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來,居京三十載,在所接觸認識的諸多魯迅研究者中間,王得后先生的氣質(zhì)和個性,是頗有些與眾不同的。
2010年,蒙其信任,我有機會做過他那部比較中國現(xiàn)代與古代兩大重要思想家異同的學術專著《魯迅與孔子》的責編。于人民文學出版社退休前的兩個年頭,在編輯出版《魯迅手稿叢編》(十五卷)的過程中,又極幸運地得到了他耳提面命的指導和難能可貴的幫助。其間發(fā)生過許許多多繁雜瑣細且難以忘卻之事,都更為生動鮮活地加深了我對他“這一個人”直接而全面的了解與感受,至今依然讓我感念和追懷。
關于“人”與“文”之關系,錢鍾書提出過一個特別的觀點“文本諸人”。今年冬去春來的時節(jié),一位對王得后其人其文都比較了解熟悉的朋友,在電話里曾談起對王的散文創(chuàng)作的某些體悟。他說,王得后的散文自然質(zhì)樸,而又具有詩意和文采,那是一種含蓄內(nèi)斂的文采和詩意。后來仔細思量,朋友的這番話,與我所感知和體認到的王得后先生之為人,以及他與眾不同的個性氣質(zhì),正相契合,也印證了“文本諸人”的說法。
王得后先生散文之內(nèi)斂含蓄、質(zhì)樸自然的風格,在他主編的這部《探索魯迅之路》中,也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映射了出來。從五十年間發(fā)表的海量的魯迅研究論文里,精擇細選,以有限的篇幅,萃為一冊,絕非易事。待看了全書目錄,讀過王得后先生的導論,再披覽輯入的所有文章,便不得不感嘆,這部大約四十萬字的論文集,的確體現(xiàn)了一種他所推許的簡約精當?shù)木庉嬙瓌t。
1949年至1999年,共半個世紀,看上去似為一個歷史整體,而其實以1976年為界,可劃為前后兩個不同的社會政治時段。對此,王得后先生除在導論里做出交代外,又特地選入兩篇散發(fā)著濃厚時代氣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社論”,以進行具體直感的提示。既可讓讀者真切感受到主流話語和意識形態(tài)氛圍的前后差異,又能夠經(jīng)由兩個社會歷史階段的轉換,透示出當代中國魯迅研究走過的艱辛曲折的歷程,以及所開拓的生面和前所未有的格局。
當代中國的魯迅研究,其外在的物理時間的起始點自然是1949年,而從精神文化的內(nèi)在連續(xù)性來考察,則不能不說其仍處于1942年毛澤東文藝思想誕生后的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段之內(nèi)。毛澤東在延安稱頌魯迅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這個被稱為“三家”論的權威評斷,在其后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影響了中國魯迅研究的方向和路徑。翻閱此書即可看到,1976年之前的魯迅研究文章所呈現(xiàn)出的歷史面貌。寫作者從提出論點、展開論證,直至得出結論,一概自稱“我們”,所采取的群體意識,與后來作為研究者個體的“我”的紛紛登場,構成了鮮明的時代反差與文化分野。這個看似簡單明了、實則意味深長的“小問題”,實際上聚焦和凸顯了在半個世紀艱難前行的長途中,前后兩個不同時段的理論模式與思維邏輯的重要差別。中國的魯迅研究,從山重水復、跌宕起伏的跋涉摸索,到歷盡波折變遷之后的復蘇、拓展與深化,一條“我們”與“我”的糾纏突破及變奏的歷史演進軌跡,在王得后先生精心遴選的這些文章當中顯示了出來。
閱讀前一個時段的文章,還會遇到一個頗有意味的問題。在以往強大的主流話語氣氛中,一方面寫作者“我”,完全融入乃至消弭于“我們”之中的現(xiàn)象所在多有;而另一方面“我們”與“我”之間,又并非總是和諧一致、嚴整同一的,二者之間始終存在著某種張力、矛盾和裂縫??峙氯魏我粋€認真嚴肅、具備一定學術功力的研究者,在其研讀、思考和求索過程中,都不可能不敏銳真切地感受到,強勢的主流話語對自己學術研究和理論思考所造成的束縛、干擾與壓抑。而要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悟所得梳理得既清楚又明確,然后合乎邏輯地表達闡述出來,“我”便很可能自覺或不自覺地希求從“我們”的籠罩約束中掙脫突圍。大概王瑤關于魯迅與中國古典文學的歷史聯(lián)系的論述,便存在著這樣一種情形。對于魯迅何以喜愛并汲取魏晉文章的風神格調(diào)之內(nèi)在原因,以及《儒林外史》的卓越諷刺藝術給予魯迅小說創(chuàng)作的啟迪與示范,王瑤這篇文章均做出了深入有力的分析闡釋。然而,在探討魯迅對范愛農(nóng)、呂緯甫、魏連殳等人物的描寫刻畫,寄托了他自己內(nèi)心深處嵇康式的孤憤情感的同時,卻又并不恰當?shù)貜娬{(diào)了魯迅對他們給予了“深刻的批判”。但實際上,恐怕這并不符合王瑤本人當時對魯迅作品的情緒感受,以及他深切的生命體驗。可見,一些研究者所做的擺脫和沖決的努力總是有限度的,是在彼時所能容忍和準許的范圍之內(nèi)的。于是,當下的讀者在讀解這些文章的時候,也就會感到和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著某些矛盾、齟齬、捍格的不協(xié)調(diào)不一致之處。而后一個時段的有些文章,卻又可能顯露出如下問題:已經(jīng)獲得了新的角度、新的視野和新的發(fā)現(xiàn),但所使用的個別理論概念和學術話語,卻仍然夾帶著前一個時期某些陳舊的思想遺存和觀念殘留。因而,“我”便不能不依舊受到“我們”的潛在影響、干擾和拘牽,以往的幽靈仍然久久徘徊不去。憑借慣用的術語、既定的理念和僵滯固化的信條,是無法真正深入魯迅的思想世界和藝術堂奧的。探索魯迅,首先必須回到魯迅,研讀魯迅,則必須從生氣郁勃的魯迅文學本身,去發(fā)抉和提煉其詩學思維與話語表達的獨特方式及概念。
此書名為《探索魯迅之路》,想來在王得后先生的心中,也提示了一種“雙重探索”的意涵:對魯迅之路的探索,以及對這一探索的再探索。其中所蘊含的學術理論話題和歷史文化內(nèi)容,大概是極為豐富、復雜和深刻的。王得后先生自己,即為這條探索道路上一名孜孜以求的跋涉者,對曾經(jīng)的艱困、勞作的苦辛和內(nèi)心的哀樂,他當懷有深刻的感悟。他于1981年1月撰寫,也選入了本書的《致力于改造中國人及其社會的偉大思想家》一文,即為一個有力的證明。這部時間跨度五十年的論文集,最終要編成什么樣,他事先必定深思熟慮、反復考量。包括魯迅研究在內(nèi)的學術研究,應該既具有難以擺脫的自然的歷史傳承性質(zhì),又更需要自由無畏的進取、拓新和創(chuàng)造精神。魯迅曾說:“非有天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無大藝術的產(chǎn)生。”魯迅研究尤其需要這樣一種“大精神”?!拔义d蔽”的精神,是絕不可能采擷到飽滿甘醇的學術果實的。當年王富仁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鏡子”論,無疑需要執(zhí)著的探索精神、堅毅的膽識和一往無前的勇氣。此外,支克堅《關于阿Q的“革命”問題》、耿庸《關于魯迅思想的書簡——魯迅“前期”思想論》等諸文的輯入,也都分明表現(xiàn)出王得后先生精審開闊的理論視野和獨到犀利的學術眼光。
如此看來,《探索魯迅之路》的編選出版,就不僅僅是對已成為歷史的半個世紀中國魯迅研究的一個回望、一次反顧,而且也提供了一個總結、省思與前瞻的契機,并且給予當今的讀者、研究者以思想啟迪和豐富教益。
魯迅的文學和思想世界特殊、迷人而又深刻,其中蘊蓄著無與倫比的精神力量和地火噴發(fā)般的創(chuàng)造活力。中國探索魯迅之路理應越走越寬闊,前景也當會越來越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