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嚴冬未至,天空中卻早已彤云密布,紛紛揚揚下起一場大雪來。這場雪,驚醒了新時代的中國女性,它并不是唯美的皚皚雪景,而是一場劫難與洗禮。
它下在了女性心中,它下在網(wǎng)絡上。
“震驚!兩女子半夜吃燒烤因衣著‘不當’,遭到男子強擾,反抗后被三名男子拖至燒烤店外毆打至血流不止!”一條半年前的新聞映入我的眼簾,我點進去看,想知道事件全貌,卻無意間被新聞下方網(wǎng)友的評論灼傷了眼睛。
我開始疑惑,我們看的難道不是同一則新聞嗎?兩名女性就因穿了有設計感的衣服被騷擾、被毆打,這難道不是對女性這個群體的褻瀆?對人格尊嚴與精神的踐踏?
可悲的是,2023 年年初的另一起事件讓人再次憤怒:一名女老師在開學前因染了一頭粉色的頭發(fā)而遭到網(wǎng)暴?!袄蠋熑痉凵^發(fā)有沒有職業(yè)操守???”“這要是我孩子的老師,我肯定不敢讓她教!”“帶壞孩子怎么辦?”“教師資格證走后門考的吧!”……
一串串言論的攻擊讓這名大學剛畢業(yè)的女老師遭受社會的毒打,她還沒來得及憧憬,職業(yè)生涯似乎就已經(jīng)結(jié)束。
“一張一百塊的紙幣,揉皺了,就不能用了嗎?”
孩子答道:“可以用!”
“一百塊錢貶值了嗎?”
“沒有?!?/p>
“如果老師染了一頭粉色的頭發(fā),你們就不再愛我了嗎?”
“不會!EvXoE0pD0P29JM8aWV6wAmEtVhunmkxtuwasi9WDmJU=”
看,多么淺顯的道理,孩子們都懂得。老師不會因為粉色的頭發(fā)而失去自身價值,更無須因粉色的頭發(fā)而感到悵惘無措,因為在做一名老師之前,她首先得做她自己。
舊時代,“婦”字右邊的“彐”指掃把,又讓人覺得是刺向女性的一柄鋼叉。在新時代,我希望,“彐”也可以是弓箭、鋼琴或化妝刷……我們終將成為我們自己,勇氣和堅忍融進了血液里,就是錚錚骨氣。
我希望,2024、2025……新時代的女性終會走進古往今來中國女性心中遙不可及的夢。
老師評
作者以敏銳的社會觀察力和深切的人文關懷,探討了新時代背景下女性面臨的挑戰(zhàn)與偏見。文章開篇即以反常的氣候現(xiàn)象隱喻社會現(xiàn)狀,新穎獨特,引人深思。通過具體新聞案例的引入,巧妙地將抽象議題具象化,使讀者深切感受到女性權益問題的緊迫性。文中對比孩子的純真理解與成人世界的復雜偏見,手法高明,不僅凸顯了問題的本質(zhì),也寄托了對未來變革的期望。柳同學的文字中流露出對平等與尊重的渴望,以及對個體價值的堅定捍衛(wèi),展現(xiàn)了超越年齡的思考深度和文字駕馭能力。
(指導教師:鄭若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