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春季運動會是小星星學校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各位看官,且看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qū)西城實驗小學春風分校的拔河比賽,三位同學分別從個人體驗、心態(tài)建設、場面描寫三個方面對熱鬧的拔河進行了文言版“現(xiàn)場播報”:
悔當初不強體健魄
夫子曰:“欲拔河?!睂W堂上歡聲震天,吾等何其興奮。
至場上,幸而得選!速站定且持繩,余恐而抖也,幸有先生慰之:“唯全力以赴!”繩之結隨吾等忽前忽后。眾人面紅耳赤,齜牙咧嘴。余甚倦欲憩也!復又思: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故不敢懈怠半毫也。
力確有懸殊,吾等屢戰(zhàn)屢敗,跌而捶地哀號,甚羞甚羞!悔當初不強身健體,為時晚矣。
強健體魄,乃爾等之必攻之堅也。
【五(7)班 吳芊羽】
(指導老師:莊素芳)
驕兵必敗
拔河源于春秋楚國。昨日,學校亦舉行此項賽事。
初,吾等行至操場,但見操場人聲鼎沸。
吾班趾高氣揚,有不可一世之神氣。
古人云:驕兵必敗。而后,此句古話便應驗于吾班之上。
比賽開始。眾人右足前,左足后,雙手交叉抓住繩子。令聲一響,眾人發(fā)力,身體后倒,面上不約而同現(xiàn)出吃力之神情。因吾班目中無人,終被秒殺。
后,第二局始。吾班仍不馴,慘敗收場。
俗語言:吃一塹,長一智。昨日之教訓不可忘也。
【五(2)班 潘子晧】
(指導老師:莊素芳)
觀與戰(zhàn)
一日,吾校于晨操之際,辦“拔河”之賽。
吾班為最后一賽。因此,吾可先觀賽事。始,五(1)班與五(6)班比之。彼時五(6)班之文弱書生已如赳赳武夫,個個牙關緊閉,怒發(fā)沖冠。吾驚之,恐之。只聽哨聲一起,雙方用力后拉,手臂青筋顯現(xiàn)。須臾,皆是汗如雨下。五(6)班力竭,五(1)班窺時機已到,便大力拉之。五(6)班大驚,皆倒。
吾觀后,心如兔跳。夫子拍吾背曰:“汝比賽之時,定要竭力。若贏,作業(yè)減之?!蔽岣`喜,暗想:定當全力以赴!
轉瞬,到吾班之賽。吾等氣勢洶洶,個個如猛虎下山。反觀對手五(4)班,則無喧鬧,皆目視前方。此戰(zhàn),吾班必勝!吾內(nèi)心激動,手抓繩,眼平視,雙腿蹬地。一聲哨響,吾立刻使出洪荒之力拉之,竟紋絲不動,心下暗忖:敵方之力竟如此之大,此戰(zhàn)危矣!
正在吾思索之時,繩已前至。吾迅速用力,卻已無力回天。至此,吾班敗北。
【五(2)班 武天澤】
(指導老師:莊素芳)
知識角
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開始叫作“拔河”。它發(fā)明于春秋后期,開始盛行于軍中,后來流傳于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jié)舉行大規(guī)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