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憶讀書》講述了作者冰心童年讀書的故事。古今中外,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個相同的愛好——讀書。很多仁人志士愛書如命,手不釋卷。下面,為大家分享幾則名人讀書趣事,希望大家讀后有所感悟。
匡衡“借書”
匡衡是西漢經(jīng)學(xué)家,官至丞相??锛沂来鷦?wù)農(nóng),但匡衡卻十分好學(xué),勤奮努力。由于家境貧寒,家中沒有蠟燭照明,匡衡就在自家墻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鑿壁偷光”的故事被世人廣為稱頌。
為了學(xué)習,匡衡不僅“借光”,還“借書”。
同鄉(xiāng)有個大戶人家的主人叫文不識,是個有錢人,家中有很多書??锖饩偷剿胰プ龉凸?,卻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么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借您的書來讀?!敝魅寺犃?,十分感嘆,就把書借給了他。
后來,匡衡成了大學(xué)問家。
李密“掛書”
李密少年時代,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wèi)。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fā)現(xiàn)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職務(wù)。
李密并不懊喪,回家后發(fā)憤讀書。因李密以放牛為生,故常坐在牛背上讀書。
有一次,李密聽說緱山有一位名士包愷,就前去向他求學(xué)。李密騎上一頭牛出發(fā)了,牛背上鋪著用蒲草編的墊子,牛角上掛著一部《漢書》。李密一邊趕路一邊讀《漢書》,正巧越國公楊素騎著快馬從后面趕上來,勒住馬贊揚他:“這么勤奮的書生真是少見!”李密一看是越國公,趕緊從牛背上跳下來行禮?;丶乙院?,楊素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這個人的學(xué)識才能,都在你兄弟之上,將來你們有事可以與他商量。”
蘇東坡“探書”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學(xué)識淵博,他有一種“各個擊破”的讀書法,即每讀一遍書只探索一個問題。
因為一本書的內(nèi)容豐富,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個方面。要想探究歷代興亡治亂的原因,就從這個角度讀一遍;要探究史實典故,就換另一個角度,再讀一遍。
用這樣的方法讀書,一本書讀了幾遍,便能事事精通。
唐汝詢“摸書”
明末清初詩人、學(xué)者唐汝詢,小時候是個既聰明又可愛的孩子。自3歲起,便與哥哥讀書認字,可到5歲那年,因一場大病,使他的世界從此失去了光明。
唐汝詢很痛苦,但他并沒有退縮,反而激勵了他刻苦學(xué)習的勁頭。哥哥們上課時,唐汝詢就在一旁仔細地聽,用心地記。
唐汝詢在學(xué)習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有時候,課文很長,他憑耳朵聽根本記不住。于是,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學(xué)習方法——用手摸,這種結(jié)繩記事法“做筆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唐汝詢還喜歡上了詩歌,詩歌中所描繪的意境,不用眼睛看也能體味得到。經(jīng)過不懈努力,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大詩人。
魯迅“惜書”
魯迅在江南水師學(xué)堂讀書,第一學(xué)期成績優(yōu)異,學(xué)校獎給他一枚金質(zhì)獎?wù)?。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后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
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個辣椒,放在嘴里嚼著,額頭辣得直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qū)寒堅持讀書。
不僅苦讀,魯迅還非常愛惜書籍,從小就養(yǎng)成了愛護圖書的好習nVGS4sGYzRMUW3+OGT7bDKCu15ywGFhmxH4re2xWgO8=慣。他看書前總是先洗手,書臟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凈。他還準備了一套工具,訂書、補書樣樣都會。
一本破舊的書,經(jīng)魯迅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時不輕易把自己用過的書借給人,若有人借書,他寧可另買一本新書送給人家。
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shù)學(xué)家、中國科學(xué)院院士華羅庚學(xué)識廣博,一生酷愛閱讀,他總結(jié)出了一套有效的閱讀方法。
每當拿到一本新書時,華羅庚不會一字一句從頭到尾地讀,他的慣常做法是:先看看書名,然后閉上眼睛,靜思半刻,在腦海中設(shè)想。
先想象如果寫書的人是自己,會采用什么樣的文風,篇章結(jié)構(gòu)會怎么安排,然后再打開書,一一與自己剛才的猜想進行核對。
如果作者的謀篇布局和自己的猜想相差無幾,華羅庚就把書放到一邊不讀。倘若與自己的思路完全不一樣,他才會捧起書本,認真地往下讀。
擇優(yōu)而讀,不僅提高了閱讀的效率,減少了無用功,同時也使他在無形中養(yǎng)成了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習慣,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提高。
朱自清“買書”
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學(xué)者朱自清,在上中學(xué)時,就極喜歡讀書,拼命買書。
當時,家里每月給朱自清一元零花錢,大部分都交給廣益書局了,而且他還常常欠賬。
后來,朱自清在文章中回憶:“這股傻勁回味起來頗有意思?!?/p>
在朱自清大學(xué)最后一年,一次,他到琉璃廠去逛書店,在華洋書莊見到一部新版的《韋伯斯特大字典》,定價14元。這錢對這部大書來說雖不算太貴,可對一個在校的學(xué)生卻實在不是個小數(shù)目。朱自清思來想去,自己的一件皮大衣還值點錢了。大氅雖是布面,樣式有點土氣,領(lǐng)子還是用兩副“馬蹄袖”拼湊起來,可畢竟是皮衣,父親制作時還是費了些心力。
可當時實在舍不得那本“大字典”,又想到將來準能將大氅贖回,朱自清便毅然將大氅拿到了當鋪,以書價作當價:14塊。大氅當然不止這個價,所以當鋪柜上的人一點不為難,即刻付款。
拿上錢,朱自清馬上去把那本《韋伯斯特大字典》抱了回來??赡羌M了父親許多心力的大氅,卻終究沒有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