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密州的蘇軾

2024-10-29 00:00蔣藍
時代文學(xué)·上半月 2024年4期

飛蝗蔽空的日子

熙寧七年(1074年),蘇軾來到號稱“山東第二州”的密州(今山東省諸城)任知州,“新法”的弊端似乎具有高速的傳染性,初來乍到,他就發(fā)現(xiàn)情況不妙。

密州其實是一個小城,街道冷清,建筑簡陋,城外就是荒蕪的曠野,大風(fēng)呼嘯,飛蓬在荒野肆意亂滾。這里不但無法與杭州相比,也遠不及江浙很多富庶的縣城。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前后,一場大旱災(zāi)襲擊了密州、沂州等地,隨后引發(fā)了鋪天蓋地的蝗災(zāi)。蘇東坡在往密州赴任的路上,回想起幾個月前杭州各個屬縣也爆發(fā)過蝗災(zāi),當(dāng)時蝗蟲厚如烏云,一波一波從西北方向飛來,似乎西北有一個蝗蟲的大本營!他曾經(jīng)這樣記錄:“見飛蝗自西北來,聲亂浙江之濤,上翳日月,下掩草木,遇其所落,彌望蕭然?!碧K東坡所見的自西北方飛來的蝗蟲,正是當(dāng)時汴京以東一帶蝗災(zāi)的余波。

蘇東坡進入密州境內(nèi)時,就看到田間道左,男女老少三五成群在奔忙不已,奮力捕殺蝗蟲。他停下來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村民用雜草將死掉的蝗蟲包裹起來,挖地深埋。捕殺的場景一直綿延兩百里地,累累蟲墳不可勝數(shù)。

蘇東坡一到達密州府上,就立即著手調(diào)查蝗災(zāi)、旱災(zāi)情況。這一年密州的秋旱特別嚴重,從夏至秋滴雨不落,秋小麥無法下種;等到一場不大的雨降臨時,小麥已經(jīng)錯過了播種的季節(jié),即使勉強種下,麥苗也無法生長。由此可以推斷,明年春夏之際,密州將面臨嚴重的饑荒。他注意到一個驚人的數(shù)字:當(dāng)?shù)夭稓⒒认x已有3萬斛了。這是什么概念呢?宋朝時1斛為5斗,1斗就是10升啊。但飛蝗來勢太大,簡直殺不勝殺。

他拜訪老農(nóng),研究剿滅蝗蟲之法,終于懂得了蝗旱二災(zāi)發(fā)生發(fā)展、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于是大力倡導(dǎo)“秉畀炎火”(火燒)、“荷鋤散掘”(泥埋),利用雨后土質(zhì)濕潤松軟的有利時機,深埋蝗卵,根絕后患。他鼓勵百姓積極滅蝗除卵,深埋肥田,一舉兩得。

到任后的一個月里,蘇東坡上《上韓丞相論災(zāi)傷手實書》和《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奏折,報告蝗災(zāi)的嚴重情形,對其前任的一些官員欺上瞞下的說法進行了批駁,比如,當(dāng)?shù)毓倮粽J為蝗蟲未構(gòu)成大的災(zāi)害,有的甚至發(fā)出了“蝗蟲飛來,能為民除草”的大謬之論。蘇東坡請求朝廷豁免賦稅或暫停征收青苗錢,否則,“饑羸之民,索之于溝壑”,而“寇攘為患”,“勢必不止”。

但蘇東坡內(nèi)心充滿了憤懣。他相信“頭頂三尺有神明”,自古以來,連年冬天不下雪,夏天蝗蟲必過境,這被視為“天罰”的征兆。他進而認為蝗蟲之所以這么多,都是王安石推進的新法給鬧的,他在給弟弟蘇轍的詩中說:“新法清平那有此,老身窮苦自招渠?!彼睦吓笥芽孜渲賹葹?zāi)抱有深仇大恨,認為比蝗災(zāi)更嚴重的就是眼下推行的新法。蝗災(zāi)還有消盡的時候,而且只有部分地區(qū)受災(zāi),但是新法流布全國,看不到盡頭,其危害比蝗災(zāi)嚴重多了。

不少人均有這種“新法引發(fā)天災(zāi)”的認知,舊黨中的官員,尤其是每天要去田野捕蝗蟲的官員,就借機上書神宗皇帝,要他趕緊向老天爺認錯,廢止新法。但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認為這世間事與老天爺沒有任何關(guān)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們更愿意相信雨多、雪多才是消除蝗災(zāi)的關(guān)鍵,捕殺蝗蟲卵才是當(dāng)前最重要的工作。所以雨和雪變得彌足珍貴,它們關(guān)系到老百姓的糧食,也關(guān)系到新法能否順利推行。

由此可見,雨雪是否降臨,已經(jīng)成為博弈的天平指針。

就在這時,開封飄起紛紛揚揚的雪花。新派官員蔡卞欣喜若狂,豈止是“瑞雪兆豐年”!這一場雪,對于新派改革生死攸關(guān)。蔡卞書《雪意帖》,記錄了這場大雪對于嗷嗷待哺的黎民百姓和矛盾四起的朝政的深遠意義。

問題在于,京城的雪能否挽救密州的百姓?

不能!

為了說服丞相,蘇東坡動之以情:我這樣守在邊遠地區(qū)的一個小官,都不值得朝廷殺我的頭。如果飛蝗根本沒有造成災(zāi)害,我怎么敢拿這事欺騙朝廷呢?如果您不相信我所說的,還要反反復(fù)復(fù)地考察驗證,喪失了救民最佳時機,那么等到朝廷來人察訪饑民時,恐怕只能在山谷間找到被拋棄的尸體了……

蘇東坡深感后悔,為什么當(dāng)初要自請移守密州,這樣的心態(tài)在《次韻劉貢父李公擇見寄二首》(其二)中呈露無余:

何人勸我此間來,弦管生衣甑有埃。

綠蟻濡唇無百斛,蝗蟲撲面已三回。

磨刀入谷追窮寇,灑涕循城拾棄孩。

為郡鮮歡君莫嘆,猶勝塵土走章臺。

治理蝗蟲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可喜的自然現(xiàn)象:“縣前已窖八千斛,更看蠶婦過初眠?!币驗椤靶Q一眠,則蝗不復(fù)生矣”。

來到密州的第一個春節(jié)就這樣在沉悶和抑郁中默默度過了,好不容易盼來了上元節(jié),本以為可以熱鬧一番的蘇東坡再次深深地失望了,對杭州的思念突然如錢江潮水般涌來,他在《蝶戀花·密州上元》中說: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nóng)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這“昏昏雪意”,延宕到第二年的四月,干旱和蝗災(zāi)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愈發(fā)嚴重了。蘇東坡不能坐以待斃,他沐浴焚香,素食齋戒,兩次登臨境內(nèi)有名的常山,虔誠祈禱。據(jù)《唐十道四蕃志》記載:“密州常山,齊時祈雨常應(yīng),因以得名?!碧K軾兩次率吏民群眾登常山祈雨救旱,果然得雨。蘇軾又發(fā)現(xiàn)常山“廟門之西南十五步,有泉汪洋折旋如車輪,清涼滑甘,冬夏若一……乃琢石為井,其深七尺,廣三之二”,此乃雩泉,蘇軾又為百姓尋到了水源,使抗旱救災(zāi)進一步取得實效。

而這兩次祈雨的結(jié)果,與他在鳳翔府登太白山祈雨一樣,天降甘露。蘇軾欣喜若狂,他寫《次韻章傳道喜雨(禱常山而得)》:

山中歸時風(fēng)色變,中路已覺商羊舞。

夜窗騷騷鬧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

従來蝗旱必相資,此事吾聞老農(nóng)語。

庶將積潤掃遺孽,收拾豐歲還明主。

春食苗,夏食葉

1075年正月二十,王弗的弟弟王緘從眉山來看望蘇軾??吹狡薜埽K軾感慨萬千,幾杯酒下肚,他就醉了……他在密州時給叔丈王慶源寫信提到:“近稍能飲酒,終日可飲十五銀盞?!焙髞淼搅嘶葜輹r又給表兄程之才寫信坦誠:“弟終日把盞,積計不過五銀盞爾。”可見,他的酒量在逐漸衰減。

他剛一到任密州就遇天災(zāi),而新法又讓百姓負擔(dān)加劇,社會民不聊生,盜賊四起……蘇軾原來就沒有儲蓄的習(xí)慣,不料現(xiàn)在身為堂堂知州,竟然到了衣食難以為繼的地步了。

王安石推行新法,大力削減公款費用,各級政府的小金庫幾乎都被收空,因此地方官員可支配的款項暴減。比如密州的政府用酒,一年不得超過一百石(一石約為100市斤)的規(guī)模。為此蘇軾寫詩發(fā)牢騷說,當(dāng)年陶淵明區(qū)區(qū)一個縣令,可以用官家田兩頃中的50畝種上高粱釀酒,我如今身為知州,卻只能“歲釀百石”,何以醉賓客?他情不自禁地懷念起身在富裕杭州的歲月。

無酒是小事,但饑腸轆轆,日子實在艱難。遙想唐朝詩人陸龜蒙寫過一篇《杞菊賦》,講自己實在沒吃的,只好以杞菊(泛指野菜)為食。自此,枸杞和菊花固定成為一個高潔的意象,彰顯了遺世獨立、清貧自得的人生態(tài)度。古語里的菊,不僅僅指菊花,主要是指菊花菜,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茼蒿,這在古代甚至有“皇帝菜”的美稱。蘇東坡多半會想起屈原“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這固然是中國最早食用花卉的記載,但痛AUCc+l9x+k1A6WyqPZEtNg==飲甘露、采食杞菊,僅僅是一種高潔的修行,并非長久之計。但事已至此,只能囫圇填飽肚子再說。

為此,蘇軾寫下《后杞菊賦》一文。他在序言講自己曾讀到陸龜蒙此文,一開始不以為然,覺得讀書人即便坎坷,但生活儉省一點也可以對付下去,至于一個地方官餓到要吃野菜,那也太夸張了?,F(xiàn)在呢,蘇軾平生第一回體驗到了這個境況。他承認自己為官19年,日漸貧困,衣食越發(fā)不如以前……

在自嘲之外,他更有椎心泣血的寄語:“……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為貧?何者為富?何者為美?何者為陋?或糠核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何侯方丈,庾郎三九。較豐約于夢寐,卒同歸于一朽。吾方以杞為糧,以菊為糗。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庶幾乎西河南陽之壽!”

據(jù)說有一次,孔子的學(xué)生曾參對子夏(卜商)說,退休之后準備到西河去養(yǎng)老??鬃铀篮螅酉牡轿簢骱尤ブv學(xué),活到九十多歲?!侗阕印は伤帯分姓f:“南陽酈縣山中有甘谷水。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墮其中,歷世彌久,故水味為變。其臨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食甘谷水,食者無不老壽:高者百四五十歲,下者不失八九十,無夭年人,得此菊力也?!庇謸?jù)傳說,河南南陽酈縣飲甘谷水的居民均高壽,后以“西河南陽之壽”為詠長壽之典。

顯然,蘇軾在此使用的是反語。

情況萬般無奈,他與當(dāng)?shù)赝ㄊ貏⑼⑹揭黄?,每天沿城墻根尋找野菜來果腹……幽默是蘇軾的天性,兩人尋覓到野菜后,迫不及待地放到口中一頓大嚼,互相指著對方的肚子,哈哈大笑。

知州大人以野菜充饑的事傳遍了密州城。城里富家被感動了,拿出糧食救濟災(zāi)民,百姓才勉強度過了這個荒年。后來,民眾在蘇軾挖野菜的地方修建“杞菊園”,成為名勝景觀。

自此,杞菊不斷出現(xiàn)在他的詩文里,散發(fā)持續(xù)幽香。比如《超然臺記》中“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唐陸魯望硯銘》中“噫先生,隱唐余。甘杞菊,老樵漁”,《過云龍山人張?zhí)祗K》中“饑寒天隨子,杞菊自擷芼”,《再過超然臺贈太守霍翔》中“無復(fù)杞菊嘲寒慳”……

由此可見,蘇軾筆下的杞菊,比起隱士們的清純意象,又多了一層刺骨的寒意!

到“烏臺詩案”爆發(fā)時,政敵們翻找蘇軾作品,這篇《后杞菊賦》便成為證據(jù)之一。

舉目滿眼凄涼,蘇軾的心情頗為抑郁。晚上回到家,有時小孩還纏著他哭鬧,蘇東坡有點不耐煩,禁不住發(fā)火。夫人王閏之開導(dǎo)他說,你怎能和小孩一般見識呢?不高高興興過日子,整天愁眉苦臉有什么用?聽完,蘇東坡恍然一怔,深感慚愧。王閏之為他洗好酒杯,讓他以酒解愁。此事讓他十分感慨,有如此豁達通透、善解人意的妻子,夫復(fù)何求!便作詩《小兒》,在詩中把王閏之和魏晉南北朝時劉伶的婦人進行一番對比,說閏之比劉伶婦不知道強了多少倍,“大勝劉伶婦,區(qū)區(qū)為酒錢”,自己自然也要比劉伶幸福得多。

其實,這分明是苦中作樂啊。

射虎的豪放詞

有一個婦人白天把兩個小孩放在沙灘上,自己去河邊洗衣服,老虎從山上跑下來,婦人慌忙潛入水里躲避老虎,兩個小孩子卻依然在沙灘上玩耍……

老虎仔細看了很久,甚至用頭來觸碰兩個小孩子,希望其中一個能夠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子很天真,竟然不知道虎為何物。老虎感到無趣,便離開了。

老虎捕食,必定首先向?qū)κ质┘右菍τ诓缓ε抡?,老虎的威力不就沒有施展的地方了嗎?“是人非有以勝虎,而氣已蓋之矣。使人之不懼,皆如嬰兒、醉人與其未及知之時,則虎畏之,無足怪者?!?/p>

這是《書孟德傳后》的大致意思,這篇文章是蘇軾根據(jù)蘇轍的散文《孟德傳》而寫?,F(xiàn)在他真的要與比老虎更兇猛的物種打交道了。

初冬的密州,一片蕭條,到處都是光禿禿的,了無生機,寒冷如影隨形,令人瑟瑟發(fā)抖,在旅途勞頓之中,蘇軾竟遇到了一群騎馬的土匪,他們提著翅膀亂抖的雞鴨,拎著大包小包,馬車里還有女子的啼哭聲,很快消失在望不到盡頭的路上。

蘇軾詢問前來接他的密州通判劉庭式,為什么密州的土匪如此猖狂?劉庭式不住地嘆息,一言難盡啊。這群匪徒的頭目叫何四兩,他們打砸店鋪,搶奪財產(chǎn),侮辱婦女,老百姓每天過的都是膽戰(zhàn)心驚的日子。蘇軾不語,但下決心一定鏟除這幫匪徒。

匪巢在哪里?這成了一個難題,被掠女子的丈夫名叫孟元,他告訴蘇東坡一個線索,匪巢可能在常山深處的一座山神廟里。他把認識的老獵戶余七請到密州府上,余七對那一帶比較熟悉。蘇軾在老獵戶的幫助下,做好了抓捕匪徒的準備工作。

老獵戶余七常年在山中穿行,蘇軾向他悉心請教,包括如何狩獵野兔,如何騎馬射箭,還有怎樣馴鷹等。蘇軾隨余七一起到山野狩獵,他右手臂上架有一只被馴服的老鷹,肩上背著一張弩,左手牽著一只大黃狗,悄悄地為一舉消滅匪徒做準備。那些官員們見蘇軾整日狩獵,私下議論他不務(wù)正業(yè),他笑而不語。他的很多苦悶不能與外人說,只能自行排遣。北宋前期,整個詞壇沉浸在低回、纖細、粉色迷離的抒情中。蘇軾置身北國高天,他那深沉遼闊的情思自然一瀉千里。

熙寧八年(1075年)寒冬時節(jié),蘇軾在密州寫出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豪放詞《江城子·密州出獵》。

上闋說,我姑且抒發(fā)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詩人再寫,我頭戴華麗的帽子,身穿貂裘的衣服,帶領(lǐng)抓捕匪徒的隊伍席卷山崗。為報答全城人隨我一同出來狩獵,我要學(xué)習(xí)孫權(quán),親自射殺猛虎。下闋寫道,淋漓酣暢的沉醉,讓我胸襟更開闊,膽氣更豪壯,盡管兩鬢已微微泛白,但又有什么關(guān)系!詩人說,等到皇帝派人下來,就像當(dāng)年漢文帝派遣馮唐到云中赦免魏尚那般,對我重新予以信任,那時我會拉雕弓似滿月一般,瞄準西北方向,射擊侵犯之?dāng)场?/p>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蘇軾作品中極有分量的一篇,它不僅僅是記錄游獵之詞,更是蘇軾親手抓捕匪徒為民除害的熱血之作。壯志男兒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力透紙背。作品豪邁曠達,別開生面,千年之后讀到這首詞,依然可以感受到作者立志保家衛(wèi)國的沸騰熱血和豪邁勇氣。這可以看作北宋軍民對外敵的強力回應(yīng),令人振聾發(fā)聵。

蘇家兄弟幼年時,父母對他們講述并演習(xí)孔子倡導(dǎo)的“射禮”。射箭是古代傳統(tǒng)的技藝,也是評判君子之德的重要標準。嘉祐六年(10688ad9b73a702e1405d68d462e3d0e4f61年)底,蘇軾來到了自己的人生仕途第一站:簽書鳳翔府判官。公務(wù)之余,血氣方剛的蘇軾對射箭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這與當(dāng)時北宋所面臨的邊境形勢有關(guān)。北宋重文輕武,國力漸弱,邊境烽煙四起,只能不斷賠款,屈辱求和。蘇軾在這段時期學(xué)習(xí)射箭,渴望自己能文武兼?zhèn)?。他寫信告訴蘇轍自己射箭的成績:“官箭十二把,吾能十一把耳?!币馑际亲约壕毩?xí)箭術(shù)后,12把箭能射中11把!接到弟弟回信后,他意猶未盡,寫下“穿楊自笑非猿臂,射隼長思逐馬軍”。自己射術(shù)甚佳,幾乎百步穿楊,只是膂力差了。一個渴望馳騁疆場的“愛國詩人”形象呼之欲出!而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專心操練,他也有不少“文武打通”的心得:“共怪書生能破的,也如驍將解論文……觀汝長身最堪學(xué),定如髯羽便超群?!币馑际歉锌艑ψ约荷粕涞馁潎@和驚奇,指出無論是書生還是將軍都應(yīng)當(dāng)文武兼修,也存有對北宋重文輕武的善意批評,體現(xiàn)了強烈的報國情懷。文末,他還不忘“調(diào)侃”弟弟,你長得比我高大,學(xué)習(xí)射箭肯定比我更出色。由此看來,蘇洵“頗好言兵”的習(xí)慣深刻影響了兩個兒子。

按照蘇轍詩《聞子瞻習(xí)射》所載,蘇軾“力薄僅能勝五斗,才高應(yīng)自敵三軍”。我們雖不至于過于較真,但大致可以推測出蘇軾的膂力較弱,智力超群,所謂“良家六郡傳真法,馬上今誰最出群”,蘇轍自然明白,哥哥勝在出眾的指揮才能。

超然的境界

蘇軾的殺虎之舉聲震四野,但剛剛收復(fù)的自信心,迅疾就被內(nèi)心的憂傷所覆蓋了。

有時,他只能寫信給弟弟大倒苦水,感嘆:“子由啊,你看我也當(dāng)了這么多年的官,怎么日子越過越窮?。 睘榕徘矐n愁,他只能去哲學(xué)家莊子的神游思想中領(lǐng)略超然的境界……

諸城西北臺下巷城墻上,有一座古意盎然的“廢臺”。

《超然臺記》里有這樣一段話:“予既樂其風(fēng)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茍全之計……”這就說明,蘇軾修葺超然臺絕不僅是為了一己游樂所在、忘憂之臺,也是為“修補破敗”。剛到密州的蘇軾曾寫下《雪后書北臺壁二首》,其中就有“試掃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之句。這就是說,在他來之前,北臺就是城墻上的賞景之處。蘇軾予以“增葺之”。熙寧八年(1075年)十一月,臺成。蘇軾寫信告訴子由,子由依據(jù)《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意,將其命名為“超然”,并作《超然臺賦》予以贊詠。超然,即超脫塵世、樂天知命的意思,弟弟也暗示哥哥,希望他徹底擺脫一度排遣不了的種種羈絆,這才有了《超然臺記》這一千古名篇。有人贊說:“若無子由明兄意,神州那得超然臺。優(yōu)游物外迪心智,諸城至今尋舊臺?!闭\哉斯言!

《超然臺記》里敘述了自己的生命狀態(tài),其實并非“不樂”。證據(jù)是蘇軾在密州“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fā)之白者,日以反黑”。密州真的成了蘇軾返老還童的福地嗎?倒也未必,這是他的反諷策略,他不能讓人從中找到“腹誹”朝政的明證。所以,他一再強調(diào):“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而且,這個“物外”,是心系民瘼之余,放棄生活中的一切爭斗,不為世俗物欲所累。

他的認識非常清醒:“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zhàn)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痹谌绱恕摆A少輸多”的博弈之下,他豁然開悟了,那就不再博弈,可否?

也就是說,蘇軾最終選擇了介入現(xiàn)實與超然物外并行不悖:滿腔熱忱介入現(xiàn)實,清心寡欲超然物外。密州時期蘇東坡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明顯轉(zhuǎn)變,他的文學(xué)救贖、責(zé)任擔(dān)當(dāng)、心靈寄放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厘清。

他找到了寄身天地、接通歷史血脈之河的要津。

他必須學(xué)會放下。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里有絕妙概括:“人生最長也不過三萬六千日,但是那已然夠長了;即使他追尋長生不死的仙丹妙藥終成泡影,人生的每一剎那,只要連綿不斷,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閃亮照明,可以滋潤營養(yǎng),因而維持眾生萬物。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剎那顯現(xiàn)間的一個微粒,他究竟是哪一個微粒,又何關(guān)乎重要?所以生命畢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盡情享受人生。這就是這位曠古奇才樂天派的奧秘的一面?!?/p>

蘇軾自然是希望登臺的人們登高四望,置身于憂愁之上,企望自己能超然于欲望之外,知足常樂。

知足。知足。

窗外的知了為什么一直叫個不停?鐵鍋炒沙子的聲音是在提示什么?只要不是憂煩的步履聲,就比一切都好!

夜里,恍惚的垂柳枝用最柔弱的細葉拂動水面,將蟄伏的暑氣喚醒。水上的夜色像一個半醒的夢,讓微光與水浪從頭頂越過,就仿佛自己的手剛剛放下毛筆,從朝云的長發(fā)間穿過!

窗外的世界,看起來就是一泓波瀾不興的墨汁。墨汁什么都可以承載,卻唯獨不會承載自己。以墨顯墨,不成立啊。

知足。知足吧。

熙寧九年(1076年)的中秋佳節(jié),皓月當(dāng)空,銀光瀉地,菊花游走在浮蕩的銀箔上,步步生韻,恍若仙佛鏡像。

蘇軾登臨超然臺,他對著一輪明月,撫琴、賞花,通宵痛飲。大醉之后,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蘇軾想起了7年未能晤面的弟弟,他曾送揚州土產(chǎn)給子由,自謙“且同千里送鵝毛”。現(xiàn)在呢,密州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寄送到濟南那里了,好在兄弟同在一片月光下,那就送一片月光!月光會為每一個微笑鍍銀,月光會照徹歷史的骨頭,發(fā)出幽幽磷火。

他揮筆寫出了一首足與星月同輝的杰作——《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青壯時代的“狂”與“野性”,在這里早隨風(fēng)而去了。

可是,很多人忽略了詞里昭示出來的苦悶,那種“進亦憂退亦憂”、進退失據(jù)的無奈。

蘇軾的詩詞流自于內(nèi)心,他較少引經(jīng)據(jù)典,那宛如岷江之水直沖霄漢的情懷撞擊著歷代讀者的心弦。巡望宇宙人間,仕途浮沉不足慮,得失榮辱不足念,最需要小心呵護的就是一個人如同白駒過隙、與大自然相通的生命。人生的祝愿說一千道一萬就集于“但愿人長久”,只要相知相思的人能夠平安生活,生活就會因此而充滿希望。

可以想象,飄蕩在月光下,蘇軾快浮起來了。超然臺上,月華鋪滿天空,就像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誰都可以走進中秋時節(jié)這動人的一幕:山巔舉起了湖泊,讓平靜的水融化在月光中,像一場大夢,酒杯則在月光的注視下變成了琥珀。這就像一棵大樹不斷向湖水派發(fā)樹葉,而樹葉轉(zhuǎn)身眷戀大樹。

不同時代的人朗誦著蘇軾的詞句,思緒已飛越了時間與空間。那些詞句融入一束束燭光,融入一波一波的流水,也融入了每個人不同的生活。月光籠罩村莊和城市,籠罩大地與山巒,籠罩人間的歡喜和悲哀,但明月坦然而沉默,不動聲色。數(shù)不清的月缺月圓,數(shù)不清的多愁善感,古往今來人們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就是渴望融進那輪明月。明月如同一面鏡子,也必會將同一輪圓月下彼此的思念、彼此的牽掛分贈給對方。人的生命因為月光而獲得皎潔。

面對蘇軾筆下放曠的辭章,難怪后人會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痹u價非常之高。它與《江城子·密州出獵》等詞聯(lián)袂而起,開啟了豪放詞的健雄罡風(fēng)。而當(dāng)時社會流行的詞,不過是供市井消閑的柔美歌曲而已,至多只能展現(xiàn)私人生活和個性狹窄的側(cè)面,低吟淺唱,屬于佐酒的產(chǎn)物。誰有蘇東坡這種豪邁的氣象、敏銳的生命反思和深沉感情的傾瀉?

蘇軾初到密州之際正逢旱災(zāi)肆虐,并伴隨嚴重的蝗災(zāi)與此起彼伏的匪盜。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到了1076年春天,密州的情況已大有改觀,東坡心情大好,登上超然臺,看到密州的景色,他突然覺得,這里的春色有一種人間的溫情,氤氳一般從柳林間升騰……他寫下了《望江南·超然臺作》,儼然是一幅描寫人文市井的畫卷。這首詞以瀟灑清麗的文筆勾勒出了密州城無邊的春色。這花木扶疏的春柳春水,固然引發(fā)其不盡的故園之情,他卻又能從這種思鄉(xiāng)情切中超然出來,“且將新火試新茶”,在酌酒吟詩中領(lǐng)略大好春光。然而細細品味,我們又分明能感到那種“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鄉(xiāng)愁更為深切了。

“我本不違世,而世與我殊?!比缃窠揭琅f,在出世與入世之間,他的確難以抵達清靜無為、獨善其身之境,是故進亦難、退亦難。這就是蘇軾“真是個超然”的尷尬世界……

熙寧九年(1076年)底,蘇軾要調(diào)離密州了,他希望接任的知州孔宗翰可以讓老百姓過上安穩(wěn)的日子,并一再囑咐:“秋禾不滿眼,宿麥種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膚肌……何以累君子?十萬貧與羸?!?/p>

蘇軾離別密州時百姓們前來送行,遮道哭泣,灑淚相別。密州的百姓繪東坡像立于城西的彭氏園中,春秋二季前往拜謁,這也成為當(dāng)?shù)亍皦厶K會”的肇始。

元豐八年(1085年)十月,蘇軾赴登州任太守時途經(jīng)密州,在此小住了幾天。知州霍翔在超然臺上設(shè)宴款待,當(dāng)?shù)匕傩章犝f后,都來看望他?!爸貋砀咐舷参以?,扶挈老幼相遮攀”,那些曾被蘇東坡收養(yǎng)的棄兒及其養(yǎng)父母,都相繼趕往州衙拜謝救命恩人。“山中兒童拍手笑,問我西去何當(dāng)還?”鄉(xiāng)親父老的不舍挽留,是對蘇東坡的最高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