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北京,冬天來得早,走得晚。特別是六七十年代,冬天超過150多天。到了數(shù)九天,溫度可達(dá)零下20度左右。冰冷刺骨的西北風(fēng)一刮,打在人們的臉上,臉皮發(fā)木,說話都不利落;電線桿上的電線會嗡嗡作響;胡同里的路都被凍得裂口子。除了上班上學(xué)的,大街小巷很少見到行人。沒事的時候,人們都貓在家里不出門,這就是老北京人常說的“貓冬兒”。
老北京人在貓冬兒前都要做許多準(zhǔn)備工作。其實,他們在貓冬兒期間也不閑著,并不像人們說的不出家門,而是有忙有閑,忙中找樂兒。
取暖爐帶來的享受
在沒有暖氣、空調(diào)的年代,縣城的居民都靠燃煤爐子取暖。每到10月下旬,家家戶戶忙著買煤,搪爐子,安煙囪、安風(fēng)斗。
買煤憑證到煤鋪叫煤,專有送煤工把煤送到各家各戶。買煤球的最多,因為煤球熱度高,散熱好,買煤球還要買劈柴。因燒煤球不如蜂窩煤干凈,后來,燒蜂窩煤的人家逐漸多起來。
過去,機(jī)關(guān)、工廠、商場商店、車站和居民取暖都用鑄鐵爐子,單位用的取暖爐子大而高,家庭用的比較小。
取暖爐子在使用前先要搪爐子。搪爐子所用材料有清灰、鋼砂和麻刀,爐膛要搪成“上頭伸進(jìn)手,下面臥條狗”,這樣的爐子才能好著、火旺、溫度高。搪好的爐子要馬上點火,放引柴和劈柴用大火烤干爐膛,然后放煤球生入冬前的第一爐火。
室內(nèi)安取暖爐子時都要安煙囪、拐脖和風(fēng)斗,確保冬季安全,避免煤氣中毒,特別是居民家里。從前的冬天,屋里就是生著爐子,也僅僅是暖和一點兒。每天晚上睡覺前要封火,第二天早上起來,屋里的門窗玻璃上都會結(jié)一層厚厚的冰凌花,就連屋內(nèi)存水的水桶或小缸里也會結(jié)一層冰。
每天早上起得最早的是大人,他們要打開火爐子,如果火滅了就趕緊生火?;鹕靡院?,他們忙著燒開水,做早點。
取暖爐子的用處還真不少,人們不光是為了取暖,炒菜、做飯、燒開水什么的都靠它。此外,取暖爐子還能烤紅薯、烤窩頭和烤饅頭干兒;衣裳洗了等著穿,就在爐子旁放把椅子搭上衣裳,第二天就干了;家有嬰兒的,人家會用鐵絲做個鐵籠子,放到爐子上烘烤褯子;小孩子起床前大都懶得從溫暖的被窩出來,大人常把他們的棉襖棉褲的里子用火烤熱再給他們穿。人們晚上睡覺前都要暖被窩,方法很多,常用的是燒幾壺開水,灌進(jìn)橡膠暖水袋或瓷暖壺里,然后放進(jìn)被窩,等鉆被窩時,被窩暖暖的。人們最常用的還是輸液的玻璃瓶,不用花錢就能找到,睡覺前灌上開水暖被窩,睡覺時把暖水瓶子放到腳底,腳暖了睡覺香,一覺到天亮。
到了20世紀(jì)80年代,很多居民用上了自己做的土暖氣,有燒煤球的,也有燒蜂窩煤的。土暖氣是在爐腔內(nèi)做一內(nèi)膽水箱,放在屋外的小房子里,然后用上水管和回水管連接屋內(nèi)暖氣片,圖省事的就到日雜商店買現(xiàn)成的。這種土暖氣不僅讓住在平房的居民感受到取暖的便利,而且避免了煤氣中毒,屋里也干凈多了。
過年時,屋外下著鵝毛大雪,一家人圍攏在爐子旁說說笑笑拉家常,紅彤彤的爐火映紅了人們的臉龐。
您看,一個普通得再普通不過的取暖爐作用有多大,不光給人們帶來溫暖,還陪伴著人們度過了難忘的歲月。
變著花樣做吃的
過去年間,每到秋末冬初,家家戶戶都要購買冬儲大白菜。購買大白菜前,大人都要聚在一起商量一下分分工,有的帶著各家的副食本,到副食店排隊開票,有的去借手推車、三輪車,然后讓有力氣的男人把大白菜往院里運(yùn)送,并送到各家各戶。女人先要把自家院子打掃干凈,用于晾曬大白菜。大白菜需晾曬三五天,還要按白菜頭朝外,白菜屁股朝里的方式堆碼,碼好之后蓋上草簾子或者破棉被,避免夜里被凍壞。大白菜晾曬好后,要堆碼到自建的小房里過冬,一直吃到來年春天。
那時的西紅柿都是沙瓤,而且很便宜。到了秋天,人們常成筐購買西紅柿,洗干凈后切成條狀,然后裝進(jìn)洗干凈的輸液瓶子里放到大鋁鍋內(nèi)煮20多分鐘,之后打開鍋蓋迅速把瓶塞依次給瓶子蓋好。等晾涼了,再用白蠟把瓶塞封好。這樣的西紅柿醬放個兩三年都不壞,做雞蛋炒西紅柿、西紅柿打鹵面、糖拌西紅柿、雞蛋西紅柿湯,口感還是原汁原味兒。
過去的冬季,吃的菜雖然不像現(xiàn)在這么多,但是老百姓也是變著法在吃上找,換個吃法。比如腌雞蛋,腌雪里蕻、芥菜疙瘩、白蘿卜和白菜幫子,積酸菜,泡發(fā)綠豆芽和黃豆芽,曬干菠菜、干豆角和茄子干,做辣蘿卜條和五香蘿卜條,涼拌心里美蘿卜、涼拌白菜心,爆腌蘿卜皮,煮黃豆、煮蠶豆,炒水疙瘩(芥菜頭)、炒雪里蕻,凍豆腐,做肉皮凍,泡臘八蒜,打豆兒醬……這就有了老北京冬天的不少時令菜。
每到大年三十兒,家家戶戶都要燉肉、燉帶魚、蒸米粉肉、做豬肉白菜燉粉條,炸年糕、炸豆腐、炸饹馇饸兒、炸排叉兒、炸粉條、炸粉絲、炸素丸子、炸饹馇盒……到了晚上,一家人坐著小板凳,圍在小桌旁談天說地或聽“話匣子”,一邊包餃子,一邊聊天兒。餃子餡兒是豬肉或羊肉大白菜,再配上小韭菜,滿屋子都是香味兒。
冬天的主食也很多,人們在冬天常常用堿發(fā)面蒸饅頭、花卷、豆包、糖三角、棗荷葉,晾涼后放到小屋的小缸內(nèi)凍起來,隨吃隨拿。吃的時候上鍋溜一下,或者直接啃著吃。
磨盤柿子是北京特產(chǎn),早年間它一直是皇家的貢品。如今四五十歲以上的人還記得,寒冷的冬天,縣城幾乎家家戶戶的后窗臺、屋外背陰處或小屋里都會碼放一層黃澄澄的磨盤柿子,凍得硬邦邦的。
凍柿子是老北京特有的吃法,經(jīng)過冷凍的柿子會變得特別甜。吃的時候把凍柿子放到?jīng)鏊锇蝺?,不要全化了,吃的時候帶點小冰碴兒,用勺子挖著吃,又涼又甜又解饞。如果柿子里面都化開了,在柿子上咬一個小口,用嘴一嘬,柿子汁兒和小舌頭都吃到嘴里,軟脆甜糯,清爽似蜜,老北京把它叫“喝了蜜”。除了凍柿子,冬季的副食店還有賣凍海棠的,洗干凈直接吃,口感倍兒棒。
過去的山里紅很便宜,很多人家買來山里紅和冰糖一塊兒煮爛,用勺子把山里紅壓碎,讓果肉融入湯汁,盛到小盆或小缸里,放到屋外慢慢吃。這種紅果醬甜里帶酸,涼爽可口,如果再帶點冰碴,那是越吃越愛吃。
除了凍柿子、凍海棠和山里紅醬,還有糖葫蘆、糖瓜、糖人、爆米花、糖豆、黑棗……
您看,過去冬天吃的雖說不如現(xiàn)在那么多,可人們都會變著法改善生活,讓自己的舌尖上多了一層滋味。如今的老北京人,還有很多喜歡做過去那些好吃的,吃的不光是香噴噴的感覺,還有童年的回憶和家的味道。
從頭到腳一身棉
俗話說:“十層單不如一層棉”,昔日冬季對于老百姓來說,最好的保暖物品就是棉花。一到冬天,很多人頭上戴的是棉帽,身上穿的是棉襖、棉褲、棉猴兒,手上戴的是棉手套,腳上穿的是棉鞋,睡覺鋪著棉褥子,蓋著棉被,就連屋門上也掛著棉門簾子。
寒冷的冬天,人們外出時所穿的棉襖棉褲都有罩衣褲。說到罩衣褲的布料,過去都是棉布做的,花樣繁多,人們選擇的空間很大。除了棉襖棉褲和罩衣褲,人們外出頭上都要戴棉帽子,脖子圍著圍脖兒,腳穿毛窩、大頭鞋或棉皮鞋。人們戴棉手套出門很普遍,棉手套用布線繩連接,搭在脖子上,能有效避免手生凍瘡。
孩子們都喜歡過年,除了好吃的和好玩的,還能穿新衣。南北朝時期就有“長幼悉正衣冠”這種新年穿新衣的習(xí)俗,后來的老北京人也都延續(xù)著這種習(xí)俗,大人要給自己和孩子做新棉襖、新棉褲和新棉鞋,有的到通縣百貨商場給大人和孩子買輪胎底黑色條絨布棉鞋。有的人家還翻改大孩子穿過的棉襖棉褲,然后再絮上新棉花,讓小點兒的孩子繼續(xù)穿。
您看,過去老北京人冬天的穿戴都離不開棉花,在穿搭上以保暖為主,同時也注重時尚感,通過合理選擇罩衣,既能抵御寒冷,又能展現(xiàn)個人美感。
冬天歡樂孩子們
我們上小學(xué)和中學(xué)那會兒,學(xué)習(xí)壓力不大。放學(xué)后,我們做完作業(yè)就是變著法地玩兒。
到了冬天,我們玩捉迷藏、老鷹捉小雞、推鐵環(huán)、跳房子、跳皮筋兒、踢毽、彈球兒、抽漢奸、打尜兒、抓羊拐、扇方寶、扇三角、丟沙包、鏈條槍、放屁簾兒、抖空竹、蕩秋千……興許是那時候的少年聰明,動手能力強(qiáng),想做什么玩具,一看就會,用不了幾天就能給鼓搗出來,保準(zhǔn)做得是那么回事兒,都變著法兒自己找樂兒。這些玩具大部分是就地取材自己做。
我們最喜歡下雪,雪越大,我們越高興,因為,在天寒地凍的日子,堆雪人、滾雪球、打雪仗、滑冰、打滑擦兒是我們最愛玩的,不少孩子光顧著玩了,手背凍裂,腳有了凍瘡也不在乎。
還有不少孩子用雪和洗臉?biāo)诜亢笞灾苹鶊?,然后找來木板子和粗鐵條做滑冰車和滑冰釬子,盡情地在小冰場玩耍,玩得不亦樂乎。年輕人常背著冰刀去西海子公園滑冰。
過年時,孩子們就樂意跑到外邊放鞭炮或者藏悶兒玩兒。還沒等到天黑,心急的小伙伴兒就點燃了燈籠里的蠟燭,穿著厚厚的新棉襖、新棉褲,你喊我叫的,一會兒就聚了一大撥兒,走東家,到西家,無憂無慮地打著燈籠滿院子跑,還跑到閘橋兒、萬壽宮盡情地玩兒。
您看,到了寒冷的冬天,再冷也圈不住孩子們玩的心,他們變著法兒讓自己高興,也變著法兒讓身邊的人高興。他們在玩耍中鍛煉了動手能力,在寒冷中讓身體更加皮實。
老北京人貓冬兒期間,不管是拾掇取暖用的東西,還是關(guān)乎臉面的穿戴;不管是吃的還是玩的,都讓簡單的日子變得有樂趣,過得有滋又有味兒。這難道不是來自民間的智慧嗎?這難道不是生活的藝術(shù)嗎?毋庸諱言,這就是一種地域生成的天性與品德。靠著它,才有了家國情懷;靠著它,才鑄就了不朽的民族之魂!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時代的變遷,什么都可以改變,而老北京百姓過日子的心氣永遠(yuǎn)也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