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時,雷聲起。
動物醒,黃鸝鳴。
搖著櫓,入園林。
迎春花的鵝黃,杏花的胭脂色,牽動了無數(shù)詩人的心。
桃紅色在蘇州園林的白墻上留下腳印。
赤紅的太陽緩緩升到天際,
土黃色的萬里長城承載著人們的希望。
故宮墻上的那抹丹紅正與薔薇花比美。
多少悲歡離合,多少榮辱興衰,從鉛灰色的西安古城墻走過。
歐碧色和那蒙蒙白霧給西湖添了幾分夢幻。
古往今來,文人從不吝嗇對西湖的情有獨鐘。
蘇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白居易說“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楊萬里賞“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我常想,西湖有沒有驕傲過?
白墻灰瓦夢幻西湖,
這些顏色繪成了我的驕傲——中國。
(指導老師:談春怡)
●詩歌背后的故事●
這首詩歌是我游歷祖國大好江山之后有感而發(fā)的。我從祖國各地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色彩。而在古代文人的世界里,每一種顏色都被賦予了詩意的內(nèi)涵,也是這些顏色構(gòu)成了畫一般的中國。(曹芷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