的優(yōu)屬政策,得到山東解放區(qū)的肯定和堅持,同時也說明南下動員機制在華東南下干部縱隊到達新區(qū)后依然發(fā)揮著作用,這為之后西南服務團等南下的干部動員工作提供了重要參照。

〔本文作者劉志鵬,山東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李健魁,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喬君)

岳池县| 临清市| 衡山县| 新河县| 柘荣县| 临漳县| 伊宁县| 忻州市| 福贡县| 辽阳县| 富川| 泰安市| 白水县| 射阳县| 西宁市| 连山| 峨边| 安康市| 双柏县| 永宁县| 巴中市| 泸定县| 长沙县| 桦甸市| 台中市| 高密市| 阜宁县| 玉树县| 遂川县| 湖州市| 阿巴嘎旗| 囊谦县| 广元市| 连云港市| 罗城| 龙江县| 云安县| 德格县| 鹤庆县| 资中县| 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