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目湖游覽時,我看到不遠(yuǎn)處的一座山上,有一古人肅立的雕像,問景區(qū)工作人員才知道,此山名太公山,雕像是姜太公姜子牙,想不到,這又是一座與姜太公有關(guān)的山。
待到第二天上午,我簡單吃了點飯,就穿過一大片起伏不定而茂盛的草坪以及清清湖泊,在耀眼的陽光里,急急地趕到太公山腳下,買了門票,開始一覽這座有歷史、有傳說的山。
太公山,原名釣魚臺,因姜子牙在此垂釣而得名,位于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天目湖旅游度假區(qū)內(nèi)。
太公山正山門高十三米,前有雙龍盤繞,拾級而上,共有103級臺階組成。走過巍峨壯觀的山門,前面不遠(yuǎn)處就是碑亭,上刻姜太公的生平及修建太公圣景時的種種奇事。比如,在為太公銅像選址前,正下雨,測量方位時,雨停了。測量完畢,繼續(xù)下雨。山上的龍興寺上梁前,傾盆大雨,上梁時,焚香行禮,大雨突然停了,儀式結(jié)束,大雨滂沱。大自然的很多現(xiàn)象,有時真的難以解釋。
龍興寺位于太公山的最高處,臨湖而建。最早建于唐朝,內(nèi)供“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遺憾的是,歷史上,曾多次遭遇戰(zhàn)火,又多次復(fù)建。龍興寺轉(zhuǎn)運堂,內(nèi)設(shè)觀世音三十三種化身,每一種觀音的化身都代表不同的寓意,平安鐘在大殿廣場上,聞鐘吉祥,聞鼓去惡,古代就有“臺山聞鐘”之說。
姜太公雕像由青銅鑄成,他左手握有無字天書,右手持打神鞭、杏黃旗,一縷長髯,目視前方,運籌帷幄,這是姜太公斬將封神的形象。
沿著石階往下走,沒有多遠(yuǎn),便是釣魚臺遺址。當(dāng)年,姜子牙奉師命下山斬將封神,完成了興周伐紂的大業(yè)之后,云游四海,途徑此地,發(fā)現(xiàn)這里蒼翠蔥蘢,寂靜清幽,而且魚多肥美,便生歸隱之心,于是在此終日垂釣。一塊不足5平米的石磯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臀印,兩足印和一魚簍印。相傳這些就是姜太公當(dāng)時在此垂釣而留下的遺跡。
站在觀景臺,極目遠(yuǎn)眺波光閃閃的天目湖,一波波湖水拍打岸邊的濤聲,讓我又想起曾在陜西寶雞姜太公釣魚臺看到的相似的場景,不由得又想起姜太公這個人來。
姜太公是一個有雄偉抱負(fù),對事業(yè)和生活都有規(guī)劃的人。他一會怡事,二會怡情。姜子牙曾在商朝時當(dāng)過小官,但商朝末年,紂王暴虐,奢侈淫靡,他不愿同流合污,便逃離歸隱。72歲時,在陜西寶雞蟠溪河上,在磁泉邊以長桿、短線、直勾、背身而釣的奇妙方式釣魚,并終于“釣”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在文王一再懇求之下,姜子牙被拜為司馬,因為周文王曾對姜子牙說“您真是我的太公呀”,故后人尊稱姜子牙為姜太公、太公望。他輔佐周文王、周武王修文練武、勵精圖治,并策劃推翻商紂的暴政,終于在公元前1066年,大敗商軍于牧野,為武王建立周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后被分封于齊(今山東),是齊國的始祖,謚號為齊太公。
但姜太公又是一個不貪戀權(quán)勢的人。老年得志的他功成名就之后,又開始尋求自己的生活理想,千里迢迢跑到這里垂釣來了,這應(yīng)該叫怡情吧。一個既熱愛事業(yè),為了找到明主,而居然等了十年的人,他是執(zhí)著的,也是不遷就的。他以83歲的高齡出山,這種怡事、不委曲求全的風(fēng)度,值得后人學(xué)習(xí)。而他也是講究生活情趣的,在這樣一個依山傍水的江南,避開功名利祿,拋卻雜念,尋覓到這樣一個幽靜之處,獨自垂釣,安享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愜意、逸神,他算得上是一個活得明白的人。
一個既會怡事,又會怡情的人,我想,他是一個大智慧者,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幾千年來,大家還能把他記住,甚至把他神化。
(摘自《曦園文學(xué)》)
作品鑒賞
文王曰:“何謂其有似也?”太公曰:“釣有三權(quán)①,祿等以權(quán),死等以權(quán),官等以權(quán)。夫釣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觀大矣?!保ā段捻w·文師》)
【注釋】①權(quán):權(quán)術(shù),謀略。
【譯文】文王問:“為什么說釣魚與實現(xiàn)人們志向相似呢?”太公回答:“釣魚時要使用三種權(quán)術(shù),用魚餌釣魚,等于君主用祿位誘人入仕;用香餌釣魚,等于君主用重賞誘人盡忠效死;把釣來的魚按大小各盡其用,等于君主把求仕的人按才能高下分別任以各種官職。垂釣雖為了得魚,但用意深遠(yuǎn),以此可參透大道理啊?!?/p>
【賞析】釣魚原本只是平常事,然在謀略家眼里就變得不尋常。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于平淡中見神奇,于無聲處聽驚雷,這是人人都渴望和祈求的智慧。這種智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知識,高于知識。擦亮眼睛,放飛思想,將會發(fā)現(xiàn)又一片廣闊的藍(lán)天。
上期讀2版參考答案
1.D(“真實的自然景物描寫”“畫面感”錯,本詩重在敘事說理,兼有抒情,沒有自然景物的描寫,因此缺少畫面感。)
2.人生態(tài)度:人生若要成功,終須勤勞進取,不能聽天由命、靠人施舍。頸聯(lián)出句寫天氣決定農(nóng)人憂喜,闡明靠天吃飯的道理;對句寫勤懶決定收獲豐約,闡明天道酬勤的道理。詩人否定前者,肯定后者,寫出了詩人對子孫后代的諄諄教誨。
上期讀3版參考答案
1.C(“流露出欣喜羨慕之情”錯,應(yīng)是不覺感到此地如今荒涼破敗。)
2.運用了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來到李處士故居,看到的是露濃煙重、芳草萋萋、落花滿地的凄涼景色,是實寫;不禁想到李處士在這里大擺筵席、賓主暢飲的情形,“客醉”“芳筵”是虛寫。如今,原來的人都已不在,只剩下故榭荒路,表達(dá)了物是人非之感。
《學(xué)習(xí)方法報》讀寫拍檔新高考版2024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