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jù)近年來初中學生群體的體質(zhì)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結果,不難看出初中生的上肢力量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下降趨勢,這已經(jīng)引起了學校和社會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實踐證明,上肢力量薄弱已然阻礙到了初中生運動成績的提升速度,甚至影響到了初中生身體素質(zhì)的發(fā)展質(zhì)量。本文將結合初中學生上肢力量這一主題內(nèi)容,從上肢力量的概念及重要性、初中生上肢力量薄弱成因、提升初中學生上肢力量的有效策略三個方面來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初中生;上肢力量;身體素質(zhì);實踐訓練
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Weak Upper Limb Strength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N Jun
(Fujian Dongqi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Middle School,Ningde, Fujian Province, 35210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fitness monitoring data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their upper limb strength has shown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 which has attracted high attention and importance from schools and society. Practice has proven that weak upper limb strength has hindered the speed of improvement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ports performance, and even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their physical fitness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the theme of upper limb strength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oncept and importance of upper limb strength, the causes of weak upper limb strength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upper limb strength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Upper limb strength;Practical training
Junior school student;Upper limb strength;Physical fitness;Practical training
在整個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工作中,力量訓練占比非常之高。力量訓練不僅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體能素質(zhì)水平,而且還有助于鍛煉和培養(yǎng)初中生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其中,上肢力量訓練作為力量訓練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對于初中生的身體發(fā)育和健康水平的影響均不容小覷,科學適當?shù)纳现α坑柧氂媱澘蛇M一步增強初中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初中生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1上肢力量及重要性介紹
上肢力量,即上肢肌肉群產(chǎn)生的力量,主要指的是肩臂部、肘部、手部等部位的肌肉力量。上肢力量是衡量個人身體素質(zhì)的核心標準之一,上肢力量越強,個人在運動過程中的平衡性、協(xié)調(diào)性便越強。上肢力量的重要性具體體現(xiàn)在:首先,提升運動表現(xiàn)能力。科學合理的擺臂訓練可以很好地刺激脊椎周邊的肌肉,使上半身保持穩(wěn)定,與此同時,上肢力量也可牽動擺腿,增加上肢的擺臂頻率便可以有效提高下肢的運動頻率,使其在跑步時肢體更加協(xié)調(diào)有力,進而提高跑步速度。其次,改善體態(tài)。通過上肢力量訓練,也有助于改善個人體態(tài),比如改善駝背體態(tài),讓個人肩部、背部力量得到充分釋放,進而使其脖子更顯修長,肩頸更加舒展挺拔。還有,有效預防運動損傷。在日常生活當中,上肢參與行動的頻率非常之高,如果上肢力量弱小不足以支撐其行動需求,那么便很容易出現(xiàn)意外損傷的情況。所以,加強上肢力量的訓練,提升上肢力量則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運動損傷事件的發(fā)生[1]。
2初中生上肢力量薄弱成因剖析
據(jù)了解,目前很多初中生普遍存在著上肢力量薄弱的問題,這不僅給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同時也影響到了他們?nèi)粘5捏w能鍛煉效果和健康狀況。初中生上肢力量薄弱不是單獨某一種因素所導致的,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原因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2.1缺乏運動鍛煉
缺乏運動鍛煉是造成初中生上肢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首先,當今社會各類電子產(chǎn)品已然成為現(xiàn)代人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正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現(xiàn)代人的思想和行為習慣?,F(xiàn)在初中生寧愿將時間和精力消耗到電子產(chǎn)品上面,比如玩手機、平板等,也不愿走出門去參加體育鍛煉。從主觀意識層面來講,初中生對運動鍛煉本身就存在著抵觸排斥心理[2]。其次,初中生面臨著很強的升學壓力,即使是雙休日,大部分初中生也都在忙著進行各種補習,很少有時間可以運動鍛煉。還有,初中生在家里備受關注和照顧,一般家長很少會要求他們做家務,這就使得他們參加體力勞動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
2.2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眾所周知,現(xiàn)在大部分初中生都享受著比較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他們所接觸到的飲食種類越來越多。據(jù)了解,當前很多初中生熱衷于偏食高油高糖類食物,但是長期食用這些食物會導致營養(yǎng)攝入不均衡,缺乏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的攝入,從而影響到上肢力量的提升效果。據(jù)相關調(diào)查研究顯示,當前BMI指數(shù)嚴重超標的初中生占比約整體的15%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一個初中班級里共有40名學生,那么就會有6個小胖子的存在,而這些小胖子在日常飲食習慣方面普遍存在著不健康的情況,家長對孩子的飲食關注度也不是很高,即使有關注也多是一知半解的現(xiàn)象,很多家長和學生獲取營養(yǎng)學知識的途徑僅限于一些碎片化的汲取形式,或公眾號,或其他媒體平臺等等,孩子的飲食健康質(zhì)量自然難以得到保障。此外,在肥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上肢力量,非常典型的表現(xiàn)便是推得動別人,拉不動自己。雖然從外表來看,學生體型比較強壯,會比同齡人力量更大一些,但是這種力量的獲取本身就是不健康的,其是以體重失調(diào)的增大來作為代價的,所以,如果當這些小胖子遇到一些對身體靈敏度、速度、協(xié)調(diào)性要求比較高的項目時就會顯得力不從心了。
2.3欠缺科學的鍛煉方式
在了解過程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初中生對于科學專業(yè)的上肢力量鍛煉方式知之甚少,大部分初中生只是會簡單地做幾個俯臥撐動作,對于其他上肢力量鍛煉方式都不了解。即使是簡單的俯臥撐動作,也很少有初中生能夠做到長期堅持鍛煉,更多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狀態(tài)。除此之外,現(xiàn)階段大部分初中學校能夠為學生提供用于上肢力量訓練服務的器材是比較有限的,配備的多是基礎訓練器材,比如單雙杠。其并沒有考慮到初中學生群體上肢力量的薄弱情況,很多學生始終無法自主完成單雙杠臂屈伸以及引體向上等動作。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講,訓練器材的缺失也是阻礙初中生上肢力量提升的一個主要原因。
2.4體育教學中對上肢力量訓練重視程度不夠
初中生進行上肢力量訓練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參加體育課程學習,由體育教師安排訓練任務來鍛煉和增強上肢力量。但在了解過程中發(fā)現(xiàn)當前有很多體育教師陷入到了一個認知誤區(qū),特別是在新課程標準實施影響之下,體育教師給予了學生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并且會從學生興趣愛好出發(fā)去設計和優(yōu)化教學方案,下意識刻意屏蔽掉一些傳統(tǒng)訓練模式的影響,更多強調(diào)的對學生技能以及知識學習的要求,反而忽視了學生體能訓練,而上肢力量訓練便包括在體能訓練當中[3]。縱觀當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現(xiàn)狀,專門針對學生上肢力量訓練的環(huán)節(jié)可謂少之又少,甚至一些學校直接忽略掉了與上肢力量訓練相關的內(nèi)容。
3初中學生上肢力量訓練的有效策略
3.1培養(yǎng)初中生參與上肢力量訓練的主動意識
意識是行為的先導,只有激發(fā)起初中生主動參與上肢力量訓練的意識,他們才會自愿加入到上肢力量訓練學習當中。體育教師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改變以往單調(diào)乏味的訓練模式,嘗試在日常訓練中融入更多趣味性元素,比如以游戲化的方式來指導學生進行上肢力量訓練,其可以將一些比賽或者游戲的懲罰設置為俯臥撐、引體向上、舉啞鈴等,讓學生們在愉悅的氛圍當中進行上肢力量訓練。其二,嘗試實施師生共練的模式,體育教師主動加入到上肢力量訓練任務當中來,陪伴學生訓練的全過程,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時刻都在關心著自己,由此來調(diào)動起學生的情緒,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致[4]。其三,體育教師可定期組織開展一系列能夠檢驗學生上肢力量訓練成果的活動,讓學生們能夠隨時了解自己的上肢力量情況,并且感受到參與上肢力量訓練帶來的成果。除此之外,在培養(yǎng)初中生上肢力量訓練主動意識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還需要同步教育和引導學生建立起持之以恒的精神,起到良好的監(jiān)督作用,不能再讓其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必須要長久堅持下去。
3.2制定中長期上肢力量訓練計劃
作為體育教師應該知曉上肢力量的訓練和提升絕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這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教學任務。以此為前提,體育教師便需要針對初中階段學生的體育課程安排和身體素質(zhì)情況來制定出具有中長期特征的科學訓練計劃,充分利用好每一次可以鍛煉的時間。落實到執(zhí)行層面,體育教師應該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制定出具有階段性、專業(yè)度、合理性的訓練方案,并設定不同訓練階段的目標,或一個月、或一個學期、或一整年等等,并就不同訓練階段的授課內(nèi)容做出詳細規(guī)劃,幫助學生一步一步的提高上肢力量。啞鈴訓練為例,教師應當為學生安排最低磅數(shù)為起始訓練,逐漸增加訓練組數(shù)以及磅數(shù),嚴格按照上-前-平-側的順序進行訓練。
3.3提高理論教學比重,加強對教材內(nèi)容的研究力度
在日常教學工作當中,大部分體育教師會選擇通過實際操練的方式來提升初中生的上肢力量,但卻忽視了教材文本即理論教學的重要性。雖然上肢力量的確要通過實踐來予以鍛煉和提升,但是理論教學依然不可或缺。如果學生們直接參與實踐訓練學習,沒有接觸理論內(nèi)容,那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動作不標準不規(guī)范,不能精準掌握正確發(fā)力的位置等等。如此一來,其不僅會影響到學生上肢力量的提升,反而有可能會對學生正在發(fā)育的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體育教師在開展實踐訓練教學之前,需要提前進行理論教學,通過理論教學幫助學生了解正確的訓練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內(nèi)容,以保證上肢力量訓練的高效性。
以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這一上肢力量訓練項目教學為例,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播放提前從網(wǎng)絡上搜索到的與之相適配的教學資源,借助多媒體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學生在觀看了一系列視頻內(nèi)容之后自然會對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的理論學習產(chǎn)生好奇心,整個理論教學的過程也會相對比較順利。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還可以通過示范教學的方式一步步將教材里的內(nèi)容要點展示出來,并且給學生們講述清楚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有了前期理論教學的鋪墊,學生在后續(xù)實踐教學中也會表現(xiàn)得更加沉穩(wěn),操作科學性和專業(yè)度也會有所提升,其對于學生身體而言也是一種保護[5]。
3.4創(chuàng)新和豐富上肢力量教學訓練的具體形式
初中體育課程中,受各方因素的局限,大部分針對上肢力量訓練的教學普遍存在著單一性,即只是按照幾種固定的方式進行重復訓練。這種訓練形式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很容易讓他們喪失興趣,產(chǎn)生疲勞感,訓練效果可想而知?;诖耍w育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多嘗試應用更多更具新穎性和新鮮感的方式,或從學生的興趣著手,或從真實學情切入等等,通過豐富多元的教學訓練形式來切實提高學生們的上肢力量[6]。除基本的訓練之外,體育教師還可以借助游戲、器材等來輔助訓練,提高學生參與訓練的興致和主動性。
比如:針對徒手練習俯臥撐這一訓練上肢力量的運動項目而言,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不斷變化俯臥撐的練習姿勢,在俯臥撐靜撐、單手俯臥撐、擊掌俯臥撐、高姿俯臥撐、立臥俯臥撐等多種姿勢之間進行切換,而且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由學生自主決定使用哪一種或者哪一種俯臥撐的姿勢,通過實時交替來維持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還有,教師可以在俯臥撐訓練中增設游戲、競技環(huán)節(jié),通過趣味性游戲或者競技形式來營造出濃厚的訓練氛圍,這對于激發(fā)和維護學生參與上肢力量訓練的興致都會有所助益。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入網(wǎng)上豐富多元的鍛煉資源,通過引入網(wǎng)絡鍛煉資源來指導學生進行上肢力量訓練。當前網(wǎng)絡世界里健身話題備受關注,各種各樣的健身花樣層出不窮,其中有很多健身類的視頻資源適合應用到初中生上肢力量訓練當中,教師可以將這些網(wǎng)絡資源應用到日常訓練當中,為日常訓練注入新的活力,而且學生們對這些網(wǎng)絡視頻也表示出很高的興趣,接受起來也更加容易一些。
3.5詳細講述各肌肉群的訓練方式,確保訓練的科學性和高效性
任何針對上肢力量訓練的項目本身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稍有不慎都可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對學生身體造成嚴重傷害。因此,在訓練和提升學生上肢力量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必須要確保講授的專業(yè)性,要給學生們詳細講述清楚各肌肉群的訓練方式,盡可能避免訓練造成實質(zhì)傷害。
以啞鈴這一教學器材為例:針對肱二頭肌的訓練,選擇與學生上肢力量相適配的啞鈴重量,要求學生在保持正確坐位姿勢的前提下開展屈肘練習,待完成指定訓練任務之后再指導學生通過牽拉訓練來放松肌肉[7]。
3.6加強學校運動器材配置,完善上肢力量訓練體系
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上肢力量,初中學校需立足實際,根據(jù)自身體育教學的現(xiàn)實情況來進一步加強學校運動器材的配置力度,綜合考慮多方因素來制定出更具性價比和實效性的運動器材配置方案,同時逐步完善初中生上肢力量訓練體系。初中學??蓢L試引入和推廣如下幾種訓練體系:
3.6.1杠鈴操訓練體系
杠鈴操不同于簡單的杠鈴運動,其是將杠鈴和健身操結合到一起的一種運動項目。在提升初中生上肢力量的訓練中,學??蓢L試將杠鈴操融入其中,結合學生上肢力量的真實情況來精心策劃具體操練的動作、次數(shù)、速度以及形成等,同時可搭配學生感興趣的音樂來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和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體育教師需要精準掌握到杠鈴操的訓練分寸,一般一節(jié)40或者45分鐘的體育課程里,杠鈴操的訓練時間可控制在5-10分鐘左右即為合理。
3.6.2 TRX懸掛訓練系統(tǒng)
TRX,即全身抗阻力鍛煉的意思。將其應用到初中學生上肢力量訓練工作當中,使用到的主要訓練工具是懸掛訓練繩,利用懸掛訓練繩來抗衡學生自身重量,從而開展多種多樣的訓練方式,以提高學生上肢力量、身體靈活性以及核心穩(wěn)定性。TRX懸掛訓練系統(tǒng)不僅可以對學生上肢力量起到特別好的訓練效果,而且懸掛訓練繩這一工具本身也具有簡單易學易用的優(yōu)勢,無論是學校提供還是學生自行購買都可以確保每一位學生得到充分的使用和鍛煉[8]。
3.6.3彈力帶訓練系統(tǒng)
與懸掛訓練繩相比,彈力帶訓練本身也具備便于懈怠、訓練靈活高效的優(yōu)勢,而且彈力帶訓練與初中學生群體也有著很高的適配度。相較 TRX訓練系統(tǒng),彈力帶因其無須懸掛這一優(yōu)勢,使用起來對于場地調(diào)度更加靈活,對于上肢力量訓練針對性強,一根彈力帶可以勝任上肢力量全部肌群訓練[9]。
4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是促進初中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體育課程中逐步加強對初中生上肢力量的訓練,不僅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身體素質(zhì)與運動能力,而且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初中生日常生活中遭受意外損傷的風險。從目前初中學生上肢力量訓練和教學情況來看,體育教師需要保持客觀理性的認知,平衡好理論與實踐教學之間的關系、想辦法提高初中生參與上肢力量訓練的主動性、進一步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上肢力量訓練的具體方式,持續(xù)穩(wěn)步提升初中生上肢力量訓練的效果[10]。除此之外,體育教師還需要踐行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原則,緊密結合實際學情和教學要求,靈活調(diào)整上肢力量訓練方案,隨時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具體教學訓練,與此同時盡可能將上肢力量訓練的具體方式和學生的興趣聯(lián)系到一起,以保證學生參與訓練的持久性。
參考文獻
[1] 周干芬.初中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上肢力量素質(zhì)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體育風尚, 2022(16):86-88.
[2] 方若嫻,段世偉,王坤,等."健康中國"視域下新疆石河子市初中生體質(zhì)健康現(xiàn)狀研究[J].內(nèi)江科技, 2022, 43(11):70-71.
[3] 周曉娜.促進初中男生上肢力量發(fā)展的運動處方設計[J].體育視野, 2023(9):143-145.
[4] 陳瑛,廖土軍.問題的應用與實踐--以《發(fā)展上肢力量技術方法:多種形式俯臥撐》一課為例[J].體育教學, 2022, 42(10):25-28.
[5] 張智強,鄭國卿,阮維城.高強度間歇訓練對初中男生體質(zhì)測試成績影響的實驗研究[J].課程教學研究, 2023(1):105-111.
[6] 董晶.談初中生助跑正面雙手頭上向前擲實心球的教學[J].田徑, 2023(8):56-58.
[7] 張建材.初中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上肢力量發(fā)展的有效策略[J].當代體育, 2020(9):0151-0151.
[8] 徐建.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上肢力量素質(zhì)[J].新智慧, 2020(8):104-104.
[9] 李豪.針對初中生上肢力量薄弱成因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 2020(11):0156-0157.
[10]周曉芬.利用"振擺式技巧"提升引體向上薄弱生學練效果的實踐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16):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