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
- 冀北壩上地區(qū)榆樹和樟子松人工林降雨再分配特征研究
從樹上滴下,形成林冠滴下雨或間接穿透雨,另一部分會從葉轉移到枝、再從枝轉移到樹干形成樹干莖流;在降雨過程中,還有一部分雨滴會直接穿過林冠間隙到達林地表面形成直接穿透雨,間接穿透雨和直接穿透雨共同被稱為林內降雨[2-5]。林冠層對降水的再分配改變了水分輸入的時空間分布格局,影響林地的水土流失及養(yǎng)分循環(huán),進而影響植物生長及生物多樣性,是維持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的重要環(huán)節(jié)[6-12]。林冠對降雨的再分配過程較為復雜,受氣象等環(huán)境因素和林冠特征等多重影響[13],多數(shù)
林業(yè)與生態(tài)科學 2023年2期2023-05-09
- 重慶鐵山坪馬尾松林蒸散及其組分特征1)
往把森林蒸散分為林冠截留蒸發(fā)、林冠蒸騰和林地蒸散(包括土壤蒸發(fā)、草灌蒸騰、草灌及枯落物等地被物截留)三個基本組分[4]。林冠蒸騰目前主要通過熱擴散法實測;林地蒸散則主要采用微型蒸滲儀或大型稱重式蒸滲儀實測。秦顥萍等[5]分析了冠層結構對華北落葉松林林冠蒸騰的影響;李振華等[6]研究了六盤山半干旱區(qū)華北落葉松林林地蒸散特征;王幼奇等[7]研究了黃土高原水蝕風蝕交錯區(qū)苜蓿、檸條和茵陳蒿等植被的蒸散特征。森林具有調節(jié)氣候、固碳釋氧、保持水土等多種生態(tài)功能,其中,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22年7期2022-08-04
- 南方水土流失區(qū)馬尾松林降雨截留再分配特征與修正的Gash模型模擬
透雨、樹干莖流和林冠截留3部分[4]。其中林冠截留不僅改變降雨空間分布格局[5],還減緩雨水對土壤體表的侵蝕作用,能夠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現(xiàn)象[6]。研究降雨再分配特征,探討林冠截留規(guī)律,能夠為森林涵養(yǎng)水源、改善水土流失提供理論依據(jù)。林冠截留模型主要分為經驗模型、理論模型及半經驗半理論模型[7]。經驗模型忽略了林冠截留過程,且模型適用性及推廣性較差[8-9];理論模型計算困難,缺少實際數(shù)據(jù)支撐等問題,不適用于實際情況;半經驗半理論模型結合了經驗模型和理論模型的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22年4期2022-08-02
- 西雙版納不同樹齡橡膠林對降雨的再分配特征
測研究工作,包括林冠水文效應方面[6-13]。林冠截留是森林水文效應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同森林類型由于其林分物種組成、群落層次結構以及植物葉、枝、莖持水特性的不同會導致其林冠水文效應有所差異[14-16]。橡膠樹為高大喬木樹種,主干明顯且具較多分枝,三出指狀復葉為橢圓或倒卵形革質小葉[6]。橡膠林是以橡膠樹為唯一優(yōu)勢樹種的單層林,林下植被覆蓋較少,橡膠樹冠層是發(fā)揮降雨截留作用的主體。大氣降水通過橡膠林冠層時,部分雨水被樹冠樹葉截留;部分被截留的雨水沿著樹
熱帶生物學報 2022年1期2022-03-09
- 黑土區(qū)幾種人工林冠層截留降水特征
070)森林通過林冠層、凋落物層和林下土壤層調節(jié)降水再分配過程,從而影響地表徑流形成和匯集過程,發(fā)揮森林調節(jié)氣候、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凈化水質的生態(tài)功能。林冠層對雨水的截留和緩沖作用,明顯減少了進入林地的水量,地表徑流減少,從而起到削弱洪峰流量、涵養(yǎng)水源的功能,對防止土壤侵蝕有良好效益[1]。林冠截留是雨水在植物葉面吸著力、承托力、重力和水分子內聚力作用下的葉面水分儲存現(xiàn)象[2]。森林植被的截留作用受植被類型、覆蓋度、郁閉度和降雨類型等的影響,其截留率變化
水利科學與寒區(qū)工程 2021年6期2021-12-22
- 亞熱帶森林附生植物葉片氣孔特征及其可塑性對光照變化的響應
。然而,由于接近林冠和規(guī)范性采樣的限制,附生植物與光照的關系仍亟待闡述。為揭示附生植物對光強變化的響應和適應策略,該研究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6種附生植物(林冠層木本:鼠李葉花楸、毛棉杜鵑;林冠層草本:狹瓣貝母蘭、毛唇獨蒜蘭;樹干區(qū)草本:點花黃精、距藥姜)為對象,對其在4個光處理梯度下生長的葉片氣孔特征及其可塑性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1)2種附生小喬木的氣孔面積(SA)、氣孔密度(SD)、潛在氣孔導度指數(shù)(PCI)和表皮細胞密度(ECD)均對光強改變顯著
廣西植物 2021年9期2021-10-16
- Current-dependent positive magnetoresistance in La0.8Ba0.2MnO3 ultrathin films?
kai Lin(林冠凱),Haoru Wang(王昊儒),Xuhui Cai(蔡旭暉),Wei Tong(童偉),and Hong Zhu(朱弘),3,?1Department of Physics,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2Anhu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at Extr
Chinese Physics B 2021年9期2021-09-28
- 小興安嶺紅松林冠層截留降雪特征及模擬*
153033)林冠對降雪的截留因降雪可在樹冠上存留較長時間而顯著不同于對降雨的截留,傳統(tǒng)上對以降水-穿透雨為主要過程的森林植被水文特征的認識并不適合于以降雪-穿透雪為主要過程的森林植被(劉世榮等,2003),林冠對降雪的截留對季節(jié)性積雪覆蓋區(qū)域的水文循環(huán)具有重要影響(張慶費等,1994;Varholaetal.,2010;Moeseraetal.,2015;Yoichietal.,2017;張飛云等,2019)。林冠截留降雪過程受降雪特征、小氣候、冠層結
林業(yè)科學 2021年7期2021-09-04
- 秦嶺火地塘3種主要林型林冠層對不同pH值降雨水質的影響
整個過程中,森林林冠層、枯枝落葉層、森林土壤層等各層次均對水質產生影響,林冠層是大氣降雨進入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第一個作用面,林冠層在凈化水質方面起關鍵作用[2]。關于森林林冠層對水質影響方面的研究較多,多數(shù)研究只是通過簡單差減法[3-7]或離子交換樹脂法[8]對森林林冠層水質效應進行分析,如張勝利等[3]研究了秦嶺林區(qū)天然林冠層的水質效應,均說明了林冠層具有調節(jié)和穩(wěn)定大氣降雨水質作用[3-5],但缺少研究林冠層影響水質的過程。研究林冠層對降雨水質的影響過程,將
水土保持通報 2021年3期2021-08-09
- 基于ULS、TLS和超聲測高儀的天然次生林中不同林冠層樹高估測
密度[5],在森林冠層結構估測中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6-7]。地基激光雷達(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生成的3D點云,能夠獲得高質量的林下LiDAR影像,可準確地描述林下信息,用于精確提取林下結構[8-10]。有學者使用TLS提取樹高并進行分析,認為TLS提取的樹高會低于實際值[11-13]。也有學者認為使用ALS提取的樹高,也會受點密度和森林結構等影響而造成低估[14-15]。另外,Sibona等[16]測量了100株砍伐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4期2021-07-28
- 巴彥淖爾市河套灌區(qū)森林天然更新狀況分析
區(qū)近、成、過熟林林冠下的天然更新狀況,掌握森林天然更新的數(shù)量和質量,探究森林更新過程的影響因素和特征規(guī)律,為該地區(qū)營林規(guī)劃、生產及林業(yè)重點工程的實施提供合理的依據(jù)。1 研究區(qū)概況巴彥淖爾市河套灌區(qū)(40°08′~41°17′N,106°34′~109°11′E)位于內蒙古西部黃河中上游內蒙古段北岸的沖積平原,北抵陰山山脈的狼山、烏拉山,南至黃河,西接烏蘭布和沙漠,東至烏梁素海,是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區(qū)及我國3 個特大型灌區(qū)之一。東西長約180 km,
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 2021年6期2021-06-23
- 喀納斯泰加林群落火成演替中草本層與林冠層 物種的連鎖關系*
群落中的草本層與林冠層的物種關系一直是植被生態(tài)學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Barbieretal., 2008; Martinetal., 2011; Songetal., 2014; Rawliketal., 2018; Guoetal., 2019)。充分認識草本層與林冠層的物種關系不僅是探索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與功能的關鍵,同時也可為揭示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演替過程,實現(xiàn)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科學依據(jù)(Tilmanetal., 1994)。研究表明,森林群
林業(yè)科學 2021年4期2021-05-21
- 三峽庫區(qū)天竺桂不同郁閉度下的截留效應
408000植被林冠層影響降雨在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配.近年來,人們對林冠截留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野外條件下通過實測林外雨量與林內穿透雨及枝干徑流等方法來研究林冠截留特征[1-3].在林冠層的作用下,森林降雨先被樹體表面截留,再到達土壤表面,在此過程中降雨部分蒸發(fā)[4].雨水落至林冠層,其動能被枝葉削減,地表水流速度降低,土壤下滲能力得到提高[5-6].影響林冠截留的因素有很多,如降雨特征、郁閉度、林冠結構、雨前枝葉干燥程度和樹木種類等,為了反映這些因子對截留量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3期2021-04-09
- 楊樹與小麥間作系統(tǒng)林冠層降雨再分配對地表徑流和淋溶的影響
[11-12]。林冠層通過枝葉截留部分降雨,減少實際到達地表的降雨量[13],對雨滴亦起到濺散的作用,減緩雨滴動能,延長地表產流和匯流時間,降低林下土壤侵蝕的風險[14-15]。史宇等[16-17]通過對北京山區(qū)側柏林林內降雨的研究發(fā)現(xiàn),林內開始降雨的時間均晚于林外降雨,隨延滯期雨強的增大呈對數(shù)遞減趨勢,林冠層對林內降雨的延滯作用能有效延長匯流時間,減少徑流流量。目前,利用農林間作系統(tǒng)探討水土流失的研究相對較少。本試驗以太湖地區(qū)楊樹與小麥(以下簡稱“楊麥”
水土保持通報 2020年2期2020-06-15
- 赤水河上游柏木林冠層持水特征比較研究
550002)林冠是森林與外界環(huán)境相互作用最直接和最活躍的界面層,通過遮蔭、截留降水和蒸騰蒸發(fā)等作用參與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水分循環(huán)[1]。大氣降水輸入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時,受林冠影響被分配為截留量、透流量和干流量三部分[2]。林冠截留主要指植被樹干、枝條、葉片對降水的截留、存儲及隨后的林冠蒸發(fā)干燥[3],它是生態(tài)系統(tǒng)水分再分配的起點,是森林水文循環(huán)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影響著地表—大氣能量循環(huán)過程和水量平衡[4]。林冠層持水能力是影響林冠截留過程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研究林冠
環(huán)保科技 2020年2期2020-05-21
- 蘇南丘陵區(qū)毛竹林林冠水文特征
次降雨即森林通過林冠層截留和再分配來調節(jié)大氣降水,也稱為第二次降雨[2]。穿透雨、樹干徑流和林冠截留由降雨通過林冠層重新分配得到,穿透雨所占比例最大,樹干徑流最小[3]。降雨再分配的過程較為復雜,受氣象因子等環(huán)境因素和林冠特征的多重影響[4],深入分析有助于了解生態(tài)水文循環(huán)、森林涵養(yǎng)水源和防治水土流失等方面生態(tài)水文過程[5]。國內外學者通過對林冠水文過程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孫忠林等[6]通過對比分析蒙古櫟林和雜木林林冠水文過程,發(fā)現(xiàn)降雨再分配過程因降
水土保持研究 2020年3期2020-05-06
- 次生常綠闊葉林群落林冠結構對林下植被的影響
降水的利用受限于林冠的結構和空間分布特征[2]。林冠結構受生物環(huán)境和非生物環(huán)境的綜合影響[3]。林冠層是次生常綠闊葉林與外界聯(lián)系最直接與最活躍的界面[4]。林冠結構、物種組成、立地條件、季節(jié)變化[5]以及間伐[6]等都會改變林下光環(huán)境。林冠通過對光照的吸收、反射和散射改變林下光照條件[7], 進而影響林下植被的種子萌發(fā)[8]、 林下更新[9]、 物種組成和分布[10-11]、 種群特征[12]以及多樣性[13]等。 研究者根據(jù)森林群落類型[13]、 林冠開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9年6期2019-11-13
- 女兒寨小流域3種植被類型林冠層對降水再分配研究
流域3種植被類型林冠層對降水再分配研究羅佳1,2, 田育新1,2,*, 周小玲1,2, 曾掌權1,2, 姚敏1,21. 湖南省林業(yè)科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4 2. 湖南慈利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湖南 慈利 427200對女兒寨小流域3種植被類型林冠層林冠層對降水再分配過程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 觀測期內降雨量達到1971.80 mm, 降雨次數(shù)為83次。不同植被類型杜仲林、楓樟混交林和馬尾松林的林冠截留量分別為289.75 mm、3
生態(tài)科學 2019年5期2019-09-24
- 龍腦香熱帶雨林附生苔蘚沿宿主垂直梯度的微生境偏好及其指示作用
:該研究首次借助林冠塔吊調查了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龍腦香熱帶雨林樣地內69棵樹13個垂直高度上的附生苔蘚植物,結果表明:目標樣樹上共記錄到隸屬于25科60屬的90種附生苔蘚,其中細鱗苔科物種數(shù)最多,占比達25.6%。13個垂直高度上共劃分出三種生態(tài)類型:喜陽苔蘚(散生巨樹上>45 m的區(qū)域),喜陰苔蘚(喬木樹干上<15 m的區(qū)域),廣布苔蘚(廣泛分布于宿主各個垂直高度上,生態(tài)位寬),并篩選出對微生境有特殊偏好的17種苔蘚指示種(IndVal≥0.7,P
廣西植物 2019年6期2019-09-10
- 城市森林群落林冠結構與林下光環(huán)境的關系
能[4-5]。森林冠層是地球上90%的陸地生物量與大氣之間的功能界面[6],是一個復雜的三維空間結構[7],具有較強的空間異質性[8]。林冠層的結構特征客觀地反映了樹木對空間資源的利用情況[9]。林冠內的光輻射分布主要取決于林冠結構、地形因素、太陽位置[10]以及氣候變化、人為干擾等[11]。林冠結構對輻射的作用是森林群落內光輻射研究熱點之一[12]。由于到達地面的光照需要通過林冠層[13],森林的林冠層通過對光照的吸收與轉換,直接影響著林下光照的分布和照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9年9期2019-09-05
- 河北省太行山4種經濟林林冠層的水文效應
)森林通過龐大的林冠層、豐富的枯落物層,既能吸附、截留一定的降雨,又能有效減輕或防止雨水沖擊和侵蝕土壤[1-2]。林冠層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水文功能的主導者,林冠對降雨的分配是森林水循環(huá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3],林冠截留是森林對降水第一次阻截和分配[4],其截留作用在雨水的利用及水土保持方面有顯著的積極作用[3-5]。目前國內外對于森林林冠層雨水截留的研究較多,主要是分析不同的林地類型、林分結構、林齡等在影響支配林冠層截留能力中起的作用,具體表現(xiàn)為葉面積指數(shù)[6-7
水土保持通報 2019年2期2019-06-03
- 熱帶雨林林冠層和林下層生物捕食水平的調查
。在熱帶雨林里,林冠層和林下層在垂直梯度上由于有著顯著不同的物理結構、資源利用性和非生物環(huán)境,因此為研究上行控制和下行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環(huán)境[8]。然而,大多數(shù)相關研究都局限于上行控制即從食物限制角度探究和理解林冠和林下層的差異,因此來自捕食者的下行控制在林冠和林下層的格局和差異亟待探究。在本實驗中,利用橡皮泥制的模擬毛毛蟲探究熱帶雨林林冠和林下層的捕食者的總體捕食(下行控制)水平,并且比較螞蟻和鳥類這兩種主要的捕食者類群在熱帶雨林的捕食水平。2 材料與
綠色科技 2019年8期2019-05-23
- 推動當代藝術邊界的拓展
林冠藝術基金會 Faurschou Foundation1 林冠藝術基金會中國當代藝術家群展“熵”展覽現(xiàn)場2 林冠藝術基金會中國當代藝術家群展“熵”展覽現(xiàn)場《當代美術家》(以下簡稱“當”):群展“熵”邀請了藝術家何岸、劉韡、楊福東、趙趙、孫遜、于吉和陳天灼,展出作品包含實驗影像、裝置、繪畫和表演。作為林冠藝術基金會(北京)的首次中國藝術家群展,這是否意味著之后林冠藝術基金會的工作會涉及更多中國藝術家的展示和個案研究?林冠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林”):“熵”
當代美術家 2019年2期2019-05-16
- 長三角地區(qū)馬尾松林降雨再分配特征
壤層、枯落物層和林冠層3大結構,不同森林類型由于其樹種組成和結構的差異,導致水源涵養(yǎng)能力有別[1]?!厩叭搜芯窟M展】基于此,近年來不少學者對不同森林類型產生的水文效應進行了定量評價,包括林冠層截留與分配降水能力[4-5]、枯落物層及土壤層持水能力等方面[2, 6-7]。林冠是大氣降雨接觸的第一層界面,通過林冠對降雨的攔截作用,降雨被分配為穿透雨、林冠截留和樹干徑流3部分,這個過程形成了降雨再分配的時間和空間分布格局,探究森林對降雨再分配功能及影響,不僅為森
西南農業(yè)學報 2019年2期2019-04-09
- 基于Horton模型的漣江流域馬尾松林冠截留模擬
要包括降雨截留(林冠截留、枯枝落葉層截持和土壤蓄水),調節(jié)徑流、蒸發(fā)散失等[2-4]。林冠截留能夠減少到達地面的雨量,延緩產流的時間,從而減少徑流量[5–7]??λ固氐貐^(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十分脆弱,土層薄,水土保持能力差,植被生長被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所限制[8,9]。林冠截留一方面減少了雨滴對土壤的直接沖刷,對防止土壤侵蝕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林冠截留也延緩了降雨到達地面的時間,對與土壤層蓄水能力較弱的喀斯特地區(qū)而言,也起到了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馬尾松是喀斯特地區(qū)廣泛分布的樹
生態(tài)科學 2018年2期2018-05-14
- 基于Gash模型對華北落葉松和油松人工林冠層截留的模擬
,4,梁文俊森林林冠對降雨的截留過程是森林水文學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林冠截留通過對降雨的再分配影響,最終體現(xiàn)在落到地面上的降雨的質和量[1]。大氣降水途經森林冠層后,形成林冠截留、穿透雨與樹干徑流3種不同形式的降水,一定程度上調整了降水量、強度及動能等特征,影響森林系統(tǒng)內的生態(tài)水文學過程。定量研究林冠截留量是研究林地水源涵養(yǎng)和水土保持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評價森林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指標。自從冠層截留概念的出現(xiàn),國內外對植被冠層截留的研究已經有較長時間。在定量方面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7年6期2018-01-15
- 鄭州植物園3個園林綠化樹種林冠截留降水作用研究
3個園林綠化樹種林冠截留降水作用研究趙建霞(鄭州植物園,河南 鄭州 450042)對園林綠化樹種林冠截留降水作用進行研究,探討不同綠化樹種的林冠對降雨分配的影響,可以為進一步研究城市植被對海綿城市的貢獻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通過對白蠟、枇杷和女貞人工林天然降雨條件下穿透降雨和樹干徑流等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了解3個樹種之間林冠截留降水差異。結果表明:白蠟、枇杷和女貞3個樹種的林冠截留和樹干徑流過程都與林外降雨呈正相關,隨著林外降雨強度的變化而變化。進一步證明了通過樹干徑
河南林業(yè)科技 2017年1期2017-06-10
- 劉家峽庫區(qū)水土保持林林冠截留特征研究
峽庫區(qū)水土保持林林冠截留特征研究李育鴻1,景凌云2,孫棟元3(1.甘肅省水利廳,甘肅 蘭州 730000; 2.甘肅省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20;3.甘肅省水利科學研究院,甘肅 蘭州 730000)水土保持林;降雨;林冠截留;劉家峽庫區(qū)對劉家峽庫區(qū)降雨分布、刺槐和側柏樣地林冠截留特征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降雨主要分布于5—9月,而大暴雨一般集中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刺槐和側柏樣地林內穿透雨量與林外大氣降雨量呈明顯的線性關系,林內穿透雨量隨
中國水土保持 2017年4期2017-04-24
- 2008特大冰凍災害后大明山常綠闊葉林林冠結構動態(tài)
大明山常綠闊葉林林冠結構動態(tài)周曉果1, 溫遠光1,2,3,*, 朱宏光1,2,3, 王 磊11 廣西大學林學院,廣西木林生態(tài)與保育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南寧 530004 2 亞熱帶農業(yè)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南寧 530004 3 廣西友誼關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定位觀測研究站,憑祥 532600林冠結構是研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眾多關鍵生態(tài)功能和過程的重要參數(shù),常綠闊葉林是亞熱帶林區(qū)具有代表性的森林類型,對其林冠結構及動態(tài)特征的研究還很不深入。在廣西大明山中山區(qū)
生態(tài)學報 2017年4期2017-04-10
- 不共戴天
不共戴天□迂夫子林冠男終于練成了天罡劍的最后一招“不共戴天”。為練這一招劍法,林冠男付出了五年的時光。而練成整套天罡劍法,他更是花費了整整三十年。三十年來,他始終在南山筑廬練劍。山花開了落,青草綠了黃,林冠男都不曾欣賞過,他要練劍。燕爾新婚的時候,他在練劍;兒子呱呱墜地的時候,他仍然在練劍。他沒有時間跟妻子溫存,沒有時間陪兒子,他身上擔負著為家族報血海深仇的大任。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八歲的兒子聰穎如己,小小年紀,竟然已經開始練習天罡劍的起始式,比自己當年還早
微型小說選刊 2016年7期2017-01-20
- 不同林型對林下光照和輻射消減的影響
表明:不同林型對林冠結構和林下光照影響顯著,針葉林與針闊混交林的林下光照接近,林冠較差,溝谷季雨林與常綠闊葉林接近,林冠較好;輻射消減在不同林型間差異顯著,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輻射消減較差,常綠闊葉林和溝谷季雨林輻射消減較好;林下光照與輻射消減相關性強,特別是兩個林冠結構因子與輻射消減關系密切。在進行林分改造時,建議選擇葉片較大較厚,冠幅大而優(yōu)美的常綠闊葉樹種進行更新,天然起源的林分與常綠闊葉林的林冠結構較好,有效維持了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輻射消減; 林下光照
湖南林業(yè)科技 2016年5期2016-11-17
- 湖南會同杉木人工林林冠截留特征
南會同杉木人工林林冠截留特征伍倩1,閆文德1,2,3,*,趙亮生4,鄧湘雯1,2,5,寧晨1,2,3,項文化1,51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長沙4100042 南方林業(yè)生態(tài)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長沙4100043 城市森林生態(tài)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長沙4100044 甘肅省白龍江林業(yè)管理局林業(yè)科學研究所, 蘭州7300705 湖南會同杉木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會同418307林冠對降水的截留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水分平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水分循環(huán)
生態(tài)學報 2016年13期2016-08-29
- 不共戴天
迂夫子林冠男終于練成了天罡劍的最后一招“不共戴天”。為練這一招劍法,林冠男付出了五年的時光。而練成整套天罡劍法,他更是花費了整整三十年。三十年來,他始終在南山筑廬練劍。山花開了落,青草綠了黃,林冠男都不曾欣賞過,他要練劍。燕爾新婚的時候,他在練劍;兒子呱呱墜地的時候,他仍然在練劍。他沒有時間跟妻子溫存,沒有時間陪兒子,他身上擔負著為家族報血海深仇的大任。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八歲的兒子聰穎如己,小小年紀,竟然已經開始練習天罡劍的起始式,比自己當年還早了一歲。祖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16年8期2016-08-17
- 哀牢山黃心樹幼苗人工控制實驗生長特征*
生長指標顯著高于林冠下,在林窗中心,更有利于黃心樹幼苗的存活及生長。土壤含水量是影響黃心樹幼苗存活率及其生長的主要因素,較高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黃心樹幼苗的定居和生長。光照強度是影響黃心樹幼苗生長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光照強度范圍內,黃心樹幼苗各項生長生理指標都隨光照的增強而增大。黃心樹幼苗在相近光照強度的人工遮陽環(huán)境中,比在自然森林生境中生長狀況要好。但黃心樹幼苗在較低的光照條件下,其生長對土壤水分含水量的變化不敏感。關鍵詞:遮光實驗;土壤水分;氣體交換;林
西部林業(yè)科學 2016年1期2016-02-26
- 不共戴天
迂夫子林冠男終于練成了天罡劍的最后一招“不共戴天”。為練這一招劍法,林冠男付出了整整五年的時光。而練成整套天罡劍法,他更是花費了整整三十年。三十年來,他始終在南山筑廬練劍。山花開了落,青草綠了黃,林冠男都不曾欣賞過,他要練劍。燕爾新婚的時候,他在練劍,兒子呱呱墜地的時候,他仍然在練劍;他沒有時間跟妻子溫存,沒有時間陪兒子。他身上擔負著為家族報血海深仇的大任。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八歲的兒子聰穎如己,小小年紀,竟然已經開始練習天罡劍的起始式,比自己當年還早了一歲
小小說月刊·下半月 2015年11期2015-05-14
- 黃土高原半干旱區(qū)油松人工林冠層截留降雨模擬與分析
半干旱區(qū)油松人工林冠層截留降雨模擬與分析尹準生, 孫長忠?, 趙明揚, 王磊(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華北林業(yè)實驗中心,102300,北京)基于黃土高原半干旱區(qū)2012—2013年觀測數(shù)據(jù),采用定位研究方法對該區(qū)油松人工林林冠層降水再分配情況進行研究;采用王彥輝模型和崔啟武模型對林冠截留量進行模擬并對其適用性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1)油松人工林穿透雨量與林外降雨量呈顯著線性關系(R2=0.978 9),林冠截留量與林外降雨量呈冪指數(shù)關系(R2=0.867 3)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5年3期2015-05-05
- 林(樹)冠截留容量及其近似確定
截留容量更能體現(xiàn)林冠對降雨截留作用的大小,它不僅能在不同林分或樹種之間進行截留作用大小的比較,而且不受地域限制。[結論] 采用截留容量指標比較不同林分之間對降雨的截留作用不僅是有效的,也是合理的。關鍵詞:林冠; 實測截留量; 截留率; 截留容量; 近似確定由于林冠(或樹冠)對降雨的截留作用,將會使得降雨量發(fā)生第一次再分配,減少了到達地面的有效雨量,從而減少流域的產流量,即減少凈雨量。因此,研究林(樹)冠對降雨的截留作用,不僅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學意義,而且還具有
水土保持通報 2015年3期2015-03-14
- 熱鬧的體育大課間
球。瞧,東北角的林冠熊和田張樂正在踢毽子,林冠雄得意地說:“我能一口氣踢幾十個,你呢?”田張樂一撇嘴巴:“哼,瞧你那點雕蟲小技還敢炫耀,我不光踢得多踢得高,而且會踢十幾種花樣呢?!?span id="syggg00" class="hl">林冠雄不甘示弱地說:“牛皮不是吹的,你能踢給我看看嗎?”“瞧好了!”田張樂嘴上說著,腳上就動了起來。只見他左右開弓,盤踢接磕踢,拐踢接繃踢,間隔著來一個“打跳”打偷”“打環(huán)”“打翹”“打剪”……一會兒單腳踢,一會兒雙腳輪換踢……只見毽子上下翻飛,時左時右,時高時低,可總能被他穩(wěn)穩(wěn)
青少年日記·小學生版 2014年12期2015-01-29
- 銀瓶山自然保護區(qū)闊葉林冠層結構與輻射消減效應
重要因素[1]。林冠是由上層喬木郁閉的枝葉和層內空氣所構成,林冠開度(canopy openness,CO)、葉面積指數(shù)(leaf area index,LAI)是冠層結構的重要參數(shù)[2]。林冠對太陽直射和各種天空散射的反射、吸收、透射和散射,改變了光的成分、強度和光照時間,影響林下光的可用性及其空間分布,是造成林內光異質性的主要原因[3-5]。林內光照組成可分為林下直射光(穿過林冠空隙直接照射到林內的光)和散射光(從任意方向反射到林內的光)[6]。由于林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5年4期2015-01-02
- 不同胸徑無患子人工林林冠層的持水性
胸徑無患子人工林林冠層的持水性劉成功 陳文靜 萬志兵 戴淑娟 盧玉生(黃山學院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安徽 黃山 245041)通過測定不同胸徑無患子人工林林冠層3個部位的含水率,分析不同胸徑林分不同部位可燃物的失水率,定量分析林冠層的防火效應。結果表明,不同胸徑無患子人工林林冠層含水率差異極顯著,且胸徑20 cm的無患子人工林林冠層3個部位的枝葉含水率值均為最大;新鮮枝葉在烘干過程中其質量及失水速率與烘干時間分別呈指數(shù)回歸、二項式回歸關系,0~6 h內隨著烘
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4年6期2014-07-24
- 長三角地區(qū)杉木林降雨再分配特征
的第1個層次就是林冠[1],林冠層對大氣降水的再分配作用在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水文循環(huán)過程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再分配作用增加了降水在空間分布上的多樣性,形成了3個部分:林冠截留、穿透雨以及樹干徑流,這3個部分對整個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均有重要的影響。目前已有大量文獻報道了中國主要森林的林冠截留特征,國內主要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林冠截留率為11%~37%[2],林冠截留中一部分水分被葉片、枝干吸收,一部分通過蒸發(fā)直接返回大氣[3]。在亞馬遜地區(qū)水循環(huán)過程中蒸發(fā)的水分25%~50%來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4年3期2014-05-29
- 長三角地區(qū)毛竹林冠截留的影響因素
要的一環(huán),而森林林冠是大氣降水進入陸地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第一道作用層,林冠層改變降水的空間分布,成為穿透雨、樹干莖流以及林冠截留3個部分,森林林冠對降水的這種再分配作用受到降雨特征、林分特征、林冠特征以及氣象因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1-2]。降雨通過林冠形成雨量和動能較小的穿透雨[3-4],在有植被的坡地地表莖流系數(shù)為6%~7%,而沒有植被的坡地地表莖流系數(shù)為13%[5],可見森林林冠可以減少降水對地表的沖刷,對蓄水保土起到了重要的防護作用,樹干莖流通常是研究中最易
水土保持通報 2014年3期2014-01-26
- 樟樹人工林林冠截留效應分析
07)樟樹人工林林冠截留效應分析趙亮生1,閆文德1,2,項文化1,2,梁小翠1,2,伍 倩1(1.南方林業(yè)生態(tài)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004;2.湖南會同杉木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湖南 會同 418307)文章對比分析長沙城區(qū)內與城郊樟樹人工林2011年林冠層對降水的截留效應,研究得出結論:城郊樟樹林年降水量為2 028 mm,年截留量為515.8 mm,林內降水量占總降水量的74.57%,達1 512.2 mm; 市區(qū)樟樹林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3年5期2013-12-27
- 馬占相思人工林的林冠截留效應
馬占相思人工林的林冠截留效應李漢強1,邱治軍2,張寧南2,徐大平2,周光益2(1.廣東省西江林業(yè)局 林業(yè)科學研究所,廣東 高要 526108;2.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熱帶林業(yè)研究所,廣東 廣州 510520)2006、2007年對位于高要市高要林場的馬占相思人工林的穿透雨、樹干流進行了監(jiān)測,結合大氣降雨數(shù)據(jù),分析了馬占相思人工林對降雨的截留分配效應。結果表明:(1)高要林場2006、2007年降雨量分別為1 767.1 mm和1 692.7 mm,降雨主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3年2期2013-12-27
- 基于修正的Gash模型模擬小興安嶺原始紅松林降雨截留過程
150040)森林冠層對大氣降雨再分配具有顯著影響,對森林水文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重要的意義。林冠層對雨水的截留和緩沖,會減少林內水量,降低降雨的動能和勢能,從而防止土壤侵蝕、減弱洪峰流量、涵養(yǎng)水源等[1]。森林對降水的再分配,包括樹干莖流、穿透雨、樹冠截留蒸發(fā)和樹冠飽和后滴落降雨等部分。林冠截留量一般與林外降雨量呈正相關的關系[2],而樹干莖流量與枝葉的分枝角度關系密切[3]。目前,國內外學者根據(jù)影響林冠截留的因子總結出許多經驗、半經驗理論模型和理論模型[4-7
生態(tài)學報 2013年4期2013-12-19
- 太岳山不同郁閉度油松人工林降水分配特征
3)森林降水分為林冠截留、穿透雨和樹干莖流三部分[1]。其中,林冠截留能夠削弱雨滴對地表的打擊力,減輕地表侵蝕危險,同時,也截蓄了一部分降雨量,減少了地表產流量,起到了削減洪峰流量和涵養(yǎng)水源的生態(tài)功效,是評價森林保持水土效益的關鍵指標之一。因此,林冠截留一直是森林水文和水土保持研究的重點[2-3]。影響林冠截留的因素很多,主要受林分本身特點(林木種類、林冠結構、林分年齡、郁閉度等)和環(huán)境因素(降雨特征、風速、溫度等)等的共同影響[4]。而在這些因素中,對于
生態(tài)學報 2013年5期2013-12-16
- 川西亞高山典型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截留水文效應
610059)林冠截留指大氣降水儲存在冠層和從冠層截留中蒸發(fā)的水量[1]。森林地表截留是指儲存在森林地表,并在降雨期間和降雨停止后蒸發(fā)入大氣中的水量,包括土壤、灌叢、草地和枯落物等的截留[2]。林冠截留受森林特征[3]、林齡[4]和氣候條件[5-7]等多種因素影響。林冠截留占降水比例針葉林可達25%—50%[8-9],闊葉林可達10%—35%[10-11]。穿過林冠的降水受到地表枯落物截留的影響較大[12],并不能完全轉化為土壤水和徑流,同樣以蒸發(fā)的形式
生態(tài)學報 2013年2期2013-09-11
- 人類活動對森林林冠的影響
——第六屆國際林冠學大會述評
a)1 背景介紹林冠是森林與大氣相互作用的關鍵生態(tài)界面,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多樣性形成與維系,物質、能量交換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1]。過去由于受技術、認識水平及其它方面的限制,人們對森林林冠的了解甚少。近20多年來,隨著全球變化、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學研究的深入,人們對林冠中豐富的附生生物多樣性及其功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目前,國際上對林冠的概念,已從過去簡單的森林頂層或冠層發(fā)展為包括森林中的所有葉片、枝條、小枝以及各種附生的有機體及其枯死殘留物的總和,也
生態(tài)學報 2013年8期2013-09-07
- 晉西黃土區(qū)刺槐人工林林冠截留模擬
種林業(yè)生態(tài)工程。林冠截留作為森林水文過程中的一環(huán),是降雨到達地面過程中發(fā)生的第1次水量分配,這一過程可以對降雨產生滯留作用,緩解雨滴對地表土壤的沖擊力,并且還影響營養(yǎng)元素的輸入,在森林水文循環(huán)過程中占據(jù)重要地位。林冠截留模型是估算和預測林冠截留的有效工具,根據(jù)影響林冠截留的各個因子與林冠截留的關系,國內外學者推出了許多林冠截留模型。以A.J.Rutter等[1]為代表的概念模型,由于考慮了林分結構和氣象因子對降雨的影響,能夠估算降雨期間和降雨停止后的截留損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2年2期2012-01-02
- 冀北山地不同林分類型林冠層降水分配研究
森林水文過程中,林冠對大氣降雨的再分配具有重要的水文生態(tài)意義,尤其是林冠層對雨水的截持和緩沖,減少了進入林地的水量,降低了降雨的動能和勢能,從而起到削減洪峰流量、防止土壤侵蝕、涵養(yǎng)水源等生態(tài)功效[1]。1965年Leyton等研究了林冠截留的特征,發(fā)現(xiàn)截留量與林外降雨量之間呈正相關[2]。1978年George研究穿透雨和樹干徑流的關系為徑流量與枝葉的分枝角度關系密切[3]。Gash于1979年對林冠截留模型進行研究[4],2007年Pilar等研究集水區(qū)
水土保持研究 2011年5期2011-09-19
- 重慶四面山暖性針葉林林冠截留及其影響因素1)
,100083)林冠截留作用能夠使降水到達地面的數(shù)量減少,時間延緩,降水能量減弱,從而削弱了降水對土壤直接的濺蝕和徑流對土壤的沖刷,使得地表徑流量減少,徑流速度減慢,起到了削減洪峰流量和涵養(yǎng)水源的生態(tài)效應。因此,林冠截留對林地的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義[1-4]。筆者對四面山暖性針葉林林冠截留的影響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并闡述了林冠截留和降雨量之間的關系,為評價三峽庫區(qū)暖性針葉林的森林水文作用提供依據(jù)。1 研究區(qū)概況四面山位于重慶市江津區(qū)南部,江津區(qū)四面山管理局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1年10期2011-08-09
- 黃土高原南部人工林林冠對降雨特征的影響分析
視。天然降雨通過林冠層時,林冠對其阻擋、滯留和削能,以穿透降雨、二次降雨和干流的形式到達地表[2-4],使得其降雨特征和林外降雨顯著不同。因此,了解植被冠層對降雨特征的影響,是深入研究森林水文作用機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研究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國內對于林冠降雨特征的研究并不多[5-7],且觀測降雨的次數(shù)少。筆者以色斑法為基礎,觀測了黃土高原南部的楊凌地區(qū)天然降雨15場,采集了不同樹種林下降雨雨滴譜各200份,較為深入地研究了林冠降雨特征。1
水土保持研究 2011年4期2011-05-05
- 重慶四面山三種人工林林冠截留效應研究
100083)林冠截留作用能夠削弱雨滴對地表的打擊力,減輕地表侵蝕危險,同時減少地表產流量,起到了削減洪峰流量和涵養(yǎng)水源的生態(tài)功效,在森林水文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一直是水土保持和森林水文研究的重點[1-5]。其以降水為前提,受降雨量、降雨強度、降雨的時空分布、林分結構等諸多因子影響。筆者對四面山針葉林、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三種人工林林冠的截留能力進行比較,并研究林冠截留和降雨量之間的關系,為評價三峽庫區(qū)不同人工林的森林水文作用和防護林的建設經營提供依據(jù)
水土保持研究 2011年1期2011-02-11
- 杏樹林冠降水截留效應及其模擬研究*
者采用數(shù)學方法對林冠降雨截留進行了模擬研究,主要集中在熱帶季節(jié)雨林、溫帶油松人工林、江河上游人工林等,通過經驗、半理論和理論模型[4-8]對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和混交林的降雨截留規(guī)律已作較深入的研究,但對溫帶半干旱地區(qū)果林截留特征報道甚罕。在我國北方半干旱地區(qū),果林樹冠的截留耗水是果園耗水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它影響果園土壤水分的運移和分配規(guī)律。本文通過研究杏樹果林對不同雨量單場降雨的截留分配效應,探討不同降水事件下杏樹果林對降水的攔截能力及差異,嘗試建立盛果期
水土保持研究 2010年1期2010-12-21
- 重慶市四面山不同森林類型林冠的截留作用
面山不同森林類型林冠的截留作用馬惠1,張洪江1?,王偉1,杜仕才2,李根平3(1.北京林業(yè)大學水土保持學院,100083,北京;2.重慶市林業(yè)局,401147,重慶3.江津區(qū)林業(yè)局,402260,重慶)通過對重慶市四面山 6種不同森林類型(溫性針葉林、暖性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暖性竹林)最大容水量和林冠截留率的測定,研究了不同森林類型林冠截留作用的差異。結果表明:1)溫性針葉林和暖性針葉林較其他 4種森林類型具有更高的單位面積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0年6期2010-09-05
- 泰山典型林分的林冠截留特征
)泰山典型林分的林冠截留特征張永濤,杜強,陳凱,趙乾坤,陳志成(山東農業(yè)大學水土保持系,山東省土壤侵蝕與生態(tài)修復重點實驗室,271018,山東泰安)應用相關分析方法對泰山羅漢崖林場 9個典型林分類型的林冠截留特征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林內降雨量與林外降雨量呈很好的線性關系,林冠截留量與林外降雨量呈較好的對數(shù)關系;9個典型林分類型對降雨的截留能力為五角楓>麻櫟 +黑松>15a麻櫟 >刺槐 >50a麻櫟 >黃連木 >黃連木 +刺槐 >側柏 >黑松;7個典型林分類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0年6期201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