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城市的道路不寬,建筑緊鄰著街道。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建筑師不會刻意追求新奇的造型,而是希望把建筑融入城市肌理之中,使之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在西班牙北部的洛格羅尼奧市,就能看到這樣的建筑。
當代中國建筑師的實踐,依托于近30年來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一個建筑項目開始的時候,方圓幾百米可能都還是一片荒蕪,建筑幾乎不需要對周邊的環(huán)境有什么回應。因此一些更抽象的文化概念,例如本土建筑師所依托的傳統(tǒng)文化、國外大師所販賣的新潮理念,就成為讓設計站得住腳的依據(jù),也就是建筑師向甲方匯報時提出的所謂的“設計概念”。
但在歐洲,尤其在西班牙,城市的建筑密度高,道路不寬,路網極密,建筑緊鄰著街道。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建造一座新的建筑,建筑師很大的一部分精力,必須用在處理建筑和城市的關系上。雖然也會有像塞維利亞的都市陽傘、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美術館這樣跳脫于秩序之外的神來之筆,但大多數(shù)西班牙當代建筑,都不會刻意追求新奇的造型和概念,而是希望融入城市肌理之中,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位于西班牙北部拉里奧哈自治區(qū)洛格羅尼奧市的市政廳就是如此。
洛格羅尼奧市政廳設計于1973年,1981年建成,設計者是西班牙現(xiàn)當代建筑史上最重要的大師拉斐爾·莫內歐。從照片上看,這是一個有著石材墻面的規(guī)規(guī)矩矩的建筑,和西班牙大街小巷稍微現(xiàn)代一點的房子沒有什么兩樣。但從地圖上看,你會發(fā)現(xiàn),房子是由兩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像三角鋼琴的形體組成。
帶著飽滿曲線的三角鋼琴一樣的房子是一個報告廳,這并不少見。那么為什么政府的辦公大樓要做成三角形呢?三角形的特點是形體感很弱。想象一下,站在一個正方形或是一個圓形的房子面前,你能很強烈地感覺到它的存在。如果方形的一個角占據(jù)了一個街角,那你必須正兒八經地轉一個90度的彎才能繞開它。而當你對著三角形房子的一個角的時候,你會覺得不管往它的左邊走還是右邊走,在某種意義上都是往前走,拐彎的感覺不會那么強烈。對于這個位于洛格羅尼奧市中心的市政廳,不管你是從西邊的老城區(qū)走過來,還是從南邊的火車站沿著哥倫布大道走過來,你都會在街角看見一個三角形的斜角,好像在展開著懷抱邀請你走進廣場。
另一個讓建筑顯得很“薄”的地方在兩個三角形角對角的那個點上。東西兩個三角形建筑的主入口都位于這個點上,這里的一層是完全通透的,可以隨意穿越。也就是說不管是東面還是西面來的人,都很自然地被引導到這個點上,有更好的可達性,并且具有可穿透性,很容易地穿越到建筑的另一邊,然后沿著北邊的林蔭大道走到河邊。想象一下,如果這里是一幢同樣面積的長方形的房子,在心理感覺上就會讓人覺得像是一道屏障,即便底層是可以穿透的,穿越的距離也要長很多。
融入城市,可達性,可穿透性,這些是當代城市里市民建筑的價值取向。在威權社會,市政廳、大劇院、大教堂等城市里的大型公共建筑,追求的是在城市環(huán)境里盡可能地凸顯,通常運用三段式、中心對稱、裝飾繁復的雄偉立面,彰顯權力和財富。主入口前總是堆著幾十級的大臺階,讓人還未進門,腿就已經發(fā)軟。
洛格羅尼奧市政廳的特殊之處在于,它的建成年代正好處于西班牙民主轉型的年代。統(tǒng)治了西班牙36年的獨裁者佛朗哥于1975年去世。在他去世前的幾年,西班牙的民主化已經暗流涌動。當時的洛格羅尼奧市市長找到建筑師莫內歐,希望他能為城市設計一座市政廳,呼應即將到來的新時代。莫內歐向西班牙建筑界展示了民主時代的建筑應該長什么樣。這種表達不是通過文學化的裝飾,而是完完全全通過建筑的語言,通過建筑的形體,通過平實的立面和開放的廣場。
再說說建筑里隱藏的另一個三角形元素,三角形的廣場。在我們的印象里,歐洲城市的廣場都是一個很完整的形狀。例如馬德里的馬約爾廣場,16世紀的國王菲利普二世命令建筑師從城區(qū)里硬生生地挖出一塊長方形的空地,仿佛一塊鋼印,印在馬德里的地圖上。莫內歐認為,洛格羅尼奧市政廳廣場應該保留傳統(tǒng)西班牙城市廣場的某些特征。斬斷人們的記憶對于人們理解一個建筑是不利的。如果做一個完全稀奇古怪的建筑,人們會猜測這是一個學校還是一個劇院呢?
莫內歐研究了西班牙各個城市的主廣場,包括馬德里和科爾多瓦的。這些廣場都位于城市中心街區(qū),且廣場上都設有市政廳。這些廣場被周邊建筑嚴整地圍合起來,呈現(xiàn)出清晰的幾何形狀。另外,圍繞廣場的建筑底層有一圈柱廊。在洛格羅尼奧市政廳前的廣場,你依然能找到這些要素,只是廣場仿佛被沿著對角線對半切開。對著廣場僅存的一個直角,各種碎片化的要素集合在一起,你仍然能清晰的感知到它和傳統(tǒng)的西班牙市政廳的廣場之間的聯(lián)系。
興起于20世紀初的現(xiàn)代主義浪潮以反叛的姿態(tài)站在了傳統(tǒng)建筑的反面,批判傳統(tǒng)建筑的繁復裝飾,追求簡單純粹的建筑形式。但是當現(xiàn)代主義橫掃一切之后,人們發(fā)現(xiàn)這些光禿禿的方盒子讓城市變得極度枯燥,毫無個性。于是人們開始反思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者將古典建筑的語言帶了回來,將希臘的柱式和羅馬的拱券隨意地拼貼到房子上,仿佛這樣就能讓建筑擁有一些文化氣息。這種膚淺造作的方式流行了一陣,很快就被拋棄了。
20世紀60年代,意大利新理性主義建筑運動興起,其中代表性的建筑師阿爾多·羅西于1966出版了最重要的理論著作《城市建筑學》。羅西提倡以類型學的方法對城市中的建筑體進行抽象和提純。戲院、廣場、市政廳這些城市里的建筑,盡管設計者不同,但是你把它們集合到一塊,會發(fā)現(xiàn)有一些要素是共通的。為什么不同的設計師采取了同樣的策略?或許是因為功能要求,或許是法律規(guī)范,或許是文化習俗。但拋開千變萬化,背后的不變因素才是建筑的本質。把這些因素總結出來,就形成了一種建筑類型。
洛格羅尼奧市政廳是由兩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像三角鋼琴的形體組成。
或許是西班牙的城市環(huán)境和意大利非常類似,莫內歐一直很關注這位意大利同行的理論和實踐,并且將類型學的方法反復運用在自己的設計中。但莫內歐的不同之處在于,他不是一個歷史主義者。他認為類型學的方法是一種可以利用的資源,而不是必須要去遵守的規(guī)矩,所以人們更應該看到的不是類型的規(guī)范性,而是類型被轉化的可能性。
傳統(tǒng)的西班牙廣場形式形成于封建時代,不論是正方形還是圓形的廣場,都是一個有中心的形狀,所以就會在場地上形成一股向心力。這種向心力會形成一種紀念性,象征著統(tǒng)治者的權力。而民主時代的廣場,是更加開放,接納市民參與的,應該更加均質化,削弱向心性。一邊開敞的三角形就是這樣一種形狀。
至于三角形的廣場好用嗎?這得看它派什么用場。如果聚集群眾聽領袖發(fā)言,大概是不好用。如果是舉辦小型市集,或是室外的藝術展覽,你會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空間要比方形有趣太多了。洛格羅尼奧市有個藝術節(jié)叫concentrico,意為同心圓,每年會征集藝術家在城市的各個公共空間設計裝置作品,其中就包括洛格羅尼奧市政廳廣場。你會看到很多藝術作品和廣場的互動,非常有趣。
(責編:李玉簫)
世界博覽2024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