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朋
一尺比起一丈來是短,比起一寸來卻是長;一寸比一尺短,比一分卻又長了。長和短,是相形相較的結果。沒有短無所謂長,沒有長也無所謂短。老子說“長短相形”,詹尹答屈原說“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都是這個意思,貓善于捕鼠,卻不善于守夜;狗善于守夜卻不會捕鼠。公雞能司晨,卻不能生蛋;母雞能生蛋,卻不會司晨……。用呂不韋的話來說,“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比说拇_也是這樣:會種田的人不一定會教書,會治病的人又不一定會蓋房子;研究科學理論的人,對工程技術不一定很內(nèi)行;工程師掌握握許多實用技術,對科學理論有時就不如搞研究工作的鉆研得那么深。一句話,任何人都會有缺點和局限的地方。
過去歷來被奉為“萬世師表”的孔子,當樊遲向他請學種莊稼和種菜蔬方面的知識時,他卻老實地承認自己種田不如老農(nóng),種菜不及老圃。他在一次回答子夏的問話時,也說自己信不及顏回,敏不及子貢,勇不如子路,莊不及子張呢!看來“十全十美”的“完人”,只能是人們主觀的想象,而絕非實際的存在。一“完”,還有什么好干了呢?正因為沒有“完”,才給我們每個人留下了努力向上的余地?。?/p>
在長和短的面前,可能有種種表現(xiàn):見長不見短,見短不見長;只見已之長,不見已之短,只見人之短,不見人之長;恃己之長,輕人之短;或惡人之短,嫉人之長;甚至以己之短為長,以人之長為短……。凡此種種,當然都是要不得的。“勿以求備取人,勿以己長格物”;“毋丑不能,毋惡不知”。在同志相處中,多一點,“彼此學習、相互謙讓、取長補短”的像養(yǎng)和風度,那就是很必要的了。